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孙巧松;温清艳;李广生;刁士元;钟建新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将其中45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作为A组,4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给予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与B组的2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90例患者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较术前显著降低,血管搏动弹性指数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管阻力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评分(ASPEC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ASPECTS量表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成形术可很好地治疗老年脑血管病,但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其相较颅外段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术后并发症更多一些.

  • 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峰;李明军;戚春厚;黄兆栋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方法.方法 5 例患者4 例经患侧肱动脉穿刺、1 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前臂动脉DSA 检查及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结果 5 例狭窄程度达到90%~98%,范围4cm~9cm,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后狭窄程度改善到10% 以下,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建峰;李明军;戚春厚;黄兆栋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方法.方法 5例患者中4例经患侧肱动脉穿刺、1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前臂动脉DSA检查及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结果 5例狭窄程度达到90%~98%,范围4~9cm,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后狭窄程度改善到10%以下,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狭窄血管内球囊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春洲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疗效与意义.方法 7 例患者6 例经患侧肱动脉穿刺、1 例经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前臂动脉DSA 检查及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段血管内球囊成形术(PTA).结果 7 例狭窄程度达到90%~98%,范围4cm~9cm,血管内球囊成形术后狭窄程度改善到10% 以下,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A 是治疗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闭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疗效对比

    作者:黄海鹰;裘伟光;杨华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脑血管病患者36例,其中颅内血管狭窄患者15例,颅外血管狭窄患者21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年,并行TCD及DSA评价、ASPECTS量表评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36例老年患者全部支架放置成功,患者术后各项参考指标均显著改善,患者术后1个月、1年、3年的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较术前减慢,而脉动指数较术前增高,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ASPECTS评分中显示患者术后1个月、1年及术后3年的ASPECTS评分与术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行支架治疗后,颅内支架组患者成功14例,失败1例,成功率93.3%.术后脑出血2例,血管痉挛1例,再闭塞2例,心率、血压下降1例.颅外支架组成功20例,失败1例,成功率95.2%.再闭塞1例,心率、血压下降5例.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以很好地治疗老年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但相对来说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相对于颅外血管支架成形术,颅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 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魏文娟;蒋雄京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导致慢性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发病逐年增高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缺血的疾病,严重者终导致截肢[1].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和血运重建,其中血运重建包括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血管内支架腔内成形术(PTA)技术逐步成熟,且其有效、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对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膝下缺血的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011年11月-2013年1月对54例膝下动脉闭塞病变患者进行PTA,取得明显疗效.

  • 双向内膜下技术在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叶猛;倪其鸿;陈佳荃;郭湘江;张岚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导丝无法回入真腔时应用双向内膜下技术——顺逆行内膜下动脉成形术(SAFARI)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67(61~74)岁,均于开通闭塞血管失败后通过SAFARI技术重建锁骨下动脉.结果 10例患者通过SAFARI技术实现了锁骨下动脉再通并一期植入支架(平均长度46.4 mm),1例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0.9%.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电话随访6~36个月,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SAFARI技术治疗钙化严重、阻塞较长的锁骨下动脉闭塞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提高血管内治疗成功率.

  • 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远志;段传志;李西锋

    目的 研究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患者中,均用自膨式支架成功完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锁骨下动脉狭窄率明显改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和上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