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风病中医研究十年评说

    作者:刘庆宪;于文

    中风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肝风、内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气(气虚)、血(血瘀)、虚(阴虚)等因素导致气血逆乱而发病,本虚标实,病位在脑髓血脉,涉及多个脏器.急则治标,醒脑开窍、平肝熄风、清热化痰、活血通络,后期扶正祛邪[1].近10年来中医中风病理论与临床研究取得了许多开拓性成就,本文对此进行总结评价.

  • 观人中可辨病

    作者:王金山

    人中穴以急救著称,其实,该穴还有很多"功效".人中穴又称水沟穴,位于鼻子下面的鼻唇沟正中及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为"醒脑开窍"的重要穴位.针刺或用指甲以及其他尖锐物临时代针,刺激该穴位,可用于治疗中暑、中风、昏迷、晕厥、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等急性病症.当然,如果经常头脑昏沉或欲明目开窍时,用手按揉指掐这个穴位,也可以达到清心及提神和增强食欲等作用.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栾晓康;倪光夏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比较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确切。

  •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影响

    作者:毕小丽;胡建芳;周伍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患者意识障碍的促醒作用。方法:将76例符合受试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2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针法,疗程7d,观察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志转清时间。结果:治疗组GCS评分分值提高优于对照组,患者意识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促使脑梗死意识障碍的患者神志转清,减轻昏迷程度,是治疗脑梗死意识障碍的有效方法。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35例临床观察

    作者:马辉;熊嘉玮;倪光夏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 例.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为主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I-Meyer 运动功能与修订的BartheI 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2.86%,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40例临床观察

    作者:段洪涛

    近年来, 笔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40 例,并设对照组40 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0 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住院患者, 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治疗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0 岁;脑梗死33 例,脑出血7 例.对照组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60.2 岁;脑梗死33例,脑出血7 例.所有患者均为患脑卒中病史2 次以上者,病程14d~1.5 年.经统计学处理,2 组性别、年龄、病性、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电针醒脑开窍穴治疗PVS患者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陆爻忠;周建宏;陆华;陈革;唐志放;吴卫江;蒋云召;徐杰;王泳

    1998至2004年间,我院采用电针醒脑开窍穴、高压氧、神经营养催醒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PVS)患者32例,并设常规治疗30例作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干肿瘤伽马刀术后出血验案1则

    作者:陈超

    1病历摘要
      张某,女,52岁。2014年1月14日初诊。
      患者于2013年7月20日因右侧肢体无力,就诊于天津市某医院,查颅脑MRI示:左侧大脑脚异常信号,诊断为脑干肿瘤,于8月13日行伽马刀治疗,术后症状较前好转,20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右侧肢体不遂,失语,二便失禁等症,查颅脑MRI示:左侧大脑脚处可见一结节状明显强化区,诊断为肿瘤内出血,遂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病情平稳,康复治疗月余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针灸特需病房。刻诊:神清,精神可,左眼闭目不睁,右侧肢体不遂,失语,饮水咳呛,胃管注入液体,寐安,小便潴留,尿管留置,大便失禁。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涩。 NISS量表评分17分。神经系统查体: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0级,右侧巴宾斯基征(+)。右侧肱二、三头肌及膝、跟腱反射(+++)。西医诊断:脑干肿瘤术后。中医诊断:中风(瘀血阻窍证)。治则: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主穴:人中,内关,三阴交。配穴:风池,完骨,天柱,极泉,尺泽,委中,廉泉。配合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操作: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内关直刺0.5~1.0寸,施捻转提插泻法1min;三阴交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1.0~1.5寸,施提插补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完骨、天柱刺向喉结方向,施高频率小幅度捻转补法;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5寸,直刺1.5~2.0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直刺进针,得气后施提插泻法,以患者手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进针1.0~1.5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廉泉穴刺向舌根部,得气后施提插泻法1min;金津、玉液以3.0寸毫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患者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1个月后右侧肢体肌力达到I级,饮水偶呛,小便自控,相继拔除胃管、尿管,问之可发简单音节,NISS量表评分12分。针刺治疗3个月后,右侧肢体肌力达到III 级,二便自控,吐字较前清晰,可进行简单交流,NISS量表评分7分。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大鼠脑皮质UCH-L1表达的影响

    作者:史慧妍;王光安;温景荣;赵晓峰;王舒;石学敏

    目的:探讨脑缺血大鼠皮质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的表达以及"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醒脑开窍针刺组、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UCH-L1的表达.结果:6h时,醒脑开窍针刺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UCH-L1的表达都降低,醒脑开窍针刺组减低明显;24h时,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仍有显著的降低.结论:UCH-L1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拮抗大鼠脑缺血后UCH-L1的高表达,效果优于传统针刺法.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病毒性脑炎1例

    作者:章燕

    1病历摘要
      张某,女性,49岁。初诊日期:2013年1月7日。
      患者于2012年12月20日感寒后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达38~40℃,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治疗,4天后患者突发精神障碍,表现为行为异常,幻觉,语言错乱,查颅脑MR示:左侧颞叶、额叶低密度灶,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遂入某西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清亮,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脑电图示:颞叶、额叶呈周期性棘波及慢波。旋即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激素抗炎、改善脑代谢等治疗,予甘油果糖、阿昔洛韦、地塞米松、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经治患者体温复常,遗认知障碍、语言及行为功能等异常。为求进一步治疗而入本院针灸科。

  • 健脑腧穴按摩八法

    作者:竹溪

    健脑腧穴按摩是根据经络腧穴学说,以手指代替针器刺激腧穴的按摩法.有资料表明,腧穴按摩对大脑有直接的作用,十四经络或者循头面入脑内,与大脑直接相连,或者通过交接其他经络而与脑府间接相关,按摩有关穴位就能影响大脑的功能.现根据腧穴穴性及笔者的实践体会,选解八个腧穴按摩方法及其健脑养生机理.一、轻拍百会坐或站均可,先用右手掌,手举过头顶,用掌心对准头顶百会穴,并轻轻拍打25次,再用左手轻拍25次(图1).百会意寓百脉聚会,系手足之阳经、足厥阴经与督脉之会穴,位于巅顶,为阳中之阳,轻拍百会能振奋阳气,醒脑开窍.

  • 脑震荡的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黄李法;张昕

    我院脑外科在2001年7月~2005年5月期间,共收治脑震荡患者167例,其中9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现报道如下.

  • 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梅杰氏综合征16例

    作者:朱仡;李烨;沈袁

    梅杰氏综合征是一种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又称眼睑痉挛一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有口服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等,虽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比较容易复发.笔者近5年来,诊有16例梅杰氏综合征患者,运用醒脑开窍配合盘龙刺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方相

    中风病具有起病急、病势凶险、病程长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西医临床病理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笔者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均经头颅部CT/MRI影像诊断为脑出血或脑梗塞.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3.2岁;病程短10天,长6个月.属脑出血28例,脑梗塞32例;病灶部位:蛛网膜下腔14例,内囊12例,基底节26例,颞叶8例.随机分为醒脑开窍组和普通针刺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和病灶部位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小儿遗尿40例

    作者:朱仡

    遗尿是指5周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经常小便自遗,醒后自知的一种病证.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是儿科的常见病证.近年来,笔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小儿遗尿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丘脑型感觉障碍1例

    作者:张燕军;栗振杰;高旸

    丘脑型感觉障碍是丘脑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之一,是典型的中枢神经源性感觉障碍,身体受涉部位常伴有感觉过敏和感觉过度。丘脑型感觉障碍在临床并不鲜见,曾有报道丘脑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11%(8%~16%)[1]。严重的感觉障碍常常持续而难以忍受,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可以影响或剥夺患者的劳动能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跟随导师高旸主任医师出诊期间,曾有幸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随症加减治疗丘脑型感觉障碍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78例

    作者:孙传羚;黄润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逐年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82例,报道如下.

  • 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闻东;俞红五;韩为;李佩芳;陈幸生;张友贵;陈浩;周婷;陈颖

    目的:探讨脑中风恢复后期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脑中风恢复后期患者55例分为早治组30例和晚治组25例,分别于发病后3~6个月和7~12个月进行针刺和药物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和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分别评测2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的疗效.结果:55例脑中风后期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治组与晚治组比较,前者改善更显著,而在认知能力方面,晚治组的有效率、显效率均较低.结论:针刺对脑中风后期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疗效,对认知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曾永蕾;肖伟;孔红兵;王震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2周;对照组35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滴注治疗,疗程10~14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8%,对照组为54.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 中西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160例

    作者:许天英;宁红梅;马英梅

    脑卒中是我国临床常见病,是一组急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致残率高,存活者致残率高约为70%~80%,丧失生活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家庭的负担[1-4].现代康复医学认为,进行疾病治疗时康复即应开始[5],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提高了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脑卒中的病残率.我们在脑卒中治疗中增加了传统的中医手段,发挥中药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健脑利言的特长.针灸有抗兴奋毒性、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因子,减轻炎性反应防止细胞内钙超载和抑制凋亡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6].

362 条记录 12/19 页 « 12...9101112131415...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