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西X射线诊断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调查

    作者:陈掌凡;赵新春;张会敏;唐孟俭;梁挺;陈发想;董颖;马一龙;覃志英

    目的 探讨广西X射线诊断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5家不同级别医院的2 236例X射线诊断受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类型设备和不同照射部位受检者的体表入射剂量.结果 普通X射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和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范围分别为0.08 ~31.51、0.11~4.25和0.05 ~35.63 mGy.腹部前后位(AP)、骨盆AP;头颅侧位(LAT)、头颅后前位(PA)、胸部PA、胸部LAT、胸椎AP、胸椎LAT、腰椎AP、腰椎LAT入射剂量范围分别为0.08 ~ 19.53、0.15 ~ 18.78、0.08~ 9.87、0.06~9.24、0.05 ~2.71、0.13 ~2.93、0.15 ~ 19.01、0.07~25.33、0.16 ~ 27.23和0.11 ~35.63 mGy.结论 广西X射线诊断受检者平均入射剂量达标,但部分DR摄影致胸部PA入射剂量超过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 实施QC对影像质量与病人剂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程玉玺;周启甫;葛丽娟;侯长松;齐雪松;岳保荣;王作岭;尉可道

    目的探讨实施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QC)后,病人受照剂量及X射线胶片影像质量的变化.方法QC前后用热释光剂量探测器测量病人入射体表剂量,并用欧洲共同体(CEC)影像质量标准对已测量剂量的病人X射线胶片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做统计学分析.结果X射线机实施质量控制后,病人受照剂量有了明显下降(P<0.01或P<0.05),胸部后前位下降了23%,腰椎前后位和腰椎侧位下降了48%,骨盆前后位下降了88%.QC前、后比较,腰椎侧位片影像质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胸部后前位、腰椎前后位及骨盆前后位胶片影像质量反而有所提高(P<0.01或P<0.05).结论对X射线机进行QC检测后可使病人受照剂量较大幅度地下降,但X射线胶片影像质量没有降低,诊断信息没有丢失.

  • 不同屏-胶组合胸部摄影病人体表人射剂量的比较

    作者:曾勇明;张静;李衣维;李萍

    近年来被检者辐射剂量已被纳入放射诊断影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总体评价的要素之一[1].笔者通过不同屏-胶组合胸部正位摄影病人体表入射剂量差异性的比较,结合文献报道,对各种屏-胶组合匹配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腰椎DR焦点至探测器距离与体表入射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晟;陈晓飞;曹红霞;李清花;汪新柱;王闻奇

    目的 研究腰椎数字化X射线摄影(DR)的焦点至探测器距离(FFD)与体表入射剂量(ESD)的相关性,探讨FFD对辐射防护的价值.方法 采用自动曝光模式(AEC)对腰椎骨密度(BMD)校准体模模拟腰椎正侧位DR摄影;去除滤线栅,参考腰椎常用摄影管电压,分别设定管电压为70和90 kV;改变FFD自100~240 cm范围内以10 cm递增,FFD共改变15次.德国QUART dido 2100K型X射线剂量仪测量相关参数.Excel建立体模ESD、管电流、曝光指数(EI)与FFD关系曲线;SPSS 19.0作Pearson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1)管电压70 kV时:FFD与ESD负相关(r=-0.922,P<0.001);FFD与管电流正相关(r=0.991,P<0.001);EI与FFD负相关(r=-0.938,P<0.001).(2)管电压90 kV时:FFD与ESD负相关(r=-0.955,P<0.001);FFD与管电流正相关(r =0.994,P<0.001);FFD与EI无相关(r=-0.523,P=0.051).(3)不同管电压相关系数的差异性分析显示,FFD与ESD及管电流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管电压70 kV时FFD与ESD值的回归方程:y=-0.805x+319.731(F=74.175,P<0.001);管电压80 kV时FFD与ESD的回归方程:y=-3.152x+457.613(F=133.524,P<0.001).结论 在DR摄影AEC曝光模式下,探测器获得相同曝光量时,FFD与ESD在腰椎X射线摄影中高度负相关.增加FFD可以有效减少腰椎DR摄影的ESD,利于辐射防护.

  • 婴幼儿胸部DR摄影距离对体表入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孔祥闯;夏忠心;余建明

    目的 探讨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源像距(SID)对婴幼儿体表入射剂量(ESD)与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先进行仿真胸部体模实验性曝光,采用同一管电压(60 kVp)和不同SID(150 ~80 cm,10 cm为一组,共8组)进行曝光组合,记录每次曝光的毫安秒、ESD.选取试验中ESD相对剂量适中和较低的两组(110和90 cm)进行临床试验.42例接受两次胸部DR摄影平均年龄12个月(8个月~2岁)的住院婴幼儿,入院时使用110 cm的SID,出院前均使用90 cm的SID.由3位资深影像学专家对获取的84幅图像质量进行评判.结果 SID从150 cm降到80 cm,mAs和ESD也逐步递减.84例初检及复查患儿的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SID 110和90 cm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4±0.3和4.2±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3,P>0.05).SID 90 cm组的ESD比SID 110 cm组降低了0.003 4 mGy(t=12.001,P<0.05).结论 婴幼儿DR胸部摄影中不同SID,其体表入射剂量具有差异,且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90 cm的SID在婴幼儿DR胸部摄影中值得提倡.

  • 数字血管减影中kVp及mAS选择对患者剂量及低对比度血管检出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鹏程;赵雷;翟小娟;刘伟;张桂芳;李士骏;黄永杰

    目的 分析数字血管减影中kVp及mAs设置对患者皮肤剂量、有效剂量及低对比度血管检出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碘造影剂自制低对比度血管减影体模,保持影像增强器输入端X射线比释动能为1.1 μGy/帧,改变不同kVp设置,测量体模表面X射线入射剂量ESD,观察影像,确定可检测的低碘造影剂浓度.管电压保持70 kV,改变mAs设置,测量影像增强器输入端每帧影像所需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体模ESD剂量及可检测的低碘造影及浓度.以Monte Carlo模拟程序PCXMC V 1.5模拟计算有效剂量.结果 体模ESD及患者有效剂量随mAs呈线性变化.保持影像增强器输入端空气比释动能1.1 μGy/帧,kVp由50变化到100,体模DSA影像可分辨的低碘造影剂浓度线性增大;保持管电压70 kV,mAs由6.4变化到64,体模DSA影像可分辨的低碘造影剂浓度按指数规律减小.当曝光量(mAs)超过40后,其对低对比度血管检出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对DSA系统而言,降低X射线机管电压要比增大X射线机输出强度更能有效改善其低对比度血管的检测能力.

  • 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曝光参数的优化

    作者:臧桂霞;闫淯淳;许书聪;袁新宇;任玉旺;赵妍

    目的 通过优化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曝光参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100例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的婴幼儿为对照组,测量胸部厚度,通过测量铝梯与不同胸厚婴幼儿拍片的灰度值,确定婴幼儿胸厚对应的铝当量.再以铝梯为体模进行曝光,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测量不同管电压(kV)曝光所显示的铝梯灰阶数及相应的辐射剂量,确定佳曝光参数.以优化的曝光参数再进行100例拍摄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对照组大胸厚13.5 cm、小胸厚8.0 cm和平均胸厚(10.6±1.3)cm对应铝当量分别为2.3、1.4和2.0 cm.试验组平均胸厚为(10.1±2.2)cm.在管电压55 ~ 65 kV时,设备显示入射体表剂量为0.068 ~0.056 mGy,曝光指数(EI)为0.60 ~0.74,在正常范围内,目测铝梯灰阶数8 ~11级,辐射剂量降至较低水平时,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总结优化婴幼儿胸部DR曝光参数的计算方案,即X射线管焦点到探测器距离(SID)为100 cm时,不使用滤线栅,以胸部厚度(cm) ×2 +38(常数)设定管电压(kV),毫安秒(mAs)选择0.8至1.0.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后设备显示体表入射剂量平均值为(0.048±0.007)mGy,低于AEC组的(0.066±0.008) 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81,P<0.001).结论 本研究公式:管电压(kV)=胸部厚度(cm) ×2 +38(常数),优化了婴幼儿胸部DR曝光参数,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患儿受到的辐射剂量降低.

  • 不同屏/胶组合胸部摄影病人体表入射剂量的比较分析

    作者:曾勇明;张静;李衣维;李萍

    近年来被检者辐射剂量已被纳入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总体评价的要素之一[1].如何在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下获得满足临床要求的图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不同屏/胶组合胸部正位摄影病人体表入射剂量差异性的比较,结合文献报道,对各种屏/胶组合匹配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数字X线摄影焦点至探测器距离与体模表面入射剂量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晓飞;周晟;汪新柱;王闻奇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系统焦点至探测器距离(FFD)的设定对体模体表入射剂量(ESD)的影响.方法 利用BMD Phantom Spine Femur模拟人体进行数字X线摄影.根据预设管电压分为60、80、120 kV 3组,每组仅以FFD为变量进行分次曝光.采用自动曝光(AEC)模式,去除滤线器,固定照射野15 cm× 15 cm,每次曝光中探测器获得相同曝光量.GE DEFINIUM 6000功能数字化摄影系统电离室自动测量ESD,MARK标记评价影像畸变率.采用SPSS 19.0软件作Pearson相关分析,建立体表入射剂量与FFD的关系曲线.结果 在探测器感光相同时,ESD与FFD呈负相关(r=-0.922,P<0.01),FFD从100 cm增至200 cm,在60、80、120 kV时,ESD值分别降低了35.4%、35.3%、44.0%.60、80、120 kV时影像畸变率无变化,FFD 200 cm在不同管电压时影像畸变率均明显低于FFD 100 cm(P均<0.05).结论 增加FFD可以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改善几何成像性能.

  • 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中不同靶/滤过组合对辐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李云;邓大平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射线机应用Mo/Mo、Mo/Rh、W/Rh 3种不同靶滤过组合对辐射剂量的影响,以便优化选择摄影技术参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损伤.方法 应用Siemens MAMMOMAT Inspiration数字乳腺X射线机,RaySafe X射线质量检测仪.首先使用全自动曝光模式对不同厚度的PMMA模体进行曝光并记录管电流量、管电压等摄影参数,然后采用相同的管电压、管电流量、压迫厚度在不同的靶滤过组合(Mo/Mo、Mo/Rh、W/Rh)模式下进行手动曝光,读取并记录体表入射剂量(ESD),计算平均腺体剂量(AGD).对不同模体厚度在使用3种不同靶滤过组合时产生的平均腺体剂量进行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和回归观察不同靶滤过组合及不同厚度与AGD的相关性并列出直线回归方程.结果 3种靶滤过组合对不同厚度模体产生的A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Mo组合的AGD高,W/Rh组合的AGD显著降低.使用不同靶滤过组合时模体厚度与AGD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W/Rh组合AGD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组合,乳腺X射线摄影时采用W/Rh组合是佳选择,可显著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 2013年广东省X射线摄影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分析

    作者:李明芳;贾育新;麦维基;刘小莲;马睿;邱美娇;胡世杰;杨宇华

    目的 了解广东省X射线摄影受检者体表入射剂量(ESD)水平.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法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随机抽取广东省共24家一、二和三级医院普通X射线摄影机和数字式X射线诊断(DR)机对1165名受检者8个体位的ESD进行调查,并将其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以下简称"GB 18871—2002")推荐的指导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广东省普通X射线摄影机受检者胸部正、侧位,胸椎正、侧位,腹部正位,骨盆正位和腰椎正、侧位的ESD中位数(M)水平为0.40~7.23 mGy,DR机摄影受检者上述各部位ESD的M为0.14~5.87 mGy.上述各部位的第75百分位数(P75)剂量水平在普通X射线摄影机受检者为0.83~22.35 mGy,在DR机摄影受检者为0.26~9.75 mGy;其中普通X射线摄影机摄影受检者的胸部正、侧位和胸椎正、侧位P75剂量水平均超过GB 18871—2002推荐的指导水平.除胸椎正、侧位因数据缺失无法比较外,本次调查受检者其余6个部位的ESD水平分别低于"九五"期间调查的各相应部位(P<0.01).结论 本次调查广东省X射线摄影受检者ESD水平低于"九五"期间的剂量水平,DR机对受检者受照剂量的控制优于普通X射线摄影机.

  • 腰椎数字化X线摄影焦片距120 cm与焦片距200 cm的成像对比

    作者:陈晓飞;周晟;汪新柱;王闻奇

    目的:在相同曝光剂量下,比较腰椎数字X线摄影系统焦-片距(FFD)120 cm与200 cm成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将临床需进行X线复诊的腰椎间盘患者30名作为志愿者,腰椎摄影管电压设为正位80 Kv、侧位120 Kv,初查时设定FFD为120 cm,复查时FFD为200 cm,采用相同AEC及照射野进行摄影。由3名医师参照EUT16260EN腰椎影像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初诊时FFD120cm组腰椎正侧位影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0±0.5)分、(2.5±0.5)分,ESD值分别为(1.56±0.24)mGy、(3.48±1.2)mGy;复诊时FFD200 cm组腰椎正侧位影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0.5)分、(4.0±0.5)分,ESD值分别为(0.97±0.21)mGy、(2.04±0.9) mGy。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数字化X线摄影焦-片距200 cm成像质量较120 cm有所提高,且被检者体表入射剂量显著降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