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材芍药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史昆波;盛振环;郝士友

    目的:建立中药材芍药新的鉴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鉴定分析方法.结果:获得中药材芍药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和特征标记峰值以及中药材芍药的不同品种白芍和赤芍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结果.结论: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芍药的分析鉴定.

  • 四大产地白芍的种质调查

    作者:查良平;杨俊;彭华胜;胡海波

    目的:调查当前毫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和菏泽白芍的种质现状,澄清四大产地白芍种质.方法:对安徽毫州、山东菏泽、四川中江与浙江磐安等白芍主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各产地白芍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毫州 芍药、杭州芍药和菏泽芍药花均为单瓣,与历代本草推崇的白芍种质相一致;四川芍药花复瓣,可供观赏.结论:不同产地白芍种质不同;杭白芍栽培历史久,但目前种质已面临濒危.

    关键词: 芍药 白芍 产地
  • 正交法研究芍药生长过程中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

    作者:陈暄;王康才;吴美丽;杭悦宇;周义峰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对不同生长年限芍药的影响,探讨平衡施肥.方法:不重复三因素三水平混杂正交试验设计,以芍药根的鲜重、芽头数、分根数作试验指标.结果:氮、磷、钾肥对一年、二年和三年芍药的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而四年生受氮肥的影响较明显.结论:第一年芍药尤其是氮肥和磷肥作用明显;二年和三年生芍药应补充一定量氮、磷、钾肥;四年生的芍药则主要需要增施氮肥.

  • UHPLC测定不同产地芍药根的有效成分

    作者:刘永强;马越;杨博文;肖佳佳;龙飞;许志刚;吕光华

    目的:以芍药苷等多种有效成分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芍药根的质量.方法:从四川、浙江和安徽三大芍药(白芍)主产区采集了66份芍药根样品,应用UHPLC-DAD技术测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没食子酸、儿茶素的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芍药根中这8种有效成分在30 min内分离良好,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n=6),加样回收率为95.94% ~ 100.92% (n =6).四川、浙江、安徽产的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40.54 mg/g(n=23)、33.09 mg/g(n =22)、39.47 mg/g(n=21).三大芍药产地的样品中这8种有效成分经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为0.4435(n=23,四川)、0.0122(n=22,浙江)和-4.9850(n=21,安徽).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和6年生芍药根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24.76(n =2)、37.17(n=16)、37.83(n =23)、39.71(n=16)和37.45 mg/g(n=7).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芍药根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以芍药苷或多种有效成分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四川、浙江和安徽种植芍药根的质量不同,以四川产的芍药根优;根据产量和质量综合分析,芍药根的采收以3~4年生为宜.

  • 中药清胆胶囊药理实验研究

    作者:张清华

    由山栀子、茵陈、芍药、金钱草、郁金、茯苓和陈皮等中药组成的清胆胶囊进行了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清胆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可持续4 h以上,能明显增加胆汁流量,而对胆汁成分无明显影响;对异硫氰酸-1-奈酯(ANIT)所致大鼠阻塞性黄疸无明显作用;对Ach引起的胆囊肌条收缩活动有明显对抗作用.

  • 经方中枳实配伍应用规律探析

    作者:王倩;曲夷

    考查《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枳实的19首经方以及相关的61段条文,通过对经方比例、 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的枳实应为今之枳壳,并总结出对应相关的病位病证的枳实配伍用药及炮制方法:(1)病位在心、 胸,症状表现有"痞"、"硬"、"烦"者,常配伍生姜、 栀子、 桂枝、 柴胡、 薤白;(2)病位在腹,症状表现为"满"、"痛"者,常配伍厚朴、 大黄;(3)症见大便不通者,必与厚朴、 大黄同用;(4)与血分药大黄、 芍药同用,需采用"炙"、"烧"、"水渍炙干"等炮制方法,以除其苦燥之性,烧黑入血行气.

  • 宫廷补益药茶

    作者:丁兆光

    七、脾胃疾患防治篇芍药甘草茶[配方]:芍药十八克,甘草炙九克.[主治]:腹部痛及脚腿急疼痛.[配制]:上药研成粗末,沸水冲泡,盖闷,去渣饮用,于日内饮完,一日一剂.

  • 中药配伍:"反""畏"之中藏玄机

    作者:原所贤

    "本草言明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芜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这就是有名的"十八反歌诀".所谓"十八反",即: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 温中补虚名方——小建中汤

    作者:耿俊英;任天池

    小建中汤始见于东汉末年张忡景的<伤寒论>一书.[组成]饴糖30克,芍药18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桂枝、生姜各9克(编者注:均为现代剂量).

  • 治便秘4法

    作者:张晓明

    治则1:润肠通便方药:麻仁丸加减.用法:麻子仁500克、芍药250克、枳实250克、大黄500克、厚朴250克、杏仁去皮尖25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每日2~3次.也可用麻子仁30克、芍药9克、枳实12克、熟大黄6克、厚朴12克、杏仁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编者注:本方较繁杂,制作不便,一般中药店有成药出售).

  • 这些中药和西药不可同服

    作者:郭华亮

    疏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
      原因:疏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作用相反,合用会相抵药效。

  • 桂枝茯苓丸的新用途

    作者:王豪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本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共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少腹宿有包块,按之腹痛挛急,或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 逍遥散治验举隅

    作者:齐瑛;吴少波

    逍遥散方出自<和剂局方>,由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煨姜、甘草、薄荷组成.原为治疗肝郁脾虚所致的两肋胀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疲乏食少而设.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笔者以异病同治之法,应用该方加减化裁治疗杂证.均获得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 大柴胡汤在妇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严文飞

    大柴胡汤系仲景方,为和解少阳兼泻阳明热结而设,方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组成,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笔者在临床上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多种妇科急性感染性疾病,均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举验案数则,供同道参考.

  • 从《黄帝内经》浅析真武汤中芍药的作用

    作者:刘杰;陈锋;俞芳

    真武汤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方剂,但是对其方中芍药的作用争议较大.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理论,我们认为芍药在该方中通过泻肝木减轻肝木对脾土的乘制,间接起到健脾土的作用.

  • 浅析《伤寒论》下利病证治中去用大黄、芍药问题

    作者:刘定承;赵鸣芳;凌云

    《伤寒论》六经病篇皆有下利,对于下利的治疗,明确用方的条文42条,涉及方剂32首,从太阴病篇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切入,再联系《伤寒论》其余篇章,探讨下利治疗中怎样使用大黄、芍药.希望借此加深对经方的认识,为现今临床治疗下利提供参考.

  • 《金匮要略》芍药用法浅析

    作者:毛兰芳;汪龙德;张宏伟;程秋实

    芍药为临床常用药,古方中常用之,仲景《金匮要略》载方205首中就芍药一味用方40首.芍药有白芍与赤芍之别,而在古方中常赤白不分,均以芍药称之,《金匮要略》中亦未明确分之.1 赤白之分芍药之名初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中品,“芍药,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该书首述功效和产地,却未明确其炮制方法,故而无法区分芍药之赤白.梁·陶弘景始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

  • 芍药利尿效用考

    作者:李明;尚力;郎卿;温欢欢;侯佳奇;唐佳韵

    芍药利小便的记载始见于《本经》,然芍药有赤白之分,汉人尝混淆用之.何种芍药能利尿又缘何起效?本文通过古今本草著作及临床验案研究,认为赤、白芍均可利尿,赤芍缘于化瘀,白芍功在滋阴.

    关键词: 芍药 利尿 考证
  • 真武汤治验二则

    作者:王立成

    真武汤主治阳虚水气为患.寒水之气攻表于,则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里,则为腹痛不利;上逆犯肺,则为咳喘;停滞于中,胃气上逆则为呕吐;停滞于下焦,膀胱气化不行,则为小便不利.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因为肾阳衰微,水气不化,与阴寒之气搏结而成.属异病同治,故治疗上皆用真武汤湿阳祛寒以散水气.现将误汗伤阳,阳虚水气上逆犯肺而致哮喘和脾肾阳虚水寒相博而见慢性下利治验二则报道如下.

  • 芍药、当归配伍治疗痛经的比例研究

    作者:伍倩;常宏

    目的:探讨芍药、当归配伍治疗痛经的比例.方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及芍药、当归配伍Ⅰ、Ⅱ、Ⅲ组(其中芍药与当归比例分别为3:1、2:1、1:1),各采用抗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小鼠尾血栓、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小鼠肉芽肿实验,探讨不同配伍比例在抗痛经作用、抑制血栓形成和抗炎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芍药、当归配伍Ⅰ、Ⅱ组在抗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实验中能显著延长催产素所致痛经潜伏期(P<0.01),显著或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P<0.05);显著降低小鼠尾血栓形成率(P<0.001,P<0.01),其血栓形成抑制率分别为46.31%、47.40%;显著抑制小鼠棉球肉芽增生肿胀(P<0.01),大肉芽肿胀抑制率为58.7%(Ⅱ组).各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芍药、当归按3:1和2:1配伍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配伍比例(1:1).

402 条记录 15/21 页 « 12...1213141516171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