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钱玉萍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硬脑膜下腔、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ml.临术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0例,均行钻孔引流术,术后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疗效满意,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胰瘘2例

    作者:张冉;张二重;郭斌

    我们治疗了2例贲门癌切除术后胰瘘病人,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0、54岁.贲门癌均在全麻下行姑息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术中探查肿瘤均于胃小弯侧浸润穿透胃壁,与胰腺体尾部和胃左动脉旁肿大的淋巴结粘连成团.1例采用锐性分离胃与胰腺间粘连,胰腺创面出血点以7号丝线缝扎;术后早期高热38~39.1℃,持续1周;术后8个月病人腹胀行B超检查发现左上腹内巨大囊性包块;即剖腹探查,术中见左上腹网膜囊内有壁厚0.2~0.4cm、巨大囊性肿物约15cm×20cm×20cm,内存约2000ml咖啡色液体,淀粉酶含量771U(苏木杰法);遂行双乳胶管外引流术,病人术后80天死于全身衰竭.另1例术中切除肿瘤并部分胰体、胰尾,4号丝线褥式缝合胰腺残端;术后2周内病人体温持续在38℃,腹胀、腹痛进行性加重且出现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腹部B超示大量腹水,腹穿为淡黄色混浊液体,淀粉酶含量4751U,血清淀粉酶246U;急行开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黄色混浊液约1500ml,脾门处尚有300ml包裹性积液,肠管水肿;冲洗后置双管引流,病人二次手术后第35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双管引流治疗体会

    作者:陈良军;胡占广

    1997~2000年,我们对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行颅骨钻1孔置双管引流,效果满意.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分析

    作者:王彦业

    目的 观察分析双管引流预防乳腺癌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双管负压引流,即胸骨旁和腋窝各放置一根乳胶引流管,外接普通胃肠减压器.结果 观察组:84例,皮下积液4例(6.25%),皮瓣坏死2例(3.13%),经换药处理后痊愈;引流时间4.2d,术后住院天数13.6d.对照组;60例,皮下积液8例(13.33%),皮瓣坏死4例(6.87%),经换药处理后痊愈;引流时间7.4d,术后住院天数17.8d,两组经统计学处理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引流时间P<0.01;术后住院天数P<0.05.结论 双管引流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相关并发症.

  • 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首次血肿清除量及穿刺时机选择

    作者:任翔;周文胜

    目的:探讨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首次血肿清除量及穿刺时机.方法:根据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将患者分组,比较各组患者预后、首次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术后14dGCS评分.结果:发病至穿刺时间<4h者20例,4-7h者64例,7-24h者78例,>24h者38例.四组间术后14d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02),发病至穿刺时间<4h组与发病至穿刺时间4-7h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发生率发病至穿刺时间<4h组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发病到穿刺时间<7h患者的预后良好者明显高于>7h 患者,重残及死亡率明显低于>7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与血肿同时放置一次性血肿穿刺针引流,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的佳时机为脑出血4-7h内.

  • 双管引流接中心负压吸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

    作者:肖维木;吴红;汤枫;李涛

    目的 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两种不同引流包扎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中双管组60例患者术后采用双管引流接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单管组60例患者术后采用传统的单管引流及加压包扎,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采用双管引流接持续中心负压吸引的双管组和采用单管引流及加压包扎的单管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3.3%(2/60)和13.3%(8/60),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7%(1/60)和13.3%(8/60),置管时间分别为(7.0±2.2)d和(12.0±2.0)d,住院天数分别为(12.0±4.5)d和(21.0±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引流接持续中心负压吸引能更明显降低患者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及住院天数,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两种引流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明芹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引流方法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4例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负压吸引引流组(观察组,n=32)和传统胸带加压包扎引流组(对照组,n=32).记录两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总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淋巴水肿、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1d及术后5d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疼痛程度[简明疼痛量表(BPI)]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引流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时,两组FACT-B评分均较术后1d时升高(P<0.05),BPI评分则较术后1d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吸引引流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引流干预,可促进积液排出而减少患者术后带管时间,也对降低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风险有重要作用,还能缓解术后疼痛情况,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 经皮腹腔穿刺双管引流治疗阑尾脓肿的临床体会

    作者:陈志光

    阑尾脓肿是因急性阑尾炎未及时诊治,使阑尾被大网膜粘连包裹成炎性包块,继之阑尾坏疽、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形成阑尾脓肿,阑尾脓肿的治疗,其手术适应证很难掌握,而临床上往往倾向于保守疗法.部分文献提出阑尾脓肿可以急诊手术切除[1],部分学者认为应待阑尾脓肿消退后6~10周作择期手术[2].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1年4月对31例阑尾脓肿患者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经皮腹腔穿刺双管引流的方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真空高负压引流与潘氏管双管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文霞;刘丹;黄淑俊

    目的 探讨真空高负压引流与潘氏管双管引流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4年8月~2015年7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引流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真空高负压引流组50例和潘氏管双管引流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胸壁拔管时间、腋窝拔管时间、术后3d引流量情况、舒适度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真空高负压引流组胸壁拔管时间[(6.0±0.4)d]、腋窝拔管时间[(14.5±0.5)d]均明显短于潘氏管双管引流组[(7.5±0.5)、(16.0±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6、13.58,P=0.028、0.030).真空高负压引流组患者舒适度满意比例(100%)高于潘氏管双管引流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5.29,P=0.012).真空高负压引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潘氏管双管引流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P=0.012).结论 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具有拔管时间短、舒适度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微创软通道双管引流治疗大血肿量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探讨

    作者:王维军;周宁全;吕廷勇;唐其权;王超;刘凡;何贵龙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双管引流治疗血肿量大于70mL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微创软通道手术治疗出血量大于7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按置管数量分为单管组和双管组,单管组27例,双管组18例,用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两组中伴脑疝患者的死亡率,血肿平均排空时间,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出院时GOS评分,平均住院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单管组与双管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组的血肿量大于单管组(P<0.05),术后单管组与双管组的总死亡率、伴脑疝患者死亡率、术后再出血率、血肿平均排空时间、并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出院时功能恢复GOS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软通道双管引流治疗血肿量大于70mL的HICH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管引流,并没有增加术后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

  • 危重型脑出血双管引流疗效与局部自由基水平研究

    作者:薛占苍;张秀明;安永辉

  • 颅骨钻单孔置双管引流并硬膜悬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6例

    作者:孙海业;赵修勇;付超

    我科自2000年11月-2008年11月行颅骨钻单孔置双管引流并硬膜悬吊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9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且无1例并发硬膜下积气或硬膜外血肿.现报道如下.

  • 双管引流在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岑川

    目的 探讨在直肠癌Dixon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或称经腹直肠癌切除术)中采用双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ixon手术,根据术中放置引流管不同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双管引流(经肛门放置肛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给予单管引流(经左下腹壁于盆腔骶前放置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直肠癌Dixon术中采用双管引流,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缩短瘘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并置双管引流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永辉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外科操作手段及技法也在飞速发展,腹腔引流管的应用不断更新换代,更有效的引流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引流办法.

  • 直肠癌术后骶骨前双管引流病人的护理

    作者:任桂花;任巧花;赵彩林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以低位直肠癌多见,行经腹会阴联合切口根治术(mile's手术)是其经典的手术方式.根治术后,骶骨前残腔间隙较大,渗液多,如术后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会阴部切口感染,延期愈合.我院于1992年-2002年采用骶骨前双管引流方法,获得了良好效果,降低了切口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 超早期颅骨钻孔双管引流治疗老年性重型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王跃彬;张翼;田俊敏;郝占平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适应证.方法:对41 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于起病7 h内颅骨钻孔行双管引流,术中抽吸血肿,术后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临床功能全部恢复或部分恢复35 例,肢体严重瘫痪2 例,植物生存3 例,死亡1 例,总有效率85.4 %,病残率12.2 %,病死率2.4 %.结论:超早期颅骨钻孔双管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微创的方法,该手术具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特点.

  • 超早期颅骨钻孔双管引流治疗老年性重型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王跃彬;张翼;田俊敏;郝占平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方法对41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于起病7 h内颅骨钻孔行双管引流,术中抽吸血肿,术后尿激酶灌洗治疗.结果临床功能全部恢复或部分恢复35例,肢体严重瘫痪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5.4%,病残率12.2%,病死率2.4%.结论超早期颅骨钻孔双管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特点.

  • 双管引流加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作者:黄新;黄海敏

    目的 探讨双管引流加尿激酶在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破人脑室术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 .方法 对3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行双管引流加尿激酶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轻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行双管引流术,术后对颅内血肿进行冲洗并给予尿激酶溶解血肿,积极防治并发症,康复期指导功能锻炼,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管引流在治疗巨大胰腺假性囊肿中应用

    作者:里子彧;曹军英;张筠;于馨;高越;李小茜;刘雨宁;王春晖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管引流在治疗巨大胰腺假性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巨大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引流方案将患者分为单管引流组(n=38)与双管引流组(n=27).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引流时间的差异.结果 65例患者全部成功置管,穿刺成功率为100%,均未出现较严重并发症.2例单管引流患者发生引流管堵塞,但超声显示囊肿仍存在,故进行第2次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双管引流组患者的腹胀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引流时间均短于单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管引流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巨大胰腺假性囊肿效果显著.

  • 乳腺癌术后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76例

    作者:侯雷;邢会军;刘志满;张学敏

    乳腺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妇女因癌症死亡的第一位病因[1].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身患此病,其中50万因此死亡.手术切除癌变组织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由于乳腺手术的特殊性,常会出现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术后创面的恢复,加大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2].本文对比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治疗乳腺癌与采用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的疗效,为临床选择优的创面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