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朱肱《活人书》治疗伤寒学术特点探析

    作者:郭华

    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因曾官奉议郎,人称朱奉议.朱肱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著成<伤寒百问>,大观五年(公元1112年),张蒇为其书作序并改名为<南阳活人书>,至政和八年,朱肱又重新校正,修改百余处,于杭州坊镂板刊行.

    关键词: 朱肱 活人书 伤寒论
  • 从《伤寒百问》到《活人书》看朱肱学术观点的变化

    作者:逯铭欣

    <活人书>是宋代著名伤寒学家朱肱的代表作,是书初名<伤寒百问>,经历了数次刊刻.二书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元燕山活济堂刊本<伤寒百问经络图>与宋刊本<重校证活人书>.二者相对照,其间增补与删改之处甚多.这些改动一方面是考虑到读者检阅的方便,另一方面反映了朱肱伤寒观点的前后变化,同时也透露出北宋末年伤寒学术发展的趋势.

  • 朱肱《活人书》对南宋伤寒学的影响

    作者:逯铭昕

    朱肱的《活人书》是宋代著名的伤寒学著作.基于朱肱本人的学术见解,以及官方的着意推动,此书刊行后,对后世伤寒学,尤其是南宋伤寒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南宋时,出现了许多继承与发展《活人书》学术观点的著作,或是注释,或是编为歌诀、概要,或是征引、继承,或是加以辨议.如王肃《增释南阳活人书》即是为注释《活人书》之作;而编为歌括或概要者,有许叔微《伤寒百证歌》、李知先《活人书括》、钱闻礼《伤寒百问歌》、杨士瀛《伤寒类书活人总括》、汤尹才《伤寒解惑论》等;征引、继承者有李柽《伤寒要旨》、郭雍《伤寒补亡论》、孙志宁《伤寒简要十说》、陈自明《管见大全良方》;至于对《活人书》加以辨义者则有程迥《活人书辨》和卢祖常《拟进活人参同余议》.这些著述的出现,一方面是朱肱《活人书》影响的体现,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朱肱《活人书》对其后伤寒学的影响.

  • 朱肱及其病证结合观

    作者:赵永辰;卢丽君;王涛;李轶璠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包含了辨证和辨病,二者是有机整体,著名的《伤寒杂病论》 已经有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具体论述,朱肱在其 《活人书》 中更详细阐明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特点与方法,对指导中医临床大有裨益.

  • 剖析宋代医家朱肱的学术思想

    作者:张友和

    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浙江英兴人,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进士,徽宗朝授奉议郎医学博士,是宋代很有影响的名医之一.

  • 朱肱与小柴胡汤及《活人书》

    作者:孟庆云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任职时兼行医,有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寻按脉证以后,他断为小柴胡汤证,说进服三剂可愈.小柴胡汤是学人尽知的名方,他只述方名而没有具实详述.但在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服药以后病未见轻,反倒增加了腹满的症状.他再次前往视诊,一看服用的药乃是小柴胡散.他当即指出:汤剂和散剂效用是不同的,汤剂能通过经络快速取效,现在用了散剂,药滞于膈上,故有胃满的症状.于是,他亲自煎药,二剂之后病人痊愈.此事典出于宋代方勺所著<泊宅编>,又见于明代李梴编纂的<医学入门>.<泊宅编>记载朱肱深刻的论述.肱曰:"古人制(口父)咀,谓剉如麻豆大,煮清汁饮之,名曰汤,所以入经络,攻病取快;今乃为散,滞在膈上,所以胃满而自如也."病家自作主张或图方便,改煎剂为散以致误,但朱肱当时没有交待清楚,也有责任.

  • 朱肱和他的《伤寒百问》

    作者:王旭光;李道芳

    朱肱早撰著的伤寒类医书是<伤寒百问)三卷,此本已佚.现今存世的日本宝历三年书林涩川清右卫门刻本(伤寒百问>六卷、日本宫內厅书陵部收藏的元燕山活济堂刊本<伤寒百问经络图>九卷,或即源自(伤寒百问>三卷.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重校证活人书>十八卷,曾经朱肱生前亲自校定并刊行,但并未流行于世,现今仅有孤本存世.<伤寒百问>、<伤寒百问经络图>、<重校证活人书>三种医著,或是可能保存了<活人书>早期面貌,或是经朱肱生前亲自校定,书中的内容应当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朱肱医学思想和医学实践的演变轨迹.现今存世的<南阳活人书>、<类证活人书>一类书籍均经过后人加工,未必反映了朱肱医学思想和医学实践的真实状况.

  • 略论宋代名医朱肱伤寒辨治特色

    作者:田文敬

    宋代名医朱肱辨治伤寒,具有定位重表里,辨证重阴阳,以及脉证合参的特点.

    关键词: 伤寒 朱肱 辨证治疗
  • 守正出新的浙江伤寒学派

    作者:陈永灿;马凤岐;白钰

    "浙派中医"中的伤寒学派,以《伤寒论》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经历了孕育、成长、兴盛几个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了中医学的临证水平,其发展史是浙江中医学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派的代表医家有宋代的朱肱,明代的陶华,清代的柯琴和徐彬.文章通过阅读和研究四位医家的相关著作,对伤寒学派的学术特点做了探析,主要分为六个方面:旨遵《内经》,以经解义;法宗六经,合以八纲;立足伤寒,兼论温病;意承仲景,别有发挥;诊病识证,尤重脉诊;依经制方,方外有方.

  • 宋代湖州名医--朱肱

    作者:陶丽华

    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北宋末年(约公元1068-1125年)湖州人.他于宋元祜三年(1088年)中进士,曾任奉议郎职,人称"朱奉议".朱肱博学多闻,被誉为"通儒".中年后隐居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大隐坊,自称大隐翁,以行医著书为事.

  • 略论宋代名医朱肱伤寒辨治特色

    作者:田文敬

    朱氏在伤寒辨证论治中,注重以表里定位,以阴阳为纲,以脉证合参为据.辨别表里强调疾病的病机病理,并结合其兼证、类证、病程、病性、病势、转归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分清疑似,灵活运用;辨别阴阳提出"七表属腑,病在于阳"、"八里属脏,病在于阴",强调阴阳二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疑似证的辨证强调只有详辨脉象,才不致辨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