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近视眼SB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及其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张佳;夏哲人;许琛琛;余野;王勤美

    目的 研究近视眼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量及其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SBK术的近视眼患者44位(共88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后表面高度值,取中央点数值.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角膜滞后量和角膜阻力因子.结果 近视眼SBK术后与术前角膜后表面高度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子术后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3个月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量分别为-0.91±2.04、-0.85±1.92、-0.98±1.65mm.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量与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子变化量的相关性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视眼SBK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角膜后表面中央形态尚未受到影响并保持稳定.

  •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病人LASIK与SBK术后干眼的对比分析

    作者:邢建男;赵海霞;隋瑶

    目的:比较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病人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nom-keratomileusis,SBK)术后干眼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2016-09来眼科近视眼中心行近视手术的蒙古族病人(三代以内均为蒙古族) 120 例.其LASIK组60例,SBK组60例,分别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wk、1mo、3mo、6mo的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ce stai-ning,FL)、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的变化.结果:术后1wk、1mo LASIK组与SBK 组的 FL 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ce staining,FL)均会出现角膜上皮点状染色, LASIK组角膜染色眼数较多;统计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mo、6mo时两组角膜染色眼数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BUT术后1wk、1mo和3mo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SIK组泪膜破裂时间更短,相对比之下SBK组术后恢复更快.而术后6mo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人SⅠt试验结果显示术后1wk、1mo和3mo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泪液分泌功能恢复较快;而在术后6mo 的时候,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病人 SBK 与LASIK术后均会引起不同程度干眼症状,SBK 术后病人干眼的恢复要比LASIK的快.

  • SBK治疗高度近视眼的疗效研究

    作者:赵海霞;关文英;李晓玲;葛瑞春;王召格

    目的 观察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其中行SBK 手术患者40例(80只眼),行传统LASIK手术患者40例(80只眼).分别于术后1 d、1 w、2 w、1 m、3 m随访观察视力、屈光度、角膜瓣愈合情况及角膜基质厚度.结果 观察术后1 d、1 w、2 w、1 m、3 m,裸眼视力≥1.0者,SBK组分别与80%、87.5%、92.5%、92.5%、92.5%;LASIK组分别占82.5%、85%、90%、97.5%、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屈光度在±0.50 D之间,SBK组分别占77.5%、82.5%、85%、85%、85%;LASIK组分别占72.5%、80%、87.5%、87.5%、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角膜瓣愈合情况均良好,角膜瓣边缘贴附紧密,均未发现角膜上皮植入及HAZE现象.术后SBK组角膜基质平均厚度为(436.9±28.06) μm; LASIK组角膜基质平均厚度为(404.15±27.8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与LASIK相同,安全性明显优于LASIK.SBK术后角膜基质保留更多,扩大近视的矫治范围,有助于高度近视或(和)角膜薄的患者以及二次手术矫治屈光回退提供机会.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 波前像差引导SBK与常规SBK矫正近视比较研究

    作者:刘伟民;黄建忠;肖信;罗武强

    目的 比较波前像差引导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与常规SB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预测性、稳定性及术后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122例近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波前引导SBK(WG-SBK组)和常规SBK(SBK组),WG-SBK组行波前像差引导的SBK手术,SBK组行常规SBK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定期随访,检测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结果 术后6个月,WG-SBK组术后裸眼视力≥1.0的比例为98.07%,与SBK组的98.57%持平(P=0.764).两组均未出现佳矫正视力下降达2行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1行者WG-SBK组占84.61%,高于SBK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G-SBK组和SBK组术后等效球镜在±0.50 D内的比例分别为69.23%和57.86% (P =0.069),在±1.00 D内的比例分别为92.31%和86.43%(P =0.148).WG-SBK组与SBK组的术后残余散光度分别为(-0.30±0.32)D和(-0.34±0.33)D(P=0.344).两组等效球镜在术前、术后1d和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点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WG-SBK组和SBK组的总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差和球差RMS较术前的变化量分别为(0.25±0.26)、(0.05±0.15)、(0.05±0.12)(0.14±0.24) μm和(0.39±0.34)、(0.10±0.27、(0.03±0.10)、(0.29±0.26)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89、0.157).WG-SBK组和SBK组的3 c/d,6 c/d,12 c/d和18 c/d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变化量分别为0.17±0.36、-0.04±0.35、0.18±0.29、0.29±0.31和-0.22±0.44、-0.01±0.51,-0.05±0.40,-0.0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波前像差引导SBK和常规SBK矫正近视均能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和屈光度,但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切削能更有效地减少高阶像差的增加,提高术后高、低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使患者获得更舒适的视觉体验.

  • 飞秒激光制瓣SBK术中不同冲洗方法对角膜瓣下异物影响

    作者:罗武强;黄建忠;刘伟民;肖信;黄贞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制瓣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FS-SBK)术中用不同冲洗方法对角膜瓣下异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选取80例(160眼)接受FS-SBK手术的近视患者,术中一眼用开放式冲洗联合闭合式冲洗为试验组(联合冲洗组),另一眼用闭合式冲洗为对照组(闭合式冲洗组),术后观察角膜瓣下异物.结果:试验组4眼(5.00%)发生角膜瓣下异物;对照组11眼(13.75%)发生角膜瓣下异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冲洗联合闭合式冲洗能降低飞秒激光制瓣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瓣下异物的发生率.

  • 不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眼角膜滞后量和角膜阻力因子的影响

    作者:吴东芳;邓应平;王顺清;邱乐梅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术后痛苦小、视力恢复快、有效性佳和预测性好,成为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流方法,但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可导致继发圆锥角膜、角膜扩张等并发症,因此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研究是临床上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的 研究不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中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组(30例60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组(27例54眼)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组(25例50眼),3个组受检者基线特征均相匹配.利用眼反应分析仪(ORA)分别测定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组术眼术前及术后1周和5个月的角膜滞后量(CH)值和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并分析角膜切削厚度与CH、CRF手术前后差值的关系. 结果 不同时间点SBK、LASIK、LASEK组间CH和CRF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17,P=0.08;F分组=2.67,P=0.07),各组不同时间点间CH值和CRF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1.90,P=0.00;F时间=49.65,P=0.00),3个组术后1周、5个月,CH、CRF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对角膜切削厚度与CH、CRF的差值分析发现,术后1周至术后5个月,角膜切削厚度与CH差值均不相关(均R2=0.000),但与CRF差值呈弱相关(1周:Y=3.253+0.010X,R2=0.007;5个月:Y=1.073+0.021 R2,R2=0.004). 结论 SBK、LASIK、LASEK术后术眼的角膜CH和CRF值均下降,导致角膜的生物力学变化,3种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相似,CRF在评价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方面比CH更有价值.

  •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颖;邱乐梅;王顺清;张小兰;孙成淑;马可

    目的 比较目前主流的3种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探讨佳角膜屈光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amellar extraction,SMILE) (40例,80只眼)、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 (36例,72只眼)、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SBK) (42例,84只眼)的118例患者(236只眼)的病历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眼表分析仪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和眼红指数;进行Schimer Ⅰ试验检测泪液分泌;采用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中央角膜知觉.观察分析3种手术方式组各观察时间点测量指标差异.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周泪膜破裂时间均下降(P<0.05),SMILE组[9.643±4.751)s]较其他2组[FS-LASIK组(8.172±4.300)s、SBK组(7.612±3.691)s]更长(P<0.05),SMILE组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和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较术前仍下降(P<0.05).术后1周和1个月,3组泪河高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FS-LASIK组术后1周时除外(P>0.05),SBK组术后1周下降明显.3组各观察时间点眼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1周和1个月中央角膜知觉均下降(P<0.05),SBK组下降为显著.3组各观察时间点泪液分泌无变化(P>0.05).结论 SMILE手术对术后干眼及角膜知觉的影响小,其次为FS-LASIK,大为SBK.

  • 那素达滴眼液预防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术中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武强;黄建忠;刘伟民;肖信;洪华丽

    目的:探讨那素达滴眼液能否降低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术中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选取60例(120眼)接受SBK手术的近视患者,一眼术前滴用那素达滴眼液为试验组,另一眼不滴用那素达滴眼液为对照组,观察术中出血情况.结果:那素达滴眼液组5眼(8.3%)发生术中出血;对照组27眼(45%)发生术中出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那素达滴眼液能显著降低SBK术中出血的发生率.

  •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卢海燕;刘伟民;黄建忠;肖信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ub- 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后临床观察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拟行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的200例400眼,检测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并进行术后自觉症状问卷调查,观察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1.0的眼所占比例分别为99.25%、98.50%、99.25%、99.50%、99.25%.术后6个月等效球镜度为(-1.00~+0.75)D,均在±1.00D以内,其中,92.50%的眼在±0.50D之间.手术前后的视力及等效球镜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1周自觉症状中,“多数时侯”不适的发生率低于1%.结论:SBK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视觉质量较好且具良好预测性的屈光手术术式,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提高术后患者舒适度.

  •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术后干眼的对比

    作者:关念;杨维;胡志广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 sub-Br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术后干眼及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9在我院接受近视手术患者220例440眼。其中126例252眼为飞秒LASIK组,94例188眼为SBK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wk,1、3、6mo的角膜荧光素染色( fluorescence staining,FL)、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的变化。结果:飞秒LASIK组和SBK组术后1 wk和1 mo荧光素染色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和6mo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和1mo BUT,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mo和6mo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k、1 mo和3 mo Schirmer Ⅰ试验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LASIK和SBK术后患者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但飞秒LASIK术后的泪膜功能恢复较SBK快。

  •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及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干眼及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作者:宋建军;张慧丽

    目的:研究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及散光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干眼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7/2016-07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近视和散光患者986例,根据研究对象所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986例研究对象分为SMILE组、FS-LASIK组、SBK组和LASIK组,通过对比各组患者术后25、90 d的屈光度、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高阶影像差各项指标来判定术后视觉质量;通过对比四组患者术后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S)评分数值来判定患者术后干眼情况;通过对比四组患者术后的高信号强度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以判定患者术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FS-LASIK组、SBK组、LASIK组患者手术前后其屈光度、UCVA、BCVA和高阶像差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患者手术前后屈光度、UCVA、BCVA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BUT时间、FS数值明显下降,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患者术后SⅠt数值明显降低,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CH和CRF值均降低,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FS-LASIK、SBK及LASIK对治疗近视及散光有同样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 波前像差引导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曹时燕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WASCA-SBK)矫正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WASCA-SBK治疗的56例(112只眼)近视患者,记录术前以及术后2w、1月、3月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及高阶像差。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0.05)。术后3月全部术眼UCVA≥1.0。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3月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术后等效球镜均较术前显著降低(<0.05)。术后2w、1月及3月等效球镜度数(SE)在±0.5D范围内的比例分别为92%、98%、95%,全部术眼SE均在±1.0D范围内。术后3次随访,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 RMS)均较术前显著增高(<0.05),以球差为主,彗差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 WASCA-SBK矫正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手术效果的稳定性佳,但术后高阶像差仍然增加,且以球差为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