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联合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作者:李春馥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诺雷德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0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粘连分离术,异位病灶电凝术,输卵管造口及通液术.术后随机分为二组,A组56例未用药物治疗,B组54例诺雷德治疗3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比A组的妊娠率高,复发率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提高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率;术后加用诺雷德对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

    作者:陈淑霞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选择2003-04~2006-04在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Ⅰ组30例服用米非司酮6.25 mg/d,连服6个月;观察Ⅱ组30例服用米非司酮12.5 mg/d,连服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副作用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痛经症状均有缓解,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痛经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6%,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Ⅰ组恶心症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观察Ⅱ组(56.7%),观察Ⅰ组血清性激素平均无明显变化,观察Ⅱ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对内分泌功能影响小.

  • 腹腔镜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观察

    作者:石凌懿

    我院自1996年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以下简称巧囊)40例,术后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巩固治疗,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7例分析

    作者:姬霞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0 a来我院收治的17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结果:14例发生在剖宫产术后,3例发生在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后.大多表现为腹壁切口处肿块,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或压痛.治疗以手术为主.结论: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降低剖宫产率等均有助于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18例分析

    作者:付敏;彭凤云;李桂林

    对我院2005-01~2006-06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1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自愿接受治疗的已育、有2 a以上痛经史并逐年加重的严重痛经患者,年龄(40.2±5.3)岁,病程(7.2±3.6)a.本组中12例经量增多,14例经期延长,其中6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9例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合并子宫肌瘤.本组治疗前3个月未对子宫腺肌病进行任何治疗.本组术前均行子宫附件阴式B超检查[1]:可在子宫肌层见不规则,没有境界的回声增强或低回声区,肌壁间见散在液性暗区,测量子宫长、宽、厚、前壁及后壁厚度[2].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作者:齐元素

    现将我院1998~2006年诊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6~42岁,平均34岁.病灶大小为2~4.6 cm,单发症灶10例,多发病灶2例.发病时间为手术后6个月~9 a.本组均有手术史,其中10例为剖宫产术史,1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核除术,1例为经腹卵巢巧克力囊肿核除手术.

  • 剖宫产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分析

    作者:孙惠瑛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和其邻近脏器的腹膜面.也可发生在阴道、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但不常见.现将我院1986-01~2001-01所遇的5例分析如下.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诊治分析

    作者:蔺兵虎;黄颖;余岚

    对1990-01~2006-10我们收治的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1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22~35(平均28)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本组中11例为纵切口,8例为横切口,发病时间距剖宫产时间11个月~5 a,其中2次剖宫产者1例,其发病时间为第2次剖宫产后13个月.

  • 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68例的护理

    作者:彭俊英

    本院于2006-06-2008-06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68例,随访至2009-03 2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54(平均36.19)岁.以盆腔包块、不孕和痛经入院.118例已生育,82例未生育(其中8例未婚).有生育要求不孕患者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丈夫精液检查未见异常,均为轻中度内异症患者,囊肿直径2~12 cm,CA125值0.6~952.3 mIU/m.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8例的护理

    作者:孙继芬

    子宫腺肌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多数有效,如果保守治疗失败,多采用经腹切除子宫术[1].近年来,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未婚未育年龄妇女的比例出现增多趋势,将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为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保守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春香;刘欣;位菊峰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它好发于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者常见.发病于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很少见,迄今,胸膜内异症世界范围内只有200余例的报道,通常表现为月经性气胸或血胸[1].本文报道我院经治的1例较为典型的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文献复习如下.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卫颖明;纪铁柱;胡丹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主要症状有痛经、月经过多、不孕、性交疼痛、大便坠胀,膀胱症状.其中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患者以往月经来潮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经前、经期及经后.笔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预防探讨如下.

  •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祝云平

    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1 病因子宫腺肌病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因为它多见于已婚经产妇女,所以,一般认为和妊娠、刮宫、人工流产及分娩有密切关系.

  • 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分析

    作者:李瑛;罗军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06/2008-06收治的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程度、月经量、经期变化以及子宫体积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28例患者痛经均缓解,子宫体积缩小、异位病灶消失、月经量减少.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此方法既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又保留其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现状及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李申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又称内异症是近来高发的一种良性的妇科慢性疾病,极易引起痛经、不孕等严重后果.由于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因此,积极开展内异症的实验研究,揭示本病的发病机理,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故本文就目前内异症的诊治现状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阐明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 肺子宫内膜异位症状1例

    作者:昝雪荣;许东霞

    患者刘某,30岁,因"周期性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一年"来诊.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丝,呈鲜红色,在月经期发作,持续至经期结束.

  • 基于表观遗传学探讨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内膜细胞的防护机制

    作者:周艳艳;付佳琳;雷震

    目的:研究消异方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DNMT1、DNMT3a、Mbd2等表达水平的影响,基于表观遗传学探讨消异方对子宫内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病证结合气滞血瘀证EMs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散结镇痛胶囊组灌胃给予散结镇痛胶囊(0.05 g/mL),中药低剂量组(1 g/mL)、中药高剂量组(4 g/mL)给予消异方水煎剂,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均给予生理盐水,以上各组给药容积均为10 μL/g,2次/d,连续28 d.采用RT-PCR检测EMs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DNMT1、DNMT3a、Mbd2等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正常内膜对比,模型对照组DNMT1、DNMT3a呈低表达,Mbd2呈高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NMT1、DNMT3a在模型对照组异位与在位内膜的表达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中药低、高剂量组和散结镇痛胶囊组的DNMT1、DNMT3a呈高表达,Mbd2呈低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药低剂量组对比,DNMT1、DNMT3a在中药高剂量组呈高表达(P<0.05),Mbd2呈低表达(P<0.05).结论:消异方可以通过提高EMs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DNMT1和DNMT3a的表达、降低Mbd2的表达来治疗EMs.

  • 40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MRI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卞光利;冯丽丽;杨陆军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临床特点、MRI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确诊的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MRI影像学及治疗相关资料,通过与非DIE人群比较总结DIE临床特点,观察DIE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中病理证实DIE 40例,DIE组重度痛经、性交痛、附件囊肿活动度、宫骶韧带结节发生率分别为92.5%、65.0%、72.5%、67.5%显著高于非DIE组(n=45)的33.3%、11.1%、42.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E组阴道直肠隔结节5例,后穹窿蓝色结节15例,而非DIE组无.MRI显示DIE患者累及子宫宫骶韧带27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两侧不对称或韧带内结节);T1WI、T2WI序列多以高信号为主.治疗总有效率90.6%;术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CA125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DIE患者以重度痛经、性交痛为其典型临床症状,阴道直肠隔结节、后穹窿蓝色结节为DIE判断敏感表现;MRI对DIE病变范围准确显示,在DIE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及MRI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中、重度内异症的疗效研究

    作者:王博;朱定;王静云;邹放军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内异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后联合使用GnRH-a情况分为A和B两组。术前术后联合治疗组(A组):15例,腹腔镜手术前皮下注射GnRH-a共2~3次,术后再注射3次;术后联合治疗组(B组):35例,腹腔镜手术后皮下注射GnRH-a共3-6次。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5±12)min、(92±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5±12)mL、(190±29)mL ;A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B组;治疗后随访至术后12个月,A组和B组VAS分别由术前3.7(1.7~6.5)分、3.2(1.4~6.4)分下降至1.6(1.0~3.6)分、1.6(1.1~3.5)分,A组和B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分别为7%(1/15)、6%(2/35),两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前术后使用GnRH-a治疗中、重度内异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促进术后恢复;但是,与术后联合使用GnRH-a在改善术后痛经、降低复发率方面效果相当。

  • 超声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附28例报告)

    作者:左巧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超声引导HIFU治疗门诊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8例,治疗系统发射频率0.9 MHz,焦距120 mm,治疗头直径200 mm,治疗功率240~400 W,扫描时间1~10 s/m3,间隔时间0.3~0.4 s.在治疗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并观察患者疼痛情况.[结果]病灶内血流信号消失患者26例,信号减少者1例,无变化者1例;26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1例患者临床症状无缓解,无皮肤灼伤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HIFU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初步的临床应用价值.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