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百合知母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研究

    作者:童黄锦;白发平;王华富;蔡宝昌;许惠琴

    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子宫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下丘脑ERmRNA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用双侧卵巢切除的雌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模型组,雌激素组,百合知母汤水煎液组,黄酮高、低剂量组,皂苷高、低剂量组,黄酮皂苷配比Ⅰ、Ⅱ、Ⅲ、Ⅳ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素复制肾阴虚模型,同时各组给予相应药液.4周后测定大鼠子宫系数,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含量,下丘脑E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子宫系数明显降低,E2、P水平明显降低,FSH、LH升高,下丘脑内ER 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子宫系数明显升高,E2、P水平升高、FSH、LH水平则有所下降,下丘脑ER mRNA表达升高,且水煎液组、黄酮皂苷配比Ⅲ和Ⅳ组作用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百合知母汤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肾阴虚症状,且黄酮和皂苷有效部位合用效果好.

  • 梅国强拓展柴胡类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撷英

    作者:方方;邢颖;周贤

    梅国强教授是全国知名的伤寒专家,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运用少阳病证原理辨治疑难杂病.文章选取梅教授临证典型医案,结合笔者跟师札记,以和解枢机为切入点,酌情配用清化痰热(湿)、行气燥湿、活血通络、凉血活血、化痰开结等法,介绍梅教授拓展柴胡类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 逐瘀疏肝汤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赵留记

    目的:探讨纯中药逐瘀疏肝汤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逐瘀疏肝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黛力新)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停药6个月,应用、改良绝经综合征症状评定量表(改良 kupperman)、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于治疗3个月结束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停药6个月时,两组改良kupperman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于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 HAMD-17、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停药后6个月,两组HAMD-17、HAM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明显疗效,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逐瘀疏肝汤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与西药抗抑郁剂结合激素替代疗法的效果相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改善明显,且远期疗效优于西药抗抑郁剂结合激素替代疗法.

  •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医治疗前后脉图参数及性激素水平变化

    作者:吴宏进;张志枫;许家佗;屠立平;张婷婷;徐莲薇;李深广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患者脉图参数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探讨中医治疗围绝经期肝肾阴虚证与脉图参数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门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及辨证标准的绝经综合征患者70例,分别采集患者中医药治疗前、治疗8周的症状及脉图信息及性激素信息,并统计分析比较中医治疗前后的脉图参数指标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经中医治疗后,患者肾精亏虚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8周后脉图参数t1、t1/t、h2、h3、h3/h1、h4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脉图参数h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FSH、LH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具有降低围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动脉顺应性及改善症状的功效,脉图参数及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

  •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分子机制研究综述

    作者:秦尔奇;鲁凌云;贾必燕;田珍;李瑛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学者们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章从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血管舒缩因子学说、自由基学说等方面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关机制进行述评,并认为今后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作用机制.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评价方法述评

    作者:吴敏;林雪娟;李灿东;俞洁;闵莉;王洋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相关的临床研究数量也逐渐增多,其所涉及的疗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主要有Kupperman Index量表、主要症状综合评定方法、实验室指标、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等几个方面.但目前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疗效评价研究设计不合理、研究报告不全面、指标选择不严谨、标准采用不统一等方面.结合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评价发展趋势,本课题组拟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整体健康状态调整为目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引入分级分类的疗效评价方式以丰富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内涵,为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疗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 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的上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已成关注的重点.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主要是以西医指标为主的病理模型,兼顾中医证型特点.文章基于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病症特点,并经大量动物实验验证,形成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 手针和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文彩玉珠;刘亚飞;潘小丽;毛珍;周利;张红星

    目的:比较手针和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25例)和电针组(25例).手针组采用普通针刺加假电针的方式,穴取关元、子宫、天枢、三阴交;电针组取穴同手针组,采用电针加假手针(针刺过程中不行手法操作)的方式,疏密波,频率10 Hz/50 Hz,强度0.5~1.0 mA.两组均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第4周、第8周MRS、MENQOL、SAS、SDS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第8周低于第4周(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FSH、LH降低,血清E2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手针及电针均可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对血清性激素无明显改变.

  • 电针与手针刺激对围绝经期烘热症状及性激素水平影响的对比观察

    作者:曹徵良;唐健;薛玉婷;王琼;李赛群;周有君;章薇

    目的:比较手针和电针刺激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差异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针组(27例)和电针组(23例),电针组脱落l例.两组均取关元、子宫、天枢、三阴交穴,手针组采用手针刺激,每穴行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每10 min一次;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选取疏密波,频率为10 Hz50 Hz,均留针30 min.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8周,共治疗24次.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结束后12、2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的平均24h烘热积分、绝经症状评价量表(MRS)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MENQOL)评分,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及治疗后12周随访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随访时平均24h烘热积分、MRS、MENQOL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两组治疗8周后以上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时(均P<0.05),12周、24周随访时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与8周时(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12周随访时两组患者血清FSH、E2水平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患者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针与电针对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且对血清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两者效果相当.

  • 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闫学花;陈书英;闫利荣;苏心镜

    目的:比较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PMS患者64例,根据患者本人的意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水突穴刺激强度为15~20 mA,刺激时间为20 min,每周2次,8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耳穴贴压取内分泌、神门、卵巢、子宫、肝、肾,每周贴压1次,保留5d,4周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 mg,每天1次,连用21 d;于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的第12天开始口服地屈孕酮片20 mg,每天1次,连用10 d,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3个月围绝经期患者主要症状评分(Kuppermann评分)、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1、3个月,两组Kupperman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 0.05),两组血清FSH、L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 0.05),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 0.05);治疗后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阴道出血、乳房胀痛、子宫内膜增厚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17.6%(6/34) vs 0% (0/30),20.6%(7/34) vs 3.3%(1/30),8.8% (3/34) vs 0% (0/30),均P< 0.05).结论: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与激素替代疗法相当,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性激素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少于激素替代疗法.

  • 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杨春英;刘炼;葛红霞;朱震云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有效疗法.方法:埋线组33例行穴位埋线治疗,以肝脾肾俞募配穴为主方,配合辨证和辨病取穴相结合,10天埋线1次;坤泰胶囊组口服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天、30天和60天时观察两组患者Kupperman指数(KI)评分,并根据KI比值的改变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KI评分、KI比值逐渐下降,且治疗10天后埋线组KI评分、KI比值均低于坤泰胶囊组(均P<0.05);治疗10天后,埋线组总有效率为36.4%(12/33),优于坤泰胶囊组的3.0%(1/33,P<0.05),而治疗30天后、60天后以上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与坤泰胶囊均可降低KI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穴位埋线在治疗早期有一定疗效优势.

  • 刮痧联合清心滋肾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证临床观察

    作者:孟方;段培蓓;胡倩;王一清;王琼;张敏;胡月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清心滋肾汤与单纯清心滋肾汤对比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口服中药清心滋肾汤,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刮痧治疗,主要刮拭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重点刮拭五脏俞、神门、涌泉、太溪、照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每周治疗1次.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评分(MENQOL)、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临床疗效.结果:除对照组性交痛分项外,两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各分项和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潮热汗出、感觉异常、抑郁、疲劳、肌肉关节痛、心悸、蚁爬感、泌尿系症状评分及总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ENQOL总分及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观察组在血管舒缩症状、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E2有上升趋势,FSH、LH有下降趋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30/37,P<0.01).结论:刮痧联合清心滋肾汤及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卵巢衰退的过程,且刮痧联合清心滋肾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

    作者:张豪斌;景向红;王莹莹;郭浪涛;李玲;杨金生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施以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关元、子宫、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运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 min.每隔2 d针灸1次,每周2次,8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月经期停止针刺.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进行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Kupperman index,KI)和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症状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8周、12周后改良Kupperman症状评分、MENQOL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E2、FSH、LH含量均有所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8周、1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3%(24/26)、88.5%(23/26)、92.3%(24/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相关症状与生存质量有改善作用,并对患者E2水平有一定影响.

  •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选穴规律分析

    作者:马萌萌;王健;王锐

    以“针刺”“针灸”“围绝经期综合征”“选穴规律”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近10年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得出相关文献197篇,经排除后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67篇.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纳入的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主穴、配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主穴、配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规律.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选用频次较高的穴位是三阴交、百会、太冲、肾俞、关元、神门、太溪、足三里、脾俞、肝俞;经脉主要集中于督脉、膀胱经、肾经、胃经、任脉、脾经;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四肢部、腰背部.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国内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选穴规律

    作者:鲁凌云;周思远;刘婷;秦尔奇;任玉兰;李瑛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选穴规律.通过电脑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集1978-2013年国内临床针灸治疗此病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分析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11篇,针灸处方254条,选用腧穴130个,腧穴使用总频次2193次,所用腧穴遍布十四经,下肢部及背部腧穴使用率分别为33.0%(723/2193)和23.8%(521/2193);阴、阳经使用率分别约为51.8%(1136/2193)和44.0%(965/2193);特定穴占88.7%(1946/2193).认为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循经取穴为基础,多种配穴方式相结合;阴、阳经并重;重视特定穴使用.

  •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陈寅萤;马良宵;朱江

    电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9年)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文献归纳显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上可运用体针、耳针、穴位埋线、综合疗法等多种方法,机制研究包括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自由基代谢、调节血脂、调节骨代谢等方面.表明针灸治疗该病疗效确切,具有方便、经济、安全等优势.

  • 浅谈“通调三焦”针刺法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作者:董华;倪光夏

    探讨“逋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疗效.浅谈三焦与妇科病的病机联系,简析“通调三焦”针刺法理论、选穴方义及操作手法,以“通调三焦”为治则,选取百会、膻中、中脘、天枢、气海、美元、中极、子宫、血海、三阴交、八髎穴为主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常见妇科病,如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安泰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嘉勇;孟宏;郝晋东;刘冷

    目的:观察安泰汤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适宜诊治方法.方法:选取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应用安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应用更年安片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33.33%、60%.2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11.47±5.58)较对照组(18.40±7.56)减少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E2水平(45.68±40.57)均较治疗前(11.44±10.36)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28.73 ±5.15,39.27±6.03)较治疗前(54.46±7.68)降低,LH水平(25.05±1.24)较治疗前(39.15±1.1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泰汤是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剂.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脏腑相关性及其辨证分型论治

    作者:刘银姣;丁玲

    近代中医称围绝经期综合征为“经断前后诸证”或“绝经前后诸证”,由于生活、工作压力逐渐加大等因素使得本病的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上升,如何在减少西药治疗副作用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医疗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较多的优势,临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少.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肾、脾、肝、心关系较为密切,临床辨证常见肾阴阳两虚型、肝气郁滞型、心肾不交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等证型.

  • 基于“阳明为阖”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作者:方传明;谢春光;高泓;史年刚;周明阳;晁俊;钟文

    肝肾亏虚、冲脉衰弱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已成为当前共识,而“阳明为阖”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却一直隐而未彰.“阳明为阖”指足阳明胃经的内收与通降功能,因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且胃经与冲脉直接相连,其通降之性是上行的冲脉发挥“月事以时下”的生理基础.因此,“阳明为阖”功能的正常同时关乎冲脉精血的盈虚与气机的升降.“阳明阖折”则肝肾精血乏源,气机升而不降,导致发作围绝经期综合征诸症.因此,以“阳明为阖”理论为指导,用通补阳明的方药能有效补益精血与调节气机,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治法的重要拓展.

1424 条记录 6/72 页 « 12345678...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