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反馈训练疗法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刚;王永兵;郑君华;徐斌;庄杨;顾忠民;凌杰;邱伟;张文忠;蔡燕英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疗法对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普外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罗马Ⅲ标准的7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口服聚乙二醇,试验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完成4个疗程后进行直肠动力学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及临床效果. 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及排便频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5.670、4.740、4.170、5.530,P=0.016、0.034、0.039、0.022);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4.9%(37/39),高于对照组71.8% (28/39)(x2=4.493,P=0.030);两组治疗后3 s收缩幅度(3SC)、10 s收缩幅度(10SC)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10 s松弛压力(10SR)水平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有确切的效果,辅助生物反馈训练能较好地缓解老年人便秘症状、增强排便功能的自控力、促进排便,疗效优于单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关键词: 便秘 生物反馈
  • 慢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疗法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李苗苗;叶必星;汤玉蓉;王美峰;田园;张红杰;李学良;林琳

    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生物反馈(BF)疗法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对70例CC患者进行BF治疗,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及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治疗前后通过症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5项主要症状,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作为BF疗效判断指标,对治疗前采集的可能影响BF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F疗效与生活质量中的“生理职能”维度呈正相关(r=0.256,P=0.031),与SDS评分(r=-0.315,P=0.007)、初始感觉阈值(r=-0.278,P=0.020)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DS评分(β=-0.263,P=0.033)、初始感觉阈值(β=-0.281,P=0.013)是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存在抑郁倾向、直肠低敏感的CC患者BF疗效较差,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优化BF疗效.

  • 生物反馈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作者:杨杰;韩晶

    目的 分析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A组和B组,各30例.给A组采用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给B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4周后,A组患者大便次数、粪便性状、便秘症状改善程度均好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果糖联合生物反馈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使患者的大便次数以及粪便性状均恢复正常,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检测数据对照分析

    作者:林淄;余银亮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通过对52例就诊于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诊断的患者,使用GSR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检测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前后皮电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测试后广泛性焦虑患者的HAMA分数和疲劳因子显著下降,同时放松、注意力、记忆力等因子显著上升(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R脑电生物反馈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金菊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在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按妇女产后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康复治疗模式,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比较2组妇女治疗后疗效.结果:2组妇女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妇女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1.43%和8.5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利于妇女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盆底康复治疗对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素梅

    目的:探讨尿失禁患者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妇科住院病房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67例尿失禁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等常规治疗尿失禁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并联合生物反馈以及电刺激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等常规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阴道肌肉收缩持续时间等分析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以及Matta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天;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比起常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进展

    作者:聂志强

    近年来,由于交通与竞技体育发展,使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更为普遍,ACL损伤后需及时手术,而ACL重建术后,其临床效果不仅依赖手术水平,更依赖术后康复,术后康复目的包括恢复良好机械稳定性、充分关节活动范围及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康复,另外,生物反馈及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减轻疼痛与肿胀,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 生物反馈治疗混合型脑瘫2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洪峰;毛泽军

    目的:讨论混合型脑瘫所致多系统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采取了生物反馈疗法对混合型脑瘫所致多系统障碍进行治疗,具体流程为生物反馈,中药熏洗,康复训练,针灸按摩。结果:本组214例,401个肢体运动功能障碍,56例语言功能障碍,70例智商智力低下,随访平均3.5年,优62例,良好122例,差32例,优良率达到87.5%。结论:针对混合型脑瘫所致多系统功能障碍,采用生物反馈结合康复理疗及中药熏洗,方法简单,无痛苦,无创伤,效果满意。

  • 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及其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李源;齐琳;文建国;祖雄兵;陈智勇

    目的 探讨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CPP)的临床特点及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疗效. 方法 CPP患者25例,平均年龄16岁.下尿路相对正常研究对象15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6岁.CPP患者组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行NIH分型.40例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尿流曲线,记录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大逼尿肌排尿压(Pdet.max)、大尿道闭合压(MUCP)等参数.CPP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10周后评估疗效. 结果 CPP组中Ⅱ、ⅢA和ⅢB型分别为1、3和21例.治疗前CPP组和对照组Staccato排尿(20例vs. 1例)和DSD(22例vs. 1例)、Qmax(10.7±3.7 ml/s vs. 15.0±4.3 ml/s)、PVR(7.7±4.1 ml vs. 3.2±2.6 ml)、Pdet.max(115.1±33.6 cm H2O vs. 76.8±16.6 cm H2O)和MUCP(176.5±45.7 cm H2O vs. 86.2±28.5 cm 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评分(4.6±2.2 vs. 2.1±1.6)、排尿评分(7.9±2.0 vs. 2.2±1.7)、生活影响评分(9.4±2.2 vs. 2.6±2.1)、总分(22.0±5.2 vs. 7.0±4.2)和Qmax(10.7±3.7 vs. 14.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PP以ⅢB型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异常,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和尿动力学异常表现,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的近期疗效满意.

  •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研究

    作者:吕坚伟;冷静;朱凤英;刘东明;黄翼然

    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尿失禁患者52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作者:张晓红;王建六;崔恒;魏丽惠

    目的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例分析,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9月~2004年1月共有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平均年龄44岁(31~61岁),治疗前通过病史问卷、查体诊断尿失禁,其中5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合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2例中度,4例为轻度.治疗采用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可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治疗疗程8~12周,每周2次,4例患者结束治疗疗程,2例正在治疗疗程之中.通过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病史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 4例已完成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测量值,治疗前平均肌电值为9.7 μV(3.33~15.48 μV),治疗后42.9 μV(25.0~72.6 μV),平均提高4.42倍,3例患者的症状改善,均为小于40岁患者,症状改善在治疗的第4~6周出现,1例61岁患者效果不明显.正在进行治疗的2例患者治疗4周,目前症状未见改善.治疗未见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年轻、尿失禁程度较轻的患者效果更佳.

  •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庚敏;冯静;王建六

    女性尿失禁是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社会及医疗问题[1,2],美国的学者研究显示,在一个社区内,尿失禁影响了35%的老年妇女[1].在美国每年约要进行25万例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2],在德国妇女中约有5%患有尿失禁[3].尿失禁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帮助的患者在逐渐增加.在过去,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通常被认为与分娩及随年龄变化而出现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因此只能忍受这样的疾病.而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保守治疗可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信息与帮助,而且护士能够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可使得治疗更加专业化,更加有效[4].故我们总结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2005年2月~8月间因尿失禁行保守治疗的8名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作者:申志茜;任保辉;陈凤霞;李博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对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就诊的2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给于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锻炼盆底肌,对照组100例进行单纯Kegel锻炼盆底肌,3个月后填写尿失禁等级评分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盆底肌肉功能Glazer评估测试,评价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评分降低,有效率、盆底肌收缩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优于单纯Kegel锻炼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女性肌源性盆底疼痛的诊疗进展

    作者:周志春

    盆底肌肉的过度活动是女性慢性盆底痛的重要病因之一.国内目前关注点多集中在妇科疾病的相关病因上,很少关注盆底肌肉.本文围绕盆底肌肉过度活跃引起疼痛的机制和相关诊治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触诊、表面肌电等检查方法评价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再用生物反馈以及肌筋膜疗法治疗,已经成为众多权威组织推荐的一线疗法.

  •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作者:孙智晶;朱兰;郎景和;张业武;刘桂芝;陈晓春;冯嵩芝;张菊新姚宇红;张洁;苏园园;房桂英;杨梅;刘娟;马志敏;Ma Zhimin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中国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1年10月起全国12家医疗单位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产后6周开始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在家自行进行盆底肌训练。在产后6周、产后6个月、产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以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估生命质量)、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截止于2013年6月共入组324例产妇,其中对照组124例,治疗组200例。产后6个月和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盆底电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Ⅰ类肌纤维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及以上所占的比率,治疗组产后6个月由产后6周的41.5%(83/200)和40.5%(81/200)分别提高到76.3%(145/190)和79.5%(151/190),产后1年分别提高到80.6%(58/72)和80.6%(58/72),对照组产后6个月由产后6周的66.1%(78/118)和56.8%(67/118)分别提高到71.8%(84/117)和78.7%(92/117),产后1年分别提高到73.3%(33/45)和80.0%(36/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P-Q分度Aa指示点在盆底康复锻炼后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产后6周时分别为(-2.2±0.7)、(-2.4±0.6)cm,在产后1年时分别为(-2.5±1.1)、(-2.7±0.6)c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指示点两组间无差异(P>0.05)。PFIQ-7评分和PISQ-12评分在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早期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1年内可明显改善产后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并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益。

  •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新;李瑞满

    目的 探讨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lO月分娩的产妇中,经<病史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的112例患者(年龄为22~40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康复组,n=55)和对照组(n=5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康复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每周2次,16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自行行缩肛运动,每日1~3次.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标准及评分表>调查,评估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盆底综合肌力、性活动频度、性高潮、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 ,是临床未来需普及推广的治疗方法 之一.

  •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

    作者:郭广林;洪莉

    目的:探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治疗的9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n=45,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康复治疗)和对照组(n=45,仅采取盆底肌锻炼康复治疗)。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级别、阴道压力、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 )分度、压力性尿失禁(SUI)分度及性生活总体满意率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及人体质量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随访两组患者至术后3个月时,盆底肌力级别,阴道静息压、收缩压及收缩持续时间,SUI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级别及SUI分度均优于对照组(Z=-5.220,P=0.000;Z=6.429,P=0.011),阴道静息压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31.9±7.2) cmH2O vs (23.8±7.0) cmH2O ,t=-4.312,P=0.000;(34.6±9.4) cmH2 O vs (25.1±9.6) cmH2 O ,t=-4.210,P=0.000](1 cmH2 O=0.0981 kPa),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4.2±1.1)s vs(2.7±1.8)s,t=-4.045,P=0.000],性生活总体满意率亦较对照组高(86.7% v s 60.0%,χ2=8.182,P=0.004),且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随访两组患者分别至术后3及6个月时,PO P‐Q 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具有明显效果,能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 生物反馈治疗对隐性脊椎裂患儿排便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飞;袁正伟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方法对隐性脊椎裂患儿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隐性脊椎裂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患儿进行常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接受生物反馈治疗,并进行客观指标检查,评价治疗效果.57例无肛肠及神经系统疾病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68例经保守治疗,27例治愈,6例明显好转.3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有3l例接受全部疗程生物反馈治疗.客观评价指标显示,保守治疗无效患儿反映肛门直肠功能的指标改变明显严重于保守治疗有效的患儿,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直肠感觉阈值、静息肌电振幅、会阴-肛门反射潜伏期、传输指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生物反馈治疗后,除静息向量容积,其余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收缩向量容积、直肠感觉阈值、静息肌电振幅和收缩肌电振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基本达到正常.结论 隐性脊椎裂可能是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反馈训练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皮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作者:林晓玲;宋鲁平

    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皮电生物反馈(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及假反馈训练,比较训练前后抑郁症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GSR生物反馈对PSD患者的疗效。方法24例卒PSD患者随机分为GSR反馈组(11例)和对照组(13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反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GSR生物反馈治疗,每次40 min,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仅使用电脑开展放松治疗而没有反馈信号。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并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各生理指标的采集,比较训练前后抑郁症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GSR组经训练后,HAMD量表焦虑躯体化症状(P=0.034)、认知症状(P=0.019)及抑郁总分(P=0.01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GSR组经训练后,生理指标皮电明显减小[(0.94±2.38)μV vs (0.59±0.33)μV,P=0.023]。结论 GSR生物反馈能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生理指标。

  •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训练对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影响

    作者:刘霞;植枝福

    目的:探究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28例子宫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肌肉训练,实验组患者在盆底肌肉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及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盆底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84.6%)与对照组(68.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的治疗方法而言,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治疗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904 条记录 7/46 页 « 12...45678910...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