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作者:栗威;赵劲民

    目的 讨论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 surgery,CAOS)在创伤骨科的应用及其意义. 方法 分析CAOS在创伤骨科应用的现状,总结其应用的价值及相关问题. 结果 目前CAOS在创伤骨科主要应用于脊柱、四肢骨折内固定物的植入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以及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等,而在骨折复位方面的应用很少且技术不成熟,但已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在CAOS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缺点、临床医学评价、手术医生的地位、正确的微创观念等相关问题. 结论 CAOS在创伤骨科手术微创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价值,应处理好一些相关的问题,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 导航引导下腰椎峡部裂的微创外科修复

    作者:朱晓龙;王建;周跃;张正丰;李长青;郑文杰

    目的 探讨于O-arm成像、导航和显微内窥镜下植入椎板螺钉直接修复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5月,采用在显微内窥镜下进行峡部处理和自体髂骨移植,基于O-arm导航下放置椎板螺钉直接修复11例腰椎峡部裂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 ~ 47岁,平均28.4岁.腰痛时间8~ 23个月,平均10.5个月;无下肢神经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提示单节段双侧腰椎峡部裂,相应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无腰椎节段不稳或滑脱;峡部裂位于L4 2例,L5 9例.腰椎间盘退变按照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价,2级退变7例,3级退变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影像学检查峡部修复及螺钉位置;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痛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126 ~ 183 min,平均147.6 min;术中出血量40 ~ 85mL,平均54.9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硬膜撕裂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髂骨供骨区疼痛,3周内消失.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5.7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7.1±2.3)分下降为末次随访时的(1.8±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P=0.01).11例患者共完成22处峡部植骨和22枚螺钉植入,其中7例双侧峡部融合,3例单侧融合,融合时间6~ 10个月,平均7.9个月;1例双侧峡部修复失败,峡部植骨吸收.结论 通过显微内窥镜可有效处理腰椎峡部裂和充分植骨,基于O-arm导航可提高腰椎椎板螺钉植入准确性,峡部直接修复获得良好疗效,并具有微创外科技术优点.

  • ISO-C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小阵;汪国栋;孟乘飞;刘曦明;蔡贤华

    目的 通过与前路切开复位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比较,探讨ISO-C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优势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54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ISO-C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A组),21例采用前路切开复位重建接骨板内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合并伤以及创伤严重度评分(IS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估算为10 ~ 20mL,亦明显少于B组的(524.1±160.1)mL.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1.6个月.A组无1例出现神经、血管损伤;B组2例术后出现下肢神经症状加重,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B组2例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8hA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7±0.7)分,显著低于B组的(8.2±0.8)分(t=-30.463,P=0.000).影像学复查示,骨折复位根据Matta评分标准,A组优21例(63.6%)、良10例(30.3%)、可2例(6.1%);B组优16例(76.2%)、良4例(19.1%)、可1例(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1,P=0.618).两组患者骨折或脱位愈合良好,并恢复行走功能.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A组获优23例(69.7%)、良9例(27.3%)、可1例(3.0%);B组获优14例(66.7%)、良5例(23.8%)、可2例(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1,P=0.591).结论 与前路切开复位重建接骨板内固定相比,ISO-C3D导航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植钉精确、安全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激光导航下的唇裂整复方法

    作者:石冰

    为了更有效提高唇裂的整复效果,本文介绍了一种借助理想面中线做导航线的唇裂整复方法。结果发现,建立过患者内眦中点的垂线的坐标,不受术区操作的影响。以此建立十字激光投射的坐标点所形成的理想面中线,可重复性高,有助于术者观察鼻唇精细解剖结构的畸变移位程度,并使术者在术中操作有了组织移位重建的参考标准,从而便于术者积累经验和提高整复效果,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唇裂整复辅助方法。

    关键词: 唇裂 整复 导航
  • 超声引导下脑室穿刺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杨立斌;贺伟旗;虞俊;杨文涛;匡永勤;顾建文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在神经外科脑室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病例45次接受脑室穿刺,穿刺过程全程采用术中实时超声引导,并利用实时超声监控置管位置和深度,进行适度调整.结果:术中实时超声引导下脑室穿刺准确率大大提高,脑室穿刺一次成功率达100%,术后CT复查结果表明穿刺管位置准确到位,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术中实时超声引导脑室穿刺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 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吴晓波;田建亮;齐晓军

    目的 对比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收治的68例脊柱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微创组(34例,行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手术)和开放组(34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疗效.结果 微创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组,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VAS评分均逐渐显著降低,以微创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微创组Frankel脊髓功能的E级比例为58.8%,明显高于开放组的26.5%(P< 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导航微创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更佳,预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借鉴.

  • 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朱凌云;黄慧;汤丽萍

    目的 探讨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11例脑胶质瘤患者行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过敏实验等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监测,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肿瘤全切9例(81.2%),次全切2例(18.8%).术后患者均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尿液呈明亮黄色,1~2 d后上述症状自然消失.未发现患者视物有黄色或粉红色感觉等因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荧光导航手术具有手术准确、手术全切率及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是保证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

  • 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蛛网膜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高昕;程国杰;赵晓辉;董红云;贾薇;孙梅丽;秦黎明

    目的 总结使用影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蛛网膜囊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术后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详细周密的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出院随访2~10个月,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蛛网膜囊肿手术,同时配合积极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 运用GPS导航技术构建"120"指挥调度网络

    作者:张桦;贾清旺;庄辉坤;周强;谢建琴

    以配置有地理信息电子地图的GPS车载终端为基础,运用导航技术和2.5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导航和实时动态路径引导相结合,缩短救护车在途时间,达到快速反应、高效施救的急救服务目标.

  • 导航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护理

    作者:管付岩

    目的:探讨导航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护理.方法: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C A S-R-2型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引导行钻孔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手术的病人的术前宣教、术后头部引流的护理及药物使用的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脑立体定向手术虽然有各种优点,亦有其局限性及危险性.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颅内出血等并发症,这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辉;鲁开化;郭树忠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近20年来已成为整形外科领域研究应用的方向之一.本文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整形外科面积测量与结构分析、手术设计与模拟、术中导航、辅助预制假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分析、计算机整形专家系统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需解决的问题及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 应用数字化模板导航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内固定(附9例报告)

    作者:李栋平;邓洵鼎;朱兴宝;黄伟;王典春;封雨;杨云华;秦培韬;王宇飞;陆声

    目的 结合人体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技术及快速成形技术,设计一种新的颈椎弓根后路螺钉内固定方法.方法 采集患者CT原始三维数据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导入三维重建软件Amira 3.1,虚拟图像上采集拟固定椎弓根数据,应用逆向成形技术(RE)设计进针导航模板,利用激光快速成形(RP)技术制作颈椎模型和导航模板.在该模板导航下,后路螺钉内固定治疗9例颅底畸形.术中利用制作的导航模板与颈椎的后部结构相贴合,通过导航孔进行颈椎椎弓根的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术后根据X平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 结果建立制作个体化颈椎导航模板的方法,通过RE、RP技术生产出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适用于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内固定. 结论利用RE和RP技术为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内固定定位、固定提供了一种全新、准确、安全、可靠的方法,在神经外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颅颈交界和胸腰椎椎弓根的固定.

  • 新型脊柱定位仪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作伟;吴浩;陈赞;王兴文;袁庆国;菅凤增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定位仪,通过脊柱标本椎弓根穿刺验证定位仪的实用性与定位准确性.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脊柱定位仪,选择4具成人脊柱尸体标本,使用脊柱定位仪对尸体标本的椎弓根进行穿刺,测量椎弓根内、外缘的穿刺点与提前计划的理想穿刺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穿刺针的大偏差数值计算穿刺的优良率.结果 共穿刺了尸体标本L1-S1的48个椎弓根,椎弓根外缘穿刺点与理想穿刺点的偏差距离在正位X光片上为:0~6.0 mm,平均1.8 mm;侧位X光片上为:0 ~7.0 mm,平均1.6mm.椎弓根内缘穿刺点与理想穿刺点的偏差距离为在正位X光片上为:0~6.4 mm,平均2.0 mm;侧位X光片上为:0~7.3 mm,平均1.9 mm.穿刺的大偏差距离为:0~7.3 mm,平均2.4 mm.穿刺结果,优:34例(70.8%);良:10例(20.8%);差:4例(8.3%),优良率为91.7%.结论 新型脊柱定位仪在椎弓根穿刺试验中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具有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精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垂体大腺瘤的神经导航经蝶手术治疗

    作者:

    目的探讨在向鞍上和鞍旁生长的垂体大腺瘤的经蝶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7年至2003年,在经蝶手术中应用导航系统治疗向鞍上和鞍旁生长的垂体大腺瘤63例(男性41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8.3岁).在传统的经蝶入路基础上,术前行CT或MRI扫描定位以及数据的三维重建,术中在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鞍区及邻近结构的实时动态解剖定位.同时还对导航系统的精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全切26例,近全切除36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内分泌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5例,占23.8%,死亡1例,死亡率1.6%.导航系统定位具有足够的精确性,平均误差(2.3±1.1)mm.结论导航系统应用于垂体大腺瘤经蝶手术,有助于术中精确、动态地鉴别蝶窦和鞍区解剖结构,准确判断肿瘤切除情况,保护正常神经血管,避免了传统手术模式术中使用X射线的副作用,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有一定帮助.

  • 让伦理学为医学和生命科学导航——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美关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保护研讨会召开

    作者:段晓宏

    2001年10月19日一24日,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美关于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保护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来自中方的北京大学副校长韩启德院士,卫生部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彭瑞聪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代表陈洁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邱仁宗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李本富教授等156位代表和来自美方的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M.Roy Schwarz教授,耶鲁大学医学院人体研究委员会的Robert John Levine教授,芝加哥大学Maclean临床医学伦理中心的Mark Siegler教授,密尼苏达大学生物伦理中心的Jeffrey Kahn博士等2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为期六天的会议,紧紧围绕着两个主议题:一是面向21世纪医学伦理学:生命·健康·改革;二是关于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保护研究.会议的分议题包括: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伦理问题;医疗纠纷处理的伦理问题;医疗事故鉴定中的伦理问题;医院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药品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卫生资源分配中的伦理问题;人类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原则;人类基因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问题;中外医学伦理学比较研究;中美人体实验的历史、特殊人群的具体问题、对试验,及研究者的监督问题、研究人员的作用、研究的特殊挑战及知情同意、利益冲突等等.在中华医学伦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上,李本富、张金钟、冯忠堂、孙福川、孙慕义等教授分别主持了大会交流.第四军医大学郭照江教授第一个作大会发言,报告的题目是"通过独立的伦理委员会保护受试者权益".他概述了我国通过独立的伦理委员会,维护人体实验中受试者权益的基本状况.强调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是开展临床药理实验首先的、必要的前提.在发言中他还介绍了本校履行医学伦理委员会职责、维护受试者权益的三点做法:1)坚持工作的独立性:委员会不介入具体的实验过程,不对具体的技术指标作任何评估,且不与试验者和受试者发生任何利益关系.2)坚持正确的审查原则:审查该项试验对受试者的危害是否小,试验的风险与效益之比是否恰当,对受试者的选择有无偏向,是否取得受试者书面形式的知情同意书等等.3)坚持会议和会签制度:审查项目一定要多数委员参与并一致同意,以书面形式开具审查批准书;审查任何项目时,均须提供"研究方案"、"修改方案"、"知情同意书"等有关资料,并在详细评阅后作出评审结论等.郭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大家对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和保护受试者权益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有意义的讨论.郭教授对代表们的提问一一作了解答.大会第二个发言人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樊民胜教授,他的<医学目的再思考>一文,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卫生事业改革的原因及改革中我们得到和失去的东西,提出了医学目的不可偏离.此外,王世一教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几个伦理难题及其对策>、伍天章教授的<健康道德与社会责任>、孙福川教授的<医伦素质培养: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基本建设>等论文均引起与会代表的兴趣,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中美关于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保护研讨会上,大会中方主席韩启德院士指出:2l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对于从事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实践的人来说,这一预言已初见端倪,且使人兴奋.但是在兴奋之余总还是有一丝遗憾和困惑:在生物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前进的每一步行程中,人体试验都是科研工作者既心痛又无奈的选择.当我们站在受试者角度去看人体试验这一行为时,不难看到人体实验本身所具有的道德价值,人体实验受试者的价值必须肯定.在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时代,如何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发展与人体实验受试者利益之间寻求恰到好处的切合点,是一个值得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研究迅猛发展的时刻,确保科研合乎伦理性地发展,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良知也是一个国家对公民的良能.大会美方主席M.Roy Schwarz教授指出:在医学领域中,尽管中美双方历史背景有极大的差异,但是核心价值观却是一样的.他认为每个职业都有四个基本要素,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是其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一个职业还要有自己科学知识体系,获取这些知识的培养过程和实际操作标准.其中为神圣而又重要的部分是伦理准则.医学中的伦理准则主要体现在医患关系上.医生病人的交往中为敏感的问题无过于用人体科学试验,这也是容易被滥用并产生误解的领域.卫生部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彭瑞聪教授提交了<关于伦理委员会组成工作原则>的提纲,供大会进行讨论.内容主要包括伦理委员会的组成、伦理委员会遵循的原则、伦理委员会审查的内容、审查的程序、IRB的记录及文件归档等.社科院邱仁宗教授就人体试验的利益冲突这一问题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与会代表加深了对利益冲突的概念理解,通过对利益冲突情况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伦理冲突的方法.李本富教授就人体试验中的知情同意原则同大家进行了交流.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来自美国的13位专家也分别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闭幕式上,韩启德院士和M.Roy Schwarz教授作了精彩的闭幕讲演.韩启德院士首先祝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感谢本次会议的主办者以及所有参会的各方代表对会议取得成功作出的贡献.他肯定了本次会议对面向21世纪医学伦理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说,美国同行带来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做法、知识,对各个地方的具体实际进行了指导,尤其在受试者保护伦理方面走到了前面.他们的做法建筑在现代科学、现代法制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我国在医学伦理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东西不成熟,比美国同行落后,我们希望我国的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研究能够在符合中国国情的伦理观及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指导下不断前进.今后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加强在医学领域中的合作,也要加强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地球上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做.M. Roy Schwarz教授在闭幕讲演中说,他对会议结果非常满意,更满意中国同行做出的努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对医学领域中的伦理挑战敏感多了.他以清晰的图表方式总结了此次会议中的热点问题,即患者与知情同意、实验设计、利益冲突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现在对伦理学专家而言,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帮助临床人员抵挡住诱惑,避免作出不人道的事情,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公众的信任从何而来,首先是医生的形象.现在,美国医生的形象在不断下降,尽管美国作出了许多规章,但未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只有积极吸取经验教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不断做出好的工作,才能成为榜样.中华医学伦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中美关于临床试验和生物医学实验中人体受试者保护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闭幕了.会议显示了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已成为新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里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必要的、有益的,对解决人们所面临的伦理难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地球上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做.在医学领域应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已成为与会者的共识,大家认为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教育.

  • 《傅青主女科》用药的临床体会

    作者:杨洁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影响较大的现代医学导航的妇科专著,该书对传统药物的运用,颇有独到之处.本人根据傅氏用药特点并结合临床应用,收到较好疗效.

  • 虚拟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刘景丰;林科灿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the liver using CT scan or MRI data improves surgical planning.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hepatectomy facilitates intraope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 vascular anatomy and control of the hepatic blood flew,and accurately predicts the volume of liver to be resected and surgical margins.Preoperative virtual hepatectomy might be useful not only to facilitate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 but also to improve therapeutic efficacy. A virtual navigation system enables users to revert to previously recorded digital imaging data at any time du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ocedures.The spatial information gain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facilitates an appropriate needle path to the target and projects the intended ablation area in three dimenisions.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ssisted by this navigation system may substantially improve as it is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ugmented reality superimposes the pre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 liver model onto the real intraoperative view of the patient.Augmented reality provides surgeons with a transparent view of the liver and guides surgeons by providing virtual augmentation of their real surgical tools.These virtally augmented tools are tracked in real-time during the procedure,thereby optimizing therapy.

  • 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红梅;刘秉文

    简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

    关键词: 期刊 网络 信息 导航
  • 脊柱导航系统在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都江胜;赵毓军;王小铁

    目的:探讨脊柱导航系统在腰椎爆裂骨折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4~56岁,平均42岁。22例采用脊柱导航(导航组)、18例采用传统X线透视法(传统组)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并评估术后椎体高度改善程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和螺钉位置精准度。结果导航组平均手术时间与传统组相似、出血量低于传统组,螺钉位置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未发现手术近期并发症。结论脊柱导航系统使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更简便、精确和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郭春生;金冶华;单军;赵江涛;冷重光

    目的 对计算机导航三维影像系统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17 例患者采用计算机导航三维影像系统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并采用术中三维影像系统评估螺钉位置的精确性,术后应用CT做椎弓根扫描,分析椎弓根钉位置的优良率.结果 螺钉位置优良率高,无误植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计算机导航三维影像系统使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更精确、更安全,为脊柱手术精确化、微创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关键词: 导航 脊柱 椎弓根
248 条记录 12/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