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波

    目的 分析抑郁症通过帕罗西汀和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接收的抑郁症患者180例实施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通过帕罗西汀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联合治疗,对比患者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通过帕罗西汀和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运用.

  •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田维忠;边亚栋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使用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以后,观察组BPRS评分、阴性、阳性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初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推广.

  • 肺癌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报告1例

    作者:吴广志

    本文通过对1例肿瘤患者弱势群体病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疏导、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认知行为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体会.

  •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产后抑郁病人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庞虎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用于产后抑郁病人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产后抑郁的13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组)及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比较其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对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抑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开始,研究组患者抑郁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抑郁程度,可行性较高.

  •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试管婴儿孕妇孕早期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帆;邱红;毛新敏

    目的 分析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试管婴儿孕妇孕早期的护理对策及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58例试管婴儿孕妇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基于孕早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9例基于孕早期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三项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足月分娩率上,观察组为93.10%,和对照组的72.41%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试管婴儿孕妇孕早期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孕妇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相关生命体征指标的平稳,并提高足月分娩率;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 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丹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并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附加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后,应用SF-36量表调查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具有良好疗效,可有效将其生命质量进行提升,并改善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玉丹

    目的:研究分析对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00例,遵循无差异性随机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肿瘤直径、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炎华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例,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睡眠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37%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和对照组比较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予以认知行为疗法和睡眠干预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睡眠质量、 生命质量,有推广价值.

  • 慢性失眠的病因与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芸;张新军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失眠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严重失眠会给患者的身体、 生活、 人际关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慢性失眠通常都是和一些内科疾病、 精神疾病以及另外一些睡眠疾病同时出现的,会增加物质滥用风险.目前对于慢性失眠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苯二氮艹卓类、 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 有些难治性患者临床常见合并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问题,且镇静催眠药会随着使用时间推移产生耐药性,甚至导致药物依赖.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绿色、 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逐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

  • 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新安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严重受伤、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灾难性事件时有发生,部分项目的运动员也可能存在训练或比赛中的创伤风险.因此,创伤性应激障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约10%女性和5%男性在某一时段正遭受该类精神障碍的侵扰[1].PTSD核心症状主要有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儿童和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部分症状是儿童所特有的.本文对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旨在评估该干预疗法对PTSD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潜在的预防作用.

  • 分析认知行为疗法、氟伏沙明联合氯米帕明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效果

    作者:于涛;姜燕

    目的 对认知行为疗法、氟伏沙明、氯米帕明联合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讨.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氯米帕明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氟伏沙明联合氯米帕明实施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强迫量表分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Yale-Brown强迫量表分值改善较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氟伏沙明、氯米帕明对青少年强迫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 认知行为疗法用于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马玉凤;郭田秀;于翠凤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用于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控制血糖(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改善微循环、对症治疗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认知行为疗法,每周2次,每次30-60分钟,4周为一疗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分别评分并计算减分率,同时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末HAMD评分及减分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依从性、出院人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住院日.综合性医院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伴有抑郁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 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侯丽明;陈建华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失眠症患者79例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取中医传统疗法中药浴足和足部按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阳性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四周后PSQI量表比较,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传统疗法,尤其是中药足浴加按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失眠症,与口服阳性药物具有同样的疗效。同时还能避免患者对镇静安眠药产生依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 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倪珂;宋丹丹;刘丹妮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抑郁症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抑郁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GQOL-74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俊;闵媛;杨淑鸿;魏锦灿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6、9和12周后HAMA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价值较高.

  • 认知行为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成媛媛;李吉柱;殷军波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消化科住院的IBS-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50mg/次,3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420mg/次,3次/d;连续治疗12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比较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SAS评分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BS-QOL量表评分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BS-QOL量表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王学彩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我院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住院的重性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精神科护理常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疗效研究

    作者:李艳玲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 -01——2014 -11 在本院妇产科门诊产检的符合入组标准的孕妇14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8例,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 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对2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及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1). 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及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安娜

    目的 分析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以及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方法 从本院中提取10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的是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法的治疗方法.从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RSS各项评分也都没有差异性,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要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基础上展开对精神病患者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将会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其临床推广价值明显.

  • 探讨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

    作者:王凤琼

    目的:对失眠症病人利用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失眠症治疗的37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失眠症病人均利用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失眠症的治疗,通过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观察,并将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进行对比.结果: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失眠症病人,在经过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后,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质量等总分,比治疗前的分数要低,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的37位失眠症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到约95%.结论:失眠症病人利用中医传统疗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病人的病症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改善时间也有所减少,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536 条记录 26/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