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睾丸鞘膜血管瘤一例

    作者:陈达丰;刘静;郑硕云

    患者男性,81岁,因疑诊"乙状结肠癌"就诊,入院查体发现右侧阴囊有一质硬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好,透光试验阴性,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精索无增粗,输精管无串珠样变.追问病史,五十多年前阴囊突然肿大,此后未消退,发病前无外伤史.行彩超检查示右睾丸肿瘤可能,彩色血流示右睾丸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予行右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右侧阴囊内被一大小约13cm×8cm×8cm的肿块占据,质硬,呈黄褐色,包膜完整,未见附睾,左侧睾丸、附睾轻度萎缩.

  • 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岳峰;叶林;杨明州;温爽;姚旭东;刘建光;姜兴金;杨进益

    目的 探讨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1例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伴对侧非典型间皮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接受了左睾丸鞘膜切除术,术中见鞘膜腔内淡黄清亮积液约30 ml,睾丸鞘膜腔囊壁见多个实性乳头状突起,单个肿瘤大直径9 mm.术后病理:组织学上,结节表现为明显的外生性,伴有复杂的乳头状改变;细胞学上,尽管没有表现出恶性间皮瘤的基质侵袭性,但可见由扁平上皮细胞连接的单个小管样结构延伸入睾丸鞘膜浅层下组织.免疫组化Calretinin(+)、细胞角蛋白(CK)(+)、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患者拒绝进一步行睾丸和阴囊皮肤切除术.术后1个月行右侧睾丸鞘膜切除术,病理回报非典型间皮增生.结论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加患侧阴囊皮肤切除是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的推荐治疗方法,对双侧睾丸鞘膜发病的患者,建议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本例患者未接受睾丸根治术和术后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密切随访36个月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说明高分化乳头样睾丸鞘膜间皮瘤是否需要根治性切除治疗仍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 睾丸组织移植对内分泌衰退小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亭;陈勤

    目的 研究睾丸组织移植对内分泌衰退小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雄激素组和移植组,每组10只.切除小鼠双侧睾丸,以建立去势小鼠模型;移植组将同种小鼠睾丸组织块植入去势小鼠背部皮下肌肉层;雄激素组小鼠灌胃给予雄激素,剂量为30 mg/kg,治疗3个月;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90 d后,ELISA法测量各组小鼠内分泌水平;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小鼠脑内雄激素受体和凋亡相关蛋白,即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e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caspase-9)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小鼠血清睾丸酮为(50.50±11.41)nmol/L,去势组为(15.50±2.84) nmol/L,雄激素组为(41.50±10.01)nmol/L,移植组为(38.00±9.78) nmol/L.与去势组相比较,移植组小鼠血清睾丸酮水平较高(P<0.01);移植组小鼠逃逸潜伏期缩短,游泳路程明显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大幅度增加(P<0.01);移植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有所改善,且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1),雄激素受体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 睾丸组织移植可能是通过分泌内源性睾丸酮,结合脑内雄激素受体,调控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水平,降低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量,抑制大脑神经元凋亡,进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 儿童脾性腺融合综合征一例

    作者:庄利恺;刘毅东;叶惟靖

    脾性腺融合综合征(splenogonadal fusion,SG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先天性畸形.首次报道约在100多年前(Boestrom E.Freiburg,1883,149).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共报道了150例左右.SFG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1].多见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脾脏与性腺或中肾管残留物的异常融合.该疾病通常是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的,如果对其认识不足,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睾丸切除术.

  • 小儿睾丸白膜、鞘膜、附睾纤维性假瘤一例

    作者:唐静;杨文萍;段智峰

    患儿:男,5个月.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4d入院,患儿有右侧腹股沟斜疝反复嵌顿病史,于4d前斜疝再次嵌顿行手法复位后,发现患儿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来我院就诊,检查:右侧睾丸附睾均弥漫性增大,质地偏硬,无压痛.查AFP正常,彩超提示右侧睾丸下部不均匀团块.行右侧疝囊高扎及右侧睾丸探查术,见右侧睾丸及附睾均弥漫性增大,色泽苍白,质地变硬,未触及明显正常睾丸组织,考虑睾丸肿瘤.恶性可能,并侵及整个睾丸,遂行睾丸切除术.

  • 婴幼儿附睾色素性神经外胚瘤1例

    作者:林进汉;蔡正林

    患儿:男,4个月.因发现右睾丸肿物10 d入院.患儿10d前洗澡时其父母发现右睾丸肿物,不伴发热、疼痛.体检: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腹部平软,未及肿块,无压痛,四肢活动正常,右睾丸上极可扪及1.0 cm×1.2 cm大小肿物,质地较硬,边界清,无压痛,睾丸鞘膜有积液.B超提示右睾丸上极可探及1.2 cm×1.0 cm大小实质性肿物,未见附睾,考虑右附睾肿瘤.血AFP16 ng/ml(正常<10 ng/ml).初步诊断为右附睾肿瘤,行手术活检,发现右睾丸约0.8 cm×1.2 cm×1.0 cm,附睾位置被0.5 cm×1.2 cm×1.0 cm肿物占居,边界清,行肿物完整切除活检,快速冰冻切片不能确定肿物性质,保留睾丸结束手术.3 d后蜡块切片报告为婴幼儿附睾色素性神经外胚瘤.次日再次行根治性右睾丸切除术.

  • 一侧睾丸扭转坏死切除术后对侧睾丸再发扭转一例

    作者:陈长青;龚旻;陈楚红

    睾丸扭转临床少见,而一侧睾丸扭转术后对侧睾丸再发扭转更少见,现我院有1例患儿发生一侧睾丸扭转坏死切除术后,对侧睾丸再发扭转,报告如下。患儿于15岁时因右侧阴囊突发疼痛36 h就诊泌尿外科,彩色Doppler检查示:右侧睾丸内未见血流信号,急诊手术探查右侧阴囊,术中见右侧睾丸鞘膜内扭转,顺时针方向扭转约360°,右侧睾丸发黑、坏死,遂行右侧睾丸切除术,左侧睾丸未予预防性固定。

  • 睾丸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作者:张帆;郝大海;王振亚

    患者,男,3岁.右侧睾丸逐渐增大两年,且有触痛,无发热及外伤病史.体查:患儿发育正常,心肺及肝脾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侧睾丸约6cm×5cm×4cm大小,质中活动有压痛,右侧睾丸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大小正常,阴囊及阴茎无异常,AFP8.6mg/ml.于1998年3月17日行经腹股沟切口作右侧睾丸切除术.

  • 6例睾丸扭转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刘昌茂;王刚;王兵;马小鹏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好发于青壮年.睾丸和精索的先天异常是主要病因.后天诱因有多种,如睡眠中、性交或手淫等.我院近年收治6例,其中外院转入3例.初诊时误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3例,睾丸肿瘤2例,睾丸外伤1例.其中由外院转入的2例怀疑睾丸肿瘤而行睾丸穿刺活检,并准备行睾丸切除术.经手术探查发现1例睾丸扭转约720°.1例抗炎治疗1周后方确诊为睾丸扭转.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 洁悠神加复方黄柏液在睾丸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葛琤

    目的:探讨洁悠神加复方黄柏液应用于睾丸切除术后患者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睾丸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切口应用洁悠神加复方黄柏液;对照组患者切口单用复方黄柏液。结果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洁悠神加复方黄柏液在睾丸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愈合时间。

  • 经尿道联合应用汽化与切割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

    作者:王晓隆;陈同良;张利民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并睾丸去势术联合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加电切术并同期切除双侧睾丸,术后口服缓退瘤或磷酸雌二醇氮芥,随访1~7a.结果手术前后对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3.2±5.2)降至(9.2±4.6),大尿流率(Qmax)由(5.6±2.0)mL/s升至(15.6±3.0)mL/s,血清PSA由53.6μg/L于术后3个月降至3.5μg/L.11例转移性骨痛患者术后症状部分缓解或消失,手术总时间为30~120min,平均62.5min.结论该方法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有效手段,可明显减轻梗阻症状且提高生存质量.

  • 009 单纯睾丸切除术治疗早期睾丸肿瘤的疗效

    作者:

    [日]/田代和也…∥临泌,-2000;54(1).-29~321984年至1998年收治睾丸肿瘤173例,其中早期肿瘤(stage 1)129例,105例仅作了单纯睾丸切除术,未行其它的辅助治疗。对预后进行了跟踪观察。对象及方法:年龄18~58岁,平均34.4岁。其中右侧睾丸肿瘤58例,左侧70例,双侧1例。均经X线、CT、淋巴造影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综合判定病期及诊断、随访。术后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75例,非精原细胞瘤(NSGCTT)30例。129例均行病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定期常规健康体检,术后2年者每月体检1次,术后3年者第3月体检1次,5年后每年体检1次。

  • 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附23例报告)

    作者:杨湘平;陈善和;周海波;龚任余

    目的 总结睾丸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 23例患者平均年龄24.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2.4 d(5 h~40 d), 10 h以上者占87.0%(20/23).隐睾扭转4例, 行睾丸切除术; 阴囊内睾丸扭转19例, 其中16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 3例睾丸复位后血供恢复而予保留. 结果 保存睾丸的3例分别随访18、21和29个月,睾丸萎缩1例,正常2例.20例切除睾丸者随访6个月~5年,彩色多普勒检查示健侧睾丸大小、血供正常.结论 睾丸扭转应与睾丸炎及附睾炎鉴别,隐睾扭转应与腹股沟嵌顿疝和急腹症鉴别.彩色多普勒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早期手术探查对降低睾丸切除率有重要意义.

  • 前列腺癌患者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后性激素和糖脂水平的变化

    作者:韩惟青;曾福华;谭春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后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糖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39例行手术去势、21例药物去势(戈舍瑞林3.6 mg每4周皮下注射1次)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及血糖、血脂水平变化进行回顾性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PSA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组手术后3个月,睾酮(T)和雌二醇(E2)明显下降,FSH及LH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T、E2、FSH和LH均明显下降(P<0.01).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的FSH和LH水平明显高于药物去势组(P<0.01).而PR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变化.血脂方面,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两组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无组间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3个月均可显著降低睾酮,并影响到脂代谢.

  • 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治疗儿童良性睾丸肿瘤

    作者:沈剑;阮双岁;毕允力;董晨彬;陆毅群;王翔

    目的 评价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治疗儿童良性睾丸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到2009年3月收治的29例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42.6个月(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阴囊肿块,除1例术前AFP升高外,其余术前AFP均在正常范嗣.结果 均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2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2例为表皮囊肿,4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囊肿性病变伴肉芽肿形成,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后行睾丸切除术).25例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良性病变.21例B超下计算肿瘤体积为(1.25±2.05)mL,患侧睾丸体积(含肿瘤)为(4.56±5.07)mL,肿瘤占睾丸体积比例为(54.3±30.11)%(6.04%~100%).7例近1次门诊随访术侧平均睾丸体积为(0.78±0.31)mL,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0例平均获随访34个月(4~72个月),无一例复发,患侧睾丸发育良好.结论 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可作为小儿睾丸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婴幼儿睾丸肿瘤

    作者:陈合群;张时纯;申鹏飞;齐范

    婴幼儿睾丸肿瘤少见,我院于1989年~1999年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婴幼儿睾丸肿瘤7例,左侧4例,右侧3例;年龄6月~2.5岁,平均1.7岁;病程7d~2年.临床表现:阴囊无痛性肿块5例,腹股沟肿块1例,阴囊空虚.B超发现左侧盆腔肿块1例.透光试验阳性4例,阴性1例.术前1例行尿HCG检查阴性,7例均未行甲胎蛋白(AFP)检查.术前6例行B超检查均为非均质性肿块,其中1例有同侧腹股沟及腹膜后多发性淋巴结转移并有左骼外静脉,左股静脉部分栓塞.7例均行患侧睾丸切除,其中1例精原细胞瘤,由于已有淋巴结转移和邻近静脉栓塞,术后行放疗;1例卵黄囊瘤,术后未作特殊治疗.

  • 前列腺电汽化加睾丸切除术联合氟他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27例

    作者:陶宗贤;李建军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EVP)加双侧睾丸切除,联合应用氟他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总结分析27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TUEV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用氟他胺治疗(口服0.25g,3次/d),观察术后PSA、I-PSS、QOL、QMAX及转移情况.结果 随访1~36月,PSA大部分恢复正常,I-PSS、QOL、QMAX明显改善,转移灶缩小.结论 TUEV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及氟他胺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满意,安全性较高.

  • 间断抗雄激素联合手术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斌;林哲;胡渊

    目的 探讨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4年8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雄激素敏感且失去根治手术机会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其中手术组给予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手术组患者的PSA水平,生活质量评分,PFS时间和OS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组患者性欲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潮热、骨质疏松、乳房胀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去势联合间断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前列腺癌雄激素阻断治疗对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刘斌军;沈海波

    目的 验证前列腺癌患者去势治疗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11月至2007年4月期间上海市新华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病人165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睾丸单纯切除术加服氟他胺.分别在开始去势治疗前以及开始治疗后6个月行骨矿密度(BMD)、血清睾酮检查.结果 患者在开始去势治疗后6个月时血清睾酮由术前的(16.2±4.2)nmol/l降低至术后的(0.4 ±0.2)nmo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和股骨颈z评分为(-0.9±0.7)和(-0.6±0.5),经过6个月治疗后对应部位z评分则分别为(-1.8±1.1)和(-1.6±1.0)(腰椎BMD比较,t=3.33,P=0.002;股骨颈BMD比较,t=4.17,P=0.001),均较开始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腺癌去势术后血清睾酮的急剧降低可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升高,需引起重视并予积极的治疗干预.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林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睾丸扭转患者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例睾丸扭转均手术证实,其中5例经外科手术复位成功,其主要超声表现为睾丸附睾增大,睾丸实质内血流信号减少,6例因睾丸坏死而被切除,其主要超声表现为睾丸回声不均匀,睾丸内血流信号消失.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明确睾丸扭转程度,判断睾丸存活与否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阴囊急诊的首选方法.

178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