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剑峰

    目的观察分析微弹簧圈栓塞应用于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为颅内动脉瘤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病症患者68例,对患者以微弹簧圈栓塞法实施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68例患者中56例为破裂动脉瘤患者,施急诊栓塞手术,并在DSA全程动态监视下开展,术后于患者腰椎蛛网膜的下腔实施常规持续引流,且配合治疗高血压、血液稀释以及高血容量(3 H)的症状。结果治疗完成后,51例患者的动脉瘤彻底闭塞,达到90%栓塞的患者9例,90%以下栓塞的患者3例,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施以微弹簧圈栓塞法治疗安全、可靠,而破裂动脉瘤患者配合实施急诊栓塞与持续引流,更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 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艳敏

    目的 观察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宽颈动瘤患者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基础上加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疗效、缩短手术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可推广应用.

  •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程华

    目的 探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进行急性栓塞手术,且在完成栓塞处理后在腰椎蛛网膜内进行常规引流,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填塞患者36例(90%),95%填塞患者2例(5%),<90%填塞患者1例(2.5%),1例患者因为病情较严重死亡,死亡率2.5%.结论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显著,能起到很好闭塞的目的,且整个过程安全快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颅内破裂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31例

    作者:梁旭光;朱迪;王华;孟林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方法:采用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微弹簧圈的栓塞.结果:30例病人康复出院,其中1例左下肢不全瘫,1例术后死亡.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急诊微弹簧圈栓塞效果佳,致死、致残率极低.

  • 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广;石乃华;张兵军;武兴波;高文进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d之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对照组治疗时间为入院3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型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栓塞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入院3d之内利用微弹簧圈栓塞对脑动脉瘤破裂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 犬末端型颈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启弘;周良辅;龚建秋;戴建华;张小军;张新元

    目的建立犬颈总动脉(CCA)末端型囊状动脉瘤(AN)模型,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制作7个CCA末端型动脉瘤,术后7~14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进行动脉瘤模型的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以微弹簧圈(MC)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和病理分析.结果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MC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脉瘤的诊断和全面认识,血流动力学分析能模仿出犬颈部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该模型是进行AN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非DSA的影像设备检查对AN的栓塞前后的评价具有无创、可重复、显示清楚的特点;CFD研究显示,对于动脉瘤血流流入道的治疗干预,是有效治疗和防止动脉瘤复发的途径.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张瑞峰

    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40例我院收取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早期介入组(20例)和晚期介入组(20例),早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以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晚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栓塞效果、并发症情况.早期介入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早期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介入组;两组以上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对提高栓塞效果、患者尽早的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 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辅助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史岩鹏;王东林;刘金朝;陈广礼

    目的探究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支架辅助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6例,予微弹簧圈栓塞的作对照组,予微弹簧圈栓塞联合血管内支架辅助的作研究组,分析两组疗效、治疗相关指标、预后、并发症、复发等。结果研究组进行性头痛、嗜睡、动眼神经麻痹等8.33%、5.56%与2.78%,均比对照组27.78%、25.00%与19.44%少(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50.36±4.73) min、住院时间(8.13±1.64)d均比对照组(66.24±5.36)min(、13.57±1.82)d少(P<0.05);同时随访1年研究组再出血5.56%、载瘤动脉狭窄2.78%等并发症比对照组25.00%、8.33%少(P<0.05);随访1年和2年研究组复发率11.11%、16.67%均比对照组30.56%、38.89%少(P<0.05);随访2年内研究组动脉瘤的完成闭塞率83.33%,比对照组63.89%高(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予血管内支架辅助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预后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与护理

    作者:吴丽丽

    目的 降低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8年2月本院16例颅内动脉瘤经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病人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 16例病人在术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4例,均早期发现和处理,终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术后护理之关键.

  • 颈动脉穿刺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1例

    作者:朱青峰;王国芳;周志国

    目前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技术已经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1].但是有时碰到患者双侧股动脉、腹主动脉、甚至主动脉弓迂曲患者,导引导管难以到达颈内动脉颅内段时血管内介入手术难以完成.我们碰到1例这样的患者,尝试双侧股动脉穿刺,导引导管均难以到达颈内动脉时,采用患侧颈动脉直接穿刺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内鞘后直接用微导管、微导丝技术通过穿刺部位使微导管头端到达动脉瘤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手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