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展围术期用药降低医院感染

    作者:赵林香;邹洪尧

    笔者自2000年4月开始.在外科推行围术期用药,严格无菌操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外科的围术期用药率达55%.在此期间,笔者多次利用通迅形式鼓励外科倡导全院试行围术期用药,结果所有实行围术期用药的患者,没有一例发生伤口感染的现象,伤口甲级愈合率达100%,同时其他部位也没有发生医院感染.这充分说明只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及围术期用药指征,严格无菌操作,开展围术期用药常可收到肯定效果.否则不合理地预防应用抗生素,不仅不会降低反而还会增加医院感染率.这样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痛苦、经济上的浪费,同时也会给医院及医护带来无休止的纠分,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

  • 阴沟肠杆菌致伤口感染 1例报告

    作者:甘慧芝;彭双七

    1 病例患者男,42岁,因车祸致下肢多处骨折3 d而入院,入院后第11 d行左股骨颈、髋骨、内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顺利,术后一般情况可,入院24 d左膝创口破溃流脓,入院35 d又出现髋部伤口破溃流脓,两处伤口脓液培养均为阴沟肠杆菌感染.药物敏感试验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黄胺类等18种抗生素耐药,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敏感,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入院70 d出现咳嗽、咯痰、胸片示肺不张,痰培养为真菌感染.共住院75 d,由于患者感染伤口情况改善不明显,高热,加之选用抗生素困难,转上级医院治疗.

  • 口腔术后感染伤口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作者:胡振字

    目的 观察口腔术后感染伤口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收集68例口腔术后感染的患者,留取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8例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97株,排在前4位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6.8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62%)、大肠埃希菌(18.56%)、肺炎克雷伯菌(13.40%);对切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0%)、头孢曲松(88.46%)、庆大霉素(65.38%),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0%)、阿米卡星(70.00%)、庆大霉素(55.00%),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0%)、头孢哌酮(83.33%)、妥布霉素(61.11%),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100.00%)、庆大霉素(84.62%)、妥布霉素(76.92%).结论 口腔术中及术后应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术后患者的伤口感染;对切口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小儿外科术后伤口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郑曙;彭根英;谢乐天;张臣巍

    目的 观察小儿外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原因、细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收集41例外科术后感染的患儿,留取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1例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89株,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分别占34.83%、22.47%、13.48%、11.23%;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敏感率分别为32.26%、22.58%,表皮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5.00%、66.67%;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5.00%、70.00%、60.00%,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0.00%、70.00%、60.00%.结论 小儿术中及术后应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术后患儿的伤口感染;对切口感染的患儿,及时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检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96例骨科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作者:郑玲娣;许瑛;宋柏杉

    目的 分析调查96例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4623例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发生相关的患者个人基本资料、治疗及其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08%,其中手术时间≥3h的感染发生率为3.03%,高于<3 h者;急诊手术的感染发生率为4.28%,高于择期手术;Ⅲ类切口为3.06%,高于Ⅰ、Ⅱ类;下肢骨折为2.70%,高于上肢骨折;住院时间≥2周为3.27%,高于<2周者;年龄>60岁者为2.94%,高于≤60岁者;并发基础疾病≥3种者为8.00%,高于<3种者;术前合并其他感染者为7.02%,高于无感染者;抗菌药物应用种类较多者为6.43%,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6例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与个人基本资料、治疗及其他情况有关,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伤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作者:胡志东;王凤霞;李金;李静;徐海茹;田彬

    目的 了解2010年我国114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患者伤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144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28株占58.4%,革兰阳性菌5877株占40.8%;分离率高的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占20.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6.3%、铜绿假单胞菌占9.6%、肺炎克雷伯菌占7.6%、表皮葡萄球菌占5.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中介或耐药的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的中介率分别为0.1%、1.8%、0,耐药率分别为0.2%、0.9%、3.4%;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中介或耐药的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中介率分别为3.4%、1.4%,耐药率分别为1.3%、1.4%,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8%,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的中介率为0.6%,未发现耐替考拉宁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1.1%,鲍氏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33.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5.4%、49.9%.结论 我国临床患者伤口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耐药现象严重.

  • 安尔碘黏膜消毒剂结合湿性愈合敷料用于伤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阮瑞霞;LIU Xiao-ming;吴永红;WANG Gai-yan

    目的 探讨安尔碘黏膜消毒剂结合湿性愈合敷料处理伤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124例伤口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选用安尔碘黏膜消毒剂、湿性愈合敷料;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换药方法,4周后分析创面愈合情 .况.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总疗效达到96.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药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尔碘皮肤黏膜消毒剂结合湿性愈合敷料处理伤口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刘素莲;毕春晖;王星

    目的 分析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680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6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术后感染33例,感染率2.0%;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0岁)、有皮肤或黏膜糜烂、合并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15 d)、滥用免疫抑制剂、长时间住院(>30 d)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皮肤或黏膜糜烂在诸多指标中影响大(P=0.006),其余依次为合并有糖尿病(P=0.007)、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P=0.024)、滥用免疫抑制剂(P=0.028)、高龄(P=0.030)、长时间住院(P=0.037).结论 骨科术后伤口感染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进行干预,提高手术疗效.

  •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蔡亦军;赵洪乾;范立奎;张毅

    目的 研究分析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以达到了解其应用价值的目的.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的28例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而同一时期采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7d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为(8.1±0.7)d,短于对照组的(15.2±1.1)d,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治疗后7d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为(2.79±0.53) mg/L、(16.41±2.20) mm/h、(1.14±0.42)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42±0.77)mg/L、(21.04±2.64)mm/h、(2.26±0.7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可有效提高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治疗效果.

  • 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作者:夏芳;闫青;周子航

    目的 探讨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指导临床对其预防.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进行手外科手术的50例开放性创伤患者,分析导致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预防伤口感染的相关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手术伤口感染,感染率为28.0%;伤口污染严重与污染较轻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42.8%与17.2%;手术时限>8 h与≤8h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6.3%与21.4%;手术过程中有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切口感染分别为40.9%与17.9%;手术后存在死腔与无死腔的患者切口感染分别为52.4%与10.3%;术后组织坏死与无坏死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45.5%与14.3%;皮肤完整覆盖与未完整覆盖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52.2%与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做好各方面的消毒灭菌工作,手术过程中操作要规范合理,护士应协助手术医师尽快顺利的完成手术,并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工作,以防止手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发生.

  • 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自强;汤楚中;吴明营

    目的 分析深部胸骨伤口感染(DSWI)的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1日-2006年1月5日在医院接受胸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的1123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生DSWI(0.71%),高龄为主要危险因素,对DSWI患者早期彻底清创加局部闭合冲洗,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效果满意.结论 DSWI分为急性和慢性,采用的DSWI治疗方法疗效可靠,值得推荐.

  • 手部创伤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病原菌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周明霞;王晓明;陆州

    目的:分析手部创伤患者术后引起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探讨引起手部创伤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对手部创伤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急诊收治的1246例手部创伤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疑似术后感染的347例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对阳性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别,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并分析引起手部创伤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9例患者共分离获出127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72株占56.69%,革兰阴性菌55株占43.3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头孢唑林等耐药率较高,均达100.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头孢呋辛等耐药率较高,均>80.00%;手部创伤术后伤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换药频率较低,与未感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创伤术后伤口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需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晓英;杨爽;赵静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率。方法选取四肢开放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732例,按照是否为多药耐药菌感染将其分为两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年龄≥60岁、未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连续卧床时间较长以及与多药耐药菌感染者共住同病房者明显多于未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 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2.196)、未严格无菌操作(OR=1.644)、预防应用抗菌药物(OR=2.583)、连续卧床≥7 d(OR=2.368)、与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同病房(OR=7.574)等因素是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伤口并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多因素有关,在护理过程中通过隔离带菌者、严格无菌原则切断感染源,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易感人群,减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2007-2009年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作者:王燕;刘文良;王春娟

    目的 了解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对创伤骨科门诊及住院骨折患者分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骨折患者伤口分泌物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0.3%、62.1%、66.7%;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3年分别占17.6%、15.4%、14.0%和12.4%、13.8%、15.2%;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多,3年分别占14.3%、14.8%、13.3%和11.7%、13.0%、15.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率1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敏感率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年分别为14.1%、17.0%、20.7%和15.6%、13.8%、12.4%.结论 临床医师在治疗骨科伤口感染时应根据细菌检验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的经验用药,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

    作者: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朱志刚;汪能平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0年不同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方法分为两组:A组为规范性应用抗生素组,原则为一般情况下不应用抗生素,但手术中放入较多内植物等大手术时,则于麻醉后手术前应用1次,术后应用不超过36 h,共计921人;B组为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组,除按A组的方法应用外,术前1 d可能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36 h以上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37.5℃以下,共计1 213人;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 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8例,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 生肌玉红膏联合硝硼散防治肛肠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武文静;谢雅;杨关根;裘建明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与硝硼散联合应用在防治肛肠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以降低伤口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行肛肠手术的患者386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给予硝硼散、生肌玉红膏和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硝硼散组分别为65.6%和92.8%,生肌玉红膏组为67.7%和93.7%,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为77.6%和98.5%,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硝硼散组和生肌玉红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硼散组与生肌玉红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的总感染率为6.7%,硝硼散组为15.2%,生肌玉红膏组为14.2%,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组总感染率低于硝硼散组和生肌玉红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硼散组与生肌玉红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种类之间比较,肛周脓肿、肛瘘以及混合痔的感染率较高。结论硝硼散联合生肌玉红膏能显著提高肛肠术后治疗效果,且能显著性降低术后感染率。

  • 乳腺手术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焕根;叶萍;陈江

    目的 探讨乳腺手术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并分析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医院190例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将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82例患者设为用药组,未使用抗菌药物的10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切口、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切口预后结果与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无关,两组切口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费用为(15.2±7.2)d、(6926±2360)元,对照组为(12.6±6.1)d、(5962±195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只是预防感染的综合措施之一.

  •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志安;戈才华;方虎;杨博元

    目的 研究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伤口感染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转归,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医院2000年1月-2012年1月292例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患者,分为非感染组280例与早期感染组12例,比较两组随访结果,将12例早期感染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组,A组(3例)采用切开引流+伤口换药+对症支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四联疗法,B组(5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清创缝合五联疗法,C组(4例)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抗菌药物伤口持续灌洗六联疗法,针对12例早期感染患者进行感染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分析.结果 疗效优良率早期感染组为91.67%,非感染组为94.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2 h、年龄>55岁、伴慢性基础疾病、术前有开放性伤口为早期感染的危险因素;症状恢复时间(14.5±1.6)d、体征消失时间(16±1.2)d及临床检验值恢复正常时间(18.5±1.4)d六联疗法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早期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分别占66.7%和16.7%.结论 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六联疗法能够及时控制并消除感染,改善患者的预后.

  • 糖尿病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伤口感染的分析

    作者:司马军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阑尾炎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感染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外科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的45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伤口感染52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糖尿病患者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吸烟史、阑尾炎种类、术前和术中的血糖水平(P<0.01或<0.05).结论 严格检测控制术前、术中的血糖水平,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

  • 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平秀;孟祥勇;张琳

    目的 探讨正畸牵引治疗埋伏阻生牙伤口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9月医院收治的各类埋伏阻生牙患者108例,采用术前咨询与正畸,手术与正畸矫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不同牙位患者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率23.1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高伤口感染率逐渐提高,且与其他年龄段相比,40~49岁患者伤口感染率明显提高,正常愈合的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感染的牙位数感染率:中切牙为28%,尖牙为32%,第二前磨牙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颊)侧阻生埋伏牙比舌(腭)侧阻生埋伏牙的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治疗埋伏阻生牙患者伤口的感染率较高,在临床中应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是年龄较大和偏唇(颊)侧阻生埋伏牙的患者,更应注意伤口感染的预防治疗.

869 条记录 8/44 页 « 12...567891011...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