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泽亮

    目的:通过对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病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2月—2014年2月间所收治50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后进行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该次研究50例患者中,27例表现为息肉状,且肿物直径为1.3~2.1 cm,另外23例则表现为生菜花状,大直径1.8~3.2 cm,平均(2.1±0.4)cm。镜下观察中肿瘤组织表面由多极分支的乳头构成,末梢呈绒毛状;乳头表面被覆轻、中度异型性的假复层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拥挤,极向消失,部分细胞质含黏液,并且中央为含炎性细胞的纤维血管轴心;肿瘤基部大多有浸润灶,主要由不规则分枝乳头状或筛网状管状腺体构成;50例患者HPV检测结果以及例数分别为:阴性(12例),18、45型(16例),18型(8例),18、56型(5例)以及18、58型(9例)。免疫表现:该次研究中50例患者免疫表现大体相似,主要表现为癌细胞CEA弥漫阳性、雌激素受体(ER)阴性,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20%~50%、CAl25局灶阳性、p53、孕激素受体(PR)都阴性。该次研究50例患者治疗后6~60个月进行随访,患者都存活且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针对肿瘤浸润程度不同以及患者年龄或生育需求等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方式。

  • 宫颈高分化绒毛管状腺癌1例报告

    作者:潘谷英;宋茜;杨娟

    本文报道1例宫颈高分化绒毛管状腺癌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52岁,因绝经2年,白带增多半年,性生活后阴道出血2次,白带带血丝2周来我院检查,妇科检查宫颈直径4 cm,6°~9°呈颗粒状糜烂,近宫颈口处有息肉状突起,宫体平位,大小正常,活动可,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治疗双侧主骶韧带未触及异常.既往有口服避孕药史.行TCT检查发现宫颈非典型腺细胞,行阴道镜活检及HPV检测,病理诊断为宫颈高分化绒毛管状腺癌,HPV 18型阳性.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夏琴;吴鸣;谭先杰;郁琦

    目的 了解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A)的临床病理特征、处理原则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16例VA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案以及随诊结局.结果 16例患者年龄30 ~56(41.4)岁,以同房后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症状(10/16).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1期1例,Ⅰ b1期12例,Ⅰb2期2例,Ⅱa1期1例.1例Ⅰ a1期锥切后行腹腔镜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Ⅰ b1期中1例放化疗后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例行经阴道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1例合并妊娠者化疗4程后,剖宫取子术同时行宫颈癌根治术,其余9例及Ⅰ b2、Ⅱa1期行宫颈癌根治术.14例行淋巴结清扫患者中无一例淋巴结浸润.13例卵巢切除中1例术中见卵巢表面转移,其余12例及另1例卵巢活体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卵巢转移.随访5 ~60(23.3)个月,1例患者术后8个月阴道残端复发.无死亡病例.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4%(15/16).结论 与常见病理类型的宫颈癌相比,VA发病相对年轻,卵巢转移率低,预后良好.但由于病例数相对少,疾病表现分散,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难以得出十分一致的结论,尚需要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了解VA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

  • 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在液基细胞学中的特点

    作者:刘栋;武岳;周辉蓉;李晶;吴赛西;赖李忠;郑宏刚;梁小曼

    目的 探讨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在液基涂片中的细胞学形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收集VGA的液基细胞学7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VGA液基细胞学的诊断要点.结果 7例液基细胞学均有以下特点:肿瘤细胞量丰富,呈团簇状、条带状或片状排列,可见乳头状结构,乳头边界光滑,外周被覆极向较好、细胞胞界清楚的柱状上皮,可见栅栏状及羽翼状结构.细胞核相对一致,排列拥挤,明显重叠.细胞核轻度增大,圆形或被拉长,染色较深但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部分病例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及凋亡可见.背景可有出血、炎症,无肿瘤素质.结论 与普通型子宫颈腺癌相比,VGA的细胞形态相对温和,细胞学病例易漏诊或诊断不足.大量呈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上皮、明确的乳头状结构、拥挤的细胞排列,可作为VGA液基细胞学的诊断线索.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1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文献复习

    作者:朱伦;施雅;郭庆;何燕;陆珍凤;马恒辉;马捷;石群立

    目的 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原诊断为宫颈V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中有11例维持VA原诊断,1例诊断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1例患者年龄29~58岁(平均44.1岁).肿物大体均呈息肉样或菜花状生长.镜下肿瘤呈外生性分支乳头状结构,类似结肠绒毛管状腺瘤,肿瘤细胞呈假复层柱状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CEA、p63和p53均阳性,ER、PR、vimentin和p16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0%.11例中有4例HPV检测阳性.11例均行子宫根治切除术,8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5例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1例患者中随访8例,随访时间4~48个月,随访病例均存活,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宫颈VA罕见,通常不会发生深层、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好.宫颈VA的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明确诊断.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宫颈其他良性肿瘤和普通型腺癌.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郑国轩;李书勤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发病及相关因素、病理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villoglandular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VGPA)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妇科检查见阴道通畅,黏膜柔软;宫颈重度糜烂颗粒型,质脆,触血(+),直径近4 cm。宫颈活检病理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初步诊断为宫颈癌ⅠB2期( FIGO,2009年),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镜检示复杂分支腺管及乳头样的绒毛腺管结构,表面被覆假复层高柱状上皮,诊断为VGPA,术后未予辅助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证据。结论:VGPA是一种罕见的宫颈腺癌的亚型,预后较好,治疗上以偏保守的手术治疗为主,并强调个体化原则。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3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鹏飞;郭朋;吴鸣;沈铿;黄惠芳;向阳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VG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于1995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3例宫颈腺癌的病例资料,其中VGA 38例,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VGA患者中位年龄为41.0岁(27~76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接触性出血(68.5%);IA期3例,IB期31例,IIA期2例,IIB 期2例;34例患者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例患者发现淋巴血管间隙受累,1例卵巢转移,1例复发;2例患者放化疗后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38例VGA与同期收治的326例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发现两组的肿瘤分化程度、宫颈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等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GA的发病年龄较轻,以外生型肿瘤多见,诊断时绝大多数患者处于临床早期,肿瘤分化程度较好,浸润深度较浅,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少见,是预后较好的宫颈腺癌型别,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 宫颈高分化绒毛管状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邰海燕;尤志学

    宫颈绒毛管状乳头状腺癌(villoglandular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VGPA)又称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VGA)1989年由Young和Scully首次提出[1],1994年被WHO列为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2],是宫颈腺癌的一种亚型.绒毛管状腺癌较少见,目前国内仅报道4例[3-6],现报道1例.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7例临床分析

    作者:牟婧祎;刘广芝;王悦;王轶英;井佳雨;郭爽

    目的 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illoglandular adenocarcinoma of uterine cervix,VG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VG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和白带增多;妇科检查5例可见外生型菜花样赘生物;4例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其中1例高度可疑腺癌细胞,2例提示为非典型腺细胞(未明确来源),1例为轻-中度炎性反应改变;术前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6例诊断为VGA,1例诊断为宫颈腺癌;FIGO分期Ⅰ A1期2例,Ⅰ A2期1例,Ⅰ B1期2例,Ⅰ B2期1例,Ⅱ A期1例;6例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合并妊娠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术式;3例术后辅助化疗;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示7例均符合VGA;4例浅表浸润,2例浅肌层浸润,1例浸润深度2 cm;均未见盆腔淋巴结转移;随访5~45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VGA多发于年轻患者,临床表现与常见类型宫颈癌类似,多为外生型,发现时多为早期,浸润深度浅,淋巴结转移少见,预后良好.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例及文献汇总分析

    作者:常婧;王玉梅;刘云云

    目的 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的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病例资料并汇总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36岁,因接触性出血就诊,妇检宫颈后唇增生,质脆,易出血,辅助检查3种高危型HPV-DNA阳性,细胞学检查阴性,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阴道镜检查考虑宫颈癌?,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无异常.结论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好发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依靠病理检查,采取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预后较好.

  •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冰莹;张丹晔;李潇;齐跃;刘水策;刘娟娟;林蓓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2.6岁(28-66岁)。FIGO 分期:原位绒毛管状腺癌3例;浸润癌7例,其中 Ib 期6例,IIa 期1例。7例浸润癌患者主要表现为息肉样或菜花样外生型肿物,3例原位癌患者宫颈表现为光滑或者糜烂样改变;7例 HPV 检查,6例 HPV16阳性,其中2例同时伴有 HPV18或33阳性,1例阴性;7例浸润癌患者,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余均行标准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 3例患者伴有 CIN 病变(CIN II 及 CIN III)。浸润癌7例患者中2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2例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其余 3例未行后续治疗。7例浸润癌病例均未发现子宫体受累及附件转移,其中 1例 IIa 期患者术后石蜡病理提示左闭孔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至今随访4-50个月,均无复发证据。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的预后整体较好,有生育要求者可以考虑相对保守手术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