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进高原作业对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安改红;陈学伟;张娜;徐传香;佘晓俊;马强;袭著革;汪海

    目的 调查急进高原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驻高原部队官兵190名(高原组)和平原急进高原部队官兵103名(平原组),应用SCL-90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全体参试官兵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但与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分都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和全国常模.平原组官兵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各因子分及阳性均分、阳性项目数和SCL-90总分上均低于高原组;在躯体化、精神病性和代表睡眠等状况的其他因子分上,均略低于高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次急进高原官兵整体心理状态较为稳定,躯体化和敌对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可能和任务环境改变有关.

  • 青年女性急进高原后急性高原反应发病调查

    作者:张建林;贾景磊

    目的:调查30名青年女性急进高原的高原反应情况.方法:依照GJB 1098-91标准测定不同海拔高度女性生命体征的变化,填写<急性高原自主感觉症状表>,观察女性自主反应与不同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进入2 930 m高原86.67%的青年女性无高原反应,在3 700m高原80.00%的人基本无高原反应,在5 380 m高原只有53.33%的人无高原反应.在不同海拔高度以头昏、口干、恶心、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纳差、腹胀为主要症状.结论:女性急进5 380 m高海拔地区的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率为46.67%.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心率、呼吸为主.女性急性高原反应发生时间与低氧适应时间同男性无显著差异.

  • 急进不同海拔高原人员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变化

    作者:王琰;何湘;罗佳;朱国斌;路俊霞;高亮

    为对部队及地方中年人进入高原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急进高原20名中年男性(平均年龄44岁)的SaO2、心率、血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受试者20例均为男性;年龄35~55岁,平均44岁.上高原前经体格检查确认健康.

  • 医护人员急进高海拔地区对孤残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诊疗的体会

    作者:喻婷;魏建华

    总结了医护人员在急进高海拔地区如何快速适应低氧艰苦环境以及对孤残儿童进行口腔健康诊疗工作体会,认为对医护人员的身心素质要求较高,严格规范控制感染,关注孤残儿童心理护理,并对当地口腔护士进行四手操作培训,才能确保孤残儿童口腔诊疗质量及效率.

  • 首次急进高原士兵觉察压力、睡眠状况与疲劳状况关系

    作者:丁魁;王燕;李权超;孟新珍;宋永斌

    目的:探讨首次急进高原士兵觉察压力、睡眠状况与疲劳状况的关系,分析睡眠状况在觉察压力与疲劳状况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700名首次急进高原的士兵为研究对象,采用《觉察压力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疲劳量表-14》进行调查。中介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节效应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结果经常参加娱乐活动的士兵疲劳总分低于不经常参加娱乐活动者( P<0.01);有训练伤的士兵疲劳总分高于无训练伤者(P<0.01);训练期望高的士兵疲劳总分高于训练期望一般和无所谓者(P<0.01)。睡眠状况、超载感与训练期望均对首次急进高原士兵疲劳状况有显著预测作用( P<0.01)。睡眠状况在预测感、超载感与疲劳状况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P<0.01),睡眠状况在控制感、超载感与疲劳状况间具有调节作用(P<0.01)。结论觉察压力、睡眠状况与首次急进高原士兵疲劳状况有密切关系;睡眠状况在超载感与疲劳状况间有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

  • 急进不同低海拔环境对大鼠心肌的影响

    作者:王延玲;王荣;杨锁泉;尹强;谢华;李文斌;张娟红;马骏;贾正平

    目的:联合血气、血液生化及组织形态变化探讨在冬季急进不同海拔(2500 m以内)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实验Wistar雄性大鼠30只,分为A组(海拔55 m)、B组(海拔1520 m)及C组(海拔2260 m)三组。正常饮水喂食,在各海拔处标准饲养3 d,动脉血测定血气,静脉血做生化检测,取心肌组织用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用细胞化学HE染色法及电镜观察左心室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各组血气pH、PCO2均无差异,但C组均较A组PO2及BE明显下降(P<0.05);心肌酶谱、MYO及Tn-I值C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1);与A组相比C组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的MDA明显增加(P<0.01),SOD明显下降(P<0.05),B、C组NO均较A组明显减少(P<0.01);病理切片结果显示C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纤维溶解断裂;电镜显示C组有部分肌丝断裂,少量线粒体扩张。结论在冬季急进低海拔2260 m处大鼠心肌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为高原低氧的氧化应激及环境变化动物应激所造成的综合结果。

  • 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58例急进高海拔地区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艳秋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58例急进高海拔地区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3月接治的急进高海拔地区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06例,并将此10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20030054)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咳嗽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通过观察两组在治疗中发热时间消退情况、咳嗽咳痰控制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 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在治疗急进高海拔地区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能明显缩短退热时间与咳嗽、咳痰、喘憋等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少,效果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药物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急进高海拔地区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动态检测分析

    作者:朱平;赵夏夏;苗英;吉新雁;王海筠;李亚妮

    为了解从平原急进高海拔地区对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影响,我们于2010 -11~2011 -02对由海拔50 m地区急速进入高海拔地区(2 300 m)1 134名入伍新战土进行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急进高原脑出血1例救治分析

    作者:傅江堂;冯恩志;李进良

    患者,男,32岁.2d内自海拔1 600 m进驻3000 m地区夜间突发头痛,继之出现意识障碍并迅速加重,伴呕吐,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测血压110/80 mmHg,双肺无湿啰音.初步诊断为高原性脑水肿.给予吸氧、脱水、激素等治疗,病情无缓解,发病7h送达我院.查体:呼吸40/min,血压122/72 mmHg,意识浅昏迷,躁动,眼球居中,双侧瞳孔等大4.5 mm,光反射迟钝,眼睑无下垂,无面瘫征.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36/min,律齐,未闻及异常心音及杂音.四肢肌张力稍高,右侧上下肢自主活动较左侧少.浅反射消失,腱反射活跃,颈项强直抵抗,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颅脑CT检查示左侧颞叶后角脑出血并破入脑室,侧脑室扩张.无高血压、癫痫、慢性头痛等病史.诊断:脑出血破入脑室.行颅骨钻孔双侧脑室引流术,治疗1周,病情稳定,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关键词: 脑出血 高原 急进
  • 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的干预研究

    作者:胡军;晏芳婷;安花花;李晓云;杨玉兴

    目的:干预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从低海拔(1000 m)驻地出发,急进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机动作训官兵17 641名,随机预选4 199名,终选取在部队工作1~8年的2 863名(占预选对象68%)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20~28岁的A组(低龄组)1 467名(51%),28~35岁的B组(高龄组)1 396名(49%).两组均采用ICD-10标准和问卷进行调查;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导,一人一事咨询及团体行为训练等方式进行干预.结果:ICD-10标准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B组官兵广义焦虑较A组多(P<0.05);官兵自我评估和ICD-10标准分析,B组广义焦虑、抑郁发作均较多(P<0.05).不同时间段分别进行干预后,ICD-10标准和问卷调查均显示,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结果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结论:及时分析并干预官兵共同的高原心理应激问题,对改善官兵高原心理健康状况有良好的效果.

  • 153例筑养路工人急进海拔4000m以上地区无创颅内压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袁复强;魏玉红

    目的:研究由西宁地区急进到海拔4 000m以上地区人群颅内压(ICP)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由西宁地区(海拔2295m)急进到海拔4000m以上(4 063~4 188)m人群ICP,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进后第1天ICP较西宁地区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天开始下降,呈持续性下降,第3天ICP已接西宁地区,差异不明显(P>0.05).第5天、7天、15天与西宁地区人群对比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P高海拔适应(High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是短时变化、较快适应,较快适应的习服规律.

  • 急进高原地区筑路工人不同时间的血红蛋白变化

    作者:陆保革

    目的:探讨急进高海拔地区不同时间对筑路工人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进驻海拔4 600m施工现场后,分别在第1d、3d、7d、15d进行血红蛋白测试,与进驻前同体比较.结果:进驻海拔4 600m地区第1d血红蛋白与其它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急进高海拔(4 600m)地区第1d血红蛋白反应性升高,第3d、7d、15d有所降低,趋于稳定,但仍高于较低海拔(2 260m)地区.

  • 三种中药组方药物对人体急进高原后心电图的影响

    作者:卓君联;郭志坚;黄慧群;马宝林;陆保革;陈斌;徐小云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地区3种中药组方药物对人体心电图的影响,为选择有效抗缺氧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服用复方1号、复方2号、复方3号及安慰剂组上山前及上山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组间及服药前后对比观察.结果:进驻前后心率自身比较,除复方3号第7天、复方1号及复方3号第15天与进驻前比较无差别(P>0.05),其余进驻后与进驻前各值有显著差别(P<0.05、P<0.01);进驻后,安慰剂组与实验组比,复方3号第7天有显著差别(P<0.05);组间比,第7天复方2号与复方3号有显著差别(P<0.05).QT/TQ进驻前后自身比较,除复方1号进驻15天与进驻前无差别(P>0.05),其余进驻后与进驻前均有显著差别(P<0.05、P<0.01);进驻后实验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无差别(P>0.05);组间对比,复方2号与复方3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三种组方药物都有不同程度增加机体供氧、改善心肌缺血能力,但以复方3号较好.

  • 3种抗缺氧药物对筑路工人急进海拔4 600m不同时间血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陆保革;郭志坚;黄慧群;马宝林;陈斌;卓君联;徐小云

    目的:探讨三种抗缺氧药物对筑路工人急进高海拔地区不同时间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服药组A组(复方1号)、B组(复方2号)、C组(复方3号)和对照组(D组),每组(23~24)人.启程时开始服药,每天早、中、晚各服药一次,连续服药3周.到达海拔4 600m施工现场第1天、3天、7天、15天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与服药前血红蛋白比较.结果:进驻后第一天各组血红蛋白与服药前组内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15天复方2号组、安慰剂组与服药前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第1天与第3天、第15天各组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第一天与第7天比较,除复方2号组外其余各组组内比较,均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3天与第15天复方1号组、复方3号组组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种抗缺氧药物均不同程度改善红细胞携氧功能,以复方1号、复方3号效果较好.

  • 急进不同高海拔地区健康成人血氧代谢酶变化研究

    作者:陈斌;郭志坚;黄慧群;马宝林;陆保革;卓君联;徐小云

    目的:通过观察急进不同高海拔地区健康成人血氧代谢酶的变化水平,探讨分析血氧代谢酶在急进高原时的应激性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对急进海拔2 260m和4 600m地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分急进后的3天以内、(4~14)天和15天以上三个时间段检测血氧代谢物质及酶.结果:①急进高原后,同一海拔水平不同时间段各血氧代谢酶变化规律如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配醛(MDA)的变化不大,比较稳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有着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物歧酶(SOD)有一定的变化,但相对稳定;腺苷酸(AMP)有着先降后升的特殊变化;②急进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氧代谢酶之间的变化:GSH差别非常有显著性,AMP差别有显著性,而GSH-PX、CAT、MDA、SOD差别均无显著性;③急进海拔4 600m组和平原地区对比: GSH和GSH-PX差别有显著性,SOD差别有非常显著性,MDA无差别.海拔4 600mGSH和GSH-PX高于平原地区,而SOD则低于平原.结论:GSH、GSH-PX、CAT和c-AMP这四项血氧代谢酶在急进高原时,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变,可反应急性缺氧状态.SOD和MDA可能做为慢性长期高原低氧环境暴露下氧代谢失衡的指标可能较为合适,在评估急性缺氧时价值不大.

  • 小青龙汤加减预防筑路工人急进海拔4 500m地区高原肺水肿120例疗效观察

    作者:徐世红;陆保革;蒋芝山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预防筑路工人急进海拔4 500m地区高原肺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即将进入海拔4 500m地区的曲不公路筑路工人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口服小青龙汤汤剂,每次100mL,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红景天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且出现症状后间断低流量吸氧、口服50%葡萄糖,每次40mL,每日3次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不同年龄段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预防筑路工人高原反应及高原肺水肿的疗效显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