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HBsAg定量分析

    作者:张梦阳;叶素素;刘晓清;许少侠;周宝桐;侍效春;徐虹;韩扬;张丽帆;邓国华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核苷(酸)类药物(NAs)进行抗病毒治疗后,HBsAg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30日至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qHBsAg)检测的CHB患者资料,分析随访192周过程中每24周的qHBsAg、HBV DNA和HBeAg的数据.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qHBsAg和HBeAg,采用PCR和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HBeAg阳性组基线HBV DNA高于阴性组(P<0.05),在48周后均降至检测下限以下.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基线qHBsAg分别为(3.43±0.73)log10 IU/mL,(3.08±0.47)log10 IU/mL.除48周外,所有随访时间点HBeAg阳性组qHBsAg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在抗病毒治疗后,HBeAg定量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CHB患者在接受长期NAs治疗过程中,实现HBsAg转阴这一临床治愈目标较为困难,长期应用NAs治疗十分必要.

  • 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阶段血清HBsAg定量值及其与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

    作者:符晓莉;王磊;刘峰

    目的 研究未经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不同阶段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值的特点及其与血清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64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分为6组:慢性HBV携带6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164例,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71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74例,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42例,HBeAg阴性乙肝肝硬化48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定量值,荧光PCR定量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慢性HBV携带、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HBeAg阴性肝硬化和HBeAg阳性肝硬化6组的血清HBsAg定量值依次下降,其中位数分别为:4.71(3.71 ~5.31)、4.04(2.45 ~ 5.22)、3.50(2.68 ~4.43)、3.34(1.38 ~4.37)、3.25(1.85 ~3.88)和3.15(2.51 ~3.92) lgIU/mL,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0,P<0.001).总慢性HBV感染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除外)的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r=0.719,P<0.001),总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与年龄呈负相关(r=-0.397,P<0.001).年龄均>40岁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两组HBsAg定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3,P<0.001),区分两组的HBsAg定量临界值为3.29 lgIU/mL.结论 慢性HBV感染不同阶段的HBsAg定量值不同;血清HBsAg定量值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年龄相关;HB sAg定量值是预测年龄>40岁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是否发展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 广州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水平分析

    作者:曾磊;丁爱娇;江凌晓;曾静;林裕龙;袁小澎

    目的:对广州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感染阶段表面抗原(HBsAg)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等检测结果探讨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美国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分期规则标准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IT)、e抗原阳性的慢性肝炎期(EPH)、非活动性携带期(IC)、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期(ENH)。将珠江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按要求分期,对其血清样本进行HBsAg、HBV-DNA和ALT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过程不同阶段HBsAg均值分别为:IT(4.12 log10 U/L)、EPH(4.02 log10 U/L)、IC (2.85 log10 U/L)、ENH(3.29 log10 U/L),差异显著。IT、IC、EPH、ENH期患者HBsAg水平与HBV-DNA拷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828、0.5759、0.3280、0.1083,相关性逐步减弱。HBeAg(+)患者HBsAg定量水平明显高于HBeAg(-)患者。各期HBsAg的量与ALT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不同感染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水平存在差异,HBsAg水平与HBV-DNA的不完全一致性表明HBsAg定量可以作为新的检测指标在诊断和治疗监测中发挥作用,更多的检测手段将有助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分类和治疗。

  • 新疆地区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表面抗原定量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晓波;郭峰;王晓忠;王燕

    目的 探索在新疆多民族聚居、人群背景因素复杂的情况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价指标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就诊并初次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HBsAg下降情况的关系,及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情况受影响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63例.治疗48周时,所有患者均维持生化学应答,59例获得病毒学应答,另有4例获得部分病毒学应答,在其中的30例乙型肝炎e抗原(H BeAg)阳性患者中,5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史(P=0.033)与治疗48周时的HBeAg水平(P<0.001)为48周时的HBsAg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而48周时HBsAg的下降程度受48周HBsAg水平的独立影响.21例治疗至72周的患者均维持了生化学应答,其中18例患者获得了病毒学应答,其余3例患者仍维持部分病毒学应答.8例HBeAg阳性患者均未发生HBeAg抗原消失或者血清学转换.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2周时HBsAg的水平受48周HBsAg水平影响(r=0.700,P<0.001),而72周HBsAg下降程度受基线HBsAg的影响.结论 慢乙肝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HBsAg单独作为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时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的衡量指标需要考虑病史、HBeAg的变化、HBsAg自身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并非只与肝内cccDNA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