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柔脑膜转移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张贵祥;李玉洁;赵京龙;胡运胜;周根全;张悦萍

    目的探讨柔脑膜转移的解剖基础、转移途径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29例病人均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横轴位T2WI和横轴位FLAIR平扫.团状注射Gd-DTPA 0.2mol/kg后行横轴位、矢状位T1WI 和冠状位T1WI抑制脂肪序列增强扫描.结果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占17.24%.脑实质转移灶伴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占24.14%.柔脑膜结节灶及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单纯柔脑膜结节灶6.90%.单纯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沿室管膜以及柔脑膜线状增厚、增强影13.79%.脑实质转移伴柔脑膜以及颅神经脑池段增厚、增强影10.34%.结论柔脑膜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和脑脊液循环决定了柔脑膜即可发生血源性转移又可发生脑脊液源性转移.恶性肿瘤怀疑柔脑膜转移的病人必须行MRI增强检查,以免漏诊.

  • 颅内柔脑膜转移瘤:低场MRI FLAIR序列与T1WI增强扫描对比分析

    作者:易自生;刘一平;郭文彬

    目的:评估低场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诊断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FLAIR序列平扫与T1WI常规剂量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T1WI增强扫描检出柔脑膜转移瘤128个,而FLAIR检出117个,T1WI增强扫描检出病灶较FLAIR序列敏感(P<0.05);T1WI增强扫描明确所有病灶边界,而FLAIR序列对所有病灶的边界显示不清.结论:对于颅内柔脑膜转移瘤的低场MR诊断,T1WI增强扫描优于FLAIR序列.

  • 脑膜病变的MRI诊断及进展

    作者:王光彬;武乐斌

      与CT相比,MRI尤其是增强MRI,对脑膜及其病变的显示具有明显的优势[1-3]。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设备的改进和软件的开发更新,作为诊断脑膜病变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的MRI,其价值日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  MR成像技术  脑膜由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组成。硬脑膜又分为外膜层(即颅骨内板的骨膜)和内膜层。软脑膜与蛛网膜统称为柔脑膜(leptomeninges)。在脑底部,软脑膜和蛛网膜广泛分离形成基底池。自MR问世以来,应用广泛、可靠的序列是SE序列,但非增强SE序列显示脑膜并不敏感[1]。正常脑膜表现为非连续的、薄的短线样低信号结构。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增强扫描,脑膜强化通常见于硬脑膜反转处,如海绵窦、麦克尔腔等,也可见于脑凸面,表现为薄而不连续的线状强化[1] ,而柔脑膜一般不强化。Farn等[4]报道,二维傅立叶转换SE序列正常脑膜增强的长度小于3 cm,增强范围小于整个脑膜的50%;而三维傅立叶转换梯度回波序列正常脑膜增强的长度可大于3 cm,增强范围占整个脑膜的76%~100%。脑膜强化程度与磁场强度、扫描序列和参数、扫描时机、对比剂剂量等因素有关,场强越高,信噪比越大,显示脑膜强化的灵敏度就越高[1]。  梯度回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其参数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和激发反转角度可直接影响脑膜显示情况。TR越短,反转角越大,图像背景抑制越充分,脑膜强化显示越清晰。选择非常短的TR时正常脑膜甚至可表现为较为广泛的强化[1,4]。脂肪抑制序列、磁化传递对比(magnetization transfer contrast,MTC)技术的目的也是降低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从而改善脑膜显示状况[1,5]。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对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使是非增强的FLAIR成像也要优于增强的SE序列T1WI[5-8]。Singer等[6]对62例蛛网膜下腔和软脑膜病变患者中的24例同时进行FLAIR和增强T1WI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显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FLAIR序列分别为86%、91%、89%,而增强T1WI分别为43%、88%、74%。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数文献认为CT敏感[7],其显示率可达80%~100%,但出血1周后,随着脑脊液中血液的吸收和演变,CT的显示率大大下降,而此时MRI则具有一定的优势。FLAIR序列对SAH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无论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SAH的显示,FLAIR都比其他成像序列敏感,甚至优于CT,特别是后颅窝的SAH,其缺点是特异性不高[6,7,9]。Noguchi等[9]对20例急性SAH、14例亚急性或慢性SAH患者进行FLAIR成像,敏感性均为100%。快速FLAIR(fast FLAIR)序列的优势是成像时间短,平均仅需4 min。Mathews等[5]的研究证实注射对比剂快速FLAIR成像对于脑表面的病变(如脑膜病变)的检出非常实用。  近年来学者们对颅脑手术术中MRI进行了尝试。Martin等[10]对30例脑肿瘤患者(包括3例脑膜瘤)进行了术前、术中、术后MRI的跟踪成像随访,认为术中MRI对显示手术进程、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另外,成像平面的选择、对比剂的剂量也可影响脑膜病变的显示。冠状面成像较轴面对评价脑膜强化具有更大的优势[1-3]。静脉注射2~3倍于标准剂量(0.1 mmol/kg)的Gd-DTPA能够显示标准剂量不能显示的脑膜病变[1]。

  •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的检测指标

    作者:刘飞;刘运生;廖达光;颜辉;李林勇

    目的 研究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柔脑膜纤维化程度的检测指标.方法 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动物模型.第21天取全脑、冰冻切片、MASSON染色后,观察柔脑膜胶原纤维,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柔脑膜的灰度值及厚度,用"100×厚度/灰度值"衡量每个视野柔脑膜的胶原纤维含量;取脑脊液检测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结果 ①实验组柔脑膜的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脑脊液的PICP、PⅢN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并均与柔脑膜胶原纤维衡量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ASSON染色显示柔脑膜胶原纤维的含量,反映了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脑脊液中的PICP、PⅢNP也间接反映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前胶原羧基端肽的变化及柔脑膜纤维化

    作者:刘飞;刘运生;廖达光;颜辉;李林勇

    目的 研究监测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脊液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浓度的意义.方法 采用SD大鼠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模型,分别在第3、6、10、14、21天取脑脊液检测PICP、PⅢNP;第21天的脑组织予以冰冻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柔脑膜的胶原纤维.结果 实验组脑脊液中的PICP、PⅢ N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第21天,柔脑膜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 检测脑脊液中P1CP、PⅢNP的浓度可反映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

  • 一种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颜辉;刘飞;李林勇;廖达光

    目的:建立一种成年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方法:使用立体定位仪在显微操作下行枕大池两次注射静脉血建立大鼠SAH模型.术后第一天,4%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脑.脑组织用异戊烷-液氮快速冰冻并-80℃低温保存,行冰冻切片.MASSON 染色观察蛛网膜下腔.结果:(1)动物模型实验成功率为83.33%;(2)MASSON染色显示脑膜的结构保存良好,蛛网膜下腔有大量的血细胞.结论:此实验为研究SAH提供了较好的动物模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