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纯性下胸椎及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梁波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单纯性下胸椎及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4月太和医院武当山分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无神经损伤下胸椎及腰椎骨折患者98例,其中50例患者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组),48例患者接受开放后路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开放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影像学指标(术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比、Cobb氏角、伤椎worter指数)、炎症状态(血清肌酸激酶水平、MRI扫描炎性水肿区域体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患者(P>0.05).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Worter指数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微创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而术后6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基本一致(P>0.05).术后1d、3d、1周后,微创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以及MRI扫描炎性水肿区域体积低于开放组(P<0.05).另外,开放组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微创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均可改善单纯性下胸椎及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炎症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传统入路与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刘俊;郭锦明;严宏生;章斌;崔志明;徐冠华

    目的 探讨传统入路与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3月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86例,均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按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4例采用传统入路,42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后采用ODI评分评价脊柱功能,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分别为[(148.7±12.5)mL、(138.5±11.8)min、(4.58±0.77)分],均低于传统入路组[(176.4±15.4)mL、(153.7±12.1)min、(5.48±0.21)分,P<0.05],而术后Harris评分、ODI评分和HSS评分分别为(88.8±7.2)分、(9.2±2.6)%、(87.6±6.8)分,均优于传统入路组[(76.5±6.9)分、(21.7±6.3)%、(80.4±6.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疼痛,保护腰背神经,同时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维护髋、膝关节功能,减少退变.

  •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高霖;罗飞;余雯琦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对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0月在乐山市中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其中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8~63岁,平均40.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0例,高处坠落伤15例.骨折部位L1~5.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6~65岁,平均40.1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8例,高处坠落伤17例.骨折部位L1~5.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手术时间(188.9 ±18.0)min,术后住院时间(12.1 ±1.6)d,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长[(160.1 ±20.1)min,(9.3 ±1.0)d],术中出血量(312.5 ±9.3)mL,较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285.2 ±10.2)mL]多(P<0.05);两组术前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椎体前缘压缩度(45.1 ±5.9)%,后凸Cobb角(25.7 ±3.7)°,低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45.1 ±6.2)%,(25.7 ±4.1)°].术前两组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患者术后1、3、7d的磷酸肌酸激酶水平低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的生活质量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结论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虽然手术时间长,但对腰椎骨折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对椎旁骨骼肌损伤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骨折

    作者:王中兴;王睿

    目的 分析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9.5±6.7)岁.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70.4±5.9)岁.对照组选择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常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择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引流量,术后48h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及随访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及螺钉位置、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6)cm vs.(4.7±0.9)cm,(124.6±35.7)min vs.(132.4±42.5)min,(215.9±42.3)mL vs.(242.3±52.7)mL,(352.8±76.5)mL vs.(389.6±85.7)mL].观察组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3.5±0.8)vs.(4.8±1.3),P=0.028].术后两组椎间隙高度明显增加,随访12个月椎间隙高度较术后减小,观察组术后和随访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1.2±2.4)mm vs.(10.5±2.2)mm,P=0.036;(10.9±2.6)mm vs.(9.2±2.5)mm,P=0.031].观察组螺钉位置I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0.0%vs.75.7%,P=0.02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vs.17.1%,P=0.034),随访12个月椎间融合及椎体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92.9%vs.80.0%,P=0.026),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8±7.9)%vs.(56.9±13.2)%,P=0.000].结论 椎间植骨融合术联合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以腰椎骨折为突出表现的异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晓宇;冯正平;刘纯;李启富;程庆丰

    异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syndrome,EAS)是由于垂体以外的肿瘤分泌过多有生物活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或ACTH类似物,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过多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库欣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现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厚朴汤加味治疗腰椎骨折致肠胀气12例

    作者:姚昌武

    笔者1996~1998年,对腰椎骨折肠胀气并发症,采用中药厚朴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

  • 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陈旧性压缩性腰椎骨折9例

    作者:李忠祥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陈旧性压缩性腰椎骨折9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 机械牵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骨折34例

    作者:胡永春

    目的:观察机械牵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34例进行机械牵引复位,第2天口服中药补肾活血汤.结果:治愈31例,好转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1%.结论:机械牵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骨折效果较好,能恢复伤椎高度,防止遗留慢性腰痛.

  • 腰椎骨折术后护理总结

    作者:沙丽文

    目的:总结腰椎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并发症、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腰椎骨折术后康复,控制并发症发生。

  • 腰椎骨折截瘫护理体会

    作者:朱俊霞

    2000~2006年,我们对外伤引起的腰椎骨折伴截瘫,针对不同的患者按计划实施尿道管理,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 腰椎楔形变的法医学鉴定

    作者:束长宝;吴泽

    由于外伤、发育的畸形、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退变、绝经期后妇女骨质疏松等原因,病人腰部X线片检查都呈楔形变,临床医生一般根据病人的介绍、X线片表现常常诊断为“腰椎骨折”,会对法医的鉴定起误导作用,可能会因错误的诊断作出错误的鉴定.本文作者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50例涉及腰椎楔形变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法医鉴定时的注意事项.

  •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

    作者:王梦娜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将于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74例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选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随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74例均分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68%),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过程中选择手术室护理模式,能够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提升.

  • 强骨止痛汤应用于女性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骨折后的效果

    作者:靳海平;王文正;武斌;张会明;段晓杰;姜雪;连秀峰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强骨止痛汤治疗女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探讨强骨止痛汤在治疗女性老年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6年10月,在怀安县中医院就诊的、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女性患者共5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以骨折后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强骨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以其他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0天疼痛数字评分和JO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数字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0天疼痛数字评分和JOA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止痛汤应用于治疗女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老毛病年轻化骨质疏松爱惹新妈妈

    作者:若兰

    脆弱案例弯腰抱下孩子出现骨折在前几天,张女士俯身抱起儿子,抱起瞬间,背后一股刺痛,求医就诊.医生发现她是腰椎骨折.检查显示,张女士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由于她的骨质疏松严重,原本应该紧密结实的骨头,变得非常脆弱,因此出现弯腰就骨折的情况.

  • 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

    作者:陈景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7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三天内成功排便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能是预防腰椎骨折患者发生便秘的关键,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 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张成勇;赵军;张明华;肖善彬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总结于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12例较严重的腰椎骨折病例其中采用了经侧前方入路伤椎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术8例.经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3例.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1例.术后予以脱水,消肿,营养神经对症处理.

  • 中医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家庭病床46例报导

    作者:何春江

    腰椎压缩性骨折较为常见的脊柱骨折,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为了提高疗效对本病如何施治,可以尽量做到"三少",即"病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而又能少花医药费".笔者从1996年至2004年建家庭病床的形式,对4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以中药、针灸加体疗等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观察

    作者:王宇

    目的 探究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72例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分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的是观察组,择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30例(83.33%),经不同方式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36例(100.00%)更为优异,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4例(11.11%)并发症患者,观察组并未出现,因此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腰椎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骶骨骨盆角的测量在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指导弯棒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丙科;黄平;周仁实;柯绍强

    目的 观察和评价分析骶骨骨盆角的测量在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指导弯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行L2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的腰椎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按照不同弯棒指导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通过术前患者SPA的测量指导术中折弯连接棒,术中通过量弧度器械来确定连接棒的弧度.对照组术中通过估算折弯连接棒.统计测量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X射线平片的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T1骨盆角、矢状面平衡、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术前术后运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实验组患者腰椎前凸角的变化与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矢状面平衡存在线性相关,骨盆倾斜角的变化与骶骨倾斜角、身体疼痛维度及总体健康状况维度存在线性相关.就SF-36量表各维度而言,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骨骨盆角的测量能够有效地指导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时连接棒的折弯弧度,在测量精确性上SPA优于PI,SPA的稳定性有助于推算腰椎的前凸,值得推广应用.

  • 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覃红英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者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腰椎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613 条记录 29/31 页 « 12...23242526272829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