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保乳术后静态逆向调强与三维适形野中野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周晓琳;范秋虹;钱建军;周钢;田野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静态逆向调强(IMRT)与三维适形野中野瘤床同步加量(FIF)两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9例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设计IMRT与FIF两组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乳房靶区50.4 Gy,分28次,每次1.8 Gy;瘤床靶区61.6 Gy,分28次,每次2.2 Gy.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适形度及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两者的计划优化和治疗时间.结果 IMRT的全乳靶区适形度(CI)为1.82±0.16,低于FIF的2.21±0.15(t =2.08,P<0.05);瘤床靶区适形度为1.19±0.04,低于FIF的1.59 ±0.11(t =3.97,P<0.05).两组计划危及器官同侧肺的V20和心脏的V30无明显差异.FIF对侧肺的Dmax和Dmen分别是(5.41±2.76)和(0.51±0.10)Gy,IMRT分别为(25.72±2.61)和(7.46±0.39) Gy(t=-22.44、- 21.14,P<0.05).对侧乳房的Dmax和Dmean,FIF为(8.50±5.61)和(0.46±0.11) Gy,IMRT为(27.73±4.29)和(6.38±0.48) Gy(t=-5.66、- 14.83,P<0.05).对于对侧肺和乳房的低剂量照射区V5,FIF为(0.09±0.09)%和(0.45±0.45)%,低于IMRT的(84.66±3.06)%和(60.79±4.94)%(t=-28.19、-12.80,P<0.05).在计划优化及治疗时间方面,FIF与IMRT优化时间分别为(61.57±0.89) min和(241.28±1.06)min,单次治疗时间分别为(16.14±1.42)min和(29.85±0.59) min(t=- 32.35、-8.82,P<0.05).结论 IMRT改善了靶区适形度,但是增加了对侧肺和对侧乳房的受照剂量.FIF在计划优化时间及治疗时间方面有优势.

  • 保乳术后仰卧位与俯卧位部分乳腺外照射靶区体积及剂量学比较

    作者:于婷;王玮;徐敏;孙涛;邵倩;张英杰;刘希军;李奉祥;李建彬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基于仰卧位与俯卧位实施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时靶区体积及剂量学差异.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30例保乳术后拟行EB-PBI的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序贯完成俯卧位及仰卧位模拟定位3D-CT扫描.由同一勾画者分别在两种体位CT图像上基于术腔金属夹完成瘤床(TB)勾画和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的构建,并勾画肺脏、心脏和双侧乳腺作为危及器官(OAR).分别制定三维适形EB-PBI治疗计划,比较两种体位靶区间及OAR剂量体积差异.结果 基于仰卧位、俯卧位勾画的TB分别为14.40和14.10 cm3,CTV分别为57.35和62.60 cm3,PTV分别为108.85和113.70 cm3,俯卧位CTV及PTV均大于仰卧位(Z=-3.01、-2.87,P<0.05),而不同体位间TB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9和0.10,俯卧位大于仰卧位(Z=-3.137,P<0.05),靶区适形指数(CI)分别为0.69和0.78,仰卧位小于俯卧位(t=9.034,P<0.05).两种体位EB-PBI计划中,心脏平均受照剂量(Dmean)分别为0.34和1.19 Gy,俯卧位大于仰卧位(Z=-4.12,P<0.05);患侧肺Dmean分别为1.72和1.59 Gy,俯卧位小于仰卧位(Z=-2.18,P<0.05);患侧乳腺Dmean分别为10.01和10.40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国乳腺癌保乳患者而言,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基于俯卧位实施三维适形EB-PBI是可行的.在降低患侧肺脏受照剂量以及提高靶区适形指数方面,俯卧位较仰卧位有明显优势.

  • 乳腺癌保乳术后野中野三维适形放疗与双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廖小文;牛道立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野中野三维适形放疗与双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1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设计双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双切线野组)与野中野三维适形放疗(野中野组)两组放疗计划。比较两组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适形度以及全肺、心脏受量的差异。结果野中野组中全乳靶区剂量分布中的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均匀指数(HI)、适形指数(CI)指标均优于双切线野组(P<0.05);野中野组全肺受量 V5、Dmean 分别为(19.19±4.83)%、(544.33±140.38)cGy,均低于双切线野组的(24.38±4.84)%、(673.38±141.89)cGy(P<0.05);野中野组心脏受量 V20、V40、Dmean 均低于双切线野组(P<0.05)。结论野中野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改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靶区剂量分布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不增加肺和心脏的受照剂量。

  • 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作者:王海青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随机化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保乳术后放射治疗,而对照组单纯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32%,转移率为4.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7%和18.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应用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 早期乳腺癌不同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观察

    作者:苑仁冰;徐丽杰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术后的主要治疗方式[1],但传统外照射技术在控制肿瘤同时,对心、肺等重要器官产生明显放射损伤,限制了肿瘤剂量提高.同时,由于乳腺癌不同照射部位因源皮距的不同,使得普通放疗靶区剂量不均匀性差异可达20%.而且保乳术后67%~86%的患者其复发部位在瘤床周围[2].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可在提高照射野内剂量均匀性的同时,降低心、肺及对侧乳腺受照射剂量.乳腺癌调强放疗模式包括常规分割序贯调强放疗、SIB调强放疗和象限调强放疗.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护理

    作者:付秀珍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保乳术后进行放射治疗38例患者进行定位前的心理护理、定位中护理、放疗期间的护理、放疗后的护理、放疗后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定位准确无误,达到预期效果。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定位前心理护理、定位中护理、放疗期间的护理、放疗后的护理及随访,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的痛苦,并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网络干预模式对年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的影响

    作者:王晴;贾辛婕;张志娟;杨晓燕

    目的:探讨建立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媒介的网络干预模式,提高年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06月期间在天津肿瘤医院乳腺科即将出院的年轻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给予6个月的网络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2个月、6个月测评两组患者自我形象水平,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患者在羞耻感、身体关注度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身体关注度、透视度、患肢关注度及BIBCCQ总分的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易感性、羞耻感、限制性、透视度、患肢关注度及BIBCCQ总分的时间和干预方法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干预模式可增加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患者自我形象水平,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干预模式.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两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沈文同;陈毅;段隆焱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的计划方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并且需要瘤床推量的患者,第一阶段设计正向调强计划,处方剂量2Gy/次,共25次;第二阶段对瘤床即推量靶区设计处方剂量2Gy/次,共5次计划,分两种计划方式设计,一种为正向调强,另一种为电子线单野.比较两种计划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方式下推量靶区PTVtb的Dmin、Dmax、Dmean、V100%、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调强的CI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乳的乳腺靶区PTV二阶段合成的平均剂量正向调强高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第二阶段推量靶区PTVtb的剂量,两种计划方式下Dmax、Dmin、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方式下左肺的V20、Dmean;右肺的Dmean;心脏的V30、V4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的V5、V10正向调强都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推量靶区治疗的患者,如果左肺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不要求过低的话,即肺功能较好,计划方式应首选电子线单野技术;如果左肺的V5、V10要求足够低即肺功能较差,则应选择正向调强技术.

  • 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沙莎;于波;舒钟琴;顾小伟;夏林云

    目的:观察并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62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4例,于保乳术后行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28例,于保乳术后行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1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为91.2%,2级为8.8%;对照组1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为67.9%,2级为32.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96.4%、无瘤生存率96.4%、远处转移率0%,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97.1%、无瘤生存率97.1%、远处转移率2.9%,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放疗相比,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后使用调强放疗,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均无明显差异,但2级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 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立坤;宋新灵;葛莹;王铁君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Ⅰ、Ⅱ期)保乳手术后患者120例采用动态调强放射治疗.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记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微信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 心理干预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患者在住院期间护士给予心理干预有利于心理状况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 洁霉素甘油与暴露疗法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补量期皮肤护理研究

    作者:陈梅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适行放疗瘤床补量期皮肤护理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同时给予比亚芬(三乙醇胺)乳膏局部涂抹。实验组则采取本院自制的洁霉素甘油局部涂抹及皮肤暴露疗法。结果:两组患者在调强适行放疗50GY后均出现1-2级皮肤反应。瘤床补量(10GY)期经不同方法护理,实验组30例皮炎治愈23例,部分缓解7例,有效率100%,对照组30例皮炎治愈0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19例,有效率27.3%。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洁霉素甘油可使皮肤柔软、防止干裂,并有麻醉镇痛抑菌之功效。暴露疗法可避免创面与衣服的摩擦,减轻创面损伤程度,减少衣服对洁霉素甘油吸附促进药物完全吸收。二者合用可增强其减轻皮肤损伤,促进患者舒适,预防感染,延缓皮炎加重进程,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作用。且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艾秀清;木妮热?木沙江;司马义力?买买提尼亚孜;朱相露

    目的:分析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 IMRT)靶区以及心脏、同侧肺的照射剂量分布情况。方法对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疗的37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采取CT 定位并行调强放射治疗,采用IMRT 及3D-CRT 2种照射计划,总剂量均为50 Gy,1次/d,5 d/周,共照射25次。观察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 计划D95剂量高于3D-CRT 计划,而IMRT 的V105%、V110%、HI 明显低于3D-CRT,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IMRT 的肺V20、V30、V40以及心脏V5、V30、V40均显著低于3D-CRT 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15例患者左侧乳腺体积超过500 cm3,22例小于500 cm3,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IMRT 计划的D95、V105、V110、HI 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IMRT 靶区剂量更接近于处方剂量,靶区剂量分布较3D-CRT 更均匀,有更好的适形性,能更好地保护肺脏、心脏等周围组织,而且IMRT 放射治疗受CTV 影响较小,靶区内剂量均匀性较好。

  • 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4例误诊分析

    作者:朱涛;徐洁;田甜;牛飞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3年至2017年医院收治的4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乳腺癌保乳术脂肪坏死患者均为女性,术后给予化疗及全乳放疗.1例发生在手术区域,3例发生在非手术区域.2例误诊为乳腺炎,2例误诊为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发病率较高.全乳放疗可能会导致乳腺癌保乳术后脂肪坏死发生率增高.

  • 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

    作者:左小坤

    目的:比较常规切线野计划与SIB-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差异.方法:在CT定位下对乳腺癌保乳术后46例患者应用SIB-IMRT全乳腺调强放疗,并将同一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与常规放疗计划相比较,分析其剂量学差异,评价靶区剂量覆盖率和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方面的作用.结果:本组两种计划的靶区覆盖率V95%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IB-IMRT计划PTV中V100%、V105%、V110%的平均值与常规计划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与常规计划相比,SIB-IMRT计划能显著减少OAR的照射剂量,各指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SIB-IMRT对靶区提供均匀、标准的剂量,肺和心脏受量减少,而不影响周围组织,急性毒副反应减轻,长期随访美容效果满意.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护理

    作者:吴薇;赵宏;张立珍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防止癌细胞向其他组织器官扩散,达到姑息或根治的治疗目的.由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和放疗知识的缺乏,乳腺癌患者在放疗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乳腺癌放疗的疗效和预后.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效果分析

    作者:刘振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采用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对照组仅应用保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4.4%,远处转移率4.4%,总复发率8.9%.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8.9%,远处转移率20.0%,总复发率28.9%.对比发现观察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乳房美容满意度相似(分别为84.4%%、86.7%).结论:相对于单纯的保乳术治疗,乳腺癌术后加放射治疗可有效减少病变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4种放疗技术的剂量参数比较

    作者:王华芳;杨国姿;杨旭;包永星;张华;王文然;董丽华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切线野(TW)、野中野调强(FIF - IMRT)、切线逆向调强(T -IMRT)和容积调强(VMAT)4种放射治疗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方法:15例左侧早期(pT1-2 N0 M0)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放疗。CT 模拟定位扫描后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在同一患者 CT 影像上分别做 TW、FIF - IMRT、T - IMRT 和 VMAT 4种治疗计划设计。PTV 剂量为50Gy,V47.5≥95%。4种计划的剂量限制相同。在剂量-体积直方图中读取4种计划靶区剂量的分布参数,心脏、双侧肺脏及对侧乳腺受照剂量和体积,对各参数的均数进行比较,并比较4组平均机器跳数差异。结果:4种计划都满足 V47.5≥95%。VMAT 与 T - IMRT、FIF - IMRT 和 TW 计划相比,明显提高了靶区适行指数(CI,P ﹤0.05)。VMAT、T - IMRT和 FIF - IMRT 与 TW 相比,明显改善了靶区均匀性指数(HI,P ﹤0.05)。VMAT 增加了危及器官(心脏和同侧肺脏)V 5、V10和 V20的受照射体积,但是没有增加﹥ V30的照射体积。VMAT 明显增加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 ﹤0.05),T - IMRT 和 FIF - IMRT 明显降低了右侧乳腺和右侧肺脏照射剂量(P ﹤0.05)。VMAT 与T - IMRT、FIF - IMRT 和 TW 相比,明显增加了机器跳数(P ﹤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4种计划比较,VMAT 明显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增加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和机器跳数,延长了治疗时间。T - IMRT 和 FIF - IMRT 也提高了靶区的适行性和均匀性,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

  • 保乳术后全乳照射 VMAT 与 IMRT 的计量学比较

    作者:赵金;吴文安;廖娟;雎岩;梁静;宋丽萍

    目的:比较保乳术后全乳照射 VMAT 与静态 IMRT 的剂量学差异,探索 VMAT 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2015年入组乳腺癌患者10例,左侧、右侧乳腺癌各5例。用 Varian Eclipse 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双弧VMAT 和5野 IMRT 计划,PTV 处方剂量50Gy 分25次,用 Delta 4进行剂量验证。配对 t 检验比较两组计划PTV、OAR 受量、机器跳数及有效治疗时间。结果: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 VMAT 与 IMRT相比CI 值分别为(1.01±0.1)和(1.36±0.2)(P <0.05);HI 值分别为(0.124±0.01)和(0.173±0.02)(P <0.05);心脏 V20、V30、Dmean增高(P =0.041、0.012、0.002);肺 V20-V30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增加了患侧肺的 V5(58.2±3.5)% vs (51.4±4.2)%(P <0.05);机器跳数分别为(452±98)和(786±32)(P <0.05);有效治疗时间(2.5±0.89)min 和(15±1.78)min(P <0.05)。结论:在靶区覆盖率相似前提下,VMAT 可降低部分 OAR 受量,并能改善 CI 值、减少机器跳数、缩短有效治疗时间。Synergy 平台上的 VMAT 计划剂量稳定可靠。

  • 断层径照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高翔;曲宝林;杜乐辉;徐寿平;解传滨;葛瑞刚;马娜;戴相昆

    目的:探讨断层径照(TD)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其分别设计TD适形放射治疗(TD-CRT)、TD调强放射治疗(TD-IMRT)及常规调强放射治疗(IMRT)三组计划,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受量,并根据三种技术的治疗时长评估执行效率.结果:TD-IMRT组计划PTV的Dmean、D2、D98及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IMRT及TD-C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47,F=4.837,F=5.175,F=9.622;P<0.05),靶区均匀性指数(HI)无统计学意义;对于OAR,TD-IMRT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IMRT及TD-CR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D-IMRT治疗时间长于TD-CRT,但是较IMRT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三种技术均能达到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临床要求,TD-IMRT技术具有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同时危及器官受量明显降低,且治疗时间合理,因此,TD-IMRT可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优选技术.

  • 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优势

    作者:左小坤

    目的:比较常规切线野计划与SIB-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学差异.方法:在CT定位下对乳腺癌保乳术后46例患者应用SIB-IMRT全乳腺调强放疗,并将同一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与常规放疗计划相比较,分析其剂量学差异,评价靶区剂量覆盖率和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方面的作用.结果:本组两种计划的靶区覆盖率V95%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IB-IMRT计划PTV中V100%、V105%、V110%的平均值与常规计划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与常规计划相比,SIB-IMRT计划能显著减少OAR的照射剂量,各指标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SIB-IMRT对靶区提供均匀、标准的剂量,肺和心脏受量减少,而不影响周围组织,急性毒副反应减轻,长期随访美容效果满意.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