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作者:李书云;丁军红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并发抑郁状态的情况.方法 对50 例SAHS 患者和30 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对其抑郁症状评定.结果 SAHS 组SAS 量表、SDS 量表标准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HS 组抑郁发生率为43%,SAHS 组抑郁情绪与夜间总睡眠时间,NREM和REM 睡眠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6),与觉醒次数及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r>0.3).结论 SAHS患者存在显著的抑郁症状,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 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的睡眠脑电图比较分析

    作者:喻东山;张心保;侯钢;耿直;徐捷

    有关抑郁症的睡眠脑电图研究以往有许多报告[1,2],其中快波睡眠潜伏期缩短是较一致的抑郁症生物学标记.可是,抑郁症的自杀行为与睡眠脑电图的关联未见有人研究,本文拟对此进行探索.

  • 应用多导睡眠脑电图早期诊断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晶;宋亚彬;程立山;张立志;宋宏杉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仪监测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采用非药物、药物治疗1月,此后随访3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日间不能克制的过度嗜睡、夜间睡眠紊乱。结论:发作性睡病是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图可以早期诊断,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Kleine-Levine综合征一例报告

    作者:胡华;宿长军;游国雄

    患者男性,13岁,反复发作性嗜睡5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患"感冒",低热2 d,伴鼻塞、流涕、咳嗽、嗜睡,持续1周后症状消失.此后患者嗜睡症状每月发作,每次持续1周左右,发作前几日即觉困倦,发作时伴有颜面充血、大汗,发作后急躁、易怒.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脑电图、头颅核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均正常;多导睡眠图检查示睡眠潜伏期及快速眼动睡眠(REM)潜伏期均缩短,REM偏少.诊断:Kleine-Levine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给予盐酸哌甲酯30 mg/d,卡马西平0.3 mg/d,分3次口服,预防发作.至今半年未再出现.

  • 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大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作者:李越峰;司昕蕾;边甜甜;牛江涛;曹瑞;严兴科

    目的 研究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所致睡眠障碍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表法将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用幽闭电击法制备PTSD模型,假手术组不复制模型.模型组不给药,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9% NaCl,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帕罗西汀溶液0.42 mg· mL-1,实验组灌胃四逆散水煎液(含生药0.24g·mL-1)10 mL·kg-.于应激造模前1h给药,每天灌服1次,共计7d.第7天干预结束后,检测非快眼动睡眠期(NREMS)和快眼动睡眠期(REMS).结果 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REMS和NREMS分别为(8.66±3.04),(23.27±10.15)min;(65.90±25.08),(109.36±43.43)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造模后大鼠出现入睡困难现象.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的REMS和NREMS分别为(8.17±2.29),(6.83±2.84) min;(162.29±46.19),(195.24±67.96) min,2个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提示盐酸帕罗西汀和四逆散干预均能明显促进大鼠入睡.结论 中药复方四逆散可以明显促进PTSD所致睡眠障碍大鼠快速入睡.

  • 分心木镇静催眠作用探究

    作者:张天睿;杨爱玲;张天艺;张硕峰

    目的:研究分心木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中枢抑制作用,为该药后续的保健品开发、镇静催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分心木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0 mg·kg1和45 mg·kg-1浓度的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探究分心木水提物和醇提物与戊巴比妥钠合用对小鼠睡眠发生率、睡眠时间和自主活动的影响.结果:分心木醇提物能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时间,有协同戊巴比妥钠的作用,能提高睡眠发生率,大幅度延长睡眠时间.分心木水提物有部分镇静催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心木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具有开发相应保健品的价值.

  • 甜梦口服液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肺心病失眠的疗效观察

    作者:白蓉蓉

    目的:探讨甜梦口服液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肺心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失眠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佐匹克隆片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甜梦口服液20 mL/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快动眼(REM)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总时间、pH 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38%、87.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总时间、pCO2均显著降低,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pH值、pO2、SaO2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甜梦口服液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肺心病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PSQI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针刺治疗对躁狂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作者:赵日霞;郭瑾;唐纯志;陈兴华;何新芳;姜云武;刘海静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对躁狂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睡眠潜伏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针刺穴位组和针刺非穴组,每组2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 MMPM)建立躁狂模型。各组进行相应干预7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行为,记录脱离水环境到第一次进入睡眠的时间(即睡眠潜伏期),并进行旷场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丙戊酸钠组和针刺非穴组的水平活动得分均显著降低,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北.01)。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和针刺非穴组的水平活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针刺穴位组的水平活动得分显著增高( P <0.05)。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的睡眠潜伏期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3个治疗组间两两比较,针刺穴位组与丙戊酸钠组睡眠潜伏期均较针刺非穴组显著缩短( P <0.01或P <0.05),而针刺穴位组与丙戊酸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刺穴位能有效改善睡眠剥夺躁狂大鼠模型的睡眠潜伏期,其效果与丙戊酸钠相当,并能减轻部分行为抑制,其效果优于丙戊酸钠。

  • 蒙医“顶会穴”温针疗法对小鼠睡眠的影响

    作者:乌云格日乐;阿古拉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清洁级健康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温针组、灸疗组和针刺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选取“顶会穴”分别给予蒙医温针疗法、灸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结果:①小鼠睡眠潜伏期:温针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缩短(P<0.05),灸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缩短(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个治疗组间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温针组、灸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延长(P<0.01),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温针组与灸疗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温针组、灸疗组与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蒙医温针疗法和蒙医灸疗法实施“顶会穴”,可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时间,蒙医温针疗法镇静催眠作用为佳.

  • 刺五加药理作用分析

    作者:潘玉华;陈晨;李波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刺五加对有兔脑电图有轻度激活作用,可减弱水合氯醛、巴比妥钠和氯丙嗪的抑制作用.但另有报道,给小鼠1次腹腔注射刺五加水提取物40mg/kg、160mg/kg、320mg/kg,或每日腹腔注射80mg/kg、160mg/kg,连续4d~5d,均可出现镇静作用,减少环已巴比妥睡眠潜伏期,延长其睡眠时间;连续给药镇静作用更强.刺五加花果挥发油乳剂、醇提取物或水提取物5ml-kg(1g生药/ml)腹腔注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 失眠症及其治疗药物

    作者:马培奇;高惠君

    失眠症的特征主要是难以入睡或难以维持睡眠,后者包括夜间频繁或持续觉醒和晨间早醒.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美国有不少成年人会受失眠症困扰.其中女性失眠发生率高于男子,并有随年龄增长和潜在发病诱因的存在如精神病性疾病而更趋流行的特点.失眠症通常呈短期性质,典型者往往发生在需要面对突然降临生活压力之时.然而,失眠症也可能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通常有如下表现:自诉睡眠不好,睡眠潜伏期大于30分钟,睡眠效率(熟睡时间/床上就寝时间)低于85%,6个月以上时间内每周有3个以上的夜晚难以入睡和自觉至少存在1种不良后果(社交或工作行为障碍、抑郁、疲劳).但不论失眠症出现期限长短,这种睡眠障碍均能对精神、身体、社交和职业行为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因此,失眠症的实质性病态不仅包括夜间睡眠症状,而且也涉及到白天功能的损害.

  • 麻黄、炙麻黄及麻杏石甘汤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的影响

    作者:张秀明;罗佳波

    目的 通过比较麻黄、炙麻黄及麻杏石甘汤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的影响,探讨麻黄炮制、组方的意义.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1组(生理盐水组,盐酸麻黄碱组,麻黄高、中、低剂量,炙麻黄高、中、低剂量组,麻杏石甘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液6 d,末次灌胃后45 min各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睡眠情况,记录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结果 与麻黄高、中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睡眠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与麻黄低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汤睡眠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麻杏石甘汤中、低剂量组的睡眠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8组的睡眠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麻黄各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麻杏石甘的潜伏期无显著变化,P>0.05;与麻黄各剂量相比,含等剂量麻黄的炙麻黄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以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为指标,与等剂量的生麻黄相比,炙麻黄20、10、5g/kg(以生麻黄计)均无降低中枢兴奋作用,而麻杏石甘汤20、10、5 g/kg(以生麻黄计)均有显著降低中枢兴奋作用,且有量效负相关关系,其中麻杏石甘汤10、5 g/kg(以生麻黄计)组能完全消除麻黄的中枢兴奋性.

  • 睡眠状态知觉障碍患者的睡眠知觉

    作者:潘虹;吴俊林;黄国平

    睡眠状态知觉障碍( sleep state misperception)不同于一般失眠,患者往往低估其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高估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 SOL),且各类镇静催眠药物对其疗效不佳。随着现代生活及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和临床医生逐渐了解本病的临床特征,所报道的睡眠状态知觉障碍占失眠人群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研究显示,睡眠状态知觉障碍患者对睡眠的焦虑等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生理性失眠的出现[1]。因此,认识此类患者的睡眠知觉尤其重要。有研究显示,失眠人群中约有5%的患者存在睡眠状态知觉障碍[2]。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以社区为基础的睡眠状态知觉障碍患病率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睡眠状态知觉障碍中尚未发现明确的性别差异,仅小样本研究显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3]。本文旨在综述低估总睡眠时间、高估睡眠潜伏期这一睡眠知觉的整体趋势,重点梳理这一趋势的可能机制,为未来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方向。

  •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作者:黄颜;刘秀琴;孙鹤阳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在诊断发作性睡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白天过度嗜睡,其中4例伴猝倒.首发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5例,猝倒1例.以白天过度嗜睡就诊者3例,以猝倒就诊者3例.6例患者进行MSLT检查,所有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都小于5 min,其中5例出现≥2次的睡眠始发REM睡眠(SOREMS).结论:充分认识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是诊断的关键.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MSLT将有助于诊断.

  • 帕罗西汀(7.5mg)改善具有更年期相关的血管舒缩症状的女性睡眠

    作者:

    睡眠障碍在中年女性中很常见;带有血管舒缩症状的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增加。2014年8月,发表在《Menopause》的研究对帕罗西汀改善睡眠障碍的效果进行前瞻性评估。结果表明,在接受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治疗的绝经后妇女中,帕罗西汀7.5mg能够显著性降低因血管舒缩症状而导致的夜间觉醒次数,并且增加睡眠持续时间,但不会差异影响睡眠潜伏期或镇静。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