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建立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

    作者:费洪文;王新房;周诚;谢明星;杨颖;黄润青;王静;陈欧迪

    目的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2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 mg/kg,共计8周(总剂量16 mg/kg),另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未注药前)、12周时分别进行兔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以及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12周时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取2只进行心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阿霉素组,与基础状态相比,12周时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扩大[(10.5±1.3)vs(15.8±2.1)mm,P<0.05],左室收缩期末内径显著扩大[(8.7±1.0)vs(10.3±1.1) mm,P<0.05],射血分数显著降低[(63.4±8.4)vs(38.8±7.6),P<0.05],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37.6±7.6)vs(21.2±6.7),P<0.05],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和短周缩短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阿霉素组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以及凋亡细胞增多.结论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诱导形成非缺血性心肌病模型,结果可靠,成功率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用来监测评估模型的建立与效果.

  • 经颅多普勒对兔颈外动脉逆行穿刺后应用山莨菪碱的脑血流速度监护

    作者:杨波;刘书君;张强;陈喜中;赵建英;鲁国军;张正勇;李丽

    目的:探索山莨菪碱新的给药途经,更安全而有效地改善脑血流循环.方法:解剖、显露兔颈外动脉,穿刺、插管逆行至颈总动脉内,结扎颈外动脉,以1μg/kg/min缓慢推注山莨菪碱稀释液.用4MHz脉冲TCD探头动态监护脑血流速度,以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s,Vd)为观察指标.结果:正常值Vs=(35.7±6.8)cm/s,Vd=(23.5±3.6)cm/s.注射山莨菪碱后5min,Vs=(46.9±6.6)cm/s,Vd=(29.7±3.9)cm/s,升高有意义(P<0.05).15~20min达高峰.Vs=(49.3±7.1)cm/s,Vd=(31.8±4.5)cm/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45min后开始下降,50min后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经颈外动脉穿刺颈总动脉内注射微量山莨菪碱可明显提高兔脑血流速度.

  • 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对正常兔腹主动脉造影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娜;任卫东;杨军;杨欣;唐力;喻晓娜

    目的观察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对正常兔腹主动脉的造影效果及不同造影剂注入方式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变化.方法经兔耳缘静脉注入0.5 ml/kg自制造影剂,常规成像观察实时造影过程,间歇式触发成像定量分析团注和推注法(0.1ml/s)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变化.结果造影后腹主动脉灰阶及多普勒信号显著增强.团注法同推注方式比较,峰值强度显著增高,但曲线下降斜率快,平均通过时间短(P<0.001);而推注方式可显著延长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P<0.001).结论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能够显著增强血流显像,根据不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造影剂注入方式,对提高造影效果有重要价值.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兔粥样硬化动脉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杰超;王建华;张莉;金仲群;石仲仁;吕晓红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 tracking,ET)技术定量评价兔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过程中弹性改变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ET技术分别获取新西兰白兔AS造模前及造模4、8及12周末颈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并结合其病理改变分析各弹性参数在AS各阶段的变化情况.结果 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于造模4周末即较基础状态显著增高(P<0.01),僵硬度于8周末高于基础状态(P<0.01).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动脉顺应性均于12周末与对照组基础状态呈现显著变化(P<0.05、0.01),反射波增强指数始终变化不明显.结论 ET技术能准确获取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弹性参数;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和僵硬度是评价动脉弹性较为敏感的指标.

  • 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法对心肌梗死兔左心Tei指数的对比研究

    作者:徐亚丽;高云华;杨希;方针强;赵洋

    目的 比较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与脉冲多普勒(pulsed Doppler,PD)2种方法 所获得的Tei指数对兔心肌梗死模型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的左心收缩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18只(模型组),10只iF常兔作为对照组.M-型超声检测左心缩短分数(FS)和射血分数(EF).将脉冲多普勒法得到的Tei指数(PD-Te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法得到的Tei指数(TDI-Tei)、EF及FS进行组间比较,并对模型组PD-Tei,TDI-Tei与FS和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兔的左心Tei指数:PD-Tei(0.26±0.12和0.42±0.13)、TDI-Tei(0.44±0.08和0.56±0.14)、FS及EF值,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 测得的Tei指数与FS、EF间均有线性相关关系,P<0.01,其中TDI-Tei与FS,EF相关性更好.结论 Tei指数能敏感且有效地评价心肌梗死兔的左心功能,且TDI法测得的Tei指数对左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更大.

  • 兔肝炎性假瘤的改良模型制备和超声表现

    作者:石颖;白雪萍;王兴华;王芹秀;乔英艳;雷成功

    目的 建立一种可供超声研究的兔肝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iver,IPL)模型,并研究其超声表现.方法 用改良的注射方法将弗氏佐剂注射入兔肝,2周后观察兔肝脏病灶的超声表现,并取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 IPL的发生率为85%,超声显示大部分结节为等回声或不均匀高回声区.病理学证实局部肝组织片状坏死并有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结论 改良制备的兔肝炎性假瘤模型具有容易形成局限性实性结节、易复制、成功率高、制备周期短等特点,对探讨兔肝炎性假瘤的形成机制及超声表现将发挥积极作用.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

    作者:李远竞;刘颖;韩琳琳;沈维红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在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只兔VX2肝肿瘤进行IBS参数测定后,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后将21只兔随机分3组,每组7只,分别于术后1、7、14 d测定消融区IBS值并处死,行病理检查.结果 各时间点肿瘤消融后的标化IBS值较消融前均明显增高(P<0.05);射频消融术后1、7、14 d标化IBS值逐渐增高,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能评价兔VX2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情况,为兔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无创的量化检查方法.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3种兔心力衰竭模型的检测

    作者:周青;郭瑞强;陈新军;陈金玲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兔3种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模型的效果.方法 24只兔随机分成3组,A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致前间壁心肌梗死;B组:扩张型心肌病组,阿霉素经耳缘静脉给药复制扩心病模型;C组:慢性压力后负荷心肌肥厚组,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心肌肥厚致心力衰竭模型.术后不同时间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造模效果.结果经胸超声可获取兔心脏清晰图像.A组造模成功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和射血分数(EF)减低.B组左心扩大,心功能显著下降,并可出现心包积液.C组先出现心肌肥厚,EF增高,终末期心腔扩大,EF下降.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活体检测兔心力衰竭模型效果可行.

  • 超声心动图常规及新技术评价兔心肌梗死模型

    作者:孙月;杨道玲;王禹雪;杨谧;张容亮;陆永萍

    目的 寻找一种快捷、高效、准确的诊断兔心肌梗死检查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4只健康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正常组、冠脉结扎术后30 min、2h、6h、1d、1周组.制备心梗模型,观察6组动物手术前及手术后各时段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M型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诊断指标的变化,分别取出心脏,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病理学检查共发现兔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梗节段数63个.室壁运动记分符合率69.8%;超声造影记分符合率63.5%;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符合率84.1%;运动记分十造影+ 2D-STI三种技术联合应用符合率93.7%,其灵敏度明显高于某单一技术的检查.结论 超声心动图常规及新技术联合观察兔心肌梗死模型能够准确敏感地诊断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程度.

  • 超声引导下兔体内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路径的探讨

    作者:张晓婷;李利;姚克纯;张龙方;吴迪;郭蕾;刘淑萍

    目的 在脱离X线的条件下,探讨超声引导下在兔体内建立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DIPS)通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0只实验兔在超声引导下于剑突下肝下缘经皮穿刺门静脉右支(RPV),然后调整进针角度,穿刺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并放入导丝,建立肝内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通道.术后对实验兔进行解剖,观察导丝是否进入RHSIVC内,是否有肝包膜下血肿、腹腔出血及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9只实验兔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经皮经肝RPV至RHSIVC穿刺术,1只兔因术中麻醉意外致死.术后解剖证实9只兔的穿刺导丝均成功由RPV送入近心端的RHSIVC,且无肝包膜下血肿、腹腔出血及器官损伤等.结论 在兔体内经皮RPV与RHSIVC的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通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的心肌声学造影研究

    作者:孙月;王禹雪;杨谧;杨寒凝;陆永萍

    目的 探讨简单有效的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方法,并利用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将7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35只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和35只假手术组(SH).I/R组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90 min,再灌注60、120、180min及1周;SH组开胸后同一部位只穿线不阻断.观察两组兔术前及术后各时段心肌声学造影的变化,后行HE及MASSON染色.结果 成功制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I/R组缺血90 min至再灌注180min兔损伤节段造影剂视频强度超声均值对比术前及SH组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兔术后HE及MASSON染色均证实有心肌损伤病理表现,随着早期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通过阻断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90 min后解除阻断使其再灌注可成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声学造影可以有效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兔T1期乳腺癌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陈伟;纪晓惠;韩若凌;刘明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兔乳腺癌的适宜条件和效果.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建立动物模型.2周后,选择建模成功兔2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观察各组实验动物治疗后的癌残留情况、消融区皮肤灼伤情况及3个月的短期生存率.结果 第二周末肿瘤大小0.8~2.0 cm,平均值为1.5 cm.(1)癌残留率:A、B、C组的癌残留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50>0.05).(2)3个月短期生存率:A、B、C组的生存率均高于观察组,但三组间3个月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50>0.05).(3)皮肤灼伤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 30 W、180 s和40 W、120 s两种条件下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兔T1期乳腺VX2移植癌在瘤残留率、短期生存率无差异,但低功率组皮肤灼伤率低.

  • 顺铂致兔急性肾损伤肾脏血流灌注的超声造影研究

    作者:乔实;贾化平;梁会泽;李华;张明明;宋文静

    目的 探讨顺铂致兔急性肾损伤(AKI)肾脏血流灌注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建立兔AKI模型,取样时间分别为6(T6)、12 (T12)、24 (T24)、36(T36)、48 h(T48),据此随机分为五组,每组8只.分别于建模前后相应时间点进行肾脏超声造影检查,采用Q-lab软件分析肾皮质、髓质TIC曲线.取耳缘静脉血检测建模前、后BUN及SCr值,AKI诊断指标参照KDIGO标准.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后,取兔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T24、T36及T48组实验兔均发生AKI.建模后T12、T24、T36及T48组皮质RT,T24、T36及T48组皮质PI,T36及T48组皮质WIS、AUC较建模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建模后髓质各造影参数较建模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灵敏地反映顺铂所致AKI早期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RT在血BUN及SCr未达到AKI诊断标准前已有明显改变,PI、WIS及AUC的变化则出现较晚.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兔股静脉血栓的弹性研究

    作者:张静秋;陆永萍;梁婷婷;王禹雪;宋林潼;杨寒凝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兔深静脉血栓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及可靠性.方法 将40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2h、6d、7d组及14 d组,每组10只.4组动物均行不全结扎股静脉近端,术中无齿血管夹反复钳夹静脉管壁以破坏血管内膜,经常规超声观察证实血栓形成.建模后2h、6d、7d及14 d采用SWE测量血栓的弹性模量值.结果 成功制备兔股静脉血栓模型.弹性模量值变化结果随时间延伸,血栓硬度增加,血栓杨氏模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d组7d组间血栓杨氏模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组与6d组,7d组与14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E技术可定量检测不同分期深静脉血栓弹性模量值范围,有望成为判断血栓发展的有力手段,为后续临床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期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肾静脉结扎后肾脏弹性演变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李娜;刘晓娜;郑海宁;韩宜晓;叶庆桂;沈涛;温朝阳

    目的 探讨肾静脉结扎后肾脏不同部位超声弹性改变的规律.方法 1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离、结扎右肾静脉.结扎前、后15、30、60、90 min时,采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肾脏中部肾脏皮质、肾体及肾窦的杨氏模量平均值,各时间点各取1个肾脏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结扎右肾静脉前,右肾皮质、肾体及肾窦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为(15.93士1.70)、(13.41士1.24)kPa及(11.62±0.87) kPa;结扎后15min分别为(34.84±4.91)、(26.90±3.59) kPa及(24.73±3.95) kPa,30 min时分别为(40.07±2.95)、(30.93士3.18) kPa及(30.15±3.53) kPa,60 min时分别为(50.63±2.73)、(37.37±4.04) kPa及(32.88士3.47)kPa;90 min时分别为(56.61±2.96)、(41.86土3.78) kPa及(35.35±2.78) kPa.肾静脉结扎后肾脏不同部位杨氏模量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结扎前(P<0.05),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皮质杨氏模量平均值显著高于肾体及肾窦(P<0.05).结论 兔肾皮质杨氏模量平均值均高于肾体及肾窦,结扎兔肾静脉后90 min内,肾皮质、肾体及肾窦的杨氏模量平均值均逐渐增加.本研究提示,肾脏超声弹性的研究中应注意弹性测量区的规范统一,肾静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可明显影响肾脏超声弹性测量值.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乔实;贾化平;梁会泽;李华;刘庆玉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早期肾实质血流灌注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经耳缘静脉注射顺铂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于造模后6、12、24、36 h及48 h进行双肾超声造影检查及测血SCr,分析不同时间点造影动态图像,获取TIC曲线及相关参数.以SCr较基础值升高1.5倍或以上为AKI诊断标准,使用SPSS 22.0及Medcalc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取兔双肾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T24、T36组及T48组实验兔均发生了AKI.与建模前相比,建模后T12、T24、T36组及T48组皮质RT,T24、T36组及T48组皮质PI、T1/2、mTT及TTP,T36组及T48组皮质AUC及WIS均发生了显著改变(P<0.05),髓质各造影参数均未发生显著改变.部分造影指标对AKI诊断效能较佳,灵敏度较高.结论 超声造影可良好的反映AKI早期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皮质RT可较SCr早期发现AKI,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超声造影研究

    作者:杨道玲;梁红敏;孙月;王禹雪;张容亮;陆永萍

    目的 探讨简单有效的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方法,采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兔心肌梗死区域.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心肌梗死组、假手术对照组.两组动物均行开胸手术,无需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保持胸膜完整,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手术前后心电图、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变化.建模6h后取出心脏,心脏短轴切片行HE染色.结果 成功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兔左心收缩功能及心电图发生改变,超声造影后受损节段与未受损节段的对比增强.病理证实有心肌梗死的表现.结论 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可成功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超声造影等联合观察能够准确敏感地判断心肌梗死程度.

  • 靶向心肌声学造影监测兔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中IL-8的表达

    作者:孙月;王禹雪;朱桂敏;杨寒凝;陆永萍

    目的 探讨靶向心肌声学造影(MCE)监测兔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MIRI)中IL-8表达的效果.方法 经兔耳缘静脉注射SonoVue及携IL-8单抗超声微泡行MCE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IL-8的表达量.结果 携IL-8单抗微泡组(靶向MCE组)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心肌缺血区声强度(VI)逐渐增高,于再灌注180 min达高峰;再灌注30~180 min各时段靶向MCE组心肌缺血区VI值明显高于SonoVue微泡组(普通MCE组).相关性分析得出靶向MCE结果与QPCR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靶向MCE可无创性地监测MIRI中IL-8的表达量,提高对MIRI诊断的灵敏度,以及评价心肌再灌注情况.

  • 超声微泡破坏技术不同辐照强度对兔心肌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作者:孙月;朱桂敏;杨莉红;杨寒凝;陆永萍

    目的 研究超声微泡破坏技术不同辐照强度对兔心肌细胞及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优化出影响兔心肌的佳辐照条件.方法 用不同强度0.5、0.75、1.0、1.5 W/cm2辐照心肌细胞与微泡的混合物,辐照时间30 s,间隔10 s,再辐照30 s,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变化.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上述强度及时间辐照兔心肌组织,行HE染色.结果 不同功率辐照后IVS、LVPW运动幅度及EF与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 W/cm2和0.75 W/cm2辐照后心肌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1.0 W/cm2及1.5 W/cm2辐照后少量心肌细胞出现轻度及以上损伤表现.0.5 W/cm2辐照后心肌组织无水肿、出血;0.75 W/cm2出现轻微水肿,无出血;1.0 W/cm2及1.5 W/cm2辐照后心肌组织出现少量出血并炎细胞浸润.结论 超声辐照强度在1.0 W/cm2以下时不会造成心肌细胞及组织损伤,1.0 W/cm2以上时能使兔心肌产生轻度损伤及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

  •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兔急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利平;刘望彭;康春松;路喜安

    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对急性肾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正常组:20只家兔40个肾进行超声检查.肾衰组:12只家兔24个肾,每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40 mg/kg,连续7天,第8天对24个肾衰肾进行超声检查.分别比较正常兔肾和肾衰兔肾皮质、髓质、肾窦三者之间的背向散射积分(IBS)测定值,比较正常组和肾衰组IBS测定值及其标化值的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和肾衰组肾脏的皮质、髓质、肾窦系统IBS测定值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正常组与肾衰组两组之间肾皮质和肾髓质的IBS测定值及其标化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以皮质部IBS参数改变明显,两组间肾窦系统的IBS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积与皮质厚度呈高度相关性.结论: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可以对正常肾和肾衰肾的皮质、髓质、肾窦不同组织结构状态实现量化描述.背向散射积分参数结合皮质厚度测量可以反映急性肾衰竭肾实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5921 条记录 12/297 页 « 12...9101112131415...29629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