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中PKC-ζ表达的影响

    作者:艾望;周珍;张曼玲;王秀萍;张莹雯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中蛋白激酶C-ζ(PKC-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当归补血汤对照组、2型糖尿病(T2DM)模型组、T2DM+当归补血汤组、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脂高糖饲料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5周,取血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骨骼肌细胞中PKC-ζ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T2DM模型组FPG、FINS显著升高;与T2DM模型组相比,T2DM+当归补血汤组和T2DM+吡格列酮组FPG、FINS下降.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T2DM模型组肝脏和骨骼肌中PKC-ζ的表达下降;T2DM+当归补血汤组和T2DM+吡格列酮组较T2DM组表达升高,且T2DM+当归补血汤组与T2DM+吡格列酮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这可能与其促进肝脏、骨骼肌中PKC-ζ的表达有关.

  • 血管紧张素-(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去外膜后蛋白激酶C-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军;王安才;汪俊元;吴明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蛋白激酶C-ζ(PKC-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HR右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ng-1(1-7)组和Ang779[Ang-(1-7)拮抗剂]组.另选8只WKY大鼠作为WKY组.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经颈静脉给药2周,鼠尾袖法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腔横截面积(LA)、内弹力层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层围绕面积(EELA),评价内膜和中膜增生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结果 (1)各组SBP于给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周后,Ang-(1-7)组SBP较Ang779组和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1);(2)对照组和Ang779组颈动脉内膜增生去外膜侧较未去外膜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颈动脉内膜增生Ang-(1-7)组较对照组和Ang779组明显改善(P均<0.01);(3)与未去外膜侧比较,去外膜侧颈动脉Ang Ⅱ浓度显著增高(P<0.01);(4)颈动脉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对照组和Ang779组去外膜侧较未去外膜侧显著增高(均P<0.01),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颈动脉PKC-ζ和ERK1/2蛋白表达Ang-(1-7)组较对照组和Ang779组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 Ang-(1-7)可通过减少PKC-ζ及ERK1/2蛋白表达而实现对SHR去外膜后颈动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 维格列汀调控PKC-η及PKC-ζ表达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研究

    作者:田鲁;王港;罗鹏程;陈伟

    目的:分析维格列汀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肾脏病理学、肾功能、血脂、PKC-η以及PKC-ζ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 group,CG)、高脂饮食组(high fatgroup,HFG)以及维格列汀治疗组(vildagliptin group,VG),每组20只.HFG、VG给予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VG给予维格列汀57 mg·kg-1 ·d-1灌胃治疗,HFG给予相应生理盐水灌胃,CG不给予任何干预.分别在治疗4周和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收集血清及肾脏行相关指标学检测.结果:大鼠肾脏切片HE染色可见,CG清晰无损伤;HFD在有一定的炎症反应,属于肾脏损害初期;治疗4周后VG即有明显变化,治疗8周后VG与CG基本一致.VG与HFG相比,治疗4周后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数值基本与治疗4周后一致,HDL-C治疗后没有改变;治疗4周后肾脏中PKC-η以及PKC-ζ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但变化不明显.结论:维格列汀可调节大鼠血脂,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这可能与其降低肾脏中PKC-η以及PKC-ζ表达有关.

  • 蛋白激酶C -ζ研究进展

    作者:廖端芳;关永源

    蛋白激酶C-ζ是PKC家族的新成员.由于它的一级结构缺乏C2区,且在其调节区只拥有一个锌指结构,因此PKC-ζ显示出与其它PKC明显不同的特性,如激活不需要Ca2+参与,不被PKC的激活剂佛波酯激活等.另外,许多研究人员发现PKC-ζ还有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的作用.更多的是PKC-ζ在细胞信号转导如介导MAPK和NF-κB激活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 三七多糖调控蛋白激酶C-η及蛋白激酶C-ζ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研究

    作者:田鲁;王港;罗鹏程;陈伟

    目的 探讨三七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肾脏病理学、肾功能、血糖、蛋白激酶C-η(PKC-η)及蛋白激酶C-ζ (PKC-ζ)的特点.方法 10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三七多糖28.5、57.0、114.0 m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L·kg-1·d-1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治疗4周和8周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各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脏组织中PKC-η mRNA和PKC-ζ 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管清晰无任何损伤,而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有炎症反应,但肾小球病变不明显,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管逐步缩小,细胞趋于致密.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肌酐、血尿酸、血糖水平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 mRNA和PKC-ζ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 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 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η mRNA及PKC-ζ mRNA表达显著低于三七多糖低剂量组(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 mRNA表达显著低于三七多糖低剂量组(P<0.05).结论 三七多糖可调节大鼠血脂,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这可能与肾脏中PKC-η和PKC-ζ表达降低有关.

  •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蛋白激酶亚型与血脂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田鲁;陈伟;王港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蛋白激酶C-η(protein kinase C-η,PKC-η)、蛋白激酶C-ζ(protein kinase C-ζ,PKC-ζ)、血脂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以及 PKC-η、PKC-ζ与血脂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18例(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0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 PKC-η、PKC-ζ、血脂及炎性因子含量,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素、血尿酸、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laurate glycerin,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h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白细胞介素1α(inter leukin-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PKC-η和 PKC-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η、PKC-ζ分别与4个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PKC-η与 IL-1α、IL-1β、IL-6及 TNF-α成正相关(r=0.562、0.518、0.754、0.634,P<0.05);PKC-ζ与 IL-1α、IL-1β、IL-6及 TNF-α成正相关(r=0.551、0.576、0.733、0.584,P<0.05)。PKC-η、PKC-ζ分别与血脂相关性分析显示,PKC-η与TC、TG、LDL-C 成正相关(r=0.566、0.538、0.604,P<0.05),PKC-η与 HDL-C 成负相关(r=-0.732,P<0.05);PKC-ζ与TC、TG、LDL-C 成正相关(r=0.577、0.565、0.544,P<0.05);PKC-ζ与 HDL-C成负相关(r=-0.721,P<0.05)。结论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全血中 PKC-η和 PKC-ζ浓度明显升高,同时其与血脂(TC、TG、LDL-C 和 HDL-C)及炎性因子(IL-1α、IL-1β、IL-6和 TNF-α)有明显的相关性。

  • PKC-ζ在大肠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ortactin蛋白的关系

    作者:陈曦;毛勤生;黄华;朱建伟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ζ(PKC-ζ)、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在大肠癌组织、癌前病变组织(腺瘤性息肉)、正常组织中的综合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三种不同组织中PKC-ζ和Cortactin的表达,分析PKC-ζ、Cortact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意义、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两者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1)PKC-ζ和Cortactin表达均数大肠癌组织比大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KC-ζ与Cortactin的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和组织类型无关(P>0.05);(3)PKC-ζ的阳性表达与Cortactin的阳性表达正相关(r=0.574,P<0.05).结论 PKC-ζ和Cortactin可作为大肠癌预后判断及肿瘤分期监测的有价值的指标.联合检测PKC-ζ和Cortactin对预测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潜能及评估大肠癌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PKC-ζ与Cortactin可能作为大肠癌检测的肿瘤标记物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