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叶百部生品及蜜炙品不同极性部位止咳化痰作用比较

    作者:陈晓霞;鞠成国;夏林波;魏熙婷;贾天柱

    目的:比较对叶百部生、炙品不同极性部位止咳化痰作用差异性,为百部作为止咳类药物发挥传统功效时生熟用药提供实验支持,为进一步揭示百部蜜炙原理奠定基础.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0只,随机分为20组,10只/组,雌雄各半.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ig给予生理盐水;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ig给予可待因6 mg·kg-1;其他组为给药组,给药容积为10 mL·kg-1.给药小鼠给药前禁食8h,禁水2h,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1h,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对对叶百部生品及蜜炙品的不同部位,包括水煎液、总生物碱提取物及非生物碱提取液(各设3个剂量,按生药量计均为20,10,5 g·kg-1)的止咳作用进行比较.取昆明种小鼠200只,随机分为20组,10只/组,雌雄各半.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ig给予生理盐水;第2组为阳性对照组,ig给予氯化氨40 mg·kg-1;其他组为给药组,给药剂量为10 mL·kg-1.给药小鼠给药前禁食8h,禁水2h,连续给药2d,末次给药后0.5h,采用气管酚红法,研究生、炙品不同极性部位化痰效果.结果:与空白组对比,对叶百部生品不同部位均具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 <0.05,P<0.01,或P<0.001),而炙品的水煎液及总生物碱提取物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0.05,P<0.01,或P<0.001),但其非碱部分只有高剂量有显著的止咳作用(P <0.001).对于对叶百部生、炙品相同极性部位比较,发现生、炙品水煎液中剂量及高剂量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总碱提取物低剂量和中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生物碱提取液仅高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示炙品止咳活性强于生品.化痰实验仅生品水煎液高剂量和炙品水煎液高剂量有显著的效果(P<0.05),其他均和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叶百部蜜炙后止咳作用增强的主要部位为总生物碱提取物部位及水煎液部位,而其化痰作用生、炙品均较弱,说明百部不是通过化痰起到止咳功效.

  • 序贯法研究广西不同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小鼠的止咳作用

    作者:王孝勋;黄茂春;赵旭;夏星;黄骞春

    目的:采用序贯法研究广西不同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止咳作用,为对叶百部品质评价以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序贯法先进行预实验确定止咳有效剂量,再取10个广西不同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作用于不同组别的小鼠,求得各组的EDT50,依次定量判断其止咳活性.结果:不同组别的小鼠EDT50均较空白组有所延长,广西不同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均能延长氨水引咳时间(R值>100%),6.9g生药/kg为止咳有效剂量,平均R值为138.8%.结论:广西各产地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均具有止咳作用,而恭城、凤山、靖西产地效果较好.

  •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

    作者:王昶;陈丽艳;张树明;王伟明

    目的 建立活性炭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脱色纯化处理方法.方法 以温度、活性炭用量、时间及pH值为考察因素,总生物碱含量、脱色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佳脱色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35 ℃下、每10 g原药材加入活性炭3 g、pH值6.4、吸附7 min,脱色率以分光光度计为65.8%,以目视比色计为0.362 5,总生物碱损失率为26.2%.结论 活性炭脱色法可用于百部总生物碱的纯化处理.

  • 《中国药典》3种百部的止咳作用比较

    作者:胡君萍;张囡;毛一卿;杨东辉;谭焕然;倪斯然;刘晓秋;蔡少青

    目的:比较<中国药典>收载的对叶百部、直立百部、蔓生百部3种百部药材的止咳作用强弱.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以可待因作为阳性对照药,比较研究了3种百部(包括对叶百部3种化学类型)的水煎液、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提取物,以及各3个产地和2种百部炮制品的止咳作用,观察2 min内小鼠咳嗽次数.结果:3种百部的水煎液、总生物碱和非生物碱提取物均有止咳作用,且前两者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ED_(50)值显示水煎液和总生物碱提取物止咳强度均为:对叶百部(Ⅰ型)>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总生物碱提取物止咳作用强于水煎液和非生物碱提取物;对叶百部的3种不同化学类型止咳作用强弱为:对叶百部Ⅰ型>对叶百部Ⅲ型>对叶百部Ⅱ型;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间的止咳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3种百部止咳作用强弱不受产地影响;蜜百部止咳作用强于百部片.结论:百部药材种内和种间的化学成分多样性、不同极性部位及炮制方法对其止咳作用均有影响.

  •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张丽勤

    目的 研究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并明确其结构.方法 采用渗漉、提取等操作,提取对叶百部中的非生物碱,经核磁和薄层色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结果 从对叶百部中提取出3个化合物,结构确证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β-谷甾醇.结论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β-谷甾醇.

  • 对叶百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作者:王晓彤;罗点;陈高;王孝勋;吴思宇;杨丹丹

    目的 分析不同居群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对叶百部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OPGENE32进行亲缘关系分析,NTSYSpc-2.10E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 7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74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74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1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24 4,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14 6,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78 6,各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950 2,平均值为0.416 3.结论 从分子角度揭示了对叶百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居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将为后续对叶百部引种栽培及根用药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特异生物碱的筛选及其运用于化学分类,以及对叶百部道地药材产区的科学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 不同产地对叶百部中新对叶百部碱含量比较研究

    作者:王昶;陈丽艳;张树明;王伟明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对叶百部中新对叶百部碱含量,说明百部生物碱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10个产地对叶百部中新对叶百部碱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10个产地对叶百部中新对叶百部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河北高,为0.68mg/g,广西低,为0.06mg/g.结论:新对叶百部碱含量与生长环境有较大相关性.

  • 响应面法优化对叶百部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刘颖坤;蔡铃潇;张爱莲;汪云珍;包志泉;严红梅

    目的 得到一个快速、高效的对叶百部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对叶百部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PEG1000用量、硫酸钠用量和料液比为响应因素,总生物碱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以上提取条件对对叶百部中生物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确定佳提取条件为PEG1000质量分数32.4%,无水Na2 SO4质量浓度0.353 g/mL,料液比1∶27.5,超声时间50 min.经验证,响应面优化的佳提取条件下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有量高,为9.01 mg/g,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良好.结论 与传统的加热回流法相比,本提取工艺提高了总生物碱提取率,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温度,在百部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对叶百部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作者:曾富佳;刘文炜;高玉琼;刘建华;位宁;盛世昌

    目的:研究对叶百部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e Lour)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分离并鉴别出50个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5.21%.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1-辛烯-3-醇7.879%、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9.098%、S8硫单质15.035%、棕榈酸4.882%、酞酸丁酯3.144%、7,9-十八烷烯酮2.264%、β-桉叶醇2.968%、蓝木醇3.087%.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百部资源提供了依据.

  • 对叶百部中氧化对叶百部碱的分离鉴定及测定

    作者:王孝勋;郭振旺;李耀华;梁臣艳;梁丹

    目的 分离纯化对叶百部药材指标成分氧化对叶百部碱,并建立其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对叶百部乙醇提取液浓缩后经盐酸溶解和氨水洗,再经三氯甲烷萃取.柱分离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5μm,4.6 mm×250mm),以乙腈-水(45∶5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42 nm,柱温30℃.结果 分离得到氧化对叶百部碱单体化合物作为定量测定对照品,该成分在0.282 ~2.8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 回收率为99.63% (RSD=1.9%).结论 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为对叶百部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UPLC-Q-TOF/MS法分析对叶百部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作者:董巍;郝修洁;王超众;郭丽娜;潘虹;林宇;李晓明;崔涛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法分析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 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蜜炙后,百部宁、oxystemoninine、百部碱、N-氧-对叶百部碱及其同分异构体、对叶百部碱H含有量减少.结论 对叶百部蜜炙前后化学成分差异显著,可能是该植物增效减毒的物质基础.

  • 对叶百部中的非生物碱类成分

    作者:王珺;高羽;张朝凤;张勉

    从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甲醚(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2),对羟基苯甲酸(3),(Z)-1,1’-biindenyliden(4),胸腺嘧啶(5),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6),掌叶半夏碱戊(7),豆甾醇(8),β-谷甾醇棕榈酸酯(9),β-谷甾醇(10)和β-胡萝卜苷(11).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得.

  • 重庆金佛山对叶百部生物学特性观察

    作者:陈玉菡;刘旭;罗川;杨毅;刘正宇

    对叶百部为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主要靠野生资源供应,现野生资源越来越少.本文通过对金佛山对叶百部的植物形态、物候期、块根、茎、叶、花、果的生长发育特性的观察,以期为实现人工引种栽培对叶百部提供参考.

  • 百部在治疗肺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振伟;沈丽;张喆;杨佩兰;汤杰

    百部(Stemonae)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Stemona sessilifolia( Miq.) Miq.、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 Bl.) Miq.或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的干燥块根[1].主要产于湖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百部早收载于<名医别录>,具润肺上气止咳,杀虫灭虱功效.临床上百部常用于治疗咳喘,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嗽等皆可用之,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本文就百部在肺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对叶百部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姜登钊;吴家忠;李辉敏

    目的 对对叶百部多糖(STP)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对叶百部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对叶百部多糖在不同体系中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 对叶百部多糖对·O2-、·OH和DPP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IC50分别为(218.6±16.1),(319.1±18.2)和(375.3±16.4) μg/ml.结论 对叶百部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对叶百部茎叶的生药鉴定

    作者:朱华;王孝勋;赵旭;梁晓乐;唐念云

    目的 时对叶百部茎、叶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结果 时叶百部茎的维管束为周木型,叶肉内舍有草酸钙柱晶等特征.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对叶百部茎、叶鉴定的参考依据.

  • 广西不同产地对叶百部红外光谱学研究

    作者:王孝勋;李丹丹;姚德惠;银胜高

    目的 探讨对叶百部药材红外光谱学特性,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广西10个不同产地的对叶百部药材进行检测,并以其平均图谱为标准图谱(即标准图谱为1)检测各样品的相似度.结果 获得对叶百部药材红外特征吸收峰,广西产10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925 2~0.980 4范围,拟定其阈值为0.90.结论 该法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点,可以作为对叶百部药材定性检测方法.

    关键词: 对叶百部 红外光谱
  • 对叶百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作者:杨丹丹;王晓彤;吴思宇;王孝勋;张莹;傅静

    目的 对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不同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荧光AFLP标记技术,8对EcoR I/Mse I引物组合对38份供试材料的基因DNA扩增,进行多态性检测,用NTSYSpc-2.11F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DICE相似系数为基础而得出UPGMA个体间聚类图和相似系数.结果 共获得条带数1477条,多态性条带数1477条,多态性达到了100%.UPGMA个体间聚类结果表明,对叶百部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相关性.结论 对叶百部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为对叶百部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理论依据.

  • 对叶百部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体系优化

    作者:朱华;周雨晴;杜沛霖;王孝勋

    目的 建立适合对叶百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ISSR-PCR佳反应体系.方法 通过改良的CTAB法提取对叶百部基因组DNA,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体系的5种因素(dNTP、模板DNA、引物、Mg2+和Taq聚合酶)4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 确立了对叶百部佳反应体系,即在20μl的总反应体积中含有10×PCR buffer 2μl,dNTP 175 μmol/L,Mg2+ 1.7mmol/L,引物0.6μmol/L,Taq酶1.0U,模板DNA 15ng.结论 建立并优化了对叶百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及ISSR-PCR反应体系.

  • 对叶百部抗肺炎支原体活性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作者:董巍;孙晖;王伟明;孟祥才;张爱华;王喜军

    目的:应用血清药物化学理论分析检测对叶百部抗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活性部位的体内成分.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进行梯度洗脱,不同洗脱部位进行抗MP实验,测定其小抑菌浓度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及MetaboLynx数据处理技术分析鉴定抗MP活性部位的血中移行成分.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40 mL·min-1,柱温为45℃.结果:比较大孔树脂富集各洗脱部位小抑菌浓度,水洗脱部位为29.41 mg· mL-,20%乙醇洗脱部位为15.62mg·mL-,50%乙醇洗脱部位为10.42 mg· mL-1,90%乙醇洗脱部位为7.81 mg·mL-1.检测并鉴定了90%乙醇洗脱部位灌胃大鼠血中移行成分54个,包括14个原型成分和40个代谢产物.结论:对叶百部经大孔树脂富集90%乙醇洗脱部位抗MP活性强,为抗MP活性部位.金刚大碱、百部新碱、对叶百部碱、新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N-氧-对叶百部碱、对叶百部碱J以及对叶百部碱H等成分可能为对叶百部抗MP的部分物质基础.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