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护理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作者:司尚芬

    目的探讨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肺炎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2例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并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黄静

    目的研究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治疗的68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性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与研究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组患儿各有34例。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1.18%(31/34)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工作期间,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具有理想效果,使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

  • 不同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朱素仪;杨燕清;李云燕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护理措施和雾化护理措施,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水平、PaCO2水平、FEV1水平以及PEF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胡亚辉

    目的:研究临床上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临床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1.7%,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且<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对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护理分析

    作者:郑贵清

    目的 探讨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96例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48例患儿行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48例患儿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089,P<0.05).结论 对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优质护理,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氧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红鸿

    目的 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科住院部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8例,分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高海拔地区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伟芳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高海拔地区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注射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在犬吠样咳嗽消失、声音嘶哑缓解、呼吸困难消失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消失、吸气性呼吸困难消失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有效方法,并能缩短病程及治疗时间.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高海拔地区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伟芳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高原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糜蛋白酶粉针剂、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在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湿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缓解气喘、咳嗽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缩短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高原地区喘憋性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并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

  • 速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62例护理体会

    作者:黄晓瑛;邓丽娟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儿科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取得较好疗效,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62例小儿哮喘均为急性发作的住院患儿,男35例,女27例,年龄10个月……

  •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孙庆玉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雾化治疗,观察两组解除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时间.结果治疗组喘憋、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方法简便,疗效迅速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3%高渗盐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晓丽;田强

    毛细支气管炎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高峰年龄在2~6个月,80%以上患儿在1岁以内,50%以上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RSV可在儿童中广泛传播,2岁以前儿童多数均曾感染,病死率为1%~3%[1].其病理改变是毛细支气管黏液分泌物增加,黏膜细胞坏死脱落和纤维素堵塞,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壁水肿及支气管痉挛[2].因此有效解除气道阻塞是治疗的关键.本院应用3%高渗盐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人性化护理体会

    作者:徐雁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11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病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只给予一般性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一般性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辅助治疗与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治疗护理。

  • 中药制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作者:张继果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中药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两组均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制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结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总有效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制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作者:曹丽红

    目的:探究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行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平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行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5.74%)明显比对照组(82.97%)高,且研究组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对照组早,这些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行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不良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作者:孟静

    目的:研究在小儿喘憋性肺炎中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计算机表法将本院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 =23例)与实验组(n=23例),将实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喘憋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喘憋性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参照组各项数据对比P <0.05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中存在确切疗效,可促进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 舒适护理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

    作者:梁安妮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7.5%)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提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魏晓丽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中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本科室接收治疗的82例小儿中重度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将选取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在给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退热、镇静、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儿分别采取不同的雾化吸人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为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均进行相应护理,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仅为75%,两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儿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恢复快,差异显著.结论:对小儿中重度急性喉炎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且注重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疾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莫朝利

    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小儿呼吸疾病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案治疗效果及症状控制情况.方法:选择小儿呼吸疾病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n=50)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所收治病例肺部啰音、气喘、咳嗽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2.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38%,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呼吸疾病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案治疗,预后较为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俊梅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 <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4.25±1.02)d、喘憋消失时间(2.01±1.32)d 及肺鸣音消失时间为(2.65±1.85)d,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绍斌

    目的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观察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排痰困难、口干咽痛、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排痰困难发生率与口干咽痛发生率分别为2.70%、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7.03%(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可改善肺功能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287 条记录 13/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