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相互误诊分析

    作者:肖永海;向立平;肖继光

    对相互误诊的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共11例进行分析,讨论了误诊的原因,认为单纯以有"分裂性"症状来诊断精神分裂症和以有情感症状来诊断情感性障碍是不合适的,需从发病症状及病程演变特点进行分析,以防诊断失误.

  • 情感性障碍病人复发相关因素及护理

    作者:李淑萍;王衍芝;崔元江

    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久的过度高涨或低落为基础特征的精神障碍.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复发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我院160例情感障碍病人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能降低病人的复发率.

  •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相互误诊分析

    作者:程燕;余兵

    临床精神医学工作者由于受到"传统经验诊断"的影响,在诊断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时,相互误诊是经常性的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制定了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来,这种失误虽有所减少,但仍时有发生,给临床工作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由此,笔者对2000~2003年在本院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

  •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和老年期痴呆住院患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作者:周国权;郑宏

    目的了解不同病种的精神患者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和分析54例精神分裂症、45例情感性障碍和45例老年期痴呆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和出院疗效.结果情感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好,老年期痴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而且住院成本较高.结论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重视情感性障碍患者的住院治疗,提倡老年期痴呆家庭、社区和医院相结合的治疗护理模式,提高医保的经济效益.

  • 桃仁承气汤治疗情感性障碍18例

    作者:党兰玉

    情感性(心境)障碍,好发于16~30岁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在大中专院校学生中尤为多见,且有增加的趋势.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自行缓解,发作时晨重暮轻的特点.自1998年9月一2003年12月,笔者以桃仁承气汤治疗情感性(心境)障碍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215例情感性障碍初发病例分析

    作者:潘建良;刘志宏

    本文通过对215例情感性障碍初发病人分析,认为冬春季节,有遗传基础的青壮年好发,受精神刺激易诱发.前驱症状以失眠为主,其次表现为沉默寡言、疲乏等.防治上强调广泛宣传,增强心理卫生保健意识,普及优生学和遗传学知识,注重对青少年的适应性行为培养和塑造.建议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卫生保健课,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充分依靠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做好早期检测及防治工作.

    关键词: 情感性障碍 防治
  • 548例情感性障碍家系调查研究

    作者:程万良

    目的探讨情感性障碍的遗传现状及遗传方式.方法对情感性障碍的家系进行调查,将所得结果汇总分析.结果情感性障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年轻人(27.6±11.3)岁易发,遗传因素对发病起重要作用,其遗传方式符合多基因遗传.结论遗传因素在情感性障碍的病因中起相当作用,对于有阳性家族史的年轻人,进行心理卫生保健非常重要.

  • 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变异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俊雄;胡纪明;吕跃忠;朱建唯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BEP)变异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国产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41例抑郁症、24例躁狂发作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者的3种脑诱发电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发作组均出现脑诱发电位主成分波幅降低,抑郁症VEP/P2潜伏期延迟[正常对照组(194±19)ms,抑郁症自杀史阳性组(212±22)ms,抑郁症自杀史阴性组(209±17)ms, P<0.01].两组患者的BEP改变主要与患者有无自杀行为史有关.结论 脑诱发电位临床价值得到了初步证实,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研究中需进一步追踪随访.

  • 情感性障碍患者的条件负变化

    作者:郭洪绪;路英智;蒲金玉;宗文斌;董汉振;陈兴时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与正常成人在条件负变化(CNV)检测中的不同表现.方法 应用光和声两种成对刺激,对29例情感性障碍患者和27例正常成人的CNV作了检测.结果 显示躁狂相组患者波幅B增高(P<0.01),抑郁相组患者A-S'2面积缩小(P<0.01),PINV潜伏期延长(P<0.05),并且抑郁相单相组比双相组的PINV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 CNV和指令信号后负变化等提示PINV潜伏期延长可能是抑郁相单相患者的素质标记,而CNV波幅的变化则可能是情感性障碍患者的状态标记.

  • 情感性障碍诱发脑电指标变异的研究

    作者:陈兴时;王继军;楼翡璎;梁建华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的诱发脑电指标变异性质。方法 收集39例抑郁症、22例躁狂症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者的脑诱发电位指标中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s,P300)和关联性负变化(CNV)资料,对其中18例情感性障碍患者随访至缓解期。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和躁狂症组均出现AEP-N1潜伏期延迟,N1-P2波幅降低,VEP-N1潜伏期延迟,P300-P3b潜伏期延迟和P3波幅低下,CNV-PINV出现率高、CNV波幅下降和反应时间(RT)延长等。2.对部分抑郁症患者的随访提示:AEP和VEP-N1潜伏期延长、P300-P3b和CNV波幅低下可能属于该疾病的属性标志;而AEP-N1-P2波幅降低、P300-P3b潜伏期延迟和RT延长可能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证实了诱发脑电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双相情感障碍合并发作性睡病1例

    作者:宋传福;李江勇

    患者,女,17岁,学生.患者于2000年10月份出现话多,夸大,易怒,挥霍及失眠,未经特殊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次年9月再次复发,表现同前,3个月后转为躯体不适,情绪低沉,服药自杀.服氟西汀20mg/d及利培酮1mg/d,6个月后基本正常,并坚持服上述药物.

  • 不同间歇期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王爱荣;苏中华;李玉梅;张秀贞;张仲荣

    目的 探讨不同间歇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为第2次发作住院治疗的情感性障碍患者,根据2次发作间歇期的长短,分为长间歇期组(间歇期≥5年,下称研究组)和短间歇期组(间歇期<5年,下称对照组).应用自编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抑郁发作患者评定汉米尔顿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严重程度分量表(SI),躁狂发作患者评定躁狂量表和SI.结果 研究组目前年龄平均(45.32±14.13)岁,大于对照组的(39.71±13.26)岁,差异有显著性(t=2.50,P<0.01);研究组女性占63.83%,对照组44.78%,差异有显著性(X~2=8.24,P<0.01);研究组外向性格63.33%.对照组40.43%,差异有显著性(X~2=6.69,P<0.01);研究组家族史阳性率45.00%,对照组69.15%,差异有显著性(X~2=4.37,P<0.01);研究组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38.33%,对照组86.17%,差异有显著性(X~2=9.54,P<0.01).结论 长间歇期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女性偏多,性格外向者多,家族史阴性者多,而伴精神病性症状少,疾病严重程度轻.

  • 胎次效应与儿童情感性障碍的风险性研究

    作者:王任昌;刘锡英;黄国平

    目的探讨儿童情感性障碍与胎次效应的关系.方法对47例儿童情感障碍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胎次、母孕期状况、出生年月、出生时父母年龄及精神病家族史等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将有关资料代入Haldane和Smith(HS)公式,且以未受累同胞作对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论样本总体,还是男性或女性,儿童情感性障碍与胎次的关系均非常密切(C值均>2,P值均<0.01,6A均>M).结论胎次越高,发生儿童情感性障碍的可能性越大.注重优生优育对防止儿童情感性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住院军人情感性障碍10例的原因探讨与护理

    作者:郭丽华;邓迎生;林莉莉

    情感性障碍,其主要特征为心境异常,通常限于心境抑郁和高涨这两种障碍,显著特征是抑郁心境,悲观想法,快感消失动力减退和迟钝.我科自1995-08~2003-06 间共出现10例.

  •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相互误诊分析

    作者:于岚

    对相互误诊的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共11例进行分析,讨论了误诊的原因,认为单纯以有"分裂性"症状来诊断精神分裂症和以有情感症状来诊断情感性障碍是不合适的,须从发病症状及病程演变特点进行分析,以防诊断失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