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表现正常的脑干白质纤维束

    作者:周福庆;ZEE Chi-Shing;龚洪翰;张兴伟;SHIROISHI Mark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的脑干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方法 对50例RRMS患者(RRMS组)及25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磁共振扫描,获取常规MR图像和DTI图像.比较两组脑干主要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小脑上、中、下脚纤维束和内侧丘系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系数(MD)的变化.结果 排除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后,经ANCOVA协方差分析,RRMS组患者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L:P=0.030;R:P=0.020)、小脑下脚(L:P=0.030;R:P=0.037)、小脑上脚(L:P=0.036;R:P=0.041)、内侧丘系(L:P=0.014;R:P=0.035)的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RRMS组患者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L:P=0.004;R:P=0.046)、小脑下脚(L:P=0.047;R:P=0.011)、小脑上脚(L:P=0.021;R:P=0.011)、内侧丘系(L:P=0.002;R:P=0.044)的MD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小脑中脚的MD值及FA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干白质纤维束的MD值及FA值与脑实质分数(BPF)、T2病灶容积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RRMS患者表现正常脑干白质纤维束DTI的异常发现,提示上述纤维束存在微观病变,推测病变可能是局部隐匿性病灶导致的髓鞘脱失、轴突破坏.

  • 磁敏感加权成像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

    作者:黄富洪;李咏梅;吕发金;欧阳羽;侯焕新;曾春;王静杰

    目的 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 FLAIR图像,观察病灶的变化,并将其分为病灶增加组(n=15)、无变化组(n=9)和病灶减少组(n=6).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ROI内铁含量的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与第1次相比,第2次检查结果中,除丘脑的相位值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均降低,以黑质的变化为显著(t=2.92,P=0.007).病灶增加组及无变化组各核团的相位值均减低,病灶增加组各核团相位值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以黑质的相位值降低明显(t=5.40,P=0.001).在病灶减少组,除齿状核的相位值降低外,其余核团的相位值均增加.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除丘脑(P=0.212)、苍白球(P=0.891)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2次EDSS评分之差与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除丘脑(r=0.332,P=0.073)外,病灶负荷与其余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间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RRMS患者丘脑的铁含量相对稳定,其余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变化与病灶的负荷相关.

  •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ESWAN对比定量分析

    作者:陈璇;李咏梅;罗天友;欧阳羽;吕发金;曾春;王忠平

    目的 用3.0T MR 3D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相位图测量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与复发型视神经脊髓炎(RNMO)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方法 选取RRMS患者50例(RRMS组)、RNMO患者50例(RNMO组)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 ESWAN扫描.以上3组分别分为20~39岁和40~59岁两个亚组,测量双侧苍白球(GP)、壳核(PUT)、尾状核头(HCN)、丘脑(THA)、黑质(SN)、红核(RN)及齿状核(DN)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3个研究组间上述核团MPV在同年龄亚组间的差异.结果 RRMS患者20~39岁组双侧SN与同年龄对照组(左:t=-5.04,P<0.01;右:t=-2.82,P=0.02)和RNMO组(左:t=-4.79,P<0.01;右:t=-3.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RNMO患者脑深部核团MPVs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RRMS患者双侧HCN(左:r=-0.42,P=0.01;右:r=-0.43,P=0.01)和双侧DN(左:r=-0.42,P=0.02;右;r=-0.36,P=0.04)的MPV与病程呈负相关,但其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与脑深部核团MPV未见明显相关性( P>0.05),RNMO患者脑深部各核团MPV与病程之间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SWAN相位图可量化评价脑铁含量;探讨上述两种病变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变化有助于理解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病理改变.

  • 多发性硬化轴索和神经元变性(综述)

    作者:刘佩峰;赵永波

    通过磁共振和形态学研究发现,不断积累的轴索损伤是大多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进行性功能丧失的病理基础,而炎症和慢性脱髓鞘病变可能是轴索横断的原因,故将MS看成一种炎性神经变性疾病的观点对其临床治疗、患者监护以及未来治疗方案都有重要意义.

  • 运用白质地图定量分析多发性硬化小脑解剖连接改变的研究

    作者:耿海洋;李松柏;关丽明;王永峰;李造峰;吴哲

    目的 运用基于白质地图(ABA)的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方法,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表现正常小脑解剖连接隐匿损伤及DTI在多发性硬化临床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RRMS患者21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健康对照19例行常规磁共振及DTI扫描,DTI数据后处理获得小脑解剖连接(小脑中脚、小脑上脚和小脑下脚)的DTI参数值,其参数包括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径向扩散系数(RD)、轴向扩散系数(AD),进行2组数据比较分析,并将DTI参数值与临床残疾扩展评分、病程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RMS组小脑中脚、左侧小脑上脚及双侧小脑下脚FA值降低、RD值升高(P<0.05);小脑中脚及左侧小脑下脚MD值、AD值升高(P<0.05).小脑中脚FA值与病程呈负相关,小脑中脚及右侧小脑下脚MD值、AD值、RD值分别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RRMS患者表现正常小脑解剖连接存在隐匿性损伤,且DTI可在一定程度上监测患者病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