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

    作者:蒋例芹;张海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而成,具有和解枢机、镇惊安神之功,适用于少阳枢机不利、肝胆气滞、久郁化热、上扰心神而致的少阳兼烦惊证,临床证候为胸胁苦满、烦惊不安、易怒、小便不利,时时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细数.治疗上以本方疏利肝胆气郁、镇惊安神,效果良好.本方用柴胡、黄芩、大黄以疏解肝胆郁热,人参、大枣、龙骨、牡蛎、铅丹以益气镇惊敛神,复用桂枝、半夏、生姜以温阳化痰利湿醒神.

  • 中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

    中医临床治疗要依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遣药组方,确定药味多少,定其用量大小.临床上药味相同,剂量不同,疗效迥异.张仲景在药量运用上颇为讲究.如炮附子治疗虚寒性慢性疾患时,用1.5~3g;取其镇痛作用,则须6~9g;至于治疗严重的风湿病,则又需加重.张仲景在用大枣时也十分巧妙,在炙甘草汤中用配生地黄、麦门冬以生血,即用30枚;在甘麦大枣汤配甘草、小麦以舒缓强急,即用10枚;在十枣汤、葶苈大枣汤用以佐制药性,则用量多;在桂枝汤、柴胡汤用以调和营卫,则用量少.

  • 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张璞玉

    目的:探讨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芬尼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柴胡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柴胡汤 中风 眩晕
  • 瓜蒌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39例

    作者:文连茹

    笔者用瓜蒌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39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52例

    作者:姬圣芳;刘芳

    1998年7月-2003年6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5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上述时期本院共诊治101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中有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18~72岁,平均33.2岁;病程6个月~8a,平均3.2a.对照组49例,男24例,女25例;年龄19~64岁,平均33.1岁;病程2个月~9a,平均2.3a.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四讲枢部病的辨证论治

    作者:马文辉

    枢部也叫半表半里部,枢部发生病变称为枢部病,包括枢阳病、枢阴病、枢部部证三种表现形式。一枢阳病三部六病将半表半里的热实证,称为枢阳病。半表半里是一个非常大的部位,除表、里之外,都属于半表半里的范畴。半表半里发生阳证,三部六病根据它的病位、病性以及主证--胸中热烦、胸满、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确立的治疗原则是清热、除满;主方是黄芩柴胡汤:黄芩30 g,柴胡15 g,白芍15 g,生姜10 g,甘草10 g,大枣10 g;其中主药是黄芩,副主药是柴胡;枢部的诊断部位主要在胸胁。

  • 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90例

    作者:姜世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上出现簇集性水疱,呈带状排列,伴有疼痛.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火带疮、蛇串疮等.我科在临床中,以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90例,减少了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柴胡汤
  • 小柴胡汤三证验案

    作者:刘红艳

    小柴胡汤既能疏利少阳枢机,又能调达气机升降,对于一些病机复杂,变化多端的疾病,治疗既不能补又不能泻者,笔者临证用小柴胡汤加减知常达变,辨证加减治疗胆囊炎、失眠、咳嗽获得满意疗效.

  •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作者:张潇潇;张莹

    柴胡汤类方剂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被广泛运用于肝癌的治疗,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治疗的不良反应,在缓解症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本文检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有关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从机制及临床疗效2个方面对柴胡汤类方剂应用于肝恶性肿瘤进行综述.为临床积极治疗肝恶性肿瘤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丰富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并发掘柴胡汤类方剂的潜在作用.

  • 中医中药帮你调“口味”

    作者:周向前

    口苦:口里经常感到苦,舌苔为薄薄的黄色,多半是肝火旺盛所致,可用柴胡汤泻肝火。柴胡10克,黄苓9克,生姜9克,龙胆草9克,半夏9克,大枣4枚,甘草6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每天2次温服。

  • "但见一证便是"之管见

    作者:张凌岚

    <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条文中"柴胡证"及"但见一证便是"应当如何理解,后世医家各持异议.其中以成无己为代表,认为当是"或然诸证";陈修园认为"一证"即是少阳提纲证;以恽铁樵为主一派认为当以"往来寒热"为是;以刘栋为代表一派认为"一证"即96条原文的四大证之一.而现行高校教材则认为"但见一证便是"是有前提的,就是在太阳病伤寒中风的转化过程中,而不是一切病证但见一证便是小柴胡证.诸家所言各有偏颇,略嫌片面.

  • 浅说仲景方“一剂知,二三剂已”

    作者:李登岭;李乔;赵红霞

    仲景方“一剂知,二三剂已”,桂枝汤以“汗”为度,微汗出为有效,麻黄汤“温热”的程度和本方的效果成正比,麻子仁丸以知为度,蜜煎导方以得下大便为期,四逆汤类方以“微自温”为度,麻黄细辛附子汤以“微发汗”为知,柴胡汤类方以“汗”“屎”为参考.药后反应是疾病转归的表现,也为判断疾病进展提供了依据,部分甚至为条文辨证进行了补充说明.但《伤寒杂病论》原文论述中也有诸如侯氏黑散、薯蓣丸、脾约丸、乌梅丸等,其每1次即为1个月左右的药量,亦即按“月”计算疗程,并不是所有疾病均可以“一剂知,二三剂已”.

  • 敦煌及古代医籍中柴胡汤用药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作者:李廷保

    自清以前古医籍中,汉、晋、南朝、唐、宋、元、明、清8代共57部,按不同年代及医籍引用相同方剂重复计,涉及有关柴胡汤171首.其中28部出现正名柴胡汤129首,37部出现异名柴胡汤42首.整理组方不同柴胡汤117首涉及中药135味,药物分为18类,单味用药总次数1045次.通过分析研究历代柴胡汤组成可知:敦煌古医方所载柴胡汤由核心药物柴胡、黄芩和白芍药加减配伍而成.与《外台秘要》柴胡汤组方相比少茵陈,多大青叶、知母、石膏,方药组成接近,可能为其前者的加减方.

  • 柴胡体质是啥体质

    作者:吴叶青;朱菁菁

    有不少人自认是柴胡体质,且常常自行调理,主要还是喝柴胡汤.柴胡体质到底是什么?喝柴胡汤能不能真的起到养生的效果呢?"柴胡体质"的提法源于中医经方体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同体型不同体貌患者在辨证用药上有不同点."柴胡体质"属"药人"其实,早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按照中医经方体质理论,患者被分为"药人"和"方人"两种.

  • 《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续)

    作者:萧佐桃;唐众瑞

    1 麻黄汤类案例<医宗金鉴>说:"名曰麻黄汤者,君以麻黄也.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属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师也.杏仁之苦温,佐麻黄逐邪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外.欲入于胃,行气于元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含精,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而借汗于谷也.必须煮掠去上沫者,恐令人烦,以其轻浮之气,过于引气上逆也.其不用姜、枣者,此生姜之性横散于肌,碍麻黄之迅升;大枣之性泥滞于膈,碍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直达,少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升矣.然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汗,如单刀直入之将,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可一而不可再".余每读圣贤书,常死于句下,故行医六十载未用此方一次,恐召祸耳.

  • 小柴胡汤加减辨治胃病临床分析

    作者:张永平;许民玲

    目的:对小柴胡汤加减辨治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病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单纯组患者50例,进行单纯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50例,进行中西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完全缓解时间、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单纯组患者,(<0.05)。两组均没有患者因治疗和用药不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对于胃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胃病治疗具有优越性。

  • 柴胡——中西医结合临床运用

    作者:张玲;陈楚河

    自张景岳"新方八阵"列柴胡为散阵.又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云:"温病耳聋,病属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自是柴一药,医者戒用于前,世俗附和于后,故有升不过七,柴不过三之说,皆畏其升泄而不敢用,殊属谬甚!

  • 桔蜕柴胡汤治疗外感后咳嗽60例

    作者:李启秀;肖卫华

    笔者从2000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自拟桔蜕柴胡汤治疗外感后咳嗽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