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卵泡综合征71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红;唐奕;罗克莉;龚斐

    目的 探讨超促排卵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EFS)发生的可能因素及复发的可能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71例空卵泡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其中42例再次接受促排卵周期者的临床资料同第1次进行了比较,分析空卵泡综合征发生的可能因素. 结果 71人平均年龄(36.0±4.8)岁,平均不孕年限7.2±4.8年;窦卵泡数(AFC) (5.2±3.8)个;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 (10.0±4.7) U/L;直径≥17 mm的卵泡数(3.7±3.0)个.再次促排卵患者的控制性促排卵(COH)天数、COH用药总量、HCG日雌二醇(E2)水平、≥12 mm卵泡数、≥14 mm卵泡数、≥17 mm卵泡数、HCG后至取卵时间,与第1次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CG用量和取卵日HCG水平显著高于第1次(P<0.05),且97.6%(41/42)获得了卵母细胞. 结论 高龄(年龄≥35岁)、不孕年限长、卵巢低反应可能与EFS有关;对于某些促排卵患者,可能常规剂量的HCG不足以启动她们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增加HCG剂量有助于避免第2次发生空卵泡综合征;一次EFS并不意味着再次促排时有复发EFS高风险.

  • 空卵泡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王增艳;何方方

    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有时会出现卵巢反应良好但取不出卵的情况,即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虽然EFS发生率不高,但由于促排卵周期中没有获得卵母细胞,导致IVF周期取消,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很多麻烦.本文将从EFS的病因、预测、诊断、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空卵泡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吴乙璇;朱桂金

    空卵泡综合征指在促排卵周期或自然周期中,排卵前卵泡发育良好,但经反复抽吸和冲洗仍未获得卵母细胞.本文就其病因、预防、治疗、预后几方面进行综述.

  • 延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暴露时间是空卵泡综合征临界状态的一种处理方法:附3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梅梅;郝翠芳;包洪初;周朋珍;曲庆兰;张宁

    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是体外受精(IVF)周期中比较少见且棘手的现象,因其发生预示着取消周期或不良结局,给医患双方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和压力,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及对未来周期产生恐惧感,已引起生殖医学工作者的重视.2009年本中心在781个IVF周期中有 3例为EFS临界状态,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EFS的病例特点及处理措施,为EFS的临床处理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成熟卵泡获卵率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作者:马黔红;黄仲英;樊伟

    目的 比较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 ET/ICSI)过程中,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后成熟卵泡获卵率对IVF- ET/ICSI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IVF- ET/ICSI治疗的693例患者,共746个周期,根据获卵率将患者分为A组:获卵率≥80%;B组:获卵率50%~79%;C组:获卵率30%~49%;D组:获卵率<30%.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结局.结果 A、B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移植胚胎形成率等各项临床和实验室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获卵数的减少,获卵数低的D组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移植胚胎形成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C组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形成率和临床妊娠率也显著低于A组(P<0.05),C组卵裂率、临床妊娠率低于B组(P<0.05),但C组的累积妊娠率与A组和B组相似(P>0.05).结论 获卵率减少可导致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可移植胚胎形成率下降,直接导致临床妊娠率下降.

  • 空卵泡综合征:一种存在争议的综合征

    作者:陈媛

    空卵泡综合征(EFS)是辅助生殖技术(ART)中一种罕见而棘手的疾病,一旦发生将有可能导致该治疗周期提前结束.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分为真性空卵泡综合征和假性空卵泡综合征.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可能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有效性降低、卵巢因素、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等有关.空卵泡综合征发病率低,复发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通过排除性、回顾性诊断.治疗困难.假性空卵泡综合征患者通过补救性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效.真性空卵泡综合征预后差.

  • 空卵泡综合征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作者:秦英慧;孙伟;闻姬;甄秀梅

    空卵泡综合征(EF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由于其关系到患者未来的治疗前景,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总结近二十年国外关于EFS发生的病因学研究成果,对其发病机制从药物源性、卵巢源性、遗传和基因突变、取卵技术4个方面做-扼要综述.

  • 体外受精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骆丽华;刘雨生;栾红兵;季静娟;郑圣霞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3例EF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因EFS取消周期,在随后的周期中,虽未再次发生EFS但结局均不满意,其中1例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仅获1枚Ⅲ级胚胎,另1例2个周期共获14枚卵,其中11枚为GⅤ期卵.第3例患者一侧卵巢取卵出现EFS,第二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补救,24 h再次取卵,部分卵泡已排出,获2枚MⅡ卵及2枚胚胎,因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取消移植.结论:EFS可能与hCG药物及卵巢功能紊乱有关;再次注射hCG补救对挽救周期有效,但更应注重预防及个体化补救措施.

  • IVF过程中延长HCG暴露时间对PCOS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包莉莉;吴小华;王冬雪;刘少华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IVF/ICSI-ET过程中延长HCG暴露对IVF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 ~2017年10月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PCOS患者199例,共199个周期,根据HCG暴露时间分为两组:35~36h组(对照组,78例)和37~38h组(实验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获卵、受精、胚胎情况及临床妊娠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IVF过程中的Gn天数、Gn量、激素水平、移植日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卵泡穿刺数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获卵数、MII卵数、2PN受精数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活产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适当延长PCOS患者的HCG暴露时间,可促使卵母细胞复合物与卵泡壁充分分离,增加获卵数,促进卵子终成熟、核质同步化,改善卵子及胚胎质量,进一步提高临床妊娠率.

  • 空卵泡综合征3例分析

    作者:刘慧文;王慧春;习艳霞;唐晓玲

    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是指在辅助生殖技术控制性超排卵后,监测卵泡发育正常,但穿刺取卵时取不到卵细胞.EFS临床较少见,一旦出现,周期即不得不取消,给患者带来精神刺激和经济损失.现将我院诊治的3例EFS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空卵泡综合征病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群;王渝

    空卵泡综合征(empty follicle syndrome,EFS)是指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促排卵周期或自然周期中,B超监测患者的卵泡发育大小、数目正常,雌激素在正常范围,但在取卵时,经过反复冲洗与抽吸仍取不到卵母细胞的现象.Stevenson等在2008年首先提出将EFS分为真性EFS及假性EFS.这一分类有利于对患者的预后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同时对下一周期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虽然现今距首次提出EFS的概念已经过去快30年,对EFS的病因仍然未能研究清楚.本文对真性EFS和假性EFS各自的病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辅助生殖技术中取卵失败的研究

    作者:吴乙璇;朱桂金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取卵失败(failed oocyte retrieval,FOR)的发病率、原因及预后.方法:从同济医院生殖中心2000.01~2009.05期间所有病例中筛查出所有取卵失败周期,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通过后续周期获卵及妊娠情况,分析不同原因取卵失败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共有10 279个取卵周期,其中49个周期(0.48%)取卵失败.35个周期(71.4%)取卵失败与卵巢反应不良有关,4个周期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时间不足所致,5个周期与卵子发育障碍相关,其余5个周期原因不明.hCG因素的3个后续周期中,2例分别获卵9枚、8枚,1例临床妊娠;1例左侧卵巢取卵失败时停止取卵.24 h后穿刺右侧卵巢,共取到卵7枚,移植2个胚胎但未妊娠.原因不明的3个后续周期中2例分别获卵13枚、7枚,均临床妊娠;另1例左侧卵巢取卵失败时停止取卵,6 h后行第2次取卵仍未获卵.卵子发育障碍患者中1例继续行助孕治疗,共启动3个周期,平均取卵1.3±1.5枚,未妊娠.卵巢反应不良患者中5例继续行助孕治疗,共行6个后续周期,其中1例取卵32枚,因OHSS取消移植;另5个周期平均获卵3.2±2.6枚,1例临床妊娠.结论:取卵失败发病率低,本中心发病率仅0.48%(49/10 279).卵巢反应不良、hCG作用时间不足及卵子发育障碍为常见原因.单纯由hCG因素导致的取卵失败预后良好,卵子发育障碍者预后欠佳,卵巢反应不良和不明原因的取卵失败预后决定于内在病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