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雌性大鼠性激素与骨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艳昭;余晓星;李磊;吴兆佳;吴群英

    目的 研究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和骨生化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18月龄老年大鼠作为老年性骨量降低模型,分析大鼠血清FSH、LH、P、E2水平和血清ALP,TrACP活性间的关系,并探讨了老年大鼠体内雌激素的来源问题.结果 老年大鼠的动情周期时相与青年大鼠明显不同,性激素水平发生明显改变.FSH、LH 可以独立于E2而直接对血清TrACP进行调节.结论 骨生化指标和性激素水平有相关性.雌激素降低是引发这一调节过程的重要因素,老年大鼠非生殖系统雌激素所占比例增大.

  •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诊疗中的应用指南(2012年版)(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制定)

    作者:张萌萌;毛未贤;马倩倩;高远

    近年来,骨代谢标志物临床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指标的测量,让我们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骨代谢标志物用于选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和评价药物疗效.因此,合理应用和评价骨代谢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由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授权的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应用指南制定委员会,总结骨代谢指标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骨代谢指标的合理应用.虽然现在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症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医保范围的限制,在日本的应用仍不普遍.自日本骨质疏松症学会制定了2001年指南,新的骨代谢指标已列入临床实践.新的促进骨形成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改变了骨代谢指标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此,需要调整目前的临床应用方案,提出制定新的2012年指南的建议.

  • 不同剂量普萘洛尔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玉川;马远征;王亮;杨同磊

    目的 观察盐酸普萘洛尔片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空白组(生理盐水),高剂量组[20 mg/(kg·d)],中等剂量组[5 mg/(kg·d)],低剂量组[1 mg/(kg·d)].假手术组在卵巢附近切除等量脂肪组织,其余各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手术,术后3个月后,检测骨密度,之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根据剂量不同每日给予大鼠灌胃相应剂量普萘洛尔水溶液.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检测各组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假手术组均高于各组(P<0.01),低剂量和中等剂量组高于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的普萘洛尔对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可抑制骨量丢失,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高剂量的普萘洛尔对于骨量调节不明显.

  • 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张俐;许秀萍;张嘉利;吕肖锋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以评价该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3例.对所有患者均早晨空腹采血.测量空腹血糖(FPG)、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和血清骨钙素(OC).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进行腰椎和髋骨的骨密度检测.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将每例样本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学方法为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CP-5b、s-CTX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BAP与OC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阿仑膦酸钠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关.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变化研究

    作者:徐慧敏;黄传兵;毛古燧;杨秀飞;王文静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收集RA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者20名,再将60例RA患者按照是否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分为OP组(32例)和非OP组(28例).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骨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7、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PINP)、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 type Ⅰ collagen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CTX)水平,并详细记录临床、实验室资料.对两组间计量资料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RA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骨密度、PINP水平普遍较低(P<0. 05);CTX、IL-1β、IL-17、IL-6水平普遍较高(P<0. 05). (2)与非 OP组相比,OP组的年龄、病程、IL-1β、IL-17、IL-6 水平普遍较高(P<0. 05),OP组患者CTX、PINP水平虽然高于非 OP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RA 患者外周血血清中 IL-1β 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成正相关(r=0. 423,P<0. 05),IL-6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ESR、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 评分)成正相关(r=0. 473、0. 370、0. 481,P<0. 05);IL-17 与CRP、ESR、DAS28 成正相关(r=0. 411、0. 367、0. 468,P<0. 05);CTX与疾病活动性指标CRP、ESR、DAS28呈正相关(r=0. 536、0. 488、0. 466,P<0. 05),与病程呈负相关(r=-0. 268,P<0. 05);PINP水平与各疾病活动性指标间均无相关性(P>0. 05).结论 RA患者存在较高的OP发生率,且合并OP患者IL-1β、IL-17、IL-6高于未合并OP患者,RA患者中继发OP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IL-1β、IL-6、IL-17相关;CTX和PINP与疾病活动和OP密切相关,测定这两个骨代谢指标能够了解RA患者早期骨破坏程度.

  • 儿童骨代谢标志物

    作者:崔坤华;李琪

    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骨骼的生长存在不均衡性,且容易受疾病、外界环境、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儿童特异的骨代谢标志物十分重要.骨代谢的检测方法很多,传统的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辐射剂量低,精度及准确度高,且为无创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骨骼系统疾病的检测,但其测定的骨密度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骨骼的静态状况,不能反映骨组织的动态本质,不能早期反映骨量的丢失,易导致骨质疏松的漏诊及误诊.而骨代谢标志物能反映骨代谢转换的动态情况,能反映骨代谢的早期灵敏变化,其测量可以早期评估骨代谢性疾病及监测治疗效果,联合骨密度检测能更准确地评估骨量的丢失,减少骨质疏松的漏诊及误诊.本文综述儿童骨代谢标志物特点及其意义,儿童参考范围、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等.以期早期发现儿童骨量的变化,对儿童骨骼系统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儿骨骼系统疾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进而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 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中医药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申浩;赵海燕;魏戌;章轶立;谢雁鸣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代谢异常,骨微结构破坏,导致脆性骨折危险性增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骨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有着深刻的认识,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的范畴,其发病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的作用举足轻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从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出的骨代谢生化产物或相关激素,可反映人体骨代谢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辨识、证候的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近些年来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明;王涤非;林奕辰;杨慧晶;吕欣浓;费宁;李晓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检测T2DM正常白蛋白尿患者(51例)与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临床白蛋白尿组28例,肾功不全组20例)的BMD及骨代谢指标。结果25羟维生素D3(25-OH-D3)在正常白蛋白尿组高,在DN各组间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逐渐降低(P<0.05)。DN各组血清骨钙素(BGP)及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 DN各组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肾功不全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及肾功不全组各部位BMD值均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多元相关分析表明腰椎BMD及股骨颈BMD与年龄、血Cr、BUN、尿MA/Cr、βCTX、PTH成负相关,与血Ca、25-OH-D3、BGP、T-PINP成正相关,女性患者腰椎BMD及股骨颈BMD与绝经年限成负相关。结论随着T2DM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其骨量减少的程度逐渐加重,T-PINP、BGP、βCTX、25-OH-D3等骨代谢指标较BMD更敏感地反映DN早期骨代谢的变化。DN患者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尿MA/Cr、25-OH-D3等因素相关。

  • 从血瘀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血瘀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何升华;任之强;王建;王业广;孙志涛;冯华龙;黄飞强

    目的 分析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肾虚血瘀证患者血细胞参数、血瘀评分和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从血瘀对骨代谢影响的角度探讨血瘀在POP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POP患者共99例,按年龄段每10岁1组,分为3组(A组:55~64岁;B组:65 ~74岁;C组:75 ~ 84岁),统计所有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骨密度.检测所有患者血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viation,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并对患者进行血瘀量化评分,各项指标以直线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MCV水平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A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量化评分随年龄增高呈升高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密度随年龄增高呈降低趋势,A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瘀量化评分与MCV、RDW-CV呈低度正相关(γ=0.233、0.257,P<0.05);骨密度与MCV、血瘀量化评分呈低度负相关(γ=-0.248,P<0.05;γ=-0.344,P<0.01);β-CTx、PINP与PDW均呈低度负相关(γ=-0.199、-0.221;P <0.05),β-CTx与RDW-CV、MPV存在极低度负相关(γ=-0.155、-0.154),PINP与MPV呈极低度负相关(γ=-0.184).结论 女性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血细胞参数及血瘀量化评分呈逐渐加重倾向,骨密度呈逐渐降低倾向,血细胞参数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呈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体内血瘀以及血细胞参数的异常改变引起骨内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骨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导致旧骨吸收与新骨合成速率减慢,骨重建失衡,形成骨质疏松.研究表明血瘀是女性POP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 骨代谢标志物在宁波地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福斌;陈剑明;吴坚敏;李淑敏;罗晶

    目的 研究骨代谢标志物在宁波地区绝经后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受试者264例,年龄均大于50岁,根据骨密度结果将264例检测对象根据骨密度大小分为骨量正常组82例,骨量减少组90例,骨质疏松组92例,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力法测定受检对象血清中β-CTX、PINP、25-OHD3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骨质疏松组:β-CTX水平与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P、25-0HD3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的相关性;β-CTX是骨质疏松症诊断和疗效评估的理想指标;PINP、25-0HD3是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 氧化应激和骨代谢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低骨量的相互关系

    作者:娄爱菊;吴炜戎;蔡晓燕;谢启新;蒋春梅;王簕

    目的 探讨RA患者体内AOPP水平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明确其与RA患者低骨量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RA患者70例,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BMD、AOPP、SOD、β-CTX和tPINP水平.再根据BMD值将RA患者分组OP组、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分析各检测指标与骨量减少的相关性.结果 RA组腰椎BMD值和T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RA组AOPP、β-CTX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SOD、tPINP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在RA患者中OP组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相比,病程长,DAS28评分高,AOPP、β-CTX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但在年龄、激素的服用率及DMARD服用率的比较上,OP组与另两组相比无差异(P>0.05).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发现,β-CTX、tPINP、AOPP、DAS28、病程、SOD、糖皮质激素服用情况可能均与骨量减少的发生相关(P<0.10),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回归分析后发现,β-CTX、AOPP、DAS28、病程为RA患者合并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 RA患者与正常人比骨量下降明显,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其中病程、疾病活动及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与骨量减少的发生相关,在制定RA的治疗方案时,可监测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骨代谢水平的改变,必要时加用抗氧化剂治疗.

  • 唑来膦酸、降钙素对骨生化标志物BAP、N-MID、β-CTX的影响

    作者:孔西建;吴丹;叶进;廉杰

    目的 通过监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唑来膦酸、降钙素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来分析二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例115例,55例使用唑来膦酸(5mg静滴一次),60例使用鲑鱼降钙素(50IU隔日一次肌注,治疗90日),检测每个病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BAP、N-MID、β-CTX,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降钙素组治疗4周后BAP、β-CTX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骨转换率降低;治疗8周、12周后β-CTX仍明显降低(P<0.05),但BAP与治疗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组治疗4周、8周后BAP、N-MID、β-CTX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骨转换率明显降低;治疗后12周后BAP、β-CTX仍明显降低(P<0.05);与降钙素组相比,唑来膦酸组治疗后4周、8周BAP、N-MID、β-CTX降低更明显(P<0.05),骨转换率降低更明显;治疗后12周BAP、β-CTX仍明显降低(P<0.05).两种药物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降钙素组、唑来膦酸组均可有效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与降钙素相比,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更迅速、更稳定,病人低骨转换持续时间更久.

  • 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周伟;郭晓斌;刘禹;王亮亮;史佳伟;李荣群;周军;杨惠林;耿德春;徐耀增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6例,年龄74.4岁± 5.7岁)和治疗组(16例,年龄73.3岁± 6.6岁),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研究.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双能X线扫描(DEXA)测定假体周围骨密度值,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血清学检查测定相关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术后1周(基线)相比,Gruen1-7区骨密度均呈不同程度下降.术后6个月对照组在Gruen1、4、6、7区及术后12个月在Gruen1、2、4、6、7区的骨密度丢失明显高于治疗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照组的骨吸收标志物(β-CTX)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的骨形成标志物(TP1NP)水平仅在术后12个月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的25(OH)D水平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5 mg唑来膦酸能有效预防假体周围的骨密度丢失及改善骨的重建.

  • 唑来膦酸对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骨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孔瑞娜;高洁;张菊;吉连梅;徐美娟;徐霞;张兰玲;赵东宝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对女性不同原因所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在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119例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组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组,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组66例,年龄52 ~ 87岁,平均69.8 ±9.6岁;继发性骨质疏松组53例,年龄51 ~ 82岁,平均66.1 ±8.4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陈旧性骨折史、血钙、血磷、BUN、Cr、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接受每年1次5mg唑来膦酸,联合骨化三醇0.25 μg/日和600 mg碳酸钙D3片/日治疗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新发骨折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原发性骨质疏松组患者治疗1年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 <0.05或0.01);骨代谢标志物P1NP、β-CTX、N-MID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升高(P<0.01).继发性骨质疏松组患者治疗1年后腰椎(L2、L3、L4、L14)、髋部大粗隆和髋部平均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 0.05或0.01),骨代谢标志物P1NP、β-CTX、N-MID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1年后,继发性骨质疏松组患者N-MID明显低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组(P<0.01),两组间腰椎、髋部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标志物P1NP、β-CTX、25羟基维生素D、PTH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BUN、Cr水平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新发骨折.原发性骨质疏松组患者出现2例发热,继发性骨质疏松组3例发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能够有效改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降低骨吸收,显著提高腰椎、髋部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不良反应少.

  • 昆明地区绝经女性日照量与血清Vit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连星烨;孟增东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绝经女性日照量与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加强高原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随机选取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90名年龄超过45岁的绝经女性,以每天日照量分3组,①组:<30 min/d;②组:30~60 min/d;③组:>60 min/d。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定腰1至腰4椎体及双侧股骨颈骨密度。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3组之间T值有差异( P<0.05),所测骨密度以骨量减少为主,骨质疏松检出率为34.81%;日照量与T值相关性不大。3组之间25(OH)D浓度有差异(P<0.05),有48.89%的血清25(OH)D浓度处于佳范围水平;日照量与25(OH)D浓度相关性较大。结论日光照射可促进25(OH)D生成,日照30~60 min/d对高海拔、低度缺氧所致骨量丢失有弥补作用。日照量对骨密度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 卵巢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β-CTx、N-MID和β-Crosslaps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雪;李秋菊;杨利丽;李俊峰

    目的 探讨卵巢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N-端骨钙素(N-MID)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4例卵巢癌骨转移患者(卵巢癌骨转移组)、64例未发生骨转移的卵巢癌患者(卵巢癌无骨转移组)和6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根据骨转移病灶数目将卵巢癌骨转移患者分为4组,骨转移病灶≤6个为A组,6个﹤骨转移病灶≤20个为B组,20个<骨转移病灶≤30个为C组,骨转移病灶>30个为D组.对卵巢癌骨转移患者随访1年,根据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未死亡组.分析不同骨转移病灶数目、不同预后情况的卵巢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结果 卵巢癌骨转移组患者的血清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均高于卵巢癌无骨转移组和健康组(P﹤0.05).A组、B组、C组、D组卵巢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骨转移病灶数目的增加,患者的血清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均逐渐升高,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结论 卵巢癌发生骨转移时,血清骨代谢标志物β-CTx、N-MID及β-Crosslaps水平均发生改变,其对卵巢癌骨转移的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 广场舞对绝经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麦娴静;区彩琼;蓝顺琼

    目的 总结分析广场舞对绝经女性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进而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40名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广场舞运动,锻炼5次/周,60 min/次,比较分析研究前后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腰椎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水平.结果 研究后,研究对象的血清β-CTX(560.5±23.8)pg/ml明显低于研究前的(680.2±34.6)pg/ml,而血清BGP(6.8±0.9)μg/L、腰椎骨密度(1.00±0.13)g/cm2、股骨颈骨密度(0.88±0.15)g/cm2明显高于研究前的(3.7±0.5)μg/L、(0.80±0.15)g/cm2、(0.62±0.18)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27、19.043、6.373、7.018,P<0.05).结论 广场舞锻炼有助于改变绝经女性骨代谢情况,升高BGP,降低β-CTX水平,促进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的增加,有助于预防或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阿那曲唑在治疗初期对乳腺癌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陶海云;万里新;屈中玉;王启船;魏光敏

    目的:探讨阿那曲唑(AI)在治疗初期对乳腺癌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化放疗后均给予AI(1 mg,qd)治疗,治疗6个月以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β(β-CTx)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N端骨钙素(N-MI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髋部、腰椎骨密度(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与髋部骨密度与PINP、β-CTx均呈负相关性(P<0.05),与N-MID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采用 AI 治疗初期会对骨代谢有明显影响,导致骨转换活动增强,应给予抑制骨溶解、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减少骨丢失.

  •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吴勇;万静;平军娇;薛坤喜;任衍镇;黄彩英;杜宝国

    目的 探讨未服药首发精神分裂症与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体内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方法 以2016年4~10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未服药的首发精神分裂症(首发组)、连续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6个月以上门诊或住院精神分裂症(治疗组)及健康对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TNP)、维生素D(VitD-T)和β-型胶原分解产物(β-CTX)水平的差异.结果 首发组及治疗组骨代谢标志物OC、β-CTX和PT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itD-T和P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发组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存在骨代谢标志物异常,医护工作者应采取措施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轩中勋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另选同期为诊断为骨质疏松的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骨钙素(OC)、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等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结果 骨质疏松组患者的骨密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P1NP为(40.86±9.02),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4.88±9.67),组间差异显著(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OC为(26.03±8.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5±7.82),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PTH、25(OH)D等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骨代谢标志物OC、P1NP与骨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反应出骨质疏松患者的骨代谢变化,是综合评价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118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