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外科固脱法治疗脱肛溯源及临床应用

    作者:赵宝明;王艳逊;廖培辰;王锐;彭俊付

    以中医学"酸可收敛,涩可固脱"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收敛固涩药剂,采用创新的注射方法及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脱肛病,取得了显著疗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追源溯流,结合临床心得,总结并提出了中医外科固脱法,以进一步探讨肛门直肠病特定的中医外科围脱法在教学与临床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固脱 脱肛 注射 外治法
  • 顽固性呃逆的穴位注射治疗

    作者:刘仲坤;杨玲;金勇

    目的:观察足三里、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85例各种原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较对照组显效快,疗效好.结论: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 呃逆/穴位 注射 治疗
  • 斜搬、骶管注射、骨盆牵引有机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利民;王丽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因腰腿疼住院的20%-40%[1],其治疗方法有多种.保守方法有卧床休息、牵引、推拿按摩、封闭等;手术方法有髓核摘除、椎间盘镜下髓核切吸术、髓核摘除与椎间融合术、髓核摘除与人工髓核移植等,疗效不一且费用昂贵.自体髓核或髓核细胞移植尚在实验研究阶段[2-4].

  • 舒筋手法配合药物治疗冻结肩

    作者:张德通

    笔者采用疼痛点中药注射,结合舒筋手法治疗冻结肩2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0例中,男80例,女150例;年龄36~70岁;发病时间3个月~1年;有扭伤、牵拉伤或其它外伤原因者52例;所有病人均有明显的疼痛症和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

  • 电针与穴位注射联合康复技术对脑出血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东雁;刘杰;陈敬德;王明;王勇;邵文泽;王蒙;李辉

    目的 探讨电针、穴位注射与康复技术对脑出血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rd syndrome, SHS)上肢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脑出血后SH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6 例和对照组 40 例,2 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脑出血常规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 2周,观察组结合电针、穴位注射及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加用中频理疗.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的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采用VAS量表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测角计测量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采用排水法检测SHS手肿胀的发展及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60.1±6.4)分比(41.8±18.7)分,t=6.799]、MBI[(65.2±3.5)分比(50.6±2.1)分,t=23.512]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2.7±1.4)分比(4.9±1.3)分, t=7.817]、水肿体积差[(2.1±2.1)cm3比(4.8±1.2)cm3,t=7.316]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前屈[(163.1±6.7)°比(56.0±10.9)°,t=59.516]、后伸[(39.6±5.8)°比(23.2±6.7)°,t=12.799]、外展[(168.1±9.6)°比(52.1±8.9)°,t=60.148]、内收[(52.1±3.6)°比(29.8±4.3)°,t=27.580]、外旋[(49.8±7.6)°比(23.2±5.2)°,t=19.151]、内旋[(107.0±8.5)°比(60.2±6.1)°,t=29.758]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52/56)、对照组为7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9,P<0.01).结论 针刺与穴位注射联合康复技术可减轻脑出血后SHS患者疼痛,消除水肿,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ADL.

  • 穴位注射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作者:吴春玲;陈如贤;高晓晗;罗思红

    目的 评价穴位注射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IL-1β和IL-6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42/43)、对照组为81.4%(3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P=0.014).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7.53±3.44)mg/L比(10.11±3.02)mg/L,t=-3.696]、IL-1β[(26.37±13.98)pg/mL比(36.33±4.02)pg/mL,t=-4.490]和IL-6[(23.31±10.11)pg/mL比(29.56±4.27)pg/mL,t=-3.73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2.13±0.55)分比(2.71±0.62)分,t=-4.589]、疲乏无力[(1.07±0.98)分比(2.53±0.52)分,t=-8.630]、肢体寒冷[(1.51±0.51)分比(2.21±0.67)分,t=-5.451]、月经期间症状[(1.27±0.97)分比(2.29±0.78)分,t=-5.374]评分及总分[(6.13±3.94)分比(8.55±1.82)分,t=-3.656]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黏度[(1.13±0.25)mPa·s比(1.41±0.32)mPa·s,t=-4.521]及红细胞压积[(0.27±0.08)%比(0.41±0.07)%,t=-8.636]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1.4%(4/35)、治疗组未见复发病例,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24).结论 穴位注射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灌肠可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复发率.

  • 荨麻疹治验体会

    作者:张莎莎;吕文良;张旭;杨广栋;陈兰羽

    笔者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吕文良学习期间,接诊荨麻疹患者1例,服中药五诊即疹消痒止.现将病案详述如下,并附体会.1 病案举例患者,男性,74岁.于2009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色红或白,奇痒,从胸腹部开始,由小变大,渐至全身,成片块状,此起彼伏.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2009年7月27日于北京某医院确诊为荨麻疹,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后出疹更多,反复发作,后至我院求治.

  • 静脉注射用载药脂肪乳的应用及研究近况

    作者:梁新丽;赵国巍;刘红宁;管雪静;廖正根;Liao Zhenggen

    通过检索静脉注射用载药脂肪乳近年来的应用研究方面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从其形成机制、制备方法、应用及研究的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静脉注射用载药脂肪乳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 电针对炎症痛大鼠痛阈及中缝大核、中缝背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姬广臣;张玉秋;高秀;吴根诚

    越来越多的研究均表明,不同类型的伤害性刺激可诱发c-fos在大鼠、小鼠、猫和豚鼠的脊髓和不同脑区中表达.本实验观察了大鼠在角叉菜胶致炎后,在痛觉调制密切相关的中缝大核、中缝背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变化,及电针镇痛作用对c-fos表达的影响.实验分成正常对照组、角叉菜胶致炎组和电针+角叉菜胶致炎组.大鼠脚掌注射角叉菜胶(2%,0.1 mL)造成大鼠炎症痛模型,测定大鼠的痛阈变化.

  • 腰椎间盘突出症CT分型与硬膜外注射术疗效分析

    作者:刘昱彰;周卫;张世民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以及不同CT分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分类,回顾性分析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男99例,女96例;年龄22~74岁.主要症状:腰痛,单侧下肢或双下肢的放射痛及皮肤痛觉减退,间歇性跛行等,均采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根据MacNab改良标准,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优良率分别为95.4%、92.6%、90.0%、84.3%、94.4%,疗效优于其他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而对于按胡有谷的CT区域定位法分类,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的患者疗效更佳.

  • 骶管注射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坚;温干军;曾玲芳;萧佩如;陈泽群;李义凯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对就诊的65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所致的急性腰痛且无下肢放射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组(试验组)和腰椎斜扳组(对照组),试验组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3356岁,平均(43.90±1.14)岁;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3457岁,平均(44.00±1.19)岁。两组的发病时间为1 h~3 d。分别行骶管注射或腰椎斜扳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0 min两组的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急性腰痛症状明显缓解,骶管注射组和腰椎斜扳组的VAS评分分别从(6.63±0.97)和(6.67±0.96)分减至(3.06±1.51)和(3.93±1.20)分,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VAS评分,但骶管注射组治疗要优于腰椎斜板组(P 0.05)。结论:骶管注射和腰椎斜扳疗法对无坐骨神经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痛的患者具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前者的疗效更佳。

  • 介入注射胶原酶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梁超

    我院2000年12月-2003年3月,运用介入注射胶原酶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L5S1椎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胡永胜;沙吾提江;马原

    目的:对L5S1椎体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组L5S1椎体结核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32.5岁.5例采用前路倒"八"字切口病灶清除手术,3例采用前路倒"八"字切口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手术,1例采用在CT引导下对病灶穿刺,经皮置管将抗结核药物局部灌洗及化疗,2例仅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结果:本组1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7年,平均18个月,抗痨治疗1~1.5年,患者全部治愈.8例腰部疼痛症状有明显减轻或消失,3例腰部仍有不同程度疼痛不适症状.3例自体髂骨植骨均愈合,融合时间平均5.2个月,但髂骨取骨处感到轻微疼痛不适,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对于L5S1椎体结核完善详细的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前路病灶清除或自体髂骨植骨对L5S1椎体结核的治疗效果肯定.

  • 三种硬膜外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周茹建;卢立炳;沈新云;王宝虎;付瑞阳;黄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保守治疗是临床有效的方法,我科从1999年开始选用醋酸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胶原酶盘外注射和醋酸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再加透明质酸钠三种硬膜外注射方法治疗181例,对于髓核突出<0.5 mm,髓核突出≥0.5 mm或者髓核脱出和伴有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有明显的适应证和显著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 骶管注射疗效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节段、类型、病程的关系

    作者:周肆华;杨军;孟庆刚;灵云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对不同节段、类型、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疗效,为临床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的3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8例,女151例;年龄16~78岁,平均45岁;病程2 d~41年,平均4.1年.突出节段:L3,4 51例,L4,5 142例;L5S1 136例,均为单节段突出.中央型137例,侧方型145例,极外侧型47例.329例患者按不同的突出节段、类型、病程(大于6个月和小于6个月)进行分组,分类比较各组疗效.结果:L5S1突出组的疗效优于L3.4、L4,5突出组.病程小于6个月组疗效优于病程大于6个月组.侧旁型疗效优于中央型、极外侧型.同时满足3个条件组(病程小于6个月、L5S1突出、侧旁型突出)疗效优于不满足组.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痘,治愈患者均经电话及门诊随访1年,复发率为0.05%.结论:病程较短、下段及侧旁型突出的疗效较好,更适合用骶管注射治疗;同时满足病程小于6个月、L5S1突出、侧旁型突出的采用骶管注射疗效好.

  • 同息通C2横突注射配合好及施外用治疗颈源性头痛

    作者:姚鹏;曲向林;姜长林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特征是单侧后头痛伴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为20~60岁.过去常被诊断为神经性或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等,使用小针刀、针灸、牵引、按摩等[1-2]方法往往不能有效控制头痛.

    关键词: 颈椎病 头痛 注射
  • 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

    作者:侯进才;郑天源;李东岳;支满霞

    目的:探讨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7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47例,男39例,女8例;年龄35~89岁,平均61.5岁。其中经历1次手术患者41例,2次手术患者6例。41例行单、双侧开窗或中央椎板开窗减压,间盘切除;6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前均行X线、CT或MRI检查。治疗前停用抗凝药物,俯卧位骶尾间隙进针,遇落空感,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注入脉络宁复合液。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系统进行疼痛度评定,同时行Oswestry腰痛失能指数和生存质量受干扰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9.24±17.35,降低至19.19±11.19;Oswestry腰痛失能指数由治疗前的(41.35±9.87)%,降低至(23.17±17.56)%;生存质量受干扰程度由治疗前的(6.5±2.2)分,降低至(2.6±1.4)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尾间隙注射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 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

    作者:唐昭惠;诸黎星;徐土炳;王凯;周新民;李强

    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60岁,平均32.5岁.骨缺损部位:胫骨7例,股骨2例,肱骨4例.采用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断端治疗,自体红骨髓经皮注射每2周1次,共5次,每月复查肢体正侧位X线片.结果:13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5个月.13例骨缺损完全修复,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红骨髓注射创伤小,疗效明确,并能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是治疗骨不连术后局灶性骨缺损的一种好方法.

  • 硬膜外腔注射脉络宁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郑天源;侯进才;卢锦玲;徐碌琦;高飞宇;杨玉红;万政佐;支满霞

    1999年至2003年用将脉络宁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6例,其中210例完成了36个月远期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 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58例

    作者:朱忠;陈伟富;林列;陈海啸

    肉毒杆菌毒素A是一种嗜神经毒素,常用于神经科多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如面肌痉挛等,效果确切.近几年来,国外陆续报道使用肉毒毒素A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取得满意疗效.自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肱骨外上髁炎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5164 条记录 8/259 页 « 12...567891011...2582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