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忠勇;叶祥柏;王锡华;夏来启;沈运彪;李金玺;石东文

    严重烧伤患者免疫稳态失衡,是并发全身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已有实验结果提示:早期肠内营养能更好地维护肠道结构功能[1-2],降低烧伤后高代谢反应[3].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保护肠道免疫系统,有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产生等作用[4].本研究以烧伤患者为对象,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炎性介质和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作者:索春秀;王艳和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相关治疗,探讨其在危重症患者康复阶段的作用.方法: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5例)、肠外营养(PN)组(2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EEN 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明显高于P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 研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汉卿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研究组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为术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记录并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 7 天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结果:术后 24小时渐进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不耐受率低;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相比,明显缩短了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研究组术后并发生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 24 小时实施渐进式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耐受性与早期完全肠外营养相比效果好,还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处理

    作者:臧家新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以及对照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而言,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母文秀;刘燕琴;李兰;冷建春

    危重患者早期有高分解代谢,进食量减少、消化、吸收、代谢障碍,且应激状态下危重患者对外源性营养物质利用率低,故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研究报道,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60%[1],危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周丹丹等[2]研究发现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9.65%,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呼吸内科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13.3%,营养风险发生率36.4%)。不良的营养状态易并发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障碍[3]。危重患者及时、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关系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效果观察

    作者:谷欣;李汝红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常有胃痛、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加之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使机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因此,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为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效果,本实验组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 螺旋型鼻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梁雅林

    目的 对螺旋形鼻肠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与护理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3例,利用螺旋形鼻肠管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将各项护理工作做好,观察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胰腺炎均无复发,护理结果良好得以痊愈出院,有1例患者于肠内营养输注的第2~4天出现水样腹泻症状,为患者减缓营养液输注量与速度后患者相关症状解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有1例患者护理期间出现营养管不完全阻塞现象,在对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及时采取之后顺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结论 螺旋形鼻肠管可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为患者运用合适的护理措施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与早期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进行保障.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谦;唐坤宏;郑翠玲;黄迎春

    手术是胃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传统观念认为胃癌术后过早进食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影响吻合口愈合,一般术后禁食直至肛门排气后才开始给予清流质饮食。而丹麦外科医生Kehlet 早在2001年就率先提出了加速康复外科[1,2],在我国这一理念于2007年始开始推广,其中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3]。江志伟等指出加速康复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是优化术后镇痛、早期离床活动及促进肠功能的恢复[4]。由于文化习惯的不同,在我国术后病人大多倾向于床上静养,惧怕或拒绝进行各种功能锻炼。而胃肠手术患者由于腹部暴露过久、手术刺激或麻醉抑制等原因,术后并发腹胀、肠黏连和肠梗阻是临床常见问题。在加速康复外科框架下,如何将早期肠内营养与功能锻炼结合,促进肠功能恢复是临床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 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荀露

    目的:探究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并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60例,总结这60例患者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有2例患者在使用肠内早期营养发生胃肠道并发症,1例发生管道感染,1例机械性并发症,无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ICU危重症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细菌位移和胃肠道溃疡、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早期肠内营养与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作者:顾寅君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与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同时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体会

    作者:虞宇辉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胃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作者:齐英

    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胃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术后不同营养方法分为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60例和对照组(全胃肠外营养)60例,研究组在术后48 h开始输注部分肠内营养制剂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术后7d采用完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不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能够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任凤珠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出现的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外科手术的68例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研究其相关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的肠内营养并发症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进行探究。结果:68例胃肠肿瘤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为29.41%。其中高血糖5例、营养管脱落2例、误吸1例、恶心呕吐4例、腹泻6例、营养管阻塞2例。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作用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对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荐应用。

  •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宁玉元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肠内营养)和研究组(n=30,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对比2组胃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ALB、PA均比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肠道改善时间、接受治疗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病情康复,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杨洁;周发春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并且依赖营养支持的严重疾病[1],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约占10%-20%.急性胰腺炎一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器官衰竭或发生胰腺坏死,其死亡率从3%增加至30%和32%.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急性胰腺炎康复的关键.文本将综述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及其早期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 胃癌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探讨

    作者:张淑云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期间某院接收要以手术为治疗方法的胃癌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术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的为观察组.结果:在治疗和护理后,在两组中的患者恢复程度均有多不同,但是比较而言,对照组的患者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都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在数据上存在显著差异,其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肠内护理中加入干预性营养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促进胃肠道系统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病情.

  • 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靳晶

    目的:探讨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的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低,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比对照组患者低,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螺旋型鼻肠管应用到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营养中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可以更快恢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策略研究

    作者:林静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策略.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3~5d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与术后24~48h内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并针对患者并发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后不同时间段的营养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营养支持第7d、第14d及第28d,观察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患者通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感染及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

  • 观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艳;赵莉;黄洪涛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术后营养支持方式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n=50)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n=50)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总有效率是96.0%,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总有效率82.0%相比较高(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营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借鉴.

  •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李冉;顾玲;肖颖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EEN和PN对胃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影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根据其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实施质量评价.借助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项RCT纳入本次研究.在1002例病人中,EEN组501例,PN组501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EEN组病人术后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指标明显优于PN组.结论:通过本Meta分析结果可知,胃切除术后病人早期采取EN可有效提高术后营养水平,对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329 条记录 61/67 页 « 12...58596061626364...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