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fMRI加权约束的FOCUSS迭代脑电源定位方法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徐鹏;雷旭;尧德中

    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和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两者优势的互补,获得更加合理的源定位结果.本文报道的是一种将fMRI先验信息结合到脑电源定位中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先利用SPM方法计算获得fMRI的统计映射参数,然后将基于计算获得的统计参数构造的权矩阵结合到FOCUSS的迭代过程中,对脑电的反演提供具有fMRI先验空间位置信息的约束,提高脑电的源空间定位精度,从而获得更加合理的定位结果.通过对一形状知觉实验fMRI和脑电数据的结合定位分析,结果初步证实了改进方法能获得和生理更加一致的结果.

  • 功能磁共振研究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重塑机制

    作者:李代顺(综述);余茜(审校)

    脑卒中造成病灶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与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有关。在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大脑皮质有广泛区域参与神经重塑过程。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与脑功能重组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

  •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功能改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渟婷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是功能磁共振的一种,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各类神经、精神类疾病的研究.其采用了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功能连接等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将就近年来rs-fMRI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脑卒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焦虑倾向亚健康人群脑区的研究

    作者:熊俊浩;王波;谢吾;左娟;张朝刚;周波;李永建

    目的:探讨焦虑倾向亚健康人群脑区的异常性。方法20例焦虑症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均接受功能磁共振( FMRI)检查,采用局部一致性( 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技术分析两组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结果焦虑组患者左视觉联络区、右视觉联络区、右额眶区和左下脚后区4个区域的ReHo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左颞极区、右下额叶皮层、中脑、左体感皮层和右体感皮层5个区域的ReHo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静息态磁共振相关数据可对亚健康的关键指标之一焦虑做出较为客观的分辨。

  • 网络成瘾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于;向慧

    1引言
      网络的出现带来了人类社会进一步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2016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同时我国10~29岁的网民占总体的51.3%,因此 IAD 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为突出。Goldberg 等[2]早在1995年提出 IAD 这一名称,随后 Young[3]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DSM - IV)提出参照与其相近的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方式描述IAD,在新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vth edition,DSM -5)[4]将网络游戏成瘾归为进一步研究的疾病一类中。

  • 电针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 脑网络成像研究

    作者:杨铭哲;周永梅;伍远菲;葛鑫宇;巫秋玲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 fMRI 脑网络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市惠爱医院门诊80例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假针对照组各40例,均治疗14天,对其进行治疗前后静息态 fMRI 检查,并于治疗前后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 -24)、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检验血浆 ACTH、血清 CORT 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 HAMD -24、SDS 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治疗组减分差值大于假针对照组;②血生化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 ACTH、血清 CORT水平较治疗前低,同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脑功能活动比较:两组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醒脑开窍法电针能有效调控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脑网络活动信号,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机体的代偿功能及生存质量。

  • 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 fMRI 研究

    作者:蒋宇超;陈琳;段明君;陈曦;杨宓;邓佳燕;赖永秀;尧德中;罗程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技术,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与基底节异常连接的脑区。方法采用3.0T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的全脑功能活动。采用功能连接分析对比两组被试的基底节(双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共6个区域)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侧额上回、后扣带与尾状核的功能连接上升;左侧额上回、右侧前扣带与左侧苍白球功能连接上升;左内侧额上回与右侧苍白球功能连接上升;左侧额上回与左侧壳核功能连接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底节区域与默认网络的重要节点功能连接上升,提示基底节-默认网络环路出现异常,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 社交焦虑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前后静息态局部一致性研究

    作者:袁敏兰;任正伽;朱鸿儒;张研;孟雅婧;张伟

    目的 检测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患者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treatment,CBT)前后静息态大脑自发活动变化,探讨SAD形成、治疗和恢复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15例SAD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CBT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纳入健康对照18例并进行基线水平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并进行患者与对照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第一次MRI扫描之前对所有被试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组在心理治疗结束后的1周内进行第二次MRI扫描,并再次评估上述量表得分.所有被试均采用临床量表评估症状.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右利手.患者组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7.07±8.11)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6.28±2.42)岁.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表LSAS、HAMA、HAMD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周的CBT之后患者组的临床量表得分较治疗前降低.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AD患者治疗前右小脑后叶ReHo增高[P<0.05,多重比较校正(GRF校正)],治疗后各脑区Re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D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显示左壳核、右尾状核ReHo增高(P<0.05,GRF校正).治疗前后患者右小脑后叶平均ReHo的改变与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的恐惧分量的减分(△LSAS-fear)改变呈正相关(r=0.62,P=0.015).结论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恢复小脑异常的自发活动来达到减轻SAD临床症状的目的.小脑可能是认知行为治疗对于SAD治疗中调控疗效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记,这对更深入和全面探索SA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 广泛性焦虑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邱昌建;穆超;沈聃琳;叶应华;孟雅婧;杨彦春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任务本身的设计与性质,随着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已成为研究神经、精神疾病的热点.现就广泛性焦虑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作者:李东明;吕粟;黄晓琦;龚启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学龄儿童多发,国内调查发现患病率15%~10%,国外报道发病率3%~7%[1].ADHD以多动、冲动、注意缺陷等症状为临床特点,可持续至青年甚至成年,并且与其他精神疾病共患的危险度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有关于ADHD的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和学说很多,包括神经生物学说、基因学说、环境及其他因素交互作用学说、进化学说等,但时至今日,其确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仍然众说纷纭.

  • 结节性硬化癫痫感知网络改变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杨天华;鄢波;罗程;任洁钏;龚启勇;尧德中;周东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结节性硬化癫痫患者脑感知网络的异常.方法 应用功能磁共振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研究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9例结节性硬化癫痫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感知网络,包括感觉运动网络(SMN)、视觉网络(VN)和听觉网络(AN).同时分析感兴趣区Z值和癫痫病程及癫痫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结节性硬化癫痫患者VN第一视觉皮层功能连接减低,未发现连接增强区域;AN中,左侧颞中回和颞下回连接增加,而右侧额下回连接减低;SMN中右侧额下回连接减低,右侧丘脑功能连接增强.5个感兴趣区包括3个功能网络中2个功能连接增强区域(SMN右丘脑和AN左颞叶)和3个功能连接减低的区域(VN第一视觉区、AN右额叶、SMN右额叶)Z值与癫痫发病年龄及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结节性硬化癫痫患者感知功能网络存在改变.功能连接减低反映了结节性硬化癫痫患者感知网络的功能异常;而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提示皮层网络重组的代偿机制.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结节性硬化癫痫患者感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 EEG-fMRI技术与癫痫致痫灶定位的研究进展

    作者:师艺峰

    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术前精确定位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各种术前检测手段都有一定的不足.而新出现的脑电图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癫痫灶的定位方面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意义.这一研究有助于避免术后相关功能缺失,提高对癫痫的术前和预后的认识水平.本文就EEG-fMRI技术与癫痫致痫灶定位的研究进展及目前状况予以综述.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功能影像学改变

    作者:杨昌霞;郭志伟;母其文;廖祥;靳雨;张兰;陈华平;蒋志军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功能影像学变化.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例,分为rTMS治疗组8例和传统康复治疗组(Conventional Therapy,CT)7例;rTMS组除接受10天高频rTMS治疗外,其他治疗措施与CT组相同.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评分进行评估,并进行功能磁共振图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采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临床评分及神经活动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rTMS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改善优于CT组.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F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FF值增加的脑区包括:右侧壳核、左侧小脑;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双侧M1区、双侧SMA区、右侧丘脑、右侧小脑.结论 高频rTMS可以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且高频rTMS可能通过影响大脑内相关区域的神经活动强度达到康复效果.

  •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赵志军;王海燕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技术,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镜像疗法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的脑重塑机制,脑激活区的特点.方法 选取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镜像疗法连续康复治疗4周,应用fMRI技术,统计感兴趣区(ROI)脑皮层激活情况,比较干预前后,对侧感觉运动区(cSMC)的激活变化,和相对FM-UL评分增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镜像疗法干预后患者FM-UL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fMRI对脑皮层SMC区的激活情况检查,发现干预后患者恢复功能在被动任务指示下表现为cSNC激活增加.结论 镜像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fMRI表现存在损伤同侧SMC区的募集激活,且募集激活越多,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越强.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黄敏东;邹剑丹;钟柱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在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昏迷病人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脑干进行检测,计算出 NAA /Cr,并行脑灌注成像,结合临床表现对昏迷病人的预后进行评估。结果:昏迷病人 NAA /Cr 较正常人普遍降低,脑干病灶侧较另一侧灌注稍差。结论:功能磁共振在对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有参考作用。

  • 针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人中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陈尚杰;徐茂盛;彭旭明;黄居科;杨文德;许琼瑜;朱芬;石学敏

    目的 明确基于认知疾病状态下的针刺人中穴对认知脑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6例合格受试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针刺人中穴的前后进行了6min静息态扫描,分析脑功能连接变化.结果 人中穴针刺后的留针阶段,顶下小叶(IPL)的连接减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的相关连接明显减少;但双侧DLPFC的连接增加,并且右侧DLPFC增加了与右侧IPL、右侧额皮质(frontal cortex)的连接;右侧前额皮质前部(aPFC)增加了与左侧aPFC、左侧IPL及背侧前扣带回/内侧额上回(dACC/msFC)的联系;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增加了与右侧颞顶联合区(TPJ),前岛/额叶岛盖(al/fo),左侧中颞叶(midtemporal)的连接.没有发现晕针、滞针、弯针、血肿等情况,也没出现其他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人中穴行针后的留针阶段,有认知和情绪等多方面的脑功能连接变化.

  • 癫痫的语言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熊晓双;杜滂;王玮

    癫痫的语言功能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对癫痫外科术前进行语言优势半球定侧、功能区定位、预测术后失语以及研究语言可塑性和重组现象发挥着重要作用.

  • 功能磁共振在肿瘤相关性抑郁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玮璿;贾玫

    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对脑组织进行实时功能显像,具有较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将各种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和各种脑功能区域划分出来,对肿瘤相关抑郁患者情绪加工过程中的脑功能改变的研究,即可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还可作为一种评估药物疗效及探讨药物治疗机制的手段。本文就功能磁共振在肿瘤相关性抑郁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脑功能区病变术前运动功能的评估

    作者:李东海;龚洪翰;淦作松;肖香佐;汪阳;纪玉强;李美华;王进华;庞克军;魏萍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在脑运动区病变患者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中的作用.方法 20例累及运动区的脑内占位病变患者,术前采用手握拳运动block激发模式,fMRI获取运动激活信号,术前分析病变与运动区的关系及功能重组织类型.结果 病变位于中央前回前或后15例,fMRI均表现为病变对侧第一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 M1)激活并向后或向前移位,病灶边缘与激活信号之间的小距离为5~9mm,平均9.6mm.病变位于中央前回5例,表现为瘤周激活3例,运动前区激活并皮层弥散激活2例.结论 fMRI有助于神经外科医师在术前对病变与功能区的关系及皮层功能重组织类型有较好的认识,对运动区病变术前评估和手术设计有重要指导价值.

  • 起源于语言功能区及其附近的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何世发;傅先明;钱若兵;魏祥品;牛朝诗;刘向;汪业汉

    目的 探讨起源于语言功能区及其附近的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和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16例起源于语言区癫痫患者术前使用了长程视频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检查,明确癫痫灶与功能区的位置关系,并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及语言流畅性试验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术前评估,术中使用fMRI神经导航配合皮层脑电描记(ECoG),在保护语言功能区的基础上显微手术切除癫痫灶.术后行视频脑电图及语言功能再评估情况随访.结果 16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了短暂的运动性语言功能障碍,1 W内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脑电图(EEG):13例正常,3例提示轻度异常EEG.术后3个月随访语言功能及流畅性再评估情况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fMRI神经导航配合ECoG显微手术切除癫痫灶,在治疗癫痫的同时能大程度地保护语言功能.

390 条记录 18/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