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摇头眼震与前庭双温试验的交互认证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周娜;项松洁;杨伟炎;韩东一

    目的研究摇头眼震(head shaking nystagmus, HSN)的临床表现形式及其与前庭双温试验之间的交互认证关系,并拟将HSN列入前庭功能的常规检查.方法对眩晕门诊124例患者行HSN检查及前庭双温检查,分别观察HSN的潜伏期与时程,动态观察前庭神经炎的患者HSN的变化.将前庭双温试验与HSN的关系按照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 CP)值来分类,并进行比较.结果HSN有3种类型:单相眼震41例、双相眼震11例和倒错性眼震7例.单相HSN潜伏期为(2.75±1.41)s;持续时间变化较大,为(32.16±20.30)s;双相HSN,第一相一般没有潜伏期,持续时间为(12.33±4.42)s,也明显短于第二相的(57.00±17.19)s(P<0.01).前庭双温CP值无摇头眼震者明显低于有摇头眼震者.结论 HSN的引出与前庭损伤后前庭代偿的程度密切相关,眼震的持续时间个体间变异大.一侧前庭损伤的急性期,双侧前庭功能明显失衡,摇头眼震有明显的定侧作用,摇头眼震的方向与自发性眼震的方向相同.随着前庭代偿的进展,双相眼震逐渐取代单相眼震,其中第一相眼震方向代表健侧.代偿完成后,不能引出HSN.当引出HSN时,一般提示前庭双温试验CP值大于25%.而当引出倒错眼震时,则可能存在中枢异常.

  • 震动眼震在单侧前庭外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溯江;杨伟炎;张素珍;吴子明;陈勇胜;贾宏博;周娜;冀飞

    目的 研究震动眼震(vibration-induced nystagmu,VIN)在前庭外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确定震动实验(vibration test,V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30例健康成人和眩晕门诊112例单侧外周前庭疾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具有自发性眼震患者,采用置于乳突和前额的震动刺激(92 Hz)进行震动实验,观察记录VIN的诱发情况,患者和正常受试者同时还进行摇头眼震(head shaking nystagmus,HSN)和前庭双温冷热试验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112例患者中,有91例(81%)出现VIN,主要是水平眼震,VIN在乳突比在前额更常诱发出,其中76例VIN的方向朝向健侧,然而15例梅尼埃病患者VIN方向朝向患侧.30例健康受试者,均未出现VIN.随着前庭双温冷热试验中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值的增加,VIN出现率增加.分别有70例(63%)单侧外周前庭疾病患者和9例健康受试者(30%)出现HSN.前庭双温检查,112例患者中CP值<25%有10例,25%≤CP值≤40%有32例,40%<CP值<70%有48例,CP值≥70%有22例,30例健康受试者CP值均<25%,VIN出现率随着CP值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VIN检查是一项简单、非侵入性的、患者能很好耐受的检测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测试方法,具有比HSN检查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摇头眼震检查与前庭冷热试验前庭系统疾病定侧诊断的互补作用探究

    作者:吴胜哥

    目的:对摇头眼震(HSN)的临床表现和其与前庭双温试验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00名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眩晕疾病患者并对其进行前庭冷热试验、摇头眼震和相关检查,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利用半规管轻瘫(C P)值比较H S N与前庭双温试验的关系,随之对其分类。结果:双向眼震潜伏期第一相较短,可持续(14.12±3.46)s,第二相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58±16.26)s。单向眼震潜伏期一般为(2.68±1.62)s,有较大变化的持续时间,(32.41±21.08)s,调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前庭损伤后代偿程度与HSN的引出有很大关系,不同个体间眼震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双侧前庭功能在一侧前庭损伤急性期会明显受损,摇头眼震在定侧上具有明显效果,自发性眼震与摇头眼震有相同方向。

  • 肠瘫膏治疗糖尿病性结肠轻瘫便秘11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洁申;杨少军

    糖尿病性结肠轻瘫是指2型糖尿病引起的结肠运动延缓无力,大便排空时间延长,致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慢性并发症.2004-03-2008-03,我们自拟肠瘫膏治疗糖尿病性结肠轻瘫便秘110例,并与酚酞片治疗11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 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误诊为脑梗死

    作者:孙国华;刘春旺

    我院1999年8月~2003年8月收治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10例,均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现报告如下.

  • 儿童轻型颅脑外伤后偏瘫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岩

    目的 探讨儿童头部轻度外伤后偏瘫发生的机制,分析儿童脑血管生理特点、外伤后的病理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32例轻度外伤后偏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过程和预后情况.结果 患儿均在伤后被发现一侧基底节区出现脑梗死,伤后1周内开始扩血管治疗者治愈率84%.结论 幼儿头部轻度外伤后偏瘫是由于供应基底节区的深穿支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上垂直发出,又由于血管内膜发育不完整,外伤后造成血管痉挛、内膜损伤,血栓形成而梗死,早期扩血管、抗凝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 侧前方入路减压直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疗效探讨

    作者:高朝友

    目的 对侧前方入路减压直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1年3月~2004年2月骨科急诊收治的2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19例切口Ⅰ/甲愈合,1例切口Ⅰ/乙愈合.结论 侧前方入路减压直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疗效显著.

  • 胃肠起搏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雪琴;王亚民;苏桂蓉;金艳;李玉明

    将40例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均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同时采用以下治疗:①胃肠起搏治疗,起搏频率为3次/分,逐渐调节幅值强度至以腹部贴电极处皮肤有轻微针刺感或灼热感为宜,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为期3个月;②口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每次50 mg,每日3次,共3个月.对照组同时采用以下治疗:口服莫沙必利每次10 mg ,每日3次,连服3个月.于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胃肠起搏联合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比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疗效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