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杰;曹树立;刘同喜;何彪

    目的:了解甲状腺乳头状微灶癌( PTMC)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PTMC患者发生Ⅵ区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患侧甲状腺根治性切除+颈Ⅵ区淋巴清扫术的120例cN0PTM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分为Ⅵ区淋巴结转移组(40例)和未转移组(80例),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PTMC颈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3.3%,单侧癌灶部位( P <0.05)、甲状腺包膜侵犯( P <0.05)、单侧多灶性PTMC(P<0.01)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cN0PTMC有较高的颈部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在切除甲状腺的同时清扫颈Ⅵ区的淋巴结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有相关危险因素者。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手术方式及减少甲状旁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波;杨宁;赵小利;刘进忠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和病理检查水平的不断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icinoma ,PTMC)的检出率逐渐升高[1]。 PTMC是指肿瘤大直径<10 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10.98%~28.10%。甲状腺微小癌以区域淋巴结为主要转移途径,即使是PTMC仍有较高的转移率[2]。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经术前超声及术中冰冻并手术治疗PTMC患者180例,报道如下。

  • 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结合形态学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作者:金弋人;韩丹;蒋悦;黄益龙;赵雯;赵卫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与常规形态学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31例PTC患者术前行颈部双能量CT双期增强扫描,轴位加三维定位标记短径≥5 mm的中央组淋巴结,术中对应取材和标记,再扫描对应术前的淋巴结,术后得到病理结果后回顾性对CT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对淋巴结形态学分析并比较动、静脉期原发病灶、转移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碘浓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佳敏感度及特异度的临界值,并比较其与形态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1例共获得一一对应的中央组淋巴结73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51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2枚.动、静脉期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标准化碘浓度(NIC)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4.29,P<0.05;Z=-6.29、-7.31,P<0.05),而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N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17,P>0.05).动脉期NIC诊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3%、69.4%,与形态学两者联合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达80.2%,特异度为87.8%.结论 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对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联合常规形态学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探讨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对颈淋巴结阴性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作者:靳勇

    目的 研究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在颈淋巴结阴性单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手术确诊的128例单发PT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CLNM阳性者68例,CLNM阴性者60例.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肿瘤位置、钙化、与甲状腺边缘接触情况、肿瘤大小、性别、年龄与CLNM的关系.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与甲状腺边缘的接触情况、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与CLNM显著相关;甲状腺边缘接触、 年龄<45岁、 男性、 肿瘤大小直径>1.0 cm的患者CLNM阳性更常见(P<0.05).肿瘤位置,钙化与CLNM无关(P>0.05).结论 经CT征象及临床资料分析显示:PTC中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甲状腺边缘接触、年龄<45岁、男性和肿瘤直径大于1.0 cm.

  • 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CT联合临床特征对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宁;丁金旺;韩志江

    目的 探讨单发PTC的CT联合临床特征对中央组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6例单发PT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瘤体位置、甲状腺边缘接触情况、钙化、平扫及增强后边界、肿瘤大小、年龄、性别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66例PTC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分别为155例和21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表明甲状腺边缘接触、直径、年龄和性别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甲状腺边缘接触、直径>1.0 cm、年龄<45岁和男性在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中更常见(P<0.05).瘤体位置、钙化、平扫边界、增强后边界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甲状腺边缘接触、直径>1.0 cm、年龄<45岁和男性是CLNM阳性的独立风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