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心肌内心电图监测的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贾一新;孟旭;李岩;韩杰;张海波;罗天戈

    目的: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肌内心电图的表现,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各种数据监测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次心脏移植后心肌活检结果,与同期描记的心肌内心电图数据.对移植物发生Ⅱ级(含)以上排斥反应时的心肌内心电图,分析其心率、心肌阻抗、QRS波幅、心室除极反应时间及心室除极反应T波降支大斜率数据,并与其基础数据分析比较,判断排斥反应发生心肌内心电图的的表现,计算其变化率及在佳诊断分割点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回顾性分析各指标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绘制ROC曲线,检验诊断可靠性及因此可能避免的心肌活检次数和漏诊率.结果:Ⅱ级(含)以上排斥反应发生时,心肌内心电图的心率诊断的佳分割点为+10%,其敏感度为82.8%,特异性为87.0%;心肌阻抗的诊断的佳分割点为+15%,其敏感度为78.1%,特异性为96.1.%;QRS波幅诊断的佳分割点为+15%,其敏感度为81.2%,特异性为92.2%;心室除极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心室除极反应T波降支大斜率降低10%为限,其诊断敏感度为84.3%,特异性为84.4%.如以4项指标联合诊断排斥反应,回顾性分析诊断敏感度可达95.3%,特异性为96.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7(95% CI为0.8132 ~0.9924).采用心肌内心电图联合诊断可以避免52.5%心肌活检数量,将出现4.7%的漏诊率.采用IMEG监测AR的患者较未采用的患者,预计5年生存率高.结论:IMEG某些指标数据有较好的诊断排斥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联合诊断将更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以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但也存在漏诊.连续的IMEG监测可以做为心脏移植后无创的、方便的及长期的排斥反应监测手段.

  • 原位心脏移植5例报告

    作者:解强;杨智祥;应朝辉;汤义;吕树梁

    目的 总结5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术后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连续为5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环饱素A+骁悉+泼尼松"三联疗法.结合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化验检查及心肌内心电图,对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5例手术均顺利,其中1例存活时间仅为9 d,其余均近期存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排斥反应的无创方法,心肌内心电图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低血管阻力受体的选择和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应用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 心肌内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应用(附13例报告)

    作者:陈阳天;孟旭;韩杰;贾一新

    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我们通过描记心肌内心电图对13例心脏移植病人进行了手术后排斥反应的监测,现将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美敦力SSR303在心脏移植术后观测排异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应朝辉;杨志翔;隗玉川

    目的 美敦力SSR303心肌内心电图在心脏移植术后观测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双腔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电极植入病人右室心肌表面,连接起搏器,术后观测美敦力SSR303心肌内心电图R波振幅的变化(8例).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6dR波振幅明显降低,第8d死亡;另1例患者术后第11d死干急性肾衰;余5例患者术后R波平均振幅较基数无降低,均长期存活;1例术后1周出现R波平均振幅下降达10%以上连续3天考虑急性排斥反应,应用抗排药物4天后,R波振幅明显回升,长期存活.结论 心肌内心电图可以进行永久无创性监测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明显减少了心内膜活检的次数.

  • 大鼠改良Ono式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心肌内心电图

    作者:史加海;韩杰;贾一新;杨敦鹏;李阳成;杨学超;刘俊华;孟旭

    目的:建立稳定的、能描记自主和起搏心肌内心电图(intramyocardial electrogram,IMEG)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方法:Lewis健康雄性大鼠为受体,分别用lewis、SD健康雄性大鼠为供体,用改良Ono法行同基因移植(Lewis-Lewis)和异基因移植(SD-Lewis).通过供心表面埋植的临时起搏导线,PCLAB-UE记录自主的心肌内心电图和起搏心肌内心电图.结果:预实验模型建立20只成功11只(55%);正式实验模型建立52只成功46只(88.46%),其中SD-Lewis34例,Lewis-Lewis12例.全部大鼠通过"隧道法"成功埋植3根起搏导线,能获得稳定的心肌内心电图(含自主和起搏的).两组间在成功率、供心摘取时间、血管吻合时间、手术总需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大鼠改良Ono 式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通过改良"隧道法"方法埋植多个心肌内电极,效果可靠、稳定,获得满意的自主和心室起搏心肌内心电图.

  • 心肌内心电图监测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默;吴树明;唐慧;庞昕焱;吴学君;金星

    目的 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监测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穿刺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定期描记IMEG,观察QRS波振幅的变化,分别于术后第3、5、8、10天4个时点处死3~4只动物,切取心脏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组织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判断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IMEGQRS波振幅下降10%认为发生排斥反应,并与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IMEG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IMEG监测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结果 共有22只大鼠在术后第5~7天出现QRS波振幅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21±7)%.其中有21只经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证实发生排斥反应.采用IMEG的QRS波振幅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8%.经治疗后,IMEG的QRS波振幅和心肌阻抗监测大多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结论 IMEG是一种实时有效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尤其适合抗排斥疗效的监测.

  • 心肌内心电图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

    作者:陈阳天;陈昆;李增棋;廖东山;余毅

    目的 探讨应用心肌内心电图QRS波幅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佳临界值.方法 建立改良Ono法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心脏移植术中分别于供心右室流出道、左室游离壁的心肌处埋置心表起搏导线,描记心肌内心电图,测量QRS波波幅.对照组大鼠(10只)术后第7天处死,实验组大鼠(30只)分别在术后3、5、7d处死,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阴性和阳性的QRS波幅分别为(94.4±4.6)%、(76.2±1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RS波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在佳分割点90%的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8.9%,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80%,符合率为90%.结论 QRS波幅是诊断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可靠性较高的指标,在缺乏心肌活检条件时,可以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

  • 心肌内心电图在心脏移植体液排斥反应中的变化

    作者:贾一新;孟旭;韩杰;史加海

    心肌内心电图(IMEG)已经被证实是一项无创、安全、简便易行的监测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本实验旨在观察IMEG于体液排斥反应发生时的变化.一、资料与方法以雄性杂种犬为实验对象,供体体重在10 kg左右,受体体重为20 kg左右.

  • 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作者:王默;吴树明;唐慧;庞昕焱;金星;吴学君

    目的:心肌内心电图是一种无创且可连续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但在患者出院后,无法发挥其可连续监测的优势.心脏远程监护系统是远程医疗体系中较早开展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能远程监测心电异常.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山东省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中,3例进行了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将心肌内心电图远程移动监测诊断的急性排斥反应结果与胸部X线片、体表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以判断IMEG远程移动实时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结果:无论患者在院内,还是出院后,MEG参数均能及时、准确地传输到监护中心.3例患者中,有2例在心脏移植术后第8天至9天IMEG出现不同程度QRS波振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2%和23%,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经治疗后QRS波振幅恢复正常,与联合诊断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2例患者出院后继续保留心脏起博导线15天,1例患者于术后37天无症状型排异反应被及时诊断.结论:远程移动监护与IMEG的结合,充分发挥IMEG简便,无创伤,实时、可连续监测的优点,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心肌内心电图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应用

    作者:王默;吴树明;庞昕焱;宋惠民

    目的: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ntramyocardial electrogram,IMEG)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04年4月~11月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2例患者,将采用IMEG诊断的急性排异反应结果与采用临床症状、体表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胸片和心肌酶谱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以判断IMEG在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中的作用.结果:2例患者分别于心脏移植术后第8天和第9天出现IMEG QRS波振幅下降,下降幅度与术后即刻比较分别为27%和30%,提示急性排异反应发生.经治疗后IMEG QRS波振幅恢复正常,与联合诊断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采用IMEG监测急性排异反应,敏感,可靠,无创伤,可作为心脏移植患者抗排异疗效观察及选择性心内膜活检的依据.

  •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2例体会

    作者:王得坤;姜海明;郑俊猛;梁毅;凌飞海;李晓薇;叶红雨;王旭广

    目的总结2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40岁和41岁,术前诊断:1例为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另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术前心功能Ⅳ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别为96 mm、101 mm,射血分数(EF)为26%、27%,肺动脉压42 mmHg、30 mmHg.心脏移植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行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 min、4 min,冷缺血时间180 min、12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5 min、84 min,心脏均自动复跳.术后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采用FK506、甲基强的松龙、骁悉三联抗排异药物治疗.应用心肌内心电图(IMEG)、心肌活检监测免疫排斥反应.结果2例患者全部存活,病人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出院后随访1~3个月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恢复工作.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排斥反应的无创方法,IMEG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

  • 6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经验

    作者:王得坤;姜海明;郑俊猛;梁毅;凌飞海;王旭广

    目的总结6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术前诊断5例为扩张性心肌病,1例为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并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腱索断裂并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亚急性心内膜炎.术前心功能Ⅳ级,均为终末期心脏病.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95±9.1)mm,射血分数(EF)为(25±9)%,肺动脉压(41±10)mmHg,其中1例受者麻醉后吸100%氧情况下测肺动脉压为80/56 mmHg.心脏移植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行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热缺血时间3~5 min,冷缺血时间140~260min.体外循环(CPB)转流时间105~13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0~105 min,心脏均自动复跳.术后早期应用前列腺素E1,采用环抱素A或FK506、甲基强的松龙、骁悉三联抗排异药物治疗.应用心肌内心电图(IMEG)、心肌活检监测免疫排斥反应.结果5例患者存活,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排异反应.出院后随访2~9个月心功能均为Ⅰ级,恢复工作.1例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排斥反应的无创方法,IMEG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