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157
  • 国内刊号: 11-3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2-4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永炎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丽红;王天芳;薛晓琳;吴秀艳;李宁;李永纲;李昕;陈盛铎;孙凤霞;李秀惠;毛德文;刘燕玲;张厂;刘汶;张秋云

    目的 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的相关性,为丰富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以及探讨其形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包括深浅、至数、宽细、长短、硬度、流利度等)信息,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学方法采用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与简单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 801例患者中,选取出现频率大于20%的作为常见脉象,其中弦脉602例(75.2%),细脉279例(34.8%),沉脉232例(29.0%),滑脉185例(23.1%).弦脉与血瘀、气滞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1、0.166(P<0.05);滑脉与阴虚、湿热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93、0.131(P<0.05);沉脉与气虚、阳虚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99、0.111(P<0.05);细脉与阴虚、气虚、阳虚、水停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9、0.109、0.105、0.075(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玮琼;吴正正;接传红;李军

    目的 运用中药熏蒸法和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探讨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门诊糖尿病性干眼患者84例(1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84眼).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组予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1个月后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睑板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56眼,有效20眼,无效8眼,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20眼,有效36眼,无效28眼,有效率66.7%,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BUT、SIT及睑板腺功能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具有较好的疗效.

  • 红芪多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金智生;魏玉娇;林海龙;张花治

    目的 通过研究红芪多糖(HP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db/db小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对早期DN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6周龄雄性小鼠60只,其中db/db小鼠5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HPS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 HPS溶液灌胃)、替米沙坦组(5 mg/kg替米沙坦溶液灌胃)、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组10只;db/m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检测血糖浓度,第4周末及第8周末收集小鼠24 h尿液,ELISA法检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框后静脉取血,血清用于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处死小鼠,剥离肾脏,左肾皮质用于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右肾皮质用于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TGF-β1及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Scr、BUN 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肥大,系膜区明显增宽,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TGF-β1及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PS低剂量组外(P>0.05),其余各治疗组小鼠血糖、Scr、BUN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肥大,系膜区明显增宽,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GF-β1及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HPS中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替米沙坦组.结论 HPS能够防治db/db小鼠早期DN,其机制可能与HPS抑制TGF-β1及CTGF mRNA在肾脏的表达有关.

  • 解毒通络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鑫焱;常立萍;邓悦

    目的 通过观察解毒通络方对糖尿病心肌病变(DCM)大鼠心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PARγ)表达及心肌结构功能的影响,探讨解毒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92只.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成模大鼠继续喂养12周则DCM模型成立,将DC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解毒通络方组、清热解毒组、吡格列酮组、DCM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解毒通络方10.4 g/kg,清热解毒药2.7 g/kg,吡格列酮2.7 mg/kg,DCM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共给药6周.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随机血糖(R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T值(t-dp/dt)]以及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中PPARγ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M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0.01),随机血糖、hs-CRP、TC、TG和LDL-C均显著升高(P<0.01,P<0.05),HDL-C显著降低(P<0.05),心功能明显下降,LVSP、+dp/dtmax、-dp/dtmax明显下降,LVEDP、t-dp/dt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PPARγ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DCM模型组比较,解毒通络方组和清热解毒组大鼠随机血糖、hs-CRP、TC、TG和LDL-C均显著降低(P<0.01,P<0.05),HDL-C显著降低(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LVSP、+dp/dtmax、-dp/dtmax明显升高(P<0.05),LVEDP、t-dp/dt明显下降(P<0.05),心肌组织PPARγ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 解毒通络方和清热解毒药能明显改善DCM大鼠糖代谢、脂质代谢、心功能和心脏组织结构,对糖尿病心肌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PPARγ抑制炎症有关.

  • 基于 β频带脑电功率谱分析八段锦诱发的不同性别大学生"心"效应差异

    作者:郭郁;魏泽仁;胡庆川;李神奕;王卫卫;张琳;吕嘉轩;张洁心;闫健;陈悦;魏玉龙

    目的 通过常规脑电监测八段锦训练前后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的脑电 β1和 β2频带功率谱在总体和空间(导联)的变化,分析和探究八段锦诱发的"心"效应的性别特征.方法 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根据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均接受八段锦培训,采用NT9200系列脑电图仪分别在训练前后进行脑电监测,统计分析比较训练前后2组的脑电 β1、β2频带绝对功率的差异.结果 总体比较:训练前,女性组 β1、β2频带的绝对功率均高于男性组(均P<0.01);训练后,男性组在 β1、β2频带的绝对功率高于训练前(均P<0.01),女性组在 β1、β2频带的绝对功率与训练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在 β1、β2频带的绝对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空间(导联)比较:脑电地形图上训练前不同性别的 β1、β2频带分布存在明显区别,训练后不同性别组在 β1频带分布趋势一致,在 β2频带分布上男性组呈全脑区同步增高的特征,女性组在大部分脑区呈现减低的趋势.左右脑功能区的协同情况:训练后不同性别组在 β1和β2频带的左右半球对应大部分脑区的相关性皆升高或由不具有相关性变为相关.结论 八段锦锻炼对不同性别均能够诱发"心"的效应,这种"心"效应存在"平衡"特性和性别特征,"调心"效应的性别特异性进一步提示八段锦可能具有将不同性别的心理活动趋于一致的特点.

  • 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曦;郭书文;武建功;刘文臣;张璐;苏兆铎;吴佳妮;李芳赫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影响来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培哚普利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益气活血方组予益气活血方(合生药量21 g/kg)每日1次灌胃,培哚普利组予培哚普利(0.4 mg/kg)每日1次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不进行药物干预,予以无菌蒸馏水灌胃.于治疗后7、28 d 2个时间点腹主动脉取血,并取心脏梗死边缘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运用超声心动检测大鼠心脏形态学和功能学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cTnT)的变化.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心肌组织梗死边缘区细胞色素C(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 d时,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培哚普利组LVEF、LVFS明显升高(P<0.05),LVIDs、LVIDd呈缩减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8 d时,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培哚普利组LVEF、LVFS明显升高(P<0.05).益气活血组LVIDs、LVIDd明显降低(P<0.05),培哚普利组LVIDd明显降低(P<0.05),LVIDs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培哚普利组7 d和28 d时CK-MB、LDH、AST、cTnT明显降低,SOD、GSH-PX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7 d时益气活血组和培哚普利组cyt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运用益气活血方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提高大鼠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坏死.

  •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12C6+重离子束辐射致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凯;柴辉;孙少伯;李应东;王伟

    目的 观察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抗12 C6+重离子束辐射致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 H22细胞皮下注射法构建H22荷瘤小鼠模型,以检测血液白细胞数目为评价标准确定12 C6+重离子束辐射致H22荷瘤小鼠免疫损伤佳辐射剂量及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药物干预佳剂量.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肿瘤模型组、单纯药物组(给予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6.72 g/kg)、单纯放射组(照射剂量为4Gy)、药物(给予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6.72 g/kg)+放射(照射剂量为4Gy)组.测定各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补体C3、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光镜下观察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肿瘤模型组比较,单纯放射组血液白细胞数目、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液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血清补体C3、IFN-γ、IL-4含量明显下降(P<0.05),CD4+/CD8+比值、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肿瘤模型组小鼠脾脏形态结构如常,多数脾窦扩张淤血,脾小体清晰,可见动脉周围淋巴鞘,巨核细胞多见,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脾脏形态无明显差异;单纯放射组脾脏脾小体及红髓脾索萎缩,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巨核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与单纯放射组比较,药物+放射组血液白细胞数目、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液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血清补体C3、IFN-γ含量明显上升(P<0.05),CD4+/CD8+比值、IFN-γ/IL-4比值有明显上升(P<0.05),病理形态学损伤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有减轻12 C6+重离子束辐射引起H22的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作用.

  • 王永炎教授对中风病"阳(气)虚化风"的病机认识

    作者:任晋婷;谢颖桢

    本文就王永炎教授提出"阳(气)虚化风"的中风发病新机制的意象诊疗过程、历代相关研究、风的概念的诠释和西医学相关疾病基础及机制几方面进行阐述.王永炎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患者在中风病发病之初即表现为气虚甚则阳虚为主的征象,症见肢体松懈瘫软、精神萎靡不振、面色白光白、劳则更甚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而用益气温阳法治疗后改善显著,根据临床病证现象及证治效验的观察,在"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的意象诊疗过程中总结出中风病"阳(气)虚化风"的发病新机制.其不同于历代医家气虚或阳虚中风的理论,而是在中医理论及临床疗效支持的基础上,依据其临床基础疾病及相应血流动力学改变,结合西医学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中风病"阳(气)虚化风"论的提出是从疾病和证候、治疗与验证的过程中形成的中风病发生新机制,是对中风病急性期以"风火痰瘀"为核心证候病机的补充完善.

  • 古汉字构形释义法——理解《黄帝内经》术语的新思路

    作者:杜琬晴;闫家馨;王一;刘浩歌;尹笑玉;贺娟

    古汉字构形释义法是将古汉字拆分为若干个构件,根据构件含义与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语境相结合,直观化地阐释文本含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阐释《黄帝内经》文本及中医学专业术语的含义,具有溯源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有助于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黄帝内经》的医理思想,理解古人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

  • 张仲景膈气虚之正名

    作者:刘宁;郭瑨;贾春华

    "膈气虚"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伤寒杂病论》中,古今注家多将其从宗气虚或胃气虚的角度作解,未免有"郢书燕说"之嫌.通过对膈气源流的考证与分析,发现"膈气"一词多指疾病的名称或症状.通过"膈气实"概念的构建,并结合相关语境对"膈气虚"进行分析,得出"膈气虚"是指无形之热客于膈间的一种病理状态,"虚"在此并非形容人体正气的亏虚,而是对无形邪热的描述,造成将"膈气虚"解为"宗气虚"或"胃气虚"的原因主要源于"虚"字在中医语言中的使用习惯.

  • 基于酚类特征图谱的山楂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研究

    作者:赵博;田恒康;孙道涵;申立峰;孔静;路东波;李文霞;武秋红;刘璐;李倩;张元元;吕珊;陈梦杰;石任兵

    目的 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山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与评价模式,有效、精准地评价山楂饮片质量.方法 运用所建立的HPLC-PDA法表征山楂药物体系特征图谱质量,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数量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山楂饮片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指标性成分金丝桃苷、表儿茶素、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及黄酮类(以金丝桃苷、表儿茶素表征)、酚酸类(以原儿茶酸和绿原酸表征)的含量对11批山楂饮片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饮片将11批山楂饮片质与量的表征结果分别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以批号1的样品为基准饮片,山楂饮片特征图谱中共含有特征峰13个,其中黄酮类成分特征峰7个,酚酸类特征峰6个,11批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3个特征峰.批号5、10、8、2、6样品特征指标性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4、3、7、8、2样品与基准饮片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5、10、8、2、7、3样品良度居前.结论 对11批山楂饮片进行特征图谱质量表征,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准确.所评价建立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山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关注了山楂饮片质量整体关联性与应用有效性,能有效、精准地评价山楂饮片质量.

  • 补肾调经方、逍遥丸对促排卵小鼠排卵前卵巢卵母细胞分泌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段彦苍;宋翠淼;贺明;杜惠兰;刘亚华

    目的 探讨补肾调经方、逍遥丸对促排卵小鼠排卵前卵巢中影响排卵率的重要因子卵母细胞分泌因子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补肾法、疏肝法诱发排卵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性未成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补肾组和疏肝组,均于第3天腹腔注射血促性素(PMSG)5 IU/只、第5天腹腔注射绒促性素(hCG)5 IU/只,补肾组、疏肝组分别灌服补肾调经方(其中第1~3天灌服Ⅱ号方18.70 g/kg,第4~5天灌服Ⅲ号方28.57 g/kg)和逍遥丸(其中第1~3天灌服高剂量2.34 g/kg,第4~5天灌服低剂量1.17 g/kg)促进卵泡发育并诱发排卵,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分析注射hCG后0、8、12 h卵巢GDF-9、BMP-1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补肾调经方、逍遥丸均可使促排卵小鼠在注射hCG后8、12 h GDF-9、BMP-1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结论 补肾调经方、逍遥丸通过对促排卵小鼠排卵前卵巢卵母细胞分泌因子GDF-9、BMP-15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促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卵丘扩散、卵母细胞成熟,进而发挥促进诱发排卵的作用.

  • 不同光制下小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Clock mRNA昼夜表达特点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

    作者:杨阳;张明泉;蒲晓田;谭东宇;马淑然

    目的 观察在不同光制下,一天中4个时间点,血清褪黑素水平和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Clock mRNA基因表达的特点,以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2~3月龄雄性KM小鼠1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6点开灯照明,18点关灯黑暗)、模型组(24 h光照)、黑暗组(24 h黑暗)、温胆汤组和褪黑素组,每组32只.自然授时光照时间用ZT表示、黑暗组时间用CT表示,于第12周的后一天,自然授时光照起点凌晨6点(ZT0/CT0)、12点(ZT6/CT6)、18点(ZT12/CT12)、24点(ZT18/CT18)4个时间点,分别于每组中随机选取8只,剖杀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褪黑素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小鼠下丘脑SCN Clock mRNA的表达.结果 血清褪黑素水平方面:正常组小鼠在ZT18含量高(P<0.05);黑暗组小鼠在CT0低于CT18和CT12时含量(P<0.05);模型组小鼠4个时间点的含量并无差异(P>0.05),温胆汤组血清褪黑素的含量ZT0和ZT6均低于ZT18(均P<0.05);褪黑素组血清褪黑素含量ZT0、ZT6、ZT12均低于ZT18(均P<0.05).小鼠下丘脑SCN Clock mRNA表达水平方面:正常组小鼠下丘脑SCN Clock mRNA表达水平ZT18低于ZT6(P<0.05);黑暗组小鼠4个时间点没有差别(P>0.05);模型组小鼠ZT0低于ZT6和ZT18(均P<0.05),ZT12低于ZT6和ZT18(均P<0.05);温胆汤组和褪黑素组小鼠均ZT18低于ZT6(均P<0.05).结论 温胆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因持续光照所致的褪黑素含量下降和生物钟基因表达紊乱.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荣获2015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作者:

    2016 年 10 月 12 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荣获 2015 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连续第四次(2012、2013、2014、2015 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关键词: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荣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称号

    作者:

    2016 年 10 月 26 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布《关于公布 2016 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入选名单的通知》,按照 2016 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方案,经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会议审定,共选出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 20 种(其中英文科技期刊 10 种)、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104 种、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254 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关键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