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氨蝶呤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慧;俞海国;钱小青;张雅媛;郭翼红;马慧慧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6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甲氨蝶呤每周10 mg·m-2;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0.4 mg·kg-,每周2次,治疗3个月后改为每周1次.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23/28例)和53.57%(15/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RP分别为(10.28±4.17),(15.02 ±4.19) mg·L-1;ESR分别为(29.11±7.93),(39.74±8.12)mm h-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低热、咽痛、流鼻涕,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1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CRP和ESR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预防坐骨神经冷冻致机械性痛觉敏化的疗效

    作者:南兴东;冯艺;张利萍

    目的 观察预防性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rhTNFB:Fc,抗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药)对大鼠坐骨神经冷冻(SCN)后机械缩足阈变化以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9),制模组(n=38)和试验组(n=9).在制模前及制模后7,14,28天(每时间点随机取6只),进行机械缩足阈和自噬评分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膨大处的脊髓TNF-α表达水平.结果 在制模后早期,制模组和试验组术侧后足机械缩足阈,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术前水平(P<0.01);随后逐步下降.至术后28天,试验组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制模组机械缩足阈显著降低(P<0.05);与制模组比较,试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机械缩足阈呈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术后28天,试验组机械痛敏发生率,较制模组显著降低(P=0.013).术后只有制模组于术侧后足出现白噬现象.与制模组比较,经rhTNFB:Fc处理后,试验组术侧脊髓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03).结论 预防性给予rhTNFB:Fc可显著缓解SCN后的机械痛觉过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守赟;阮文礼;宋子缨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 BASDAI )评分、关节肿胀程度、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水平( CR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谦;伍俊妍

    目的 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于治疗AS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见效时间较短,相对柳氮磺吡啶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 两种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谭树聪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拮抗药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东莞康华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2例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38例)、B 组(44例)、C 组(40例)组。 A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25 mg 加入1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第0~6周每周2次,第7~24周每周1次;B组给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首次给予5 mg/kg静脉输注浓度,用药后的第2、6周及以后每隔6周均给予相同的剂量治疗;C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每次0.5 g,每日3次,如无不适,渐加量至每次1 g,每日3次。第6、12周对3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6周, A、B、C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8%、86.4%和47.5%,而治疗后12周 A、B、C 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93.2%和72.5%,3组治疗后12周的临床疗效优于治疗6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治疗,3组 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A、B两组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8%、22.7%、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TNF-α拮抗药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英夫利昔单抗治疗AS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探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岳青

    目的:探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4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5.12%)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9.7%),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8%)也低于对照组(29.27%),且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治疗较传统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3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杨利娜

    目的:评价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采取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治疗反应良好21例(58.33%)、治疗反应一般10例(27.78%),无治疗无反应5例(13.89%)。对照组3中治疗反应良好8例(22.22%)、治疗反应一般12例(33.33%),治疗无反应16例(44.4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效果显著。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柳毓文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特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200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优于对照组的7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低于对照组的29%(P<0.05).结论:将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应用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用药安全性高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破坏及OPG/RANKL系统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戴森华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对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破坏及OPG/RANKL系统的影响.方法 纳入门诊及住院确诊为AS病人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rh TNFR:Fc+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疗程为2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病人的骨钙素(OC)、C端肽(CTX)及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基(RANKL)、骨保护素(OPG),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AS病人骨盆片评分采用Bath AS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选取治疗前与治疗24周后两个时间点,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OC均较治疗前表达升高,且治疗组表达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CTX均较治疗前表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OPG均较治疗前表达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RANKL均较治疗前表达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rh TNFR:Fc治疗AS继发骨破坏可有效的降低骨代谢,促进骨形成,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更佳.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2例

    作者:丁艳;尹薇;刘凡;曾小燕;谢彤

    目的 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非全身型JI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0.4 mg·kg-1,每周2次,共3个月,后减为每周0.4 mg·kg-1,总疗程6个月,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治疗后1,3,6个月采用ACRPedi 30/50/70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放射学改变,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ACR Pedi 30达标率分别为87.50%,93.75%,100.00%,ACR Pedi 50达标率分别为31.25%,65.63%,96.88%,ACRPedi 70达标率分别为18.75%,34.38%,87.50%.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ACR Pedi 30,治疗后3,6个月ACR Pedi 30,50,70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的Poznanski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3个月治疗组的CRP、ES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放射学改变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传统药物治疗非全身型JI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单纯使用传统药物相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治疗,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炎性指标,并能减轻放射学改变.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叶杨;杨南萍;高晓梅

    目的:分析及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100例骨代谢异常患者,年龄为40~59 (51.3±7.6)岁,病程为12~41(29.5±14.1)个月,其中男性23例,女性77例,且所有患者DAS28评分>2.6,均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及N-端前肽(PIN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评估骨代谢情况.根据初始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组(A组,58例)及类风湿关节炎伴骨量减少组(B组,42例),A、B组各随机分为两组,A组分为A1组(29例)和A2组(29例),B组分为B1组(21例)和岛组(21例),其中A1和B1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皮下注射biw×6个月,后改为25 mg qw×6个月)+甲氨喋呤(15 mg qw)+叶酸片(10 ng qw)+硫酸羟氯喹(0.2 bid)+钙尔奇D(600 mg qd)+阿法骨化醇(0.5μg qd)治疗,A2和B2组给予甲氨喋呤(15 mg qw)+叶酸片(10 mg qw)+硫酸羟氯喹(0.2 bid)+钙尔奇D(600 mg qd)+阿法骨化醇(0.5 μg qd)治疗,A1、B1组为观察组,A2、B2组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检测股骨颈、颈椎、大转子、Ward三角骨密度值,同时检测PINP、CTX-Ⅰ水平、并计算DAS28评分.结果:与A2组比较,A1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DAS28评分、平均病程、平均发病年龄及初始PINP、CTx-Ⅰ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转子初始骨密度值明显低于A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1组股骨颈、Ward三角在治疗6、12个月后骨密度值均高于同期A2组,颈椎在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值高于A2组,大转子在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值低于A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6、12个月后,A1组PINP水平均低于同期A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1组CTX-Ⅰ水平较同期A2组降低,尤以12个月后更为显著(P<0.05);与B2组比较,B1组在性别构成比、平均发病年龄及初始PINP、CTX-Ⅰ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1组DAS28评分较B2组高,平均病程较B2组短,大转子初始骨密度值低于B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1组股骨颈、颈椎、Ward三角在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值高于同期B2组,大转子在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值低于B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6、12个月后,B1组PINP水平均低于同期B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1组CTX Ⅰ水平较同期B2组降低,尤以12个月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有效阻止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量丢失,改善该类患者异常的骨代谢,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效果可能更加显著.

  • 益赛普注射液致过敏性皮炎1例

    作者:李帅;黄晓芳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体重68kg.2012年2月22日因受凉后双侧膝关节肿胀疼痛到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其他不祥药物皮肤过敏史,无青霉素、头孢类、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患者无肝炎、结核等其他病史,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孙红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传统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39%(35/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5%(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临床不良反应小,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短期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永红;王凛介;朱科达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与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短期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GC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评估问卷评分(HAQ)、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压痛关节数(TJC)以及肿胀关节数(SJC)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握力和僵持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CRP、TJC、SJC、红细胞沉降及类风湿因子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AQ指标、DAS28评分、握力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僵持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GC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RA,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