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阳江高本底地区辐射致癌危险分析(1979-2002年)

    作者:王海军;孙全富;秋葉澄伯;张守志;钱叶侃;雷淑杰

    目的 分析1999-2002年随访资料,并与既往1979-1998年资料合并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辐射致癌危险估计的统计效能;调整个体吸烟因素,重新估计高本底地区小剂量电离辐射的致癌危险.方法 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癌症研究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阶段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本研究阶段首先搜集1999-2002年的癌症死亡资料,并初步分析1999-2002年高本底地区居民癌症死亡危险;其次通过ID号连接记录,将1999-2002年研究数据与1979-1998年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分析1979-2002年高本底地区居民的癌症死亡危险及调整吸烟后高本底地区居民的辐射致癌死亡危险.用Epicure软件中的DATAB模块计算人年数,用AMFIT模块的Poisson回归模型估算高本底地区居民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RR)、超额相对危险系数(ERR/Sv)和可信区间(CI).结果 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队列研究1999-2002年共随访76 264人,累积观察300 523人年,期间共死亡2 267例,其中癌症死亡239例.1979-2002年合并资料共随访125 079人,累积观察2 293 463人年,死亡14 711例,其中癌症死亡1 441例.1979-2002年癌症死亡分析结果显示,经性别、年龄调整后,高本底地区全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RR=0.99 (95%CI:0.89~1.11),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相比癌症死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79-2002年高本底地区全部癌症死亡的超额相对危险系数(ERR/Sv)为-0.01(95% CI:-0.50 ~0.64).调整吸烟后,1987-2002年高本底地区全癌症死亡相对危险RR=1.00(95% CI:0.87~ 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本底地区全部癌症死亡的ERR/Sv为0.01(95% CI:-0.56 ~0.81).结论 未发现高本底地区小剂量电离辐射引起居民癌症死亡危险的增加.调整吸烟后,高本底地区全部癌症死亡与对照地区相比,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额相对危险(ERR)较调整前稍增大.

  • 小剂量辐射对小鼠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王静子;张有为;冒晓蓓;刘小北;任丽丽;褚晓源

    目的 探讨小剂量辐射(LDR)对小鼠全血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DNMT1、MBD2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P级BALB/c雄性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单次0.5 Gy照射组和分次0.5 Gy(0.05 Gy/d ×10 d)照射组.照射组均行6MVX射线全身照射.其中分析早期效应的15只小鼠(5只/组)在末次照射后2h,每组10只处死,分析延迟效应的另外15只小鼠末次照射后30 d处死.收集PBMC、肾脏、肝脏、脾脏、脑及肺组织.采用整体甲基化定量试剂盒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全血DNA甲基化水平,RT-PCR法检测小鼠PBMC及各组织DNMT1和MBD2 mRNA的表达.结果 末次照射后2h,与对照组比较,分次照射组全血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两种检测方法,t=10.19和8.93,P<0.05),DNMT1和MBD2 mRNA在小鼠PBMC、肾脏和肝脏中表达均降低(t=5.06、3.01、3.97、12.25、3.50和3.73,P<0.05),MBD2 mRNA表达在脾脏中降低(t=3.03,P<0.05);而单次照射组均无明显改变.末次照射后1个月,单次、分次照射组的全血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分次照射组小鼠PBMC和脑组织MBD2 mRNA水平降低(t=3.52和2.85,P<0.05).结论 分次LDR可引起全基因组低甲基化,这种效应具有组织特异性,可能与DNMTI、MBD2的表达降低有关.

  • 细胞适应性反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潘燕;袁德晓;邵春林

    电离辐射的适应性反应发现于1984年,在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照射时发现,小剂量辐射的预先处理能使机体对随后的大剂量照射产生适应性,减轻了辐射损伤;随后,适应性反应在其他种属的哺乳细胞中也不断被发现.

  • 阿魏酸对小剂量辐射比格犬造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谭洪玲;马增春;赵永红;徐王彦君;周涛;刘苍龙;何家乐;陈艳进;黄浩

    目的 观察阿魏酸对γ射线全身照射比格犬造血功能的影响,考察阿魏酸对小剂量辐射比格犬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比格犬30只,共分5组,每组6只,分别为照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魏酸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6、3mg·kg-1.采用0.6 Gyγ射线全身屏蔽(屏蔽剂量率为7.95~7.944 cGy ·min-1)连续照射3d制作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照后即刻口服给药,以后每天给药1次,共14d,连续观察34 d;分别在照前、照后1、4、7、10、13、16、19、22、25、28、31、34 d检测外周血象,并在34 d检测骨髓集落细胞、CD34+细胞等.结果 阿魏酸中剂量组照后10 ~ 19 d明显升高外周白细胞、19 ~25 d升高淋巴细胞、10~16 d升高中性粒细胞、7~16d升高单核细胞、10 ~22 d升高血小板,造模后34 d提高CD34+细胞数,促进CFU-GM、CFU-Mix增殖.结论 阿魏酸可有效改善0.6 Gyγ射线连续3d全身照射比格犬所致的造血损伤,提高骨髓造血功能,进而促进外周血液各组分恢复正常.

  • 小剂量辐射致小鼠血液中microRNA表达改变

    作者:李刚强;濮亚斌;王寅

    目的 探讨60Coγ射线小剂量辐射损伤对小鼠血液microRNA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SPF级C57BL/6J小鼠接受0.5Gy全身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6、24 h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应用Agilent microRNA生物芯片筛选小鼠血液中差异表达microRNA. 结果 microRNA芯片筛选出辐射后6h小鼠中差异表达miRNA共11个,其中7个上调,4个下调.照射24 h小鼠中差异表达miRNA共32个,其中13个上调,19个下调.且与未照射组比较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Gy照射后,6h和24 h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表达变化优于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 结论 microRNA在血浆中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其有望成为辐射损伤新的血液标志物.

  • 接受短暂小剂量放射性辐射人员的医学评价

    作者:杨敬荣;朱玉仙;徐大荣;宋宇;张贤玉

    接受短暂小剂量辐射对人体究竟有无危害和危害有多大是历来被人们所关注的.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短暂小剂量辐射作业的安全性,本文就12名因工作需要进行短暂放射性作业,受到小剂量辐射后的医学随访情况作简要讨论和评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