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AS/RAF突变与MSI状态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琪

    近几年,结直肠癌中的分子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对如何通过分子表达的不同来选择佳治疗方案也有了更深的认识.RAS/RAF基因是染色体不稳定性(CIN)通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的研究显示RAS/RAF突变的患者有机会接受靶向MAP激酶信号传导通路中的EGFR-KRAS/BRAF-MEK抑制剂的联合治疗,从而为预后不良的RAS/RAF突变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日前,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已经被确认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PD-1治疗的分子标志物.但是MSI对患者是否应接受免疫治疗的预测仍存在些许偏差,相信更为完美的预测靶点肿瘤突变负荷(TMB)将在不久的将来应用于指导临床进行免疫治疗.RAS/RAF突变及MSI状态的研究进展,为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了美好前景.

  • 高剂量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作者:魏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能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效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和延缓慢性肾脏疾病(CKD)的进展.我院对高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做了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吴娱;马坤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潜在的进展性疾病,随病程的进展,具体可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来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RAS系统强的血管活性物质之一,可诱导肝脏发生脂肪沉积、胰岛素抵抗(IR)、炎性反应、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等,这些都与肝脏终发生脂肪变性有关.此文对RAS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心房颤动与RAS抑制药物一类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戚文航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正在不断增高,将成为新世纪心血管疾病中的一大新流行疾病,尽管有关Af的基础、临床的研究近年来都有很大进步,但迄今为止在Af的有效治疗上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在高危人群中采取措施预防它的发生町谓基本空白,纵然,近年来不断有高血压、心衰等大型临床试验或研究的发表,但很少把Af的发生列入为预设终点进行观察.

  • K-ras基因点突变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兴玲;朱萱;张焜和

    背景:传统的放射或超声检查早期诊断胰腺癌非常困难.目的:研究胰腺良、恶性病变中的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情况,探讨K-ras基因点突变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3例胰腺癌和12例胰腺良性病变标本,经DNA提取后,行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借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有无K-ras基因点突变.结果: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组织的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率分别为65.2%(15/23)和33.3%(4/12)(P<0.05).结论:K-ras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胰腺癌,尤其是早期胰腺癌的诊断.

  • 维甲酸抑制人胃癌细胞株层粘素受体基因和原癌基因C-Ha-ras mRNA的表达

    作者:孙月霞;许伟榕;朱敏;何震平;陈诗书

    目的:研究维甲酸(R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层粘素受体(LNR)基因和原癌基因C-Ha-ra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标记LNR探针和C-Ha-ras探针,对人胃癌细胞(分为经RA处理及未经RA处理两组)中LNR和C-Ha-ras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经RA处理的人胃癌细胞LNR mRNA表达较未经RA处理者显著降低(P<0.01~0.001);C-Ha-ras转录水平亦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RA可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LNR和C-Ha-ras基因的表达.

  • 乳头状甲状腺癌抑癌基因TSHR、P16和RAS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作者:戴亚丽;叶静;张帆;林远;彭卫群;卢东辉;韩令川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P16和RAS 3个抑癌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32例对照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提取RNA后,以RT-PCR检测3个抑癌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3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并对3个抑癌基因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组织随机进行测序.结果 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有34例(68.0%)TSHR基因、27例(54.0%)P16基因、30例(60.0%)RAS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32例对照组织中,有7例(21.9%)TSHR基因、5例(15.6%)P16基因、10例(31.3%)RAS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乳头状甲状腺癌组TSHR、P16、RA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SHR、P16和RAS mRN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织(0.41±0.11对0.63±0.08,0.51±0.17对0.72±0.22,0.56±0.10对0.67±0.16,均P<0.05).经DNA测序证实,3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其CpG岛碱基未发生改变,仍为CG;未发生甲基化的碱基由CG变为TG.结论 3个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均相关.

  • 胰腺癌高危人群外周血K-ras12密码子和K-ras13密码子突变的定量检测和意义

    作者:朱艳平;王丽华;高军;李泉江;金晶;李兆申

    目的 探讨胰腺癌高危人群外周血K-ras12密码子和K-ras13密码子突变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有胰腺癌高危因素且诊断明确者160例,其中终确诊胰腺癌36例,慢性胰腺炎(CP)36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6例,其他恶性肿瘤16例,胰腺良性肿瘤13例,胆总管结石13例,其他良性疾病40例.采集所有入选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以肽核酸钳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12密码子和K-ras13密码子突变量.两组间突变量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根据ROC曲线计算K-ras12和K-ras13突变阳性判定值和突变阳性率.结果 胰腺癌组K-ras12密码子突变量[1154(2207)]与其他良性疾病组[476(973)]、CP组[446 (808)]、胆总管结石组[357(5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02、446、117,P均<0.05).胰腺癌组K-ras13密码子突变量与其他良性疾病组、CP组、胆总管结石组、AIP组、胰腺良性肿瘤组、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ras12密码子突变量>1000拷贝为K-ras12突变阳性判定值时,胰腺癌和非胰腺癌的K-ras12突变阳性率分别为55.6%(20/36)和25.0%(31/124),以K-ras12突变鉴别胰腺癌和非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4,具鉴别诊断价值(P=0.003).以K-ras13突变鉴别胰腺癌与非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22,无鉴别诊断价值(P=0.695).吸烟者和不吸烟者的K-ras13密码子突变量[分别为943(1510)和57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79,P=0.010).结论 外周血K-ras12突变或可用于胰腺癌的筛查.

  •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作者:叶梅;夏冰;郭秋莎;周峰;刘铭球;章晓联

    目的 研究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1A基因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54例原发性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逆转录(RT)-PCR检测RASSF1A mRNA表达,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化法检测RASSF1A蛋白表达.结果 RT-PCR及Western印迹显示RASSF1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A值分别为0.2589±0.2407比0.5448±0.2971;0.1874±0.0737比0.6654±0.2201,P值均<0.01).免疫组化分析显示,RASSF1A在所有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均阳性,积分范围为1-12,均值7.94±3.75;而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则明显减弱或缺失,积分范围为0~6,均值1.07±1.61.RASSF1A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1).此外,RASSF1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分期显著相关.结论 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缺失或低下,且与胃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 PNRC肽通过影响Ras信号途径抑制BT-474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彬;王越;胡晨;阳玉鹏;李渝萍;娄桂予;张艳;何凤田;周度金

    背景与目的:根据富含脯氨酸的核受体辅调节蛋白(proline-rich nuclear receptor coregulatory protein,PNRC)与Grb2相互作用位点资料和其他基于干扰Grb2/SH3与SOS的相互作用的富含脯氨酸短肽的设计原则,我们设计、合成了基于PNRC的抗Ras、PTD融合多肽(PTD-PARP),研究该多肽在BT474乳腺癌细胞中对Ras信号途径的影响及其抗肿瘤增殖活性.方法:用多肽合成仪合成PNRC的抗Ras PTD融合多肽PTD-PARP和其单独的PTD多肽.以PTD多肽为对照,将增加浓度的PTD-PARP与分离的、EGF刺激的BT474细胞裂解物共温育,采用免疫共沉淀结合Western blot检测Grb2免疫共沉淀复合物中SOS和PNRC的含量情况.用PTD-PARP-琼脂糖凝胶4B活化偶联磁珠免疫共沉淀BT474细胞裂解物,采用P13K,Nck和Grb2的抗体检测沉淀复合物中这些含SH3结构域的蛋白与PTD-PARP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TD-PARP对EGF刺激的BT474细胞内Ras和MAPK活化的影响.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考察PTD-PARP对BT47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PTD-PARP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SOS、PNRC与Grb2的结合,它与Grb2的结合具有特异性,PTD-PARP能降低BT474细胞中EGF刺激的Ras和MAKP活化,并能显著抑制BT474细胞的体外软琼脂克隆形成.结论:PNRC抗Ras PTD融合多肽可通过影响Ras信号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关键词: PNRC 多肽 PTD RAS 信号传导
  • Herceptin与卡铂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及其机制

    作者:王巍;辛哓燕;刘玉;李璞媛;丁烨

    目的:探讨Herceptin(Her)对宫颈腺癌HeLa、鳞癌SiHa细胞的抑制差异,以及与卡铂(carboplatin,CBP)的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Her 5、10、20、40、80μg/ml和CBP 0.5、1、2、4、8μg/ml分别组成单药组和Her+CBP联合用药组[(10+1)、(20+2)、(40+4)μg/ml],另设不加药对照组,分别作用于HeLa和SiHa细胞. MTT法检测Her对HeLa、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与CBP的协同作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用药后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细胞用药后her-2/neu和ra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R-2/neu和Ras蛋白的表达.结果: Her能明显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与CBP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P<0.05,P<0.01).Her能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与CBP联合作用后凋亡率更高,使细胞周期进一步阻滞于G2期,同时降低S期比例.用药后her-2/neu和ra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药物的抑制作用在宫颈腺癌Hela细胞中更明显些.结论: Her单药或与CBP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SiHa细胞生长,Her与CBP的协同作用与细胞周期的双重阻滞有关,且在腺癌HeLa细胞中更明显;Her通过抑制Ras/MAPK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 MicroRNA let-7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为正;叶鸿飞;赵健;姜安丽

    为肿瘤抑制因子负性调控多种癌基因,如RAS、高迁移率蛋白A2基因(his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2,HMGA2)等;同时也负性凋控多种细胞周期调节冈子,如CDC25A、CDK6、Cyclin D2.let-7在肺癌组织中起到了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新靶标.

  • 肝肿瘤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抗氧化应激机制的探讨

    作者:庄云芳;李慧玲;姚亮;崔海鹏;董建一;陈军;王福金;王爱国;王靖宇

    目的:探讨癌基因Ras诱导小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功能的障碍及肝肿瘤细胞抗氧化应激反应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集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健康雄性小鼠的肝组织(正常对照).采用比色法定量检测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对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线粒体复合物关键酶NADH脱氢酶(辅酶)1α亚基12[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1 alpha subcomplex 12,Ndufa12]、NADH脱氢酶(辅酶)铁硫蛋白6[NADH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Fe-S protein 6,Ndufs6]、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结合蛋白(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binding protein,Uqcr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7a2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Ⅶa polypeptide 2,Cox7a2)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Bcl-2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健康雄性小鼠肝组织相比,H-ras12V转基因雄性小鼠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均显著降低(F=14.26,P=0.003);转基因小鼠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dufa12、Ndufs6、Uqcrb 和Cox7a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18.55,P=0.001;F=7.06,P=0.014;F=12.81,P=0.002;F=10.51,P=0.004).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转基因小鼠肝癌组织相比,转基因小鼠癌旁组织中ROS的水平显著升高(F=31.35,P=0.001);Bcl-2和Ucp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F=20.29,P=0.002;F=15.51,P=0.001).结论:癌基因Ras的表达直接下调了肝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关键酶的表达,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并上调细胞内ROS的水平.肝癌细胞通过促进Bcl-2和Ucp2的表达降低线粒体产生的ROS,进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 H-ras12V转基因肝癌小鼠的遗传不稳定性分析

    作者:李慧玲;董建一;陈军;王福金;王爱国;王靖宇

    目的:探讨H-ras12V转基因小鼠的肝癌发生与遗传不稳定性的关系,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微卫星标志物的PCR-放射自显影法检测H-ras12V转基因雌雄小鼠肝癌及其周围组织的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杂合性保留(retention of heterozygosity,R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FCM法分别分析该转基因雌雄小鼠肝组织中H-ras12V癌基因表达水平和ROS水平.结果:仅雌雄转基因小鼠肝癌组织中伴有LOH发生;所有小鼠均发现伴有ROH,但转基因小鼠肝癌组织中ROH检出率与非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相比显著增高(P<0.05);所有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出MSI.转基因小鼠的H-ras12V癌基因表达和ROS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小鼠,且雄性小鼠显著高于雌性小鼠(P<0.05).结论:H-ras12V癌基因可能通过诱导ROS水平增高,进一步引起遗传不稳定性.这可能是H-ras12V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 结直肠癌不同病变阶段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沈永奇;叶韵斌;郑雄伟;力超;陈强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不同病变阶段K-ras基因变化及其对结直肠癌演变的影响.方法:提取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结直肠腺瘤和相应正常结直肠组织的DNA各20 份,经PCR扩增,对产物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正常结直肠组织均表达野生型K-ras基因,结直肠腺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的K-ras突变率分别为20.0%(4/20)、30.0%(6/20)、25.0%(5/20)和30.0%(6/20),有3例远处转移灶出现复合突变.在发生K-ras突变的标本中,结直肠腺瘤、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的突变类型与原发灶的一致性分别为0%(0/4)、40.0%(2/5)和50.0%(3/6).结论:结直肠腺瘤、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不宜作为临床检测K-ras突变的常规标本,但在无法获得原发灶标本时,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的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K-ras基因可能在多阶段发生多次不同的突变.

  • 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燕红;倪雯婷;陈文星;陆茵

    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v-Ki-ras2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v-Ki-ras2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因突变时患者极易出现复发和转移,严重影响了直结肠癌的治疗进程.耐药是肿瘤治疗中的主要问题,K-Ras基因突变型直结肠癌的耐药问题尤其突出,且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对策.随着对K-Ras基因突变后,肿瘤耐药、复发和转移机制研究的增多,直结肠癌分子标志物不断被发现,新型药物及相应的联合用药方案不断出现,K-Ras突变型直结肠癌的治疗也愈来愈趋向合理化,但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就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的研究近况,从其突变特征、治疗难点、研究突破和未来预测等方面对K-Ras基因突变型直结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后续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 ras癌基因表达与恶性多形性腺瘤预后的相关分析

    作者:郭小玲;魏奉才;孙善珍;王振岸

    目的研究ras基因表达与恶性多形性腺瘤(MPA)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随访40例MPA,应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检测ras基因产物(ras p21)在MPA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as p21 阳性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P<0.01),生存期亦显著延长;未复发组的ras p21阳性率显著高于复发组(P<0.05).结论 ras p21表达水平与MPA的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基因 RAS 涎腺肿瘤 预后
  • 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严昉;陈连军

    维甲酸类药物(retinoic acids,RAs)是一组与维生素A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的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衍生物,是维持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

  • 靶向于SW1990细胞K-ras exon 1反义RNA腺病毒的构建

    作者:吕纯业;邵成浩;胡先贵

    目的:构建靶向于SW1990细胞K-ras exon 1序列的反义RNA腺病毒,观察其对SW199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K-ras exon 1 cDNA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CMV,筛选出反向插入的克隆,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大肠杆菌BJ5183,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重组质粒.腺病毒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腺病毒载体Ad-LacZ转染SW1990细胞,X-gal染色观察感染效率.重组腺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MTT法检测SW1990细胞增殖,Annexin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SW1990细胞凋亡.结果: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PCR扩增出282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制备出了高滴度重组病毒,CsCl2密度梯度纯化前后病毒滴度分别为7.6×108pfu/ml和5.0×1010 pfu/ml,当MOI=100时对SW1990的感染效率接近100%;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能抑制SW1990细胞增殖(P<0.05),转染后4~5 d,抑制效应达到高峰,抑制率约为40.5%,也能促进SW1990细胞凋亡,转染后72 h,凋亡率为 (22.54±5.38)% (P<0.01). 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于SW1990细胞K-ras exon 1序列的反义RNA腺病毒,为进一步探讨胰腺癌以K-ras为靶点的反义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SOS1蛋白病理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郝佩琪;张新宇;郭慧;杨洋;安输;刘莹;郭晓汐;徐天瑞;郝倩

    SOS1 (son of sevenless homolog 1)蛋白是一种在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调控蛋白.作为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SOS1在细胞内许多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参与调控Ras和Rac信号通路.SOS1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SOS1的功能及其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SOS1 RAS Rac 努南综合征
306 条记录 8/16 页 « 12...567891011...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