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余宝富;陆骅

    肘关节囊的挛缩是导致肘关节外源性挛缩的主要因素.肌成纤维细胞的介导在肘关节囊挛缩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转移生长因子β1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且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在体外低剂量时可以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增殖;肌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神经肽纤维化轴在肘关节的外源性挛缩中具有重要作用.女性性激素、成纤维细胞生长的细胞外基质的机械作用及人类基因易感性也影响创伤后肘关节外源性挛缩的程度.

  •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作者:董培红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不同病因导致肝纤维化共同途径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ECM分泌增加,降解减少,以致其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逐渐形成.故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 3种中药对胆管狭窄的干预作用

    作者:黄桂填;朱光辉;刘玉群;候健民;翁杰锋

    目的 探讨红花、丹参、苦参碱腹腔注射对家犬实验性胆管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 家犬32只建立胆管狭窄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为药物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红花、丹参、苦参碱,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检测4组胆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情况及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各药物处理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药物处理组间基质金属蛋白酶-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处理组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红花、丹参、苦参碱对胆道瘢痕组织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有抗胆道瘢痕治疗作用.

  • Smads信息分子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作者:吴建新;孟祥军;陈源文;李定国;陆汉明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myofibroblasts)是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

  •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

    作者:谢冰;叶纹;沈玺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uman subconjunctival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HTCF)表型转化的作用.方法人白内障手术中取结膜下Tenon囊组织块培养成纤维细胞.用第5~9代细胞,以不同浓度TGF-β1(0 μg·L-1,2 μg·L-1,5 μg·L-1,10 μg·L-1,20 μg·L-1)、不同时间(24 h、48 h、72 h)诱导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用蛋白质印迹免疫检测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细胞表型.结果体外用TGF-β1诱导HTCF,在0~10 μg·L-1内,TGF-β1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蛋白水平的表达,至20 μg·L-1时表达迅速下降;10 μg· L-1 TGF-β1诱导48 h后其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与24 h、72 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n=6).结论一定浓度和剂量的TGF-β1能显著诱导HTCF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在人Tenon囊组织局部组织损伤修复及瘢痕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张利民;包秀丽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一种以纤维化为特点具有潜在致盲性的眼科并发症,其病理改变是产生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s, ERMs).ERMs是一种纤维增殖膜,在视网膜前后表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当其收缩后导致PVR的发生,终形成视网膜皱褶和牵引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TRD).多种细胞类型在ERMs中已被确定,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PVR的病理生理学中至关重要.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研究表明,RPE细胞采用了成纤维细胞表型发生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且还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 EMT的特点是细胞间黏附和顶面-底侧细胞极性的缺失,这增加了细胞的移行性.由此产生的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外基质迁移和转移.细胞间黏附由连接复合体维系着,它们在维护RPE细胞表型方面起重要作用,其通过激活一些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破坏这些连接复合体并导致EMT的发生.经过EMT过程后,转化生长因子-β使RPE细胞进一步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源自RPE细胞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迁移、增殖,导致ERMs的形成,这在PVR的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 局部组织重塑与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形成

    作者:谢冰;叶纹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滤过手术是目前抗青光眼手术的主要术式.术后球结膜下形成有功能的滤过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则是非功能性滤过泡,其主要原因是创伤组织胶原纤维增多和过度瘢痕化.有研究证实,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形成的病理机制与局部组织重塑和细胞表型转化有关,但关于局部组织重塑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参与滤过泡瘢痕形成的局部组织重塑和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对药物治疗滤过泡过度瘢痕化作一综述.

  • 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陈钧;黄发明;周国筠;付瑞;朱梅刚;张进军

    目的通过观察眼球摘除术后结膜下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结膜囊缩窄发生的病理机制.方法选择眼球摘除术后发生结膜囊缩窄的病例,在不同时间,分别切取结膜囊基底部结膜下组织,通过特殊染色,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眼球摘除术后1mo内,结膜下眶组织内出现较多的胞浆内富含肌动蛋白微丝的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和胶原纤维,术后随着时间推移,肌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而胶原纤维逐渐增多.结论眼球摘除术后结膜囊缩窄的病理机制与术后产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及胶原纤维的牵拉有关.

  • N-乙酰半胱氨酸对TGF-β1诱导的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作者:刘帅;金海鹰

    背景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一个核心事件.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够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和MAPK蛋白的磷酸化来抑制多种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但是NAC对TGF-β1诱导的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研究NAC对TGF-β1诱导的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ARPE-19细胞并分为对照组、TGF-β1处理组、NAC干预组和NAC单独处理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其他3个组分别使用10 ng/ml TGF-β1、10 ng/ml TGF-β1 +5 mmol/L NAC和5 mmol/L NAC处理细胞48 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ELISA法检测转分化标志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结合蛋白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使用非荧光探针DCFH-DA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在TGF-β1处理后1h,细胞内ROS的产生情况及NAC对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38MAPK、ERK1/2及SAPK/JNK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NAC对ARPE-19细胞生存的影响. 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ELISA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α-SMA、纤维结合蛋白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2.15±0.29)、(9.54±1.08)和(25.78±0.66)倍,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8.49±0.32)、(2.53±0.69)和(4.45±1.0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干预组α-SMA、纤维结合蛋白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66.70±12.57)%、(66.11±8.35)%和(33.19±6.9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52.30±4.83)%、(55.03±2.58)%和(56.08±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细胞内ROS的产生水平较对照组增加,是对照组的(2.12±0.20)倍,NAC干预组细胞内ROS水平是TGF-β1处理组的(57.41±9.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p38MAPK、SAPK/JNK及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均上调,分别是对照组的(9.18±1.00)、(4.87±0.81)和(4.20±0.6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NAC干预处理后,p38MAPK、SAPK/JNK及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分别是TGF-β1处理组的(48.16±14.82)%、(67.90±2.90)%和(74.5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NAC可能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ROS的产生及p38MAPK、SAPK/JNK及ERK1/2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ARPE-19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对兔眼滤过术后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作用

    作者:曾琨;黄丽娜;应方微

    背景 各种原因导致滤过手术失败的共同点是滤过通道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分化,导致过度纤维化、瘢痕形成.研究发现,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道在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滤过手术后结膜下纤维化反应的抑制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2只清洁级新西兰白兔行常规青光眼滤过手术制作双眼滤过手术模型,模型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滤过手术组、SB203580治疗组和丝裂霉素C(MMC)对照组.SB203580治疗组兔眼滤过术毕立即结膜下注射0.2 g/L SB203580溶液1 ml,MMC对照组兔眼术中用浸泡0.2 g/L MMC的棉片置于术区结膜下及巩膜瓣下3 min.各组兔术后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1、3、7、10、14d使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眼压,术后14 d抽取房水0.2ml,并获取手术滤过区结膜下组织标本,用ELISA法检测房水及滤过区结膜组织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实时定量PGR检测各组兔术眼滤过区结膜组织中ACTA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Ⅰ型胶原蛋白α2链(COL1 A2) mRNA的表达. 结果 术后14d,单纯滤过手术组滤过泡血管化、瘢痕形成,SB203580治疗组滤过泡扁平、弥散,MMC对照组滤过泡呈苍白缺血状、扁平弥散.单纯滤过手术组、SB203580治疗组和MMC对照组兔间术前眼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65,P=0.937),术后眼压值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各时间点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873,P=0.030).ELISA法检测SB203580治疗组和MMC对照组兔房水及滤过区结膜下组织中的α-SMA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滤过手术组,而MMC组α-SMA质量浓度明显低于SB203580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203580治疗组和MMC对照组兔房水及滤过区结膜下组织中的纤维连接蛋白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滤过手术组,而MMC对照组α-SMA质量浓度明显低于SB203580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表明,各组兔术眼滤过区结膜下组织ACTA2、CTGF、COL1A2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单纯滤过手术组表达量高,SB203580治疗组次之,MMC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能减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减轻兔眼滤过手术后的组织纤维化反应.

  • TGF-β1诱导CD90+和CD90-眼眶成纤维细胞亚群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研究

    作者:唐莉;罗清礼;廖咏川;刘东劲;骆洪梅;唐建

    目的依据培养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是否表达CD90分为两个亚群,分离这两个细胞亚群,分别进行肌成纤维诱导,研究它们在眼外肌纤维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方法免疫磁分离法分离CD90+和CD90-的眼眶成纤维细胞,TGF-β1诱导CD90+和CD90-成纤维细胞亚群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B),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代表MFB标志的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TGF-β1的作用下,48 h后部分CD90+细胞开始出现α-SMA弱表达,4 d后大部分细胞呈阳性.CD90-细胞不表达α-SMA.结论CD90+与CD90-眼眶成纤维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CD90+细胞群具有转化为MFB的潜能,与眼外肌纤维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有关;CD90-成纤维细胞不能转化为MFB.

  • CTGF对角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琼;胡燕华;李琦涵;王炯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体外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经0.5、5、50和500 ng/mL CTGF处理24 h后,分别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银染核仁组成区染色(AgNOR)、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染色以及Ⅲ型胶原(CA-Ⅲ)、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黏蛋白(LM)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TGF对角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5、50和500 ng/mL的CTGF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PCNA表达,增加核仁银染颗粒数,促进α-SMA的表达,同时能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CA-Ⅲ、FN和LM的合成(P<0.01).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CTGF可能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重视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

    作者:宋秀君

    位于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板层之间的角膜基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可以分泌胶原以及硫酸角质素,对角膜透明性的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角膜受到损伤时,角膜基质细胞可发生凋亡,向成纤维细胞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等修复细胞表型转化,进而促进细胞再生,诱导角膜纤维瘢痕形成.此外,大量角膜基质细胞还具有干细胞特性.目前已知角膜基质细胞是多种机体功能的积极参与者,应重视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

  • 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在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周天;迟笑怡;刘传波;李泉旺;RAO Jianyu;胡凯文

    肿瘤转移过程是一个多因素调控、多步骤协同的交互过程.肿瘤微环境中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是促进肿瘤及转移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以下作用实现:①构成适合肿瘤细胞生长的代谢体系;②提供立体生长形态支架;③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④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微循环形成;⑤形成鞘状结构保护肿瘤细胞免受药物及免疫细胞伤害;⑥分泌生长因子和细胞炎性因子,促使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发生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而以上作用很可能是化痰类和活血化瘀类中药抗癌、抗转移的核心作用机制.

  • 肾间质纤维化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朱青青;李雪玲;钟逸斐

    西医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常用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维生素D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MicroRNA调节和靶向药物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中药虫草素、芦丁、大黄素、姜黄素、肾气丸、黄芪汤和黄葵胶囊均有抑制EMT的作用.但目前RIF的诊断缺乏容易定量的新型生物标志物,需要进一步深入机制研究,确立有前景的特异性靶点;肾靶向治疗中抗纤维化通路的有效性也亟待提高,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筛选抗肾纤维化中药化合物并探索其机制亦是研究重点.

  • 静脉与动脉内皮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比较

    作者:王克学;张镜芳;简旭华

    目的 比较大隐静脉和股动脉来源内皮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结果,判断外周静脉是否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全麻后无菌条件下取下试验用猪的大隐静脉和股动脉各约5 cm长,用胶原酶浊获取细胞培养,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荧光探针DIL AcLDI检测鉴定是否内皮细胞.将脱去内皮细胞的大隐静脉,剪成<1 mm3的组织碎片培养,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α-actin确定是肌成纤维细胞.结果 分别成功培养了静脉和动脉来源的内皮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两种来源的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外周静脉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的来源.

  • 肺间质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及调控因素

    作者:魏锦锦;李佳鑫;刘巨源

    肺间质纤维化(PF)的病理生理过程及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已有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能够激活成纤维细胞(FB),使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B),MB合成释放大量细胞外基质(ECM)等成分,从而导致PF形成.目前对于PF中MB的来源主要有:肺部原有FB转化成为MB、肺泡上皮细胞(AEC)转化为MB、血液中的纤维细胞转化为肺MB等,其转化的主要调控因素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内皮素(ET)、白介索(IL)、磷酸酶基因(PTEN)、端粒酶等.MB可造成ECM的异常沉积、肺顺应性下降、分泌多种炎性介质加重肺泡上皮损伤.

  • 中药干预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防治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

    作者:朱锦星;凌望;程大雁;吴美平

    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CFs)是心脏数目多的细胞类型.生理情况下,心脏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构成了心脏的网络结构,帮助心肌细胞间传递电信号,它还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种细胞因子保持心脏基质在生理状态下的稳态.病理情况下,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即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yoFBs),它的增殖和分泌过多胶原、基质蛋白及各种炎症因子是心室重构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活化机制研究充分的是被称为经典通路的TGF-β/SMAD通路,但近年来陆续发现独立于其之外的一些非经典通路,如钙调神经磷酸酶(CaN)、AKT,RAS/ERK,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中药干预心室重构临床可见大量报道,近年来一些文献也涉及到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现综述相关进展,以期对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作一借鉴.

  • 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祎;王东;何立群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肾间质细胞外基质堆积、肾小管萎缩、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增多等,其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是合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已有研究表明[1],36%的肌成纤维细胞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differentiation,EMT).EMT已被认为是RIF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 肾脏纤维化中间充质转分化的新观点

    作者:张凤霞

    肾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KD)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1].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即上皮细胞分化为间充质细胞,是受损肾脏产生肌成纤维细胞终发生肾脏纤维化的关键.EMT的概念首先是在胚胎形成和肿瘤转移中提出[2,3].我们通常所说的EMT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转分化,但新研究证实内皮细胞和足细胞也可发生EMT[4-6],终导致蛋白尿和肾小球硬化.本文主要就肾脏纤维化中各种肾脏实质细胞的转分化以及EMT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282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