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唐毅;张辉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在手术后短期内均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1年内测量患者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Harris评分,在87~96分.患者髋关节总活动达到0~120度,平均110度;23例患者在手术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手术后患者满意度达到97%.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其它病因引起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无较高危险.要想更深一步了解其治疗效果,需要进行长期随访并观察.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彦;何君艺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作为联合麻醉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另以同样方法选取40例同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术中追加局麻药用量及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分析,联合麻醉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Shear smart体位固定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使用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洪瑛;黄文霞;姜马娇

    目的 评价Shear smart体位固定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侧卧体位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观察我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例中使用Shear smart体位固定器固定的患者158例,手术均采用侧卧位.结果 本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无胸、腹部挤压伤及压疮发生,未出现术中脱位、复位困难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为1.5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0ml.结论 Shear smart 体位固定器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侧卧体位牢固稳妥,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能较好地配合适应手术过程的需要,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及影响术后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荫坤;龚翰;何平

    目的:对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内固定手术与关节置换手术的实际治疗以及影响患者后期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影响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出现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影响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包括了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前是够存在合并症、手术方式、骨折类型、手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等.结论: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人工髋关节手术具有更优异的效果,降低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减少患者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同时针对影响患者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尽早的干预,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尽早下地行走预防并发症的 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作者:郑春燕;谢丽琼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尽早下地行走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60例,一组为对照组,3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术后尽早下地行走的护理康复指导来预防并发症.对比2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我科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了护理康复指导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我科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后的患者尽早下地行走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对减少患者病程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方面的满意程度,推动医院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患者手术之后积极的给予患者尽早下地行走的护理指导干预效果十分理想,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作者:郑纪云

    目的 观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的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和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年,并按照Harris髋关节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优35例(62.1%),良18例(41.2%),中5例(9.7%);对照组优28例(47.2%),良14例(27.1%),中10例(19.8%),差6例(11.1%),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优于单纯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使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并且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高龄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王承菊;赵桂法;孙海霞;杨世娟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并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充分准备手术器械及物品,术前建立足够的静脉通道,妥善摆放手术体位及适度保暖,积极主动配合手术进程.结果 通过恰当的护理配合,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风险大,除需要手术医生高超的手术技巧外,手术护士积极有效的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祁新生

    目的 研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实验研究的患者年龄在55-85之间,两组患者年龄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具有可比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以后,出院时间比较早,住院时间短,而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8.7%,然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只有8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骨折愈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更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 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变化的连续观察

    作者:黄久勤;李有仓;张岩;刘树义

    目的:连续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变化,为假体技术完善和骨量丢失的药物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6-01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5例,均在术后1周、3、6和12个月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人工假体周围骨量测定(髋臼假体区,采用Wilkinson4区法,即R1、R2、R3、R4区;股骨柄假体区,采用Gruen方法分7个测量兴趣区,即ROI①、②、③、④、⑤、⑥和⑦区),上述采集数据与同一患者未置换部位比较. 结果:5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髋臼区骨密度:髋臼区术侧与健侧术后1周检查时各扫描区域骨密度检测值分布接近(P均>0.05),但在术后3、6和12个月检查中,术侧R1、R2和R3区骨密度全部测试结果均明显低于健侧同部位检测值(P均<0.05-0.01),两侧间R4区骨密度测试结果无明显区别(P>0.05).②股骨区骨密度:术后1周时术侧各扫描区域骨密度检测值与健侧分布接近(P均>0.05),在术后3,6和12个月检查中,术侧ROI①、②、③、⑥和⑦区骨密度全部测试结果均明显低于健侧同部位检测值(P均<0.05~0.01),两侧问ROI④和⑤区骨密度大部分测试结果无明显区别(P均>0.05). 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以R1、R2、R3区和RO①、②、③、⑥、⑦区较为明显,并多发生术后3~12个月.

  • 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马桂梅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9月份至2014年11月份本院6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例伤口感染,1例复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在对照组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4例伤口感染,2例复发,2例其他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6.7%,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有效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50例的护理配合

    作者:吴芳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前探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随访及健康教育等护理配合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或并发症;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0±12.5)min;住院时间13~20 d,平均(15.5±1.2)d;出院时对其进行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满意度评分92~98分,平均(95.6±3.8)分。术后对患者随访半年,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及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康波;王自力;丁韶龙

    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优良率高,术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临时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云兵;曹有良;王俊波;高伟

    目的 探讨临时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患者30例(30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灌注冲洗型占位器治疗,观察组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比较2组占位器植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于下床第1天及二期翻修术前1d评定2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测定髋关节活动度;比较2组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占位器植人手术时间[(2.50±o.30)h]、术后卧床时间[(6.20±0.72)d]及住院时间[(25.83±3.20)d]较对照组[(3.31±0.28)h、(45.29±5.10)d、(53.15±4.92)d]短,术中出血量[(1 215.18±121.86)mL]较对照组[(2 122.87±204.28)mL]少(P<0.05);观察组下床第1天HSS评分[(56.92±5.17)分]、关节活动度[(49.75±4.21)°]与对照组[(56.03±5.39)分、(42.91±4.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翻修术前1d,观察组HSS评分[(87.82±7.89)分]高于对照组[(79.31±8.04)分](P<0.05),关节活动度[(67.23±4.91)°]与对照组[(57.31±4.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治疗总体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80.o%)(P<0.05),术后感染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 临时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缩短占位器植入手术时间、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与周围组织融合好,对关节功能影响小,患者满意度高.

  • 分级干预预防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作者:戴海燕;梁丽萍;邓尔倚;吴丽娇;黄丽容;韩青

    目的 观察基于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表(简称Autar量表)的分级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37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级组与对照组,每组1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分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Autar量表对本组的患者进行评分、分级,对不同级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分级组术后6个月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x2=4.034,P<0.05);分级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3.6±2.2)、05.2±1.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5,P<0.01).结论 参照Aurar量表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DVT形成的风险进行分级,实施分级干预对预防其下肢DVT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周树敏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项回顾性分析,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2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当中,出现了3例切口感染患者(深部感染1例,浅部感染2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了1.5%.结论:为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需要对层流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消毒,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充分引流,强化手术室感染管理,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