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参数Nd:YAG激光对椎间盘髓核组织消融能力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龙喜;张向飞;张彤童;韩正锋;梁喜斌;郭函

    目的:比较不同参数Nd:YAG激光(1064nm)对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方法:新鲜山羊腰椎标本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144个,随机分为18组,每组8个.前9组采用间断发射激光行髓核消融术(A方法),消融总能量和脉冲频率分别为250J/10Hz(A1组)、250J/20Hz(A2组)、250J/30Hz(A3组),500J/10Hz(A4组)、500J/20Hz(A5组)、500J/30Hz(A6组),750J/10Hz(A7组)、750J/20Hz(A8组)、750J/30Hz(A9组);后9组采用连续发射激光行髓核消融术(B方法),消融总能量和脉冲频率分别与A方法各组对应.采用1064nm Nd∶YAG激光,脉宽0.4ms,激光发射功率为10W.A方法激光每次发射持续时间1s,再次重复发射的间歇时间1s.测量消融前后标本的质量,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汽化腔大小.结果:A方法在相同总能量条件下,脉冲频率20Hz时,消融量及汽化腔长、宽轴大于10Hz与30Hz组;脉冲频率相同条件下,能量750J时的消融量和汽化腔长、宽轴大于250J与500J组;频率与能量无交互作用.B方法在脉冲频率相同条件,能量750J时的消融量和汽化腔宽轴均大于250J与500J组,频率与能量无交互作用;频率20Hz、能量750J时,汽化腔长轴大.相同参数激光消融量除750J/30Hz时B方法大于A方法,其余各组两种方法均无统计学差异;汽化腔长轴250J/30Hz、750J/20Hz、750J/30Hz时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汽化腔长轴B方法均大于A方法;汽化腔宽轴500J/10Hz、500J/30Hz时B方法大于A方法,其余各组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同参数下,Nd:YAG激光发射方式影响激光对山羊髓核的消融量及汽化腔形态.相同发射方式下改变激光参数可影响激光的消融能力,相同能量下,激光脉冲频率影响激光的消融能力;相同脉冲频率下,激光能量越大消融能力越强.

  • 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在山羊胸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冲;詹新立;肖增明;崔明星;贺聚良;覃一流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的固定效果.方法:16只成年波尔山羊,随机分成4组,即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钢板固定组(A组),前路未塑形Orion钢板固定组(B组),前路塑形Orion钢板固定组(C组),单纯植骨组(D组),对A、B、C组行T3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术,D组行T3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术.于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A、B、C组山羊均存活,D组山羊因麻醉意外死亡1只.存活山羊均未出现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融合效果:A组均Ⅰ级融合;B组Ⅰ级融合1只,Ⅱ级融合3只;C组Ⅰ级融合2只,Ⅱ级融合2只;D组Ⅱ级融合2只,Ⅲ级融合1只.组织学融合效果:A组Ⅰ级融合3只,Ⅱ级融合1只;B组Ⅰ级融合2只,Ⅱ级融合2只,Ⅲ级融合1只;C组Ⅰ级融合1只,Ⅱ级融合2只,Ⅲ级融合1只;D组Ⅲ级融合2只,Ⅳ级融合1只.A组优于B、C、D组(P<0.05),B、C组优于D组(P<0.05),B组与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在山羊胸椎次全切除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安全、可靠,融合效果好.

  • 颈椎前路融合术对相邻节段终板影响的组织学观察

    作者:丁亮;彭耀庆;何友智;黄永辉;孙太存;左华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软骨终板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对相邻节段软骨终板的影响.方法:6只健康3~4岁雌性山羊,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3只.Ⅰ组为假手术组,仅切开显露颈椎椎体及椎间盘;Ⅱ组为实验组,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手术节段均为C3/4.手术6个月后于腹腔注射麻醉下切取Ⅰ组及经X线证实手术节段已骨性融合的Ⅱ组山羊C2/3、C4/5上、下终板右侧组织块制备电镜标本,观察软骨终板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超微结构;空气栓塞法处死山羊,完整取下包含上、下终板及部分终板下骨质的C2/3和C4/5椎间盘,于正中矢状面上切取组织块制备光镜标本,行HE染色,测量软骨终板缺损的宽度并参考Ariga评价标准判定其退变情况,测量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结果:Ⅰ组软骨终板组织学表现正常,Ⅱ组83.3%出现轻度退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均未观察到中、重度退变情况.Ⅰ、Ⅱ组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分别为71.9±2.3μm与92.6±14.2μ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与Ⅰ组比较,Ⅱ组软骨终板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发生退变.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可导致相邻节段软骨终板退变,而这种改变可能是引起相邻节段椎间盘营养障碍和退变的始动因素.

  • Nd:YAG激光与半导体激光对山羊髓核组织生物热效应的比较

    作者:任龙喜;尹建;焦守国;韩正峰;张彤童

    目的:比较波长1064nm的Nd:YAC激光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生物热效应.方法:选取新鲜山羊完整脊柱80具,将其L6/7节段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标本80个,分为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椎间盘照射组(A组)和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椎间盘照射组(B组),每组4|D个标本,再按激光终照射能量的不同各分为200J、400J、600J、800J、1000J 5个亚组,每个亚组8个标本.观察照射前后标本的质量差和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变化情况,操作结束后水平切开椎间盘观察汽化腔形态,测量汽化腔的长、宽轴.结果:两组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随照射能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能量下,B组激光照射后标本的质量减少量大于A组,在能量分别为200J、400J时比较P<0.05,能量为600J、800J、1000J时比较P<0.01.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内侧壁的温度升高值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以同一能量进行照射时,B组激光照射过程中椎间盘周边的温度升高值高于A组激光相同位点处的温度升高值(P<0.01).A组激光照射后肉眼观察汽化腔大致呈圆形或卵圆形,B组激光照射后的汽化腔形态接近于椭圆形,相同能量照射时B组激光的汽化腔长轴大于A组(P<0.01);能量为200J、400J时A组激光汽化腔的宽轴均大于B组(分别为P<0.05,P<0.01),能量为600~1000J时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波长980nm的半导体激光对山羊椎间盘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优于波长1064nm的Nd:YAG激光,但Nd:YAG激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 胶原酶对山羊硬膜外移植自体椎间盘组织溶解作用的观察

    作者:李振宙;侯树勋;刘茜;商卫林;吴闻文;吴叶

    目的:观察椎管内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对山羊腰椎管内移植的自体椎间盘组织的溶解作用.方法:9只成年山羊,经腰椎后路右侧L6/7、左侧L3/4椎板间隙移植自体椎间盘组织于椎管内神经根腋部,随机选择向2个间隙移植物周围灌注胶原酶300U/0.3ml或生理盐水0.3ml.分别于术后1d、1周、2周处死动物,观察胶原酶灌注后椎管内移植的椎间盘组织的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灌注胶原酶1d时髓核组织基质明显溶解,1周时出现大量巨噬细胞浸润,髓核结构明显破坏,2周时被肉芽组织替代;而灌注生理盐水1d时髓核组织无明显变化,1周时髓核组织中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2周时出现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胶原酶对纤维环的溶解作用不明显.结论: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能直接溶解椎管内髓核组织,并能激发机体炎症反应过程,加速髓核组织的破坏和吸收.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山羊腰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测试

    作者:任龙喜;焦守国;尹建;张童彤;王海奎;曲光;史可强;许仁国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正常山羊腰椎问盘髓核汽化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正常新鲜山羊腰椎标本40具,截取L1~L6节段,剔除肌肉组织.两端用牙托粉固定.随机分为A、B、C、D、E共5组,每组8个标本.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对椎间盘进行处理;B组L3/4(单节段组),C组L3/4和L4/5(相邻双节段组),D组L2/3和LA/5(间隔双节段组),E组L2/3、L3/4和L4/5(3节段组)椎间盘分别行激光汽化,每个椎间盘总能量为500J.所有标本处理后在生物力学测定仪上测定轴向拉伸、轴向加压、前方加压、后方加压、左侧加压及右侧加压试验,分别记录负荷加载力为20N、40N、60N、80N和100N时标本的位移.结果:在不同负荷下,各组标本在相同加载方式的位移量均随负荷增大而增加;在相同负荷相同加载方式时,A组与B、C、D、E组标本位移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标本位移量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汽化3个节段及3个节段以内的椎间盘组织对山羊腰椎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 山羊可动腰椎复合体的设计及体外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刘俭涛;张峰;李宇欢;牛斌斌;高正超;王一斌;梁辉;闻志靖;贺西京

    目的:研制一种既能重建腰椎椎体高度又能保留相应椎间隙运动功能的山羊可动腰椎复合体并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从而为人工腰椎假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体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6个新鲜山羊腰椎标本行薄层CT检查以排除存在脊柱畸形、骨折的标本,其中2个标本因椎体骨折被排除,24个标本纳入研究.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山羊腰椎拟手术区解剖参数进行采集(对L4椎体及邻近的椎间盘进行解剖测量)以及可动假体模型优化设计,根据24个标本的腰椎解剖参数将假体大小设计成5种规格,并利用3D打印与机械加工技术将其制作而成.将24个标本随机分为生理、融合与非融合3组,每组8个,术前行骨密度检查.生理组标本不进行手术操作,融合组与非融合组标本行L4椎体及邻近椎间盘部分切除,融合组标本置入钛笼、钛板,非融合组标本置入山羊腰椎复合体(假体置入在L4).术后所有标本行影像学检查以判断假体位置及脊髓受压情况,然后对3组标本在4Nm的载荷下进行生物力学活动度测试以评估可动假体的活动度及稳定性.结果:3组标本骨密度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山羊L4椎体的前、中、后高分别为38.8±2.7mm、39.7±2.1mm、40.9±1.1mm;其上、中、下平面正中矢状径与正中冠状径分别为16.5±0.8mm、12.5±2.0mm、16.6±0.5mm与22.9±2.6mm、14.3±1.3mm、23.6±2.9mm;L3/4与L4/5椎间隙前、中、后高分别为4.9±1.0mm、3.0±0.5mm、1.9±1.0mm与5.0±0.4mm、3.6±0.9mm、2.4±0.9mm.山羊可动腰椎复合体由椎体部件与椎间盘部件构成,两者通过防脱球窝关节连接.术后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假体位置异常及脊髓受压.与融合组相比,非融合组标本能显著保留L3/4和L4/5的运动范围、降低L2/3的运动范围(P<0.05);与生理组相比,非融合组各椎间隙的运动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山羊腰椎解剖结构设计的山羊可动腰椎复合体不但可重建手术节段的椎体高度与稳定性,而且能保留相应节段的活动度.

  • 不同长度钛笼植骨对山羊椎体融合的影响

    作者:黄飞;高忠文;张云峰;宋显吉;朱庆三;武云涛

    目的:通过切除不同长度的山羊椎体,构建腰椎切除的山羊模型,观察不同长度的钛笼对椎体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5只,体重25~35kg,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构建经前路L3椎体为中心腰椎椎体切除融合的山羊动物模型,根据切除椎体长度分为A组(切除0.5个椎体)、B组(切除1个椎体)和C组(切除1.5个椎体),选取合适长度钛笼,将切除的椎体去除软组织后钛笼植骨.术后14d静脉采血,比较骨钙素(bonegla 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形态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3组间的表达水平.4个月后处死山羊,测定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0mm,5mm,10mm)椎体的相对CT值,分析植骨愈合情况.利用力学测试仪检测椎体标本前屈、后伸、侧弯、扭转等不同运动状况下的变形及位移,三维CT扫描提供的数据造模,进行有限元分析.丽春红染色观察钛笼内距骨接触面不同距离骨小梁生长情况.结果:术后14d,A组的BGP、BALP、BMP-2、TGF-β和VEGF表达水平(OD值分别是0.271±0.032、0.522±0.060、0.306±0.046、0.314±0.055和0.364±0.033)均显著低于B组(OD值分别是0.657±0.085、1.360±0.145、0.775±0.065、0.767±0.068和1.037±0.039)和C组(OD值分别是0.664±0.041、1.348±0.113、0.741 ±0.066、1.038±0.079和1.280±0.067)(P<0.05).A、B、C三组钛笼和骨接触面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82±0.13、0.75±0.12、0.40±0.06,距离骨接触面5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57±0.11、0.52±0.03、0.26±0.05,距离骨接触面10mm处,相对CT值分别为0.42±0.07、0.28±0.08、0.14±0.03,与距接触面0mm处比较,5mm处、10mm处相对CT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物力学检测和有限元分析法显示:A、B、C三组在扭矩为1N·m时,扭角分别为1.23±0.12、2.53±0.19、3.93±0.27,扭矩为3N·m时,扭角分别为4.05±0.39、10.26±0.90、13.78±0.81,扭矩为5N·m时,扭角分别为8.65±0.69、21.15±1.62、26.45±2.29.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短的钛笼植骨山羊模型中外周血中促进骨生长相关因子表达低,植骨区域融合强度大,椎体间稳定性好.组织学切片检测显示钛笼内骨小梁生长情况随距离钛笼界面的距离越远,骨小梁的生长情况逐渐变差,而且随着钛笼的变长,钛笼内骨小梁生长也变得越差.

  • 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作者:任龙喜;WANG Yuan;王伟;韩正锋

    目的:比较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后生物力学的差异.方法:新鲜山羊颈椎标本24具,随机分成3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后方项韧带、伸肌等伸颈结构,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基础上行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板成形手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实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中标本变直时的位移、加载力,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拉伸试验中各拉伸负荷下与变直时的位移,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缩试验中.A、B、C三组间位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抗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术间无明显差别.都大限度保留了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功能.

  • hTGF-β1基因增强组织工程化髓核修复退变腰椎间盘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旭;侯筱魁;汤亭亭;李惠武;陈炅昊;郭刚;裴国献

    目的: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TGF-β1)基因修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对山羊退变腰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用粗针穿刺山羊L1/2~L5/6纤维环抽取髓核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同时体外培养山羊自体BMSCs并分为3组:实验组以携hTGF-β1基因重组腺病毒(Ad/hTGF-β1)转染;阴性对照组以携lacZ基因腺病毒(Ad/LacZ)转染,空白对照组为未转染细胞.抽取髓核后15d,收集3组细胞与透明质酸(HA)复合为组织工程化髓核,以细针从椎间盘原穿刺孔回植入髓核中央.L1/2至L3/4依次植入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L4/5注入不含细胞的HA;L5/6不注入任何物质.术后观察24周,定期行放射学、组织学和生化检测.结果:X线片椎间隙测量显示,24周时L1/2~L4/5的椎间隙狭窄均较L5/6明显延迟(P<0.05);4周以内L2/3间隙的X-gal染色保持阳性;组织学评估示L1/2~L4/5退变均较L5/6为轻;免疫组化示L1/2在4周内高表达hTGF-β1、CollagenⅡ和Aggrecan,但8周后L1/2至L4/5未见显著性差异;GAG定量显示整个观察期内L1/2~L4/5均高于L5/6,其含量依次为L1/2>L2/3=L3/4>L4/5;对4周时L1/2至L3/4髓核组织的RT-PCR显示,L1/2的hTGF-β1、CollagenⅡ及Aggrecan的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回植可延缓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进程,经hTGF-β1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对退变延缓作用尤为显著,但均无法完全逆转整个椎间盘退变进程.

  • 胎羊体外循环通过microRNAs导致胎心功能失调

    作者:袁海云;周成斌;陈寄梅;温树生;刘晓冰;张力;庄建

    目的 本文重点研究胎羊体外循环影响心肌microRNAs的表达情况,探索microRNAs导致胎羊体外循环(CPB)后胎心功能失调的可能机制.方法 孕120~140 d母羊6只,其中两只孕羊有双胎,共孕8只胎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胎羊CPB组(n=4).对照组胎羊开胸,不建立CPB.CPB组建立胎羊心脏转流模型,转流30 min.分别于转流前和转流30 min结束后测胎羊心率和血肌钙蛋白Ⅰ(TnⅠ)的变化,B超检测左、右心室Tei指数.取胎羊心尖部心肌组织,采用microRNA芯片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心肌组织的microRNAs的表达水平.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croRNAs的靶基因,并进行蛋白印迹实验(WB)验证.结果 两组胎羊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CPB组胎羊左、右心室Tei指数、血TnⅠ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microRNAs表达谱显著不同,有19个microRNAs显著差异性表达,其中11个microRNAs(miR-125b*,-151,-127,-144*,-141,-199b,-224,-301a,-30e*,-374a和-424*)在组织中被上调,而8个microRNAs(miR-99a,-151*,-21,-223,-320,-129,let-7a和-7e)被下调.肌浆内质网Ca2+转运蛋白2(SERCA2)是miR-151的靶基因,并在CPB组的心肌组织中被明显下调.结论 MicroRNAs的差异性表达与胎羊体外循环后胎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miR-151/SERCA2通路来实现.

  •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羊传代椎间盘及软骨细胞的比较生物学研究

    作者:李旭;侯筱魁;康颖;王传华;汤亭亭

    椎间盘及软骨退变的生物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高效载体,几乎可以转染所有的体细胞表达目的蛋白,而达到生物治疗的目的.我们以人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GF-β1),分别感染体外扩增的取自同一山羊个体的椎间盘及软骨细胞,对转染后的瞬时表达及二者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以生物学方法尤其是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椎间盘退变提供依据.

  • 动力内固定对羊脊柱后外侧融合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宋红浦;徐华梓;池永龙;王向阳;林焱;黄其杉;毛方敏

    根据"载荷分享"的原理,我们设计了一种动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推测能增加载荷分享,减少应力遮挡效应[1].本实验用活体山羊脊柱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模型,进一步比较动力内固定和相对坚强内固定对脊柱后外侧融合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动力内固定能否增加载荷分享,促进脊柱融合.

  • 记忆合金加压钉抑制山羊半侧脊柱生长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永刚;张巍;郑国权;张如意;张宏志;王岩

    目的 观察记忆合金加压钉置入山羊胸椎侧方对山羊脊柱生长的影响.方法 16只2~3个月雌性山羊,分为单钉组、双钉组和对照组.单钉组6只,经第8肋开胸术显露胸椎,将5枚记忆合金加压钉分别跨越椎间隙置入山羊T6~11椎体右侧中央,每个椎间隙置入1枚;双钉组6只,实施相同开胸手术,每个椎间隙置入2枚加压钉;对照组4只,进行右侧开胸手术不置入加压钉.每隔1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脊柱生长情况.结果 X线观察发现,术后2个月时形成侧凸,单钉组山羊加压节段Cobb角12.83°±12.17°;双钉组Cobb角12.00°±3.22°.术后4个月时,单钉组侧凸变为6.00°±4.94°,双钉组侧凸增加到25.17°±3.71°.对照组在术后4个月中,未见脊柱形成侧凸畸形.单钉组1只山羊在术后2个月形成15°的后凸畸形,术后4个月时未变化.双钉组1只山羊在术后后凸畸形逐渐增大,4个月时T6~9节段形成10°的Cobb角.结论 记忆合金加压钉对半侧椎体进行加压,能够有效抑制半侧脊椎骨骺的生长,调节脊柱生长方向,同时,加压力的大小与脊柱生长抑制成正相关.

  • 电子束CT和快速成型技术建立山羊颅骨缺损模型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刘剑锋;归来;张智勇;牛峰;俞冰;唐晓军

    目的 探讨山羊颅骨缺损的三维模型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成年山羊为实验对象,建立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采用电子束CT(EBCT)扫描,CT图像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终的数据转换为快速成型(RP)机所能接受的文件格式,成型机通过“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的原理制造出三维模型.结果 采用EBCT以1 mm层厚逐层连续薄层容积扫描作为原始数据源,将获得的图像经过滤波、降糙、二值化轮廓识别和提取、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曲面重构、实体重构,以光敏树脂为材料,运用液态树脂选择性固化法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成功地复制了山羊颅骨缺损的三维仿真头颅模型.结论 山羊颅骨缺损头颅模型的建立,对颅骨缺损的三维测量,个性化修复以及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 去卵巢山羊腰椎骨计量学指标的变化

    作者:贺颖;孙晓村;陈槐卿;翁玲玲;郑虎;邱明才

    目的探讨用山羊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切除山羊的双侧卵巢(OVX),制备腰椎不脱钙骨切片,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3只,无手术处理)、假手术组(3只,开腹后缝合切口)、OVX术后6个月组(4只)、术后18个月组(5只)腰椎骨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OVX术后6、18个月组的骨小梁体积占全部骨组织体积的百分比[(7.9±1.7)与(5.8±0.7)%]、骨小梁体积占海绵骨体积的百分比[(12.7±1.8)与(9.9±0.6)%]、平均骨小梁板密度[(1.0±0.2)与(1.1±1.1)个/mm]显著减少(P<0.01);平均骨小梁板厚度[(129±45)与(95±15)μm]也显著减少(P<0.05);骨小梁表面和体积之比[(16.6±4.6)与(21.4±3.1)mm2/mm3]与平均骨小梁板间隙[(1 004±233)与(953±103)μm]则显著增加(P<0.01);四环素单标记、双标记、1/2单标记与双标记表面之和占全部骨小梁表面的百分比[(19.5±3.8)与(17.5±1.0)%、(16.4±3.3)与(13.9±2.5)%、(26.2±5.1)与(22.7±2.9)%],平均类骨质宽度[(11.6±1.1)与(12.0±1.0)μm]、骨矿化延迟时间[(23.6±8.2)与(23.0±6.1)d]、组织水平的骨形成速率[(14.7±4.2)与(12.2±2.6)μm/d]和类骨质成熟时间[(90±27)与(101±20)d]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 OVX山羊骨量丢失,骨组织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骨转换率增加,激活频率加快,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表现为高转化型骨质疏松的骨代谢特征.

  • 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孕羊麻醉方案研究

    作者:石晓青;杨晓玲;赵亮;李一飞;王川;华益民;周开宇

    目的:探讨不同4.0%水合氯醛给药方式的孕羊麻醉方案,在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的效果,旨在为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孕龄为110~127 d 的孕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滴注组(4.0%水合氯醛持续静脉滴注)及推注组(4.0%水合氯醛负荷给药后间断静脉推注),每组20只孕羊。观察两组实验孕羊的麻醉显效、复苏时间及麻醉状态能否满足手术要求,记录镇静剂总量,检测术前及术后2个时间点孕羊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 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 2)、血糖、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10项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孕羊麻醉效果差异,以及在不同组别及不同时间点上述10项指标的水平差异。两组孕羊体质量及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①两组孕羊麻醉方案比较,术前肌内注射给药、麻醉给药途径、麻醉维持时间及呼吸道控制情况等方面均相同,两组孕羊麻醉方案均能满足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要求,但滴注组对麻醉深浅的控制稍难。两组孕羊麻醉快显效时间及术后开始复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滴注组氯胺酮剂量小于推注组[(116.3±22.5)mg vs (209.3±20.8)mg],而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则大于推注组[(216.7±39.7)mL vs (165.4±19.5)mL,(19.2±3.4)mg vs (10.1±2.9)mg],孕羊术后完全复苏时间长于推注组[(273.5±26.2)min vs (191.9±33.1)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术前两组孕羊上述10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滴注组孕羊术后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6.0±0.8)mmol/L vs (3.7±0.6)mmol/L,(626.3±99.4)ng/L vs (167.3±35.4)ng/L,(6631.9±753.2)ng/L vs (1938.5±393.3)ng/L,(509.0±133.6)ng/L vs (219.9±33.3)ng/L];推注组孕羊术后该4项指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5.0±0.6)mmol/L vs (3.2±0.8)mmol/L,(336.5±58.6)ng/L vs (189.6±32.4)ng/L,(4063.5±834.7)ng/L vs (2133.8±323.7)ng/L,(305.9±64.7)ng/L vs (187.3±31.5)ng/L];术后该4项指标在滴注组均较推注组高[分别为(6.0±0.8)mmol/L vs (5.0±0.6)mmol/L,(626.3±99.4)ng/L vs (336.5±58.6)ng/L,(6631.9±753.2)ng/L vs (4063.5±834.7)ng/L,(509.0±133.6)ng/L vs (305.9±64.7)n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孕羊心率、MAP、血 pH 值及 Pa O2在不同组别或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术前或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4.0%水合氯醛间断推注给药联合使用氯胺酮及地西泮的孕羊麻醉方案,因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较小,具有安全性更高、更易于掌握的特点。

  • 惊恐发作与空洞症

    作者:高旭光

    在临床上惊恐发作(panic attacks)与空洞症毫不相干,但这两个词的起源却有一定联系.惊恐发作亦称急性焦虑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濒死感或惊慌感和严重的自主神经症状为特点.惊恐、恐慌或恐惧的英文词为panic,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Pan神的名字.Pan是山林之神和畜牧神,是一头冷酷、浑身长满密毛的乡间野兽,他的上半身为人身,下半身为山羊,头上有角.

  • 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体内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滨;裴国献;王珂;金丹;魏宽海;任高宏

    为探讨筋膜瓣是否具有促组织工程骨修复羊负重骨大段骨缺损及其体内再血管化的作用,将27只中国青山羊分为3组:单纯材料组(珊瑚羟基磷灰石,CHAP)、组织工程骨组(CHAP+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筋膜瓣组(筋膜包裹CHAP+经诱导分化的BMSc).制备单侧胫骨中段20mm的骨膜与骨缺损,术后2、4、8周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检查,4、8、12周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后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和再血管化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筋膜瓣组、组织工程骨组、单纯材料组.说明筋膜瓣对组织工程骨体内的再血管化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珂;裴国献;陈滨;金丹;魏宽海

    制备组织工程用山羊胫骨骨缺损模型,研究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27只中国青山羊制备单侧胫骨中段20mm的骨膜与骨缺损,7孔钢板内固定,随机分3组:空白组不进行植入处理;对照组(CHAP组)单纯植入羟基磷灰石(CHAP);实验组(CHAP/BMSc组)植入CHAP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复合物.术后4、8、12周放射学检查X线片光密度指数比值、组织学方法评价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12周CHAP/BMSc组与CHAP组做压应变与三点弯曲实验,评价骨缺损修复后的生物力学性质.结果显示,术后4、8、12周X线片光密度指数比值空白组无明显变化,CHAP组低于CHAP/BMSc组(P<0.05);组织学切片显示CHAP/BMSc组成骨较CHAP组早、多;12周三点弯曲实验载荷、弯曲应力CHAP/BMSc组高于C组(P<0.05).提示山羊胫骨20mm骨与骨膜缺损不能自行修复,可满足骨组织工程大动物实验需要;CHAP与BMSc复合修复骨缺损在成骨时间、成骨量与质量上均优于单纯CHAP.

349 条记录 3/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