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兔颈总动脉动脉瘤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作者:曹洁;张世明;黄亚波;曹海波;马冕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兔颈总动脉动脉瘤壁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5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组(每组6只),对照组;实验1、2、3、4周组;治疗l、2、3、4周组.用弹性蛋白酶(EA)滴注法建立兔右颈总动脉瘤模型,并用CTA和HE染色观察模型动脉瘤的形态学改变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Real-time PCR检测骨桥蛋白(OPN)和MMP-2 mRNA表达.结果 大体测量和CTA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实验组相比,其动脉瘤高度和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动脉瘤壁MMP-2蛋白表达与同期实验组相比均有减少,治疗1、2周组动脉瘤壁PCNA蛋白表达低于同期实验组,而治疗3、4周组动脉瘤壁PCNA蛋白表达与同期实验组比较表达升高;治疗组动脉瘤壁α-SMA蛋白表达低于同期实验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治疗组动脉瘤壁OPN mRNA表达与同期实验组相比均有增加,而治疗组动脉瘤壁MMP-2 mRNA表达分别低于同期实验组.结论 人工合成E-选择素可以抑制兔颈总动脉瘤壁平滑肌细胞数目和层数的减少,有效促进兔颈总动脉瘤壁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进而对动脉瘤壁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实验性兔颈总动脉瘤壁NF-κB激活和MCP-1表达的研究

    作者:代大伟;张世明;许政;焦磊;杨俊;黄亚波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实验性兔颈总动脉瘤壁核转录因子(NF - KB)激活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方法 新西兰白兔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A组(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B、C、D组分别为1、2、3周组);E、F、G组为治疗组(E、F、G组分别为1、2、3周组).用弹性蛋白酶(EA)滴注法建立兔右颈总动脉瘤模型,并用CTA和HE染色方法观察模型动脉瘤的形态和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分析NF - KB和MCP -1蛋白表达,Real - time 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 大体测量和CTA结果显示:E、F、G组分别与B、C、D组相比,其动脉瘤高度和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小(P值分别>0.05,<0.05,<0.05);免疫组化和Real - time PCR结果显示:E、F、G组动脉瘤壁NF - KB、MCP -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与B、C、D组相比均有减少,P值分别>0.05,<0.05,<0.05.结论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实验性兔颈总动脉瘤瘤壁NF - KB的激活和MCP -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从应用2周后开始抑制作用明显,人工合成E-选择素的抗炎作用可能延缓或阻止模型动脉瘤的进一步发展.

  •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颈总动脉吻合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建刚;张世明;张金顺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颈总动脉吻合后炎性因子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手术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分离颈总动脉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手术组颈总动脉吻合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颈总动脉吻合后股静脉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术后4 h、1 d、3 d和7 d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术后14 d取吻合口血管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阳性表达个数和积分吸光度值(IOD).结果 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组,血清中TNF-α水平在血管吻合术后4 h、1 d和3 d时低于手术组;IL-6的水平在血管吻合术后4 h、1 d和3 d时低于手术组;PCNA阳性细胞数和IOD也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手术组.结论 人工合成E-选择素能够抑制动脉吻合后的炎性反应,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血管吻合口狭窄.

  •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冕;张世明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Zea Longa法建立脑I/R损伤模型.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大鼠采用股静脉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10 mg·kg-1.应用硝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细胞数.结果 ①NO:以对照组NO含量为正常生理数据,模型组脑缺血2h/再灌注2~24h NO含量呈上升趋势,24 h时达高峰,72 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NO变化趋势同模型组,NO含量较模型组减少(P<0.05),较对照组增多(P<0.01).②NOS:以对照组nNOS、iNOS阳性细胞数为正常生理数据,模型组nNOS阳性细胞在脑缺血2h/再灌注2h后开始表达,12h达高峰,至24h开始降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模型组iNOS阳性细胞在脑缺血2h/再灌注2h开始出现,并持续增多,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24h达高峰,至72 h出现下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nNOS、iNOS阳性细胞变化趋势同模型组,但较模型组减少(P<0.05),较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 大鼠脑I/R损伤后脑组织NOS活性表达增多,NO浓度升高导致脑组织损伤;人工合成E-选择素通过降低NOS表达,减少NO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和脑I/R损伤,起脑保护作用.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的表达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的干预作用

    作者:刘晓勇;张世明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手术组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前从股静脉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假手术组仅将线栓插到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其余步骤同手术组.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RT-PCR检测MMP-9 mRNA的表达.结果: 手术组TNF-α、MMP-9和MMP-9 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MMP-9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比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MMP-9 mRNA分别与TNF-α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能够在转录水平诱导MMP-9的表达.人工合成E-选择素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MMP-9表达的机制可能是抑制TNF-α对MMP-9 mRNA合成的诱导,从而降低了MMP-9的表达.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渗出和L-选择素表达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的干预作用

    作者:黄亚波;张世明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渗出和L-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渗出和L-选择素表达.结果:L-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2h后已经表达,再灌注6h达高峰;在再灌注12h后CD45表达逐渐增加.应用人工合成E-选择素后,L-选择素表达在各时间点均下降(P<0.05);在再灌注12、24和48 h时间点CD45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合成E-选择素能够明显抑制L-选择素的表达,使白细胞的渗出明显减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刚;张世明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组;③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组(E-选择素治疗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E-选择素治疗组建立模型前5min从股静脉注入人工合成B选择素10mg·kg-1.在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后2、6,12、24、48和72 h)用ELISA法测定血浆LI-1β、TNF-α含量.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区的病理形态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浆IL-1β、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5),E-选择素治疗组血浆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见缺血再灌注组额顶叶皮质和基底节区神经细胞呈缺血性改变,应用人工合成E-选择素后上述区域缺血性改变可明显减轻.结论:应用人工合成E-选择素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缺血性改变,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

    作者:葛志强;张世明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紧密连接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含量表达的影响。方法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用线栓法将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分叉处,其余操作同模型组)、模型组(用改良 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建模前10 min从股静脉缓慢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10 mg·kg-1)。每组分为3、6、24、48和72 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大鼠n=12),应用多功能酶标仪测量血脑屏障对伊文思蓝(EB)的通透性,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咬合蛋白及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 h脑组织EB含量开始上升,6 h继续上升,24 h达峰值,48~72 h下降但仍高于初始值;治疗组各时间点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都于缺血再灌注3 h开始下降,6 h继续下降,24 h达低值,48~72 h上升但低于初始值;治疗组各时间点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的表达含量均高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合成E-选择素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血脑屏障破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紧密连接咬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表达的减少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