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动物模型

    作者:李洋;崔彦;毕宏生

    葡萄膜炎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为了对葡萄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者建立、改进了多种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但由于葡萄膜炎是一组动态的疾病,所以目前尚无一种动物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人类葡萄膜炎的临床或免疫学特征。本文就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模型动物、诱导方式以及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葡萄膜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沈降;孙慧敏;田恩江

    葡萄膜炎系眼内炎症的总称,病情反复发作,且治疗比较棘手,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认为葡萄膜炎的发病与葡萄膜自身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参与葡萄膜炎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性细胞因子,阻断TNF-α的生成和活性,可抑制视网膜葡萄膜炎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目前TNF-α及抗TNF-α在葡萄膜炎发病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作者:姜淑红;刘奕志

    白内障是慢性匍萄膜炎的主要并发症和致肓因素,随着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治疗显著提高了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就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技巧应用、术中用药及术后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视网膜脉络膜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姣;崔彦;王兴荣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视网膜和脉络膜疾病,尤其是防治黄斑囊样水肿和葡萄膜炎,以及潜在的对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治疗上.近年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些新型NSAID局部制剂如奈帕芬胺和溴芬酸钠滴眼液,奈帕芬胺的结构减少了它对角膜表面毒性的风险,增强了对靶组织的穿透性;溴芬酸钠起效快、可快速穿透和散布到角膜、虹膜、睫状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作用持续达24小时之久.本文还综述了NSAID的作用机制,对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防治现状,在葡萄膜炎中的应用,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潜力和局部应用NSAID的副作用等.

  •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

    作者:杨琼;魏文斌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是可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少见的眼部肿瘤,在眼部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累及玻璃体和视网膜,临床误诊率高,患者预后差.本文就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等方面作一较全面综述,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 辅助性T细胞17与葡萄膜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项晓丽;武志峰

    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17是一类近年来发现的CD4+Th细胞新亚型,由天然T细胞前体分化而来,具有独立的分化和调节机制,并大量产生白介素(interleukin,IL)-17、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而不产生干扰素-γ和IL-4.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眼科与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病等葡萄膜炎的发生及发展均相关.

  • 细胞因子和葡萄膜炎

    作者:闵寒毅;刘熙朴

    细胞因子在葡萄膜炎发病过程中作用广泛且重要,其形成的网络进一步使其作用复杂化.本文对细胞因子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细胞因子网络及相应治疗对策加以综述.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葡萄膜炎
  • 儿童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敏;张美芬

    儿童葡萄膜炎占所有葡萄膜炎的5%~10%,多数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常合并多种眼部并发症.儿童葡萄膜炎多为非感染性,其中绝大多数为特发性,常见的全身病因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葡萄膜炎治疗棘手,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T细胞抑制剂.近年来生物制剂的使用为儿童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玻璃体腔植入糖皮质激素缓释装置可长时间控制眼内炎症,但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 眼结节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作者:晏红改;杨柳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眼部累及较常见.有些患者以眼部为首发表现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其诊断需要综合全身表现,临床误诊和漏诊也常发生.现对眼结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宛;陆惠;朱思泉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发生机制与炎症反复发作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相关.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在炎症未控制时行手术治疗,存在术后炎症反应重、并发症多等现象.手术时机应为炎症静止至少3个月后,围手术期联合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术后效果更为理想.为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全身副作用、增加眼部药物浓度,部分专家选择术中前房内给药或植入缓释剂.炎症反复发作所致的广泛虹膜粘连、瞳孔闭锁为手术实施带来较大困难,对术者有较高的要求.另外,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可降低术后炎性反应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

    作者:张永鹏;彭晓燕

    本文主要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葡萄膜炎的原理、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有争议性的问题.

  • 眼弓形体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高艺;胡世兴

    刚地弓形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可通过免疫介导引起局灶性坏死性视网膜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即眼弓形体病.是免疫健全人群中眼后部葡萄膜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在艾滋病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本文对近年来在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004 葡萄膜炎患者晶状体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作者:郝玉华

  • 大黄多糖对内毒素诱导急性前葡萄膜炎TLR4/NF-κB传导通路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晓龙;王婧;许卓再;李中秋;卢弘

    目的 通过观察大黄多糖对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TLR4通路的影响,揭示大黄多糖对急性前葡萄膜炎TLR4通路的分子干预机制,为TLR4通路介导的炎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野生型Wistar大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方法 野生型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PS组)、大黄多糖处理组,每组5只,大黄多糖处理组腹腔注射400 mg/kg大黄多糖,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PBS.各组腹腔注射2小时后模型组和大黄多糖处理组每只大鼠足底注射0.1 ml霍乱弧菌内毒素LPS,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PBS,24小时后裂隙灯下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并按炎症分级评分,RT-PCR观察大鼠虹膜TLR4表达的变化.RAW264.7巨噬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用大黄多糖、LPS分别刺激,通过Western blot、RT-PCR、ELISA、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两者对巨噬细胞TLR4及相关分子的影响.主要指标 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程度、巨噬细胞TLR4表达变化.结果 裂隙灯下观察,LPS组相比于正常对照组虹膜充血严重,前房闪辉及瞳孔区纤维素渗出均较多;大黄多糖干预组大鼠仅轻度虹膜充血,瞳孔缘无明显渗出膜,瞳孔无缩小.RT-PCR示大黄多糖干预组TLR4 mRNA表达较LPS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大黄多糖在体外分别能引起巨噬细胞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和mRNA表达量的增加;ELISA显示大黄多糖1O0 μg/m]作用于Raw264.7细胞24小时后能引起上清液炎症因子IL-17,IL-10,TNF-α,INF-γ,IL-1β的表达增高;免疫荧光显示大黄多糖能引起培养细胞的激活、TLR4复合物及NF-κB p65表达.结论 大黄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前葡萄膜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显示大黄多糖同LPS一样,在体外具有激活巨噬细胞TLR4及其下游MyD88和NF-κB、调节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

  • 艾滋病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超;郭纯刚;谢连永;凌宇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的疾病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佑安医院眼科诊治的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患者32例.方法 对上述患者进行与艾滋病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并进行视力、眼压、眼前节检查、彩色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眼科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特征.主要指标视力、眼压、眼底、CD4+T细胞计数.结果 32例患者的视力为光感~1.0;眼压8~16 mm Hg;眼前节检查8例患者(4例为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可见眼前节反应阳性(前房闪辉及角膜后KP);32例患者彩色眼底像均可见典型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底改变;8例(25%)CD4+T细胞<10个/μL,视力为光感~0.8,其中3例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15例(46.88%)CD4+T细胞在10~50个/μL,视力为眼前指数~1.0,其中1例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9例(28.12%) CD4+T细胞>50个/μL,无患者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及视网膜脱离.19例患者(含4例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患者)合并其他全身机会性感染.结论 CD4+T细胞<50个/μL的患者更易患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其视力预后差;CD4+T细胞<10个/μL的患者更易发生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且眼前节反应明显,更易合并其他全身机会性感染.

  • 改良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角膜带状变性手术策略分析

    作者:赵可浩;陆文秀;王文萃;雷红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带状变性的手术策略.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新力眼科就诊的角膜带状变性患者18例(23眼).方法 患者接受改良PTK、单纯角膜变性组织撕除术以及改良PTK联合变性组织撕除术三种手术方案治疗,分析其病因、手术策略的选择、术后上皮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情况.随诊时间3 ~14个月,平均(7.13±3.47)个月.主要指标 手术策略的选择、术后上皮愈合情况、变性组织清除程度、复发率.结果 角膜带状变性继发于慢性葡萄炎12例(15眼),感染性眼内炎2例(2眼),急性视网膜坏死1例(1眼),眼外伤1例(1眼),青光眼1例(2眼),无明确因素但曾患淋巴结核者1例(2眼).手术策略选择中,改良PTK治疗13眼,单纯角膜带状变性组织撕除术2眼,角膜带状变性撕除联合改良PTK 8眼.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4~21天,中位数5天.术后所有术眼角膜带状变性组织均完整清除,术前眼部疼痛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均消失,10眼视力改善.5眼(21.74%)发生1级及局部区域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3眼(13.04%)复发.结论 改良PTK是治疗角膜带状变性的一种创伤较小的方法,合理的手术策略选择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 Toll样受体-4在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卢弘;陈巍;赵丽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中的表达和意义.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6)和对照组(n=6).方法 模型组通过足底及腹腔注射霍乱弧菌内毒素诱导出葡萄膜炎,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注射后4h、10h、16h、24h裂隙灯观察眼前节反应.注射后24h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眼球冰冻切片及葡萄膜铺片中TLR4的表达.TLR4阳性判定标准:呈棕黄色颗粒定位于胞膜、胞浆.主要指标 眼前节炎症反应程度、葡萄膜铺片中TLR4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结果 内毒素注射后4h虹膜血管扩张充血,16h前房可见纤维素渗出.模型组虹膜铺片内可见大量TLR4阳性表达细胞,位于虹膜基质层,对照组虹膜铺片内只见少量TLR4阳性表达细胞,模型组虹膜中阳性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冰冻切片中虹膜内偶见少量TLR4表达.脉络膜和视网膜冰冻切片及铺片中均未见阳性细胞.结论 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中TLR4表达增高,提示TLR4可能在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眼科,2008,17:48-51)

  • 前葡萄膜炎153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国义

    前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病因复杂,易复发.本文对十年来经治的153例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两种白内障手术方式后发障发生率的比较

    作者:陈琛;曾悦;陈强;李峥;韦秋红

    后发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有关后发障的发生机制和因素已有很多相关研究,如年龄、术后前房炎性反应、人工晶状体(IOL)类型和设计、撕囊大小、手术医生的操作等,另外合并有糖尿病、葡萄膜炎、青光眼、高度近视等眼部及全身疾病均影响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1-6].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后发障的发生是否有影响还没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排除全身及眼部疾病的基础上分析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疗效

    作者:刘岚;陶自珍;陈艳华

    葡萄膜炎是常见的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是白内障手术的难点之一.我们于2001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56例60只眼,同期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和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009 条记录 5/51 页 « 12345678...505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