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신장병여투석신이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8X
  • 国内刊号: 32-14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7
  • 曾用名: 肾脏病与透折肾移植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刘志红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雷帕霉素对肾移植受者血脂的影响

    作者:王长希;尚文俊;陈立中;费继光;邱江;郑克立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PM)对肾移植受者血脂的影响.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2年11月我院行首次尸体肾移植并开始接受RPM治疗随访至今的23例受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为RPM联合环孢素(CsA)和皮质类固醇三联疗法.移植后48 h内开始给予RPM治疗,首次负荷剂量为6mg,维持剂量为2 mg/d,部分患者在血脂升高后RPM减量至l~1.5 mg/d;定期检测RPM浓度、CsA浓度及各项血脂指标.结果:2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1例因胃肠道不适中止随访.1、3、6个月RPM平均浓度分别为(5.12±1.58)ng/ml、(6.83±2.78)ng/ml、(6.11±2.37)ng/ml;12个月内高脂血症发生率为59%(13/22),RPM浓度与总胆固醇浓度相关系数r=0.383(P<0.001),与三酰甘油浓度相关系数r=0.28(P<0.01);术后血脂指标变化有一定规律: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po)AI、ApoB的变化趋势相似:术后第7天基本与术前持平,术后1个月明显上升,2~4个月达高峰,5~6个月开始回落,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三酰甘油呈缓慢上升趋势,术后5~6个月达高峰,术后1个月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尽管本组患者血脂升高,但随访至今移植物血管病变与心血管并发症并未增加,且当高脂血症受者减少RPM用量或应用降脂药物后,血脂可降至正常或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RPM使肾移植受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其对临床的长期影响需要综合评价.

  • 以血浆作透析液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作者:龚德华;季大玺;徐斌;任冰;刘云;黎磊石

    目的:以人体新鲜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PHD),观察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4例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12h,3例采用大孔树脂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治疗3h,4例患者采用人体新鲜血浆作透析液,行PHD治疗6h.PHD以4 000ml血浆作为透析液循环使用,BIS816G滤器作透析器,持续治疗6h.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及间接胆红素(IB)水平变化,及HVHF超滤液、PHD血浆透析液中TB、DB及IB浓度.结果:HVHF治疗12h后,血清TB、DB及IB分别下降(10.4±4.2)%、(10.0±6.3)%及(10.1±7.5)%,超滤液中TB、DB及IB分别为(3.33±0.96)、(1.98±0.81)及(1.35±0.26)μmol/L.HP治疗3h后血清TB、DB及IB分别下降(14.4±3.2)%、(14.4±4.0)%及(14.8±3.2)%.PHD治疗6h后患者血清中TB、DB及IB分别下降(21.5±5.3)%、(20.5±2.9)%及(24.1±14.0)%.结论:采用PHD清除胆红素疗效优于传统血液净化方式HVHF及血液灌流.

  • 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db/db糖尿病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比较

    作者:黄燕飞;刘志红;陈惠萍;周虹;王建平;朱茂艳;黎磊石

    目的:比较大黄酸和罗格列酮对糖尿病db/db小鼠代谢紊乱和肾脏损伤的作用,探讨大黄酸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四组:db/m正常小鼠对照组;db/db糖尿病小鼠对照组;db/db糖尿病小鼠大黄酸[120 mg/(Kg·d)]台疗组;db/db糖尿病小鼠罗格列酮[4 m/g(Kg·d)]治疗组.连续灌胃12周,于实验末比较各组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PAS染色、免疫荧光分析肾小球病理形态学改变.电镜分析线粒体数目形态改变.Real-time PCR分析脂肪和肌肉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胰岛素抵抗因子(resistin)和脂肪酸转运体(FAT/CD36)mRNA表达.结果: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均可明显降低db/db小鼠血糖水平.大黄酸治疗还可明显减轻体重,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改善高脂血症;而罗格列酮治疗则增加小鼠体重,提高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组织学显示,db/db小鼠肾小球肥大,系膜区扩张,系膜基质增加,大量纤维连接蛋白;同时肾小管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增大,嵴结构不清.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后均可明显改善上述肾脏病理改变,但对线粒体的作用大黄酸较罗格列酮更为明显.db/db小鼠肌肉和脂肪组织PPARγ和resistin的表达均明显下降,FAT/CD36表达增加.大黄酸和罗格列酮治疗后,PPARγ表达增加,FAT/CD36表达下降,resistin在肌肉组织表达增加而在脂肪组织则表达继续下降.结论:大黄酸明显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血糖,减轻肾脏组织学异常,其作用和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类似,大黄酸改善脂代谢紊乱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明显优于罗格列酮.

  • 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朝阳;付文成;戎殳;陈静;马晓红;张斌;梅长林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双腔导管的效果和退出原因,延长其使用期限.方法:随访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①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环导管术139例次,其中10例次为再次置管;经颈内静脉入路104例次(成功率98%),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13例次(成功率81%),经锁骨下静脉22例次(成功率95%).置管成功率100%.②导管使用期限:平均(14.5±10.4)个月,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72个月1例,>36个月7例,≥24个月18例,≥12个月37例次,≥6个月42例次,<6个月30例次(大部分在继续使用),其余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65例次,约占46%,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3~46(10.2±8.3)个月.退出原因:患者死亡40例,其余为感染拔管、导管拔脱、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90%(58/65)的导管功能良好.③导管透析充分性:114例患者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70%,平均Kt/V达1.5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1.50±0.33(n=30)比较无显著差别.④导管动静脉端反接对透析效果影响,比较35例导管动静脉端正接和反接,血流量200~250ml/min,单次透析正接Kt/V=1.55±0.43,反接Kt/V=1.54±0.56,二者无显著性差别.⑤感染28例次,平均感染率1.65次/患者年;治疗有效19例次,无效拔管9例次.感染病原: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等.结论: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充分透析;血流量充分时,正反接透析效果相同;需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和护理以提高导管的使用效果,减少感染率;老年患者的并发疾病导致死亡是导管终止使用的主要原因.

  • 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表达的共定位分布

    作者:邓江红;丁洁;管娜;范青锋;张敬京

    目的:研究嘌呤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关分子在病变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的关系及变化.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嘌呤霉素肾病模型,并在24h、24h、2天、5天、10天、15天、20天七个不同的时间点,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α-actinin-4以及CD2AP两两之间的分布关系及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肾小球中CD2AP与nephrin及podocin的染色沿肾小球血管襻有部分重叠,而两者的分布模式略有不同,但这种共定位关系不随病变的发展而变化;CD2AP与α-actinin-4的分布也有部分重叠关系,且随着病变进展,其荧光重叠程度增加;α-actinin-4与nephrin及podocin在正常时有极小部分重叠,随着病程变化,两者的分布模式与分布量的变化均不同步.结论: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及CD2AP之间以功能复合体的形式相互联系并参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而足细胞相关分子的分子行为可能在蛋白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平贤;金锡御

    目的:明确肾移植患者术前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率和术后活动性CMV感染的发生规律.方法:检测27例健康成人,以及我院2002年3月~2003年6月期间138例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血清抗CMV抗体(抗CMV-IgG、CMV-IgM);观察肾移植后CMV-pp65抗原血症的动态变化.结果:27例健康成人血清抗CMV-IgM均为(-)、抗CMV-IgG的(+)率为73.9%、外周血CMV-pp65阳性白细胞数为0~4个/5×104WBC;尿毒症患者术前CMV-IgG、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3.5%、7.1%,肾移植后外周血CMV-pp65(+)白细胞数为0~2280个/5×104WBC(其中>5个/5×104WBC者占87.0%)、其高峰期在术后第6~8周.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前CMV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至少有7.1%存在着活动性CMV感染;肾移植后6个月内,活动性CMV感染发生率高达87.0%;术后第6~8周是活动性CMV感染严重的时期.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
  • Podocin在大鼠微小病变肾病模型中的表达和分布

    作者:沙玉根;张爱华;陈荣华;徐茵;黄松明;郭梅;费莉

    目的:观察podocin在大鼠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肾病模型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大鼠PAN肾病模型,应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分析以及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1、3、10、20天)大鼠肾组织中podocin的表达.结果:①PAN注射后第l、3、10、20天大鼠肾小球podocin的表达强度分别为:45.03±5.10、33.35±6.41、13.58±3.73、42.34±6.6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4.95±6.25,P<0.01),其中第10天的表达强度低.podocin的表达与尿蛋白排泄量呈负相关(r=-0.786,P<0.01);②podocin在正常大鼠肾小球沿毛细血管袢呈均匀连续的线样分布;模型第1天podocin在肾小球局部呈颗粒状分布;第3天呈弥散性的颗粒状分布;第10天呈粗大的颗粒状分布;第20天podocin的分布逐渐恢复为线样;③PAN注射后第1、3、10、20天大鼠肾小球podocin mRNA的表达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2、1.5和1.4倍,第20天大鼠肾小球podocin mRNA水平恢复正常.结论:PAN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球podocin蛋白表达分布异常及其量的减少与大鼠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

  • 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重症感染

    作者:季大玺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应用于临床,克服了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同时存在的"非生理性"治疗的缺陷,标志着一种新技术的诞生.近年来CBP系列技术日趋成熟,临床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在创伤、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等重症疾病的救治中取得了良好疗效.而迄今为止,很多关于拮抗炎症介质的药物治疗重症感染机制及疗效的回顾性或前瞻性研究均未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是近几年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倡导CBP治疗重症感染的重要原因.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的体会

    作者:邱海波

    尽管抗感染治疗措施和器官支持手段取得长足进步,但重症感染及其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依然很高,是危重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我们从90年代初开始将血液滤过等连续血液净化或肾脏替代治疗(CRRT)应用在急性肾衰竭,90年代后期进一步将CRRT应用在重症感染和MODS中,现将CRRT治疗指征、时机、剂量等问题谈点体会.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丁峰

    华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90年代中期较系统地开展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现将我中心和笔者应用CBP治疗重症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一些体会与同道分享.

  • 肝病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作者:王文荣;姚小丹

    肝脏病患者常合并有尿检异常或肾功能下降,而在肝脏病患者并发的器质性肾脏损害中以肾小球性疾病为多见.本文针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性肝脏病相关的肾小球肾炎作一综述.

  • 肝肾综合征

    作者:杨光;唐政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严重肝病、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患者晚期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预后差,死亡率高.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引起肾外全身动脉扩张和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血管显著收缩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下降.

  • 巨噬细胞与肾脏疾病

    作者:陈丹;吴义超

    早在1972年,Shigamatsu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新月体肾炎患者的肾小球中存在巨噬细胞,Atkins通过对新月体肾炎患者肾小球的分离培养同样证实其肾小球内存在巨噬细胞.此后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浸润是所有炎性、非炎性肾脏损伤的重要特点,巨噬细胞在肾脏的浸润,特别是在小管间质的浸润,与肾脏组织学损害(如间质纤维化、新月体形成等)、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减退密切相关.现就近年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牛建英;郭啸华

    抗肾小球基膜(抗-GBM)抗体疾病是由抗-GBM抗体介导,主要累及肺、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怏、预后差,未经治疗的患者大多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肺出血,死亡率高达75%~90%.抗-GBM抗体疾病在美国的发病率每年约为百万分之一[1];在我国,据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的资料表明,此类疾病占所有肾活检病例的0.14%,占新月体肾炎的9.1%[2].临床常将抗-GBM抗体疾病分为急进性肾炎(RPGN)I型和Coodpasture病(GP),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并发肺出血.

  • 细胞周期及其调节蛋白在肾脏病中的作用

    作者:范亚平;蒋季杰

    各种肾脏疾病有不同特征和形式的细胞增生,其间有诸多因素如多种生长因子及其相应的受体、增殖信号传递蛋白、转录和翻译因子等参与,近年研究表明各种生理病理因素终的共同途径将作用于细胞周期,通过对参与细胞周期特异性调节蛋白的影响决定其结局(肥大、凋亡、增殖或分化)[1,2].本文综合近年有关文献对细胞周期与其调节蛋白以及在肾脏病领域的进展作一简介.

  • 多囊肾病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张鑫;郑敬民

    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是一组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以双肾形成多个进行性增大的囊肿为特征,是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总发病率为1/400~1/1 000.显然,研究PKD的遗传学基础和基本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PKD发病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某些进展.

  • 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机制

    作者:黄燕飞;李瑛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认为,对ARF分子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清是ARF缺乏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各种病因导致的ARF都具有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受损或死亡的显著特点.细胞死亡有凋亡和坏死两种表现形式,生理性细胞凋亡在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疾病状态可诱导病理性凋亡,但在病理生理特点上和细胞坏死不同[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在ARF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决定了细胞的主要死亡方式.当损伤较轻时,凋亡占死亡方式的主体;损伤较重时,则主要表现为细胞坏死(图1).

  • 儿童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

    作者:杨光;唐政

    病史摘要病史患者男性,13岁,因"反复水肿,大量蛋白尿5年"入院.其病史摘要如下:①1999-03-25出现咳嗽伴发热(高38.7°C),无痰,同时出现颜面部水肿,当地医院检查尿蛋白3+,镜检红细胞+,乙肝标志物HBsAg(+),HBcAb(+),HBeAb(+),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同年4月给予强的松50 mg/d(服用1个月,后每周减量5mg,共用5个月)、雷公藤多甙30 mg/d(约1个月)及环磷酰胺0.5g治疗,水肿及尿检无改善;②1999-10-29来我院儿科住院,查尿蛋白1.2 g/24h,尿沉渣红细胞37万/ml(多形型),肾功能正常(SCr43μmol/L).

  • IgA肾病诊断及治疗规范

    作者: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概念IgA肾病(筒称IgAN)是肾小球系膜病变一个特殊类型,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除IgAN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合并IgA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及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过敏性紫癜、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前者通常称为原发性IgAN,后者则称为继发性IgAN.只是在排除其他继发性IgAN后才能确诊IgAN.无论从发病机制还是从临床角度看,IgAN是临床表现多样化,组织学形态改变轻重不一,预后也相差甚远的一大类疾病.在对IgAN发病机制的研究尚不十分明了前提下,不应该将本病作为一个独特的疾病对待,而应将其视为一组具有相同肾脏免疫病理特征的临床症候群.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肾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启全;王金泉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感染率给肾移植(RT)领域带来一系列的临床问题.主要表现在:①HBV导致RT受者肝硬化、肝癌和肾脏损害,影响RT受者人、肾存活率;②免疫抑制剂可以改变HBV感染进程;③HBV阳性供肾应用方面的矛盾等等.本文就近年来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者:陶静;龚德华

    早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主要、常见的感染之一.目前虽然采取多种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使用减少了输血的交叉感染,HBV感染率明显降低.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HD患者中HBV感染仍较突出.本文拟对HD患者HBV感染发病的免疫学基础及相关防治措施的现状作一简述.

  • 肝脏疾病相关的肾脏损害

    作者:陈惠萍;朱茂艳

    病例摘要病例1病史患者男性,32岁,因"持续性尿检异常2年余,孤立性肉眼血尿1月余",2000-02-01人院.缘于1998年体检时发现尿隐血2+,蛋白+,未予注意.1999-12-25,自觉咽痛不适,无畏寒、发热,检查发现"化脓性扁桃体炎",以"青霉素"对症治疗半个月后咽痛好转.期间曾发现1次尿液暗红色,呈浓茶样,但尿中无血块,亦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持续1天后尿色转清.查尿常规蛋白+,隐血3+.即开始服中药煎剂(具体药物不详).虽再未发现尿色变化,但多次查尿常规均异常(蛋白2+~3+,RBC3+).病程中无水肿,无皮疹,无腹痛等症状,亦无关节痛,否认高血压.因尿常规始终异常,至本院就诊查尿RBC 78~215万/ml,多形,24h尿蛋白定量0.46g,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 我国腹膜透析患者充分透析剂量的理论探讨

    作者:王玲;汪涛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充分透析剂量以及通过降低透析剂量达到降低透析成本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尿素动力学原理,在氮平衡的基础上对PD患者透析剂量进行推算.结果:透析剂量取决于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及体重;残余肾功能对透析剂量有很大影响.当残肾功能为零时,相同体重患者随着每天蛋白质摄入量(DPI)增加,其透析剂量也相应的增加;当DPI一定时,残肾功能低者,其采用的透析剂量大.结论:我国PD患者维持氮平衡状态时蛋白质的摄入量低于西方人,且体重较轻,在此基础上所需的理论透析剂量较西方传统的透析剂量低,理论上通过降低透析剂量达到降低透析成本的目的是可行的,保全残肾功能可以降低透析剂量.

  • RNeasy Protect Mini Kit对肾活检标本RNA保存和纯化的作用

    作者:沈茜;杨毅;孙利;徐虹

    生物样品一旦被收集分离,它的RNA极易立刻被降解.由于特异及非特异的RNA降解,或者由于应激反应产生新的RNA都可引起RNA状态的改变.就生物芯片、定量RT-PCR等实验而言,采样后立即稳定样品内RNA以保存当时RNA表达状态,是精确/定量研究基因表达分析的重要前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