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胆淤瘙痒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剑文;张艳;万盈璐;欧阳为相

    妊娠胆淤即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特有的疾病,而瘙痒往往是病人常见和苦恼的症状.

  • 孕妇要不要吃护肝药

    作者:乔福元;刘海意

    孕期由于生理及病理的多种原因容易导致肝脏功能不良,如妊高症、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剧吐以及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等.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66例肝功能四项指标变化的探讨

    作者:杨友新;唐明照;谭少明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在不同孕期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不同孕期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6例(实验组)及健康孕妇65例(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不同孕期TBA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TBIL、ALT及AL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TBA、TBIL、ALT及ALP水平从孕早期到孕中期再到孕晚期均依次增高,但只有TB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ALT及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进行早期医学干预从而减少胎儿早产、胎儿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清腺苷脱氨酶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桂云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4例设为实验组,正常孕妇65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 A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汁酸( TBA)和总胆红素( TBIL)浓度,比较两组各指标浓度的差异,分析实验组各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上述5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ADA(90.6%)与 TBA(90.6%)诊断的灵敏度高于 ALT (81.3%)、GGT(79.7%)和 TBIL(82.8%);ADA、ALT、GGT、TBA 及 TBIL 诊断的特异性相似,分别为95.4%(62/65)、93.8%(61/65)、95.4%(62/65)、96.9%(63/65)、93.8%(61/65);ADA(93.0%)与TBA (93.8%)诊断的准确率相似,高于ALT(87.6%)、GGT(87.6%)和TBIL(88.4%)。实验组5项指标的浓度均与孕周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ADA浓度,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缺氧预测指标的研究

    作者:卫勤芳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方法 对157例ICP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围生儿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者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高于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P<0.01或<0.05),单纯转氨酶升高而胆红素正常(P<0.01)、低浓度胆汁酸(P<0.01)、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正常者(P<0.01).结论 皮肤瘙痒开始时间<35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高浓度胆汁酸、胎心监护NST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为ICP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

  •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方彩云;张丽萍;方孝梅

    目的:了解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在妊娠肝内肝汁淤积症(ICP)患者母血、脐血的变化,揭示ICP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sVCAM-1的浓度.结果:ICP患者血清、脐血中sVCAM-1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两组孕妇产后1周母血sVCAM-1逐渐降到正常非孕水平(P>0.05).结论:ICP患者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是ICP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 妊娠期特发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月美

    妊娠期特发性肝病是妊娠期一组原因不明的肝脏疾病或妊娠期一种原发性或自发性的肝脏疾病[1].它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比较少见的有妊高征并发溶血-肝酶增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和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罕见的如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等[2].近年来,对妊娠特有肝病的内涵及发病机制有了飞跃性的认识,临床表现也有一些新特点,现对此综述如下.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脂质代谢特征与胆汁酸代谢以及胎盘缺氧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亮

    目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脂质代谢特征与胆汁酸代谢以及胎盘缺氧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本院产科产检和分娩的ICP孕妇和健康孕妇,分别作为ICP组和对照组.测定孕20、24、28、32、36周时血清中脂质代谢以及胆汁酸代谢指标;分娩后测定胎盘中线粒体损伤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两组孕妇孕20周时血清中TC、LDL-C、HDL-C的含量无差异,ICP孕妇孕24、28、32、36周时血清中TC、LDL-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孕妇孕20、24、28周时血清中TBA、ALT、AST的含量无差异,ICP孕妇孕32周、36周时血清中TBA、ALT、AS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CP组孕妇胎盘组织中CCO、ATP酶、SDH、Bcl-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孕24、28、32、36周时血清中LDL-C的含量与孕32周、36周时血清中TBA、ALT、AST的含量以及胎盘组织中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与胎盘组织中CCO、ATP酶、SDH、Bcl-2的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孕中期脂质代谢特征能够早期预测ICP的发生风险并评估胆汁酸代谢的异常程度、胎盘缺氧损伤的程度.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瘦素表达及与胎盘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关系

    作者:李婷婷;陈云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瘦素(leptin)表达情况及其与胎盘组织中凋亡调节基因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4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妊娠产妇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收集血液样本和胎盘组织,检测leptin、Survivin、Xiap、Bcl-2、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hTERT的表达情况.结果:(1) leptin表达:观察组患者血液及胎盘组织中leptin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观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Survivin、Xiap、Bcl-2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3)线粒体呼吸链酶和端粒酶的表达:观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CCO、SDH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hTERT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瘦素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呈高表达的趋势,并且可能通过抑制Survivin、Xiap、Bcl-2、CCO、SDH的表达和促进hTERT的表达来造成疾病的发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和产科处理

    作者:李雅琪;巫凤才

    目的通过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预后的临床观察,以达到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月的.方法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胎心变化、胎儿结局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数个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CP应重视进行胎盘功能测定、胎心监测、B超检测等,以达到降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终止妊娠时机与围生儿结局

    作者:李晓筑;周瑾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者36例设为A组与自然临产或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设为B组作对比分析.结果 52例病例中血清胆汁酸水平越高其羊水污染率越高(P≤0.01);A组与B组问围生儿死亡率为2.7%与6.2%(≤0.05),早产率为36.1%与12.5%(≤0.05),新生儿窒息率为19.4%与43.7%(≤0.05).结论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但增加早产率.

  • 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作者:孙丽珍

    目的 观察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I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肝利胆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护肝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明显改善,TBA、ALT、ALP指标回复正常.结论 疏肝利胆中药治疗ICP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ICP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

  •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娜;张代民;杨新

    目的 测定健康孕妇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其他肝功能指标比较,探讨TBA水平对ICP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上,对20例ICP患者、30例健康孕妇进行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 ICP患者组血清TBA水平(35.1土7.O)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2.9士1.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4,P<0.01).ICP患者组TBA异常率为90.O%,高于ALT、AST、ALP异常率(55%、50%、60%),ICP组TBA水平均值较健康孕妇组升高12.1倍,明显高于ALT、AST、ALP的升高倍数(4.3、3.4、3.6).结论 血清TBA测定对ICP的诊断有较大意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他肝功能项目.

  • 血清瘦素、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顺君;黄文方;饶绍琴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水平对ICP患者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的关系.方法 检测91例ICP产妇(其中轻度42例、中度38例、重度91例)和34例健康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leptin和TBA水平,TBA测定采用TBA试剂盒,第5代循环酶法,lep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结果 ICP产妇leptin和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患者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与中度、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ptin和TBA联合检测对妊娠ICP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情观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微量元素

    作者:冯莉;聂孔丽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4种微量元素的实际含量与正常妊娠妇女的差别. 方法 分别采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50例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的铜、铁、锌、镁与正常妊娠相比,前者血清中铜、铁升高,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镁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健康,应对降低的微量元素给予补充,对升高的微量元素行科学降低,使各种元素达到正常的含量和合理比值,保护和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 某地区5089例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甘胆酸分析

    作者:吴希静;胡志军;朱前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甘胆酸(CG)浓度的分布,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分析其与妊娠年龄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进行检查的妊娠妇女5089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CG浓度。结果妊娠妇女CG值正常的占72.10%,明显升高的占7.35%;其中高龄(≥35岁)妊娠妇女组CG升高率与适龄(20~3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CG浓度监测对IC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高龄可能是诱发ICP的高危因素之一。

  • 熊去氧胆酸和S-腺苷蛋氨酸改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结局的系统评价

    作者:周凡;高冰心;王晓东;李静

    目的 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与S-腺苷蛋氨酸(SAMe)联合及单独使用改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结局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库始至2011年12月,根据Cochrane手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 结果 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的727例研究对象,偏倚风险低.Meta分析显示:UDCA与SAMe联合使用,较单用UDCA能降低剖宫产率(OR=0.45,95% CI:0.24 ~ 0.86)、早产率(OR=0.36,95% CI:0.20 ~ 0.63)和新生儿窒息率(OR=0.27,95% CI:0.13 ~ 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能改善羊水粪染率(OR=0.38,95% CI:0.14 ~ 1.01)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MD=397.36,95%CI:-96.17 ~ 890.89);联合使用较单用SAMe能降低早产率(OR =0.39,95%CI:0.21 ~ 0.73)、新生儿窒息率(OR=0.23,95%CI:0.07 ~ 0.75)和羊水粪染率(OR =0.41,95% CI:0.20 ~ 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能改善剖宫产率(OR=0.62,95%CI:0.27 ~ 1.44)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MD=445.95,95%CI:-143.51 ~ 1035.42);单用UDCA与单用SAMe在改善剖宫产率(OR=0.91,95%CI:0.47 ~ 1.78)、早产率(OR=0.82,95%CI:0.49 ~ 1.38)、新生儿窒息率(OR =0.90,95%CI:0.38 ~ 2.12)、羊水粪染率(OR=1.14,95% CI:0.61 ~ 2.13)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MD=-62.86,95% CI:-157.81 ~ 32.0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项研究报道无不良反应产生.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未使用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和盲法.结论 UDCA与SAMe联合使用较单用UDCA或SAMe能更好改善ICP妊娠结局,且较为安全,但仍需高质量、大样本、严格设计和实施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提供证据.

  •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

    作者:范丽英;李莉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S-腺苷蛋氨酸加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及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治疗均以10 d为1疗程.用药10 d后观察临床瘙痒症状、血中胆酸及转氨酶的变化.分娩后观察两组的早产率、新生儿体重和窒息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血胆酸及转氧酶明显下降,新生儿早产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确切,可部分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 尿液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识别中的应用

    作者:杨婷;陈建波;冯成亚;崔悦;李育超;邵勇;丁敏

    目的:探讨尿液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识别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asymptomatic hypercholanaemia of pregnancy, AH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正常孕妇(13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17例)尿液硫酸化胆汁酸谱,采用不同扫描模式鉴别和分析尿液各种硫酸化胆汁酸,并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尿液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不同的扫描模式对尿液中15种可能的硫酸化胆汁酸进行鉴定并分析,经PCA对尿液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发现在ICP组中存在一类特殊的人群,其表现为无任何症状的胆汁酸水平升高而肝功能正常,但其尿液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与正常孕妇类似.结论:尿液硫酸化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有助于AHP的识别.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牛磺结合型胆汁酸

    作者:邓文平;王文娟;邵勇;邓丹;丁敏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清中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变化.方法:收集ICP及ICP伴糖尿病、1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经固相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e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测定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含量.结果: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牛磺鹅脱氧月嗵酸(Taurochenodeoxyeholic acid,TCDCA)、牛磺脱氧胆酸(Taurodeoxycholic acid,TDCA)分别比正常孕妇有10倍、5倍和3倍以上的显著性增高(P<0.01).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三组间TCA和TCDCA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ICP患者有特征的血清牛磺结合型胆汁酸变化.

233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