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采用多种血液净化组合抢救成功急性重度砷中毒合并MODS 1例

    作者:蒋玉红;邹贵勉;车文体;眭维国;戴勇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在冶炼黄金中吸入以砷化氢为主的重金属蒸气后出现头昏、四肢麻木、呕吐、腹胀、双侧腰部胀痛,发病第1d尿量30ml,酱油色,第2d尿闭.入院时T38.7℃,BP98/55mm Hg,急性危重病容,嗜睡状态.发病后24h血常规:WBC24.7×109/L,Hb100g/L,HCT0.319L/L;紧急输红细胞悬液600ml,发病后36h复查血常规提示HCT 0.162L/L,Hb59g/l.肝功能提示胆红素、转氨酶中度异常;肾功能提示BUN18.5mmol/L,Cr453.0 μmol/L;血淀粉酶817u/L;心肌酶谱:LDH11395IU/L,CK 2820IU/L,CK-MB 400IU/L;血砷浓度36.6 μmol/L.

  • 成年动物肝细胞基本培养法筛选暨胆红素代谢实验

    作者:黄永清;陈南清;黄庆山;孙家敏;吴志勇

    目的探讨成年动物肝细胞(adult animal hepatocytes,AAH)基本培养法和胆红素代谢、尿素氮生成的生物活性,寻找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extracorporeal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EBLSS)更理想的生物材料.方法①三种基本成分:合成培养基、血清、胰岛素对成年小白鼠肝细胞作15种组合培养观察长存活期;②用重肝高胆红素血清培养AAH,观察胆红素代谢、尿素氮生成活性.结果含20%同种异体雄性小白鼠灭活血清、10U/ml胰岛素的高糖型DMEM培养基作高密度培养时,第14天时仍有20%的存活率;AAH 3h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各下降28.88%、21.13%、33.63%.结论本模式可作为AAH的基本培养法;AAH可成为EBLSS更理想的生物材料.

  • 冻存时间不同的成年动物肝细胞复苏后对重型肝炎胆红素代谢的效果比较

    作者:黄庆山;陈南清;伍通和;李峥;石添元;詹金美

    目的 实验比较在液氮中冻存时间长短不同的成年动物肝细胞(adult animal hepatocytes,AAH)复苏后对人体重型肝炎胆红素代谢的效果,探讨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extracorporeal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EBLSS)使用冻存复苏AAH的实际意义.方法 采用HE染色镜检肝细胞形态、台盼兰染色计数肝细胞成活率、肝细胞培养并贝克曼生化分析仪检测对重型肝炎胆红素的代谢效果.实验观察液氮中冻存1周、1个月、3个月复苏后的成年小白鼠肝细胞形态、存活率和对重型肝炎胆红素的代谢效果,同时设新鲜分离的肝细胞作对照组.结果 冻存1周、1个月的肝细胞在光镜下形态无明显改变,冻存3个月的肝细胞胞质严重丢失;对照组、冻存1周、1个月、3个月的肝细胞成活率分别为91%、83%、76%、35%(与对照组比较,后三者分别P>0.05,P<0.01,P<0.01);四组肝细胞使重型肝炎总胆红素分别下降27.01%、23.02%、19.58%、2.33%,(与对照比较,后三者分别P<0.01,P<0.001,P<0.001).结论 EBLSS以使用新鲜分离的AAH为佳.

  • 新鲜分离的与预培养的成年肝细胞对胆红素代谢和细胞活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孙家敏;陈南清;瘳红华;石艳芬;陈爱静

    目的 探讨新鲜分离的成年动物肝细胞(adult animal hepatocytes,AAH)与预培养24h的AAH对人体胆红素代谢活性的差异,为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extracorporeal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EBLSS)寻求佳的肝细胞材料应用方案.方法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采用机械分离法获得3个月龄的雄性小白鼠肝细胞,设新鲜分离组与预培养组,两组培养液均用含20%胎牛血清、5胰岛素/ml的高糖型DMEM培养基.新鲜分离组在获取肝细胞后即加入胆红素血清作共培养3h后离心取上清液送检,预培养组对肝细胞作预培养24h再加入胆红素血清继续共培养3h后离心取上清液送检;设不含肝细胞的胆红素血清作对照;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变化;以相同的方法作3次重复实验后分析评估.结果 新鲜分离肝细胞组使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33.91%、39.29%,而直接胆红素变化不大;预培养组使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分别下降8.00%、5.40%.两组总胆红素变化的比较P<0.01(t=3.707),间接胆红素变化的比较P<0.01(t=4.734).以上实验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3次,实验结果均显示新鲜分离的AAH对胆红素的代谢活性优于预培养的AAH.结论 新鲜分离的AAH对胆红素的代谢活性优于预培养的AAH,在EBLSS使用时以新鲜分离的AAH为佳.

  • 聚四氟乙烯纤维束膜外壁附牛血清蛋白吸附胆红素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勇;陆伟;张政朴

    目的 探索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管,并在其外壁附载牛血清白蛋白(BSA)制成一次性血浆滤过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费用合理的血浆净化清除胆红素方式.方法 胆红素吸附试验选取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率为35%,每克MPTFE纤维附载BSA为75mg,用离心浇注法制成血浆滤过器,滤过器面积约为0.35m2.避光,恒温37℃,流速150~250ml/min.血浆在纤维管内循环,利用纤维管内外胆红素浓度梯度差,血浆中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解离扩散通过膜孔并与管壁外附着的BSA再结合,使滤器中胆红素浓度达到平衡;观察血浆中胆红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血浆中胆红素浓度随透析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在100min后趋于平衡,吸附率约为15.26%~32.11%.结论 MPTFE中空纤维管外壁修饰牛血清白蛋白(BSA)滤过吸附胆红素方法对血浆中胆红素有明显降低作用.由于吸附过程不与血浆直接接触,相对于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系统[1]简单,相比血浆灌流吸附解毒方式[2]更安全.

  • 血液灌流治疗肝病15例临床报告

    作者:高志英

    我院于2000年6月到10月,共使用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厂生产的HA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灌流器治疗肝病15例,在降低胆红素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各病人整个灌流治疗过程平稳,无不良反应,详细的临床报告如下: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技术在高黄疸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安萍;金福东;秦浩歌;鞠莹;闻颖;刘劲阳

    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技术是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一种,对血中胆红素有较强的吸附作用[1].

  • 高频超声评价胆红素水平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艳;张秀伦;孙洋;李秀昌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三组:冠心病组31例、高血压组2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41例;37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FMD和反应性充血的血流量变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BIL、IBIL与FMD、反应性充血的血流量变化率间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除年龄、吸烟、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血脂和血糖等影响因素外,TBIL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越低,血管舒张功能越低;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不同清洁肠道药物降低肝癌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作者:游雪梅;莫新少;詹爱丁;钟丽;陈似霞;黎乐群

    目的 探讨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术前清洁肠道药物。方法 将2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25%硫酸镁(A组)、磷酸钠盐口服溶液(B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C组)、乳果糖口服溶液(D组)作为口服清洁肠道药物,于术后第1、3日检测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各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使用4种药物的肠道清洁程度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药物口感、接受度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术前应用硫酸镁和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均可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口感和患者的接受度优于硫酸镁。

  • 新生儿皮肤遮盖与暴露部位经皮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丽华;苏绍玉;胡艳玲;唐军;万兴丽;夏斌;李黎;刘玉兰;黄怡斐;蒲倩婷;刘昌红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光照疗法中皮肤遮盖部位与暴露部位经皮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相关性,为临床在光照疗法中选择经皮胆红素测量部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9日-4月15日收治的11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临床常用的两个皮肤暴露部位及两个遮盖部位作为经皮胆红素的测量部位.在入院时及光照疗法过程中采血监测血清总胆红素值,同时测定暴露部位与遮盖部位的经皮胆红素值.结果 在光照疗法中的4个时间点,2个暴露部位的经皮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遮盖部位中,遮盖的胸骨第二肋正中处皮肤的4次经皮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血清总胆红素大于307.8 μmol/L(18 mg/dl)时,血清总胆红素值均高于经皮胆红素测量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光照疗法中选择皮肤遮盖部位,尤以选择遮盖的胸骨第二肋正中皮肤测量的经皮胆红素值能更准确反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当血清总胆红素值大于307.8 μmol/L(18 mg/dl)时,经皮胆红素测量值不能准确反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 1例母儿血型不合予胎儿宫内输血的护理

    作者:何文婷;蔡玉梅;忻丹帼

    母儿血型不合是指由于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产 生的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胎儿从父亲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减少,此抗原可通过胎盘进 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原抗体反应使红细胞 发生凝集与破坏而出现溶血。本病主要表现为胎儿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症。[1]临床 上以ABO溶血较多见,且ABO溶血99%发生在孕妇为“O”型血者。[2]我科在1998年1 2月收治了1例母儿血型不合,ABO溶血的孕妇,住院111天,行血浆置换术10次,胎儿宫内输 血 2次,目的为换出致敏的红细胞,血清内抗体及胆红素,换入正常红细胞,[3]获得 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孕妇33岁,孕5产1,前3次妊娠均因胎儿水肿综合征于中、晚期引产,1996年人工流产1次, 本次怀孕曾到中心血站检查,排除了因地中海贫血及Rh、Mn等血型不合引起的贫血。查孕妇 血型“O”型,其丈夫血型“A”型,于孕18周来我院抽羊水检查,结果羊水测胎儿血型“A ”,胆红素值为0.6mg/100ml血清(正常值少于0.06mg/100ml血清)。以母儿血型不合、ABO溶 血收住院治疗。住院后给予孕妇进行血浆置换手术及胎儿宫内输血。于怀孕18+4周开 始为孕妇行第1次血浆置换术,在血液细胞分离机中进行,置换出血浆2000ml,根据羊水IgG 抗A抗体效价作参考。正常比值为1:256,术前查IgG抗A抗体为1:2048,术后查IgG抗A抗体 为1:128。在为其孕妇进行了10次血浆置换术后,分别于孕26周、30周在B超监测下为孕妇 进行了2次胎儿宫内输血,输血后查IgG抗A抗体为阴性。治疗后胎儿健康发育。于妊娠35 +1周剖宫娩出一女婴,婴儿出生后无溶血反应,母婴平安出院。

  • 危重病人长链脂肪乳输注时间的研究

    作者:赵承芳;任巧花;贾元青;张江鱼;汪慕华

    目的 探讨长链脂肪乳佳开始输注时间.方法 以重症监护室109例禁食病人为试验对象,均榆注华瑞制药厂生产的20%长链脂肪乳250ml,输注速度为0.20g/min,采用单瓶榆注,时间4h.于第1次榆注结束后6h采血,检验血清浊度、甘油三酯、总胆红素,并与输注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4:00~19:00输注脂肪乳后,血清混浊程度、甘油三酯、总胆红素变化明显低于一天中的其他时间(P<0.01).结论 一天中14:00~19:00输注长链脂肪乳不会影响危重病人其他治疗,如抗生素、血液制品输注,不会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是合适的开始输注时间.

  • 血红素氧合酶-1与中药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苗森;郝华;吴萍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哺乳动物体内血红素氧化的限速酶,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滑面内质网,能降解血红素,产生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二价铁离子(Fe2+)以及胆绿素(biliverdin,BV),后者随即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胆红素(bilimbin,BR).HO存在诱导型HO-1和结构型HO-2、HO-3三种同工酶,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1].其中,HO-1是研究多的同工酶,由于多种抗炎、抗氧化中药的药理作用与其密切相关,HO-1及其下游产物在中药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本就此做如下综述.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P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苏江利;刘玉;夏章勇;杨霞峰;曲怀谦;陈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在不同时间、不同病情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38例)、中型(35例)、重型(25例),另外选取30名体格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不同时期、病情程度不同患者和对照组健康查体者血清中的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清胆红素及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急性期(24 h、3 d、7 d)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P选择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型患者P选择素、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轻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P选择素、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逐渐降低;14 d时,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和胆红素可能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患者时间、病变程度不同,P 选择素和胆红素的水平不同,与超敏 C 反应蛋白呈正相关,测定它们有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治及判断预后。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刘茂;陈剑;刘天民;伍卫;黄丹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 TBIL)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8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记录其TBIL浓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按Gensini积分( GS)高低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纳入58例同期行CAG阴性者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TBIL 水平较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分别高18.9%( P=0.01)、27.6%( P =0.001);轻度病变组TBIL水平较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分别高17.1%( P=0.028)、26.0%( P=0.002);左前降支(LAD)受累组TBIL低于LAD未受累组[(11.99±4.14)μmol/L vs.(13.28±5.06)μmol/L,P<0.05];TBIL与GS呈负相关( r=-0.341,P<0.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BI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受累部位相关,TBIL越低,GS越高,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LAD受累者TBIL较LAD未受累者低;TBIL对冠心病的发生及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 联合检测CA19-9和胆红素在肝胆胰疾病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琦;马俊宝;董志超

    目的 探讨血清CA19-9结合总胆红素检测对肝胆胰疾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的肝胆胰疾病患者12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及总胆红素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良性疾病黄疸患者治疗后血清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疾病患者及良性疾病无黄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良性疾病黄疸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和0.85,P均<0.01),而恶性疾病患者及良性疾病无黄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二者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利用良性疾病黄疸患者治疗前后CA19-9水平变化的显著差异,同时结合CA19-9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CA19-9结合总胆红素检测来鉴别肝胆胰疾病的良恶性.

  • 隐性小肠瘘七例分析

    作者:闫东红;陈智年;徐兵;刘松杰;张观朝;魏定夏;张桂凌;王兆刚;刘衍民

    目的 探讨隐性肠瘘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新乡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胃肠手术后怀疑肠瘘并有腹腔引流并检测引流液胆红素和淀粉酶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引流液颜色性质和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显性肠瘘组26例,非肠瘘组32例,隐性肠瘘组7例.根据三个组的临床观察情况和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总结隐性肠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转归.结果 显性肠瘘患者引流液中的胆红素[(241.35±107.81)μmol/L],淀粉酶[(4086.00±1726.32)U/L]明显高于血中的胆红素与淀粉酶[分别为(44.26±8.17)μmol/L与(63.40±16.42)U/L].非肠瘘组引流液中胆红素及淀粉酶为(15.34±6.28)μmol/L与(34.85±5.64)U/L,明显低于血中的数值[(41.22±5.64)μmol/L和(42.62±7.83)U/L].隐性肠瘘组引流液中的胆红素为(75.28±30.75)μmol/L,淀粉酶为(113.86±46.27)U/L,明显高于血胆红素[(46.53±18.77)μmol/L]和血淀粉酶[(66.30±31.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11,P<0.05).其检测值与显性肠瘘和非肠瘘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隐性肠瘘组患者中有1例持续低热伴腹部局限性轻度压痛,2例出现脓毒血症和轻度腹膜炎,所有患者均经保守疗法治愈,但住院时间较长.结论 隐性肠瘘的临床特征和处理与显性肠瘘、非肠瘘都有所不同,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比显性肠瘘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独立组群.

  • 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敏;陈昌辉;刘会领;牛会琴;李茂军;吴青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CBMC)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脐血,采用明胶/自体血浆贴壁法(gelatin/plasma coatedflasks)分离CBMC.经含有不同浓度胆红素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孵育1 h,再给予脂多糖(LPS)刺激培养细胞,收集单核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CBMC 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 LPS可促进CBMC NF-κB的活化,而胆红素对其有抑制作用,6 mg/dl浓度的胆红素单独即可抑制CBMC NF-κB的活化.先经不同浓度(2.5 mg/dl、6 ms/dl、9 mg/dl、12.9 mg/dl、18mg/dl)胆红素孵育,CBMC NF-κB的活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再接受LPS刺激,低浓度(2.5 mg/d和6 mg/dl)胆红素孵育后的CBMC NF-κB的活化可以恢复,高浓度(12.9 mg/dl和18 mg/dl)胆红素孵育后的CBMC NF-kB的活化仍然受抑制,当胆红素浓度由12.9 mg/dl上升至18 mg/dl时,CBMC NF-κB的活化受抑制程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胆红素可以通过抑制CBMC NF-κB的活性影响单核细胞的免疫功能.

  • 静脉注入胆红素对新生大鼠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邵天伟;陈昌辉;梁小明;骆娟;邹福兰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探讨胆红素对脾磷酸化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和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因子激酶(IK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7~8 d新生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12.0~15.0 g,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Ⅰ组)、脂多糖(LPS)对照组(Ⅱ组)、15 mg/kg胆红素对照组(Ⅲ组)、15 mg/kg胆红素+LPS组(Ⅳa组)、30 mg/kg胆红素+LPS组(Ⅳb组)和50 mg/kg胆红素+LPS组(Ⅳc组),共6组.每组设置2 h、5 h、24 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颈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胆红素(15 mg/kg、30 mg/kg和50 mg/kg)建立新生SD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1 h时腹腔注入LPS 1 mg/kg.在注入胆红素后2 h、5 h和24 h时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单独作用能促进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P<0.05);胆红素单独作用及与LPS共同作用均能够抑制脾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P<0.05),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在注入胆红素2 h和5 h时,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浆总胆红素浓度呈负相关(P<0.01).在2 h、5 h和24 h时,磷酸化IKK与磷酸化TAK1 IOD(SUM)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胆红素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TLRs信号通路中磷酸化TAK1和磷酸化IKK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免疫功能.

  • 结合胆红素酶法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赵建华;王毓三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性更高的酶法血清结合胆红素(CB)测定的新方法.方法在pH 5.5、有氟化钠(NaF)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存在下,胆红素氧化酶(BOD)选择性氧化CB,引起450 nm吸光度下降,计算CB的浓度.结果批内精密度,n=20, =17.65 μmol/L,s=1.15,CV=6.52%和=301.49 μmol/L,s =1.01,CV=0.33%;批间精密度,n=20,=31.50 μmol/L,s=3.12,CV=9.90%和=184.12 μmol/L,s=5.01,CV=2.72%;线性范围至少可达320 μmol/L;选择性抑制物的适浓度,NaF 2.5 mmol/L, NAC 2.5 mmol/L;与重氮法的相关性,Y (酶法)=0.839X (重氮法)-7.965, r=0.969 0.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反应条件,能有效地抑制BOD对游离胆红素的"非特异性"氧化,提高CB测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 胆红素 黄疸 酶法
2227 条记录 8/112 页 « 12...567891011...11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