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分枝杆菌对替比培南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李夫;王瑞白;肖彤洋;刘海灿;蒋毅;万康林

    目的 研究替比培南(TBM)及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分析菌株抗结核药物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与TBM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128株抗结核药物敏感(DS)和耐多药/广泛耐药(M/XDR)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96株(75.0%)属于北京家族,32株(25.0%)属于非北京家族.采用96孔微孔板显色法检测菌株药物敏感性(小抑菌浓度).采用X2检验分析菌株对TBM及联用不同抑制剂组合物的耐药率差异.结果 TBM/克拉维酸(CLA)的抑菌活性高(MIC90,2μg/ml),其次为TBM/阿维巴坦(AVI)(MIC90,4μg/ml),分别有2株和5株耐药.不同耐药类型菌株中,DS菌株的TBM,TBM/AVI和TBM/CLA耐药率均高于M/XDR菌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菌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TBM耐药率(60.4%)显著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37.5%)(x2=5.090,P =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对TBM/AVI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M联用CLA或AVI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效果,北京基因型与TBM耐药表型之间存在关联性,尚不能确定抗结核药物多重耐药表型与TBM耐药是否有相关性.

  • 经验性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影响

    作者:侯大鹏;杨凤霞;韩承河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阶段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调查ICU 2001年1月-2005年10月,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41例,依据初始抗菌策略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3组:三代头孢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组,分析3组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的差异.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株164株.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中G+球菌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三代头孢组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组相比较,三代头孢组中G-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但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中G-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三代头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初始治疗阶段选择抗菌策略时,既要考虑抗菌策略的有效性,也要考虑其对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的影响.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复查,及时发现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的变化.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调查

    作者:曹力;李彦;李卉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减少不合理使用、滥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出院患者1184份病历进行回顾性对列研究,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机选择住院的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监测,根据回顾性研究发生的问题,在前瞻性调查中加以纠正.结果 前瞻性监测中71例使用了抗菌药物,23例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手术预防20例,其中Ⅰ类手术18例,用药时间2~10d,Ⅱ类手术2例,用药时间5~6d,Ⅲ类手术2例;内科3例治疗选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用药10d,并未根据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病程无分析记录.结论 外科在清洁手术后都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指征不准确,并且选用级别过高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与联合抗菌药物术后预防使用;内科治疗一般感染疾病,首先选择了用于难治和耐药菌产生的抗感染药物,多数病例使用抗菌药物前未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因此,应加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管理.

  • 新型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

    作者:王时荣;肖军海;闫心林;李松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以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维巴坦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出2类四元内酰胺环化合物.以Boc-D-丝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环合、氨基脱保护、缩合、脱苄、磺酸酯化共6步得到第Ⅰ类目标化合物;由第Ⅰ类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前4步得到第Ⅱ类目标化合物.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对A类TEM-1、C类AmpC和D类OXA-23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活性.结果 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浓度均为0.5 nmol/L时,有8个化合物对D类OXA-23酶的抑制率高于阿维巴坦(阳性化合物).结论 该研究对进一步结构优化寻找D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

    作者:张致平

    综述了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全文包括7个主要部分,分别叙述了头孢菌素、碳青霉烯、青霉烯、β-内酰胺酶抑制剂、β-内酰胺增强剂,具有双重作用的β-内酰胺,以及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的β-内酰胺研究的主要进展.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的合成

    作者:仲兆金;刘浚

    目的:合成他唑巴坦.方法:以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为原料,经溴化、酯化、氧化并脱溴成亚砜后,与三唑反应,再氧化,脱保护基得他唑巴坦.结果:使用30%双氧水氧化生成亚砜,与2-三甲基硅-1,2,3-三唑反应生成2α-甲基-2β-(1,2,3-三唑-1-基)甲基青霉烷-3α-羧酸二苯甲酯.结论:该方法缩短了反应路线,操作简便,总收率24%.

  • 各国药典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及其单方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控制

    作者:高靓;李苌清;张玉英;王霆

    上市的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抗生素品种很多,但国内外药典中收载的只有四种,且仅<中国药典>对有关物质进行了规定.本文综述了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及其单方制剂在各国药典中规定的有关物质及其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李荣凌;张先洲

    目的:分析本院2002年~2004年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通过DDDs和日均费用以及各种分类DDDs和金额进行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金额和DDDs均排第1,3年的金额和DDDs均占此类药物49%以上,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DDDs占22%以上,两者之和占77%以上.粉针剂金额占主导.临床应用主要是含舒巴坦的药物.头孢菌素类占多数,且每年有所上升.结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占重要地位,是解决细菌对这类药物耐药性的关键.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致不良反应155例分析

    作者:吴聪菊

    目的:探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国内近10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55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舍舒巴坦复合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居第1位,占81.93%;多的是全身损害,占总例数的49.03%;其中突出的是过敏性休克,有9例引起死亡.结论:应促进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合理使用,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 开发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抗生素及临床评价的基本考虑

    作者:杨进波;孙涛

    本文结合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抗生素的国外研究基础和国内开发现状,提出对国内该类抗生素开发及临床评价的几点考虑.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复合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志彩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细菌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共价键与细胞壁合成有关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选择性好,是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吕伍梅

    目的:探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选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成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结果:观察组44例中,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44例中,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及肺部症状平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三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对产ESBLs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作者:刘俊峰;庚俐莉;王承敏;张立品

    目的 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三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菌药物对肺炎克雷自克雷白杆菌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及非产ESBLs株的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常规分离临床标本并经API系统鉴定.按照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实验进行ESBLs检测.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三种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对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根据MIC统计耐药率(R%)、敏感率(S%).结果 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为4.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高,为22.59%,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为39.34%.非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5.63%、4.23%和11.27%.产ESBLs菌与非产ESBLs菌比较,两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超广谱酶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结论 临床上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感染时,对于含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应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阿维巴坦合成工艺改进

    作者:雷时海;王洪强;肖军海;李松

    目的 改进阿维巴坦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S)-1-(苄氧羰基)-5-氧代吡咯烷-2-羧酸为起始原料,经亲电加成、亲核取代、环化、还原、脱Cbz、酰化保护、亲核取代、脱保护、分子内脲化、水解、氨解、脱苄基、磺酸酯化、成盐、离子交换共13步反应得到阿维巴坦的钠盐,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与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具有收率高、步骤少、操作简便、适合大量制备等优点,13步反应总收率为30.6%[以(S)-1-(苯甲氧基羰基)-5-酮基吡咯啶-2-羧酸计]终产品HPLC纯度99.5%.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丹青;张致平

    根据主核结构,本文从青霉烷砜、头孢烯砜、1β-甲基碳青霉烯、青霉烯、单环β-内酰胺、桥键单环内酰胺及非β-内酰胺类化合物七个方面对近几年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酸的合成

    作者:邓勇;沈怡;钟裕国;唐维高

    他唑巴坦是新颍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6-APA为原料,经重氮化、溴代等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青霉烷酸二苯甲酯-1α-氧化物(4),与2-巯基苯并噻唑缩合后,经氯代得2β-氯甲基-2α-甲基-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6),该中间体再经缩合、氧化等步骤得到他唑巴坦酸,总收率16.3%。该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适合大量制备他唑巴坦酸。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庆喜

    目的:探讨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哌酮-坦钠组(32例)和噻肟组(3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哌酮-坦钠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头孢噻肟对噻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性疾病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的时间,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头孢噻肟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研究分析

    作者:燕荣;贾文彦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的耐药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2~2011-12本院内科门诊收治的1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4例给予头孢噻肟和舒巴坦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单纯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7%(P<0.05).128例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致病菌107株,细菌学阳性率为96.4%.其中观察组64例培养出致病菌58株,细菌学阳性率为86.9%,细菌清除率93.5%;对照组64例培养出致病菌49株,细菌学阳性率为81.6%,细菌清除率72.4%.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少,是广谱、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作者:丁天然;张永信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各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等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确认其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合制剂用于呼吸系统、腹腔、皮肤和软组织等感染的经验治疗有效,用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热、院内感染也有效.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治疗混合感染特别有效,用于多重耐药菌如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感染治疗亦在增加.本文简要介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发展和开发近况.

  • 206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药敏情况分析

    作者:李先华;刘朝良;叶会明;孙毅;黄建果

    目的:了解近年肺部感染的细菌种类及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情况,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法国生物墨里埃细菌诊断系统(ATB)对206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结果:致病菌生长118株(57.2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26.27%),革兰阴性杆菌87株(73.73%).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为:亚胺培南90.8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1.26%、氨基糖苷类64.37%、喹诺酮类45.41%、单纯β-内酰胺类33.62%、磺胺类20.69%.前三者的药物敏感率明显高于后三者(P<0.01).结论: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院外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逐渐升高.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单纯β-内酰胺类及磺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尚敏感.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